每周一、周三、周五3天
晚上9:37,我們不見不散~
我還沒開始補《乘風破浪的姐姐》,評論已經開始崩塌,因為最近一期的公演,大家發現好像原本勵志瀟灑做自己的姐姐們,又開始回歸到呆萌裝嫩的「妹妹」狀態了。
最開始,朋友們瘋狂安利《浪姐》時,我沒時間看,同時也擔心綜藝節目的劇本和人設,早就是為了話題度而設計好的。
如今,姐姐們終於開始妥協走上了妹妹路線,讓人有點失望,果然劇本還是限制了姐姐們。
現實中還真有人20歲興風作浪,40歲乘風破浪,55歲自成一派,波瀾不驚。
她是藝術家,是大學教授,是《康熙來了》最有話題度的嘉賓,是耿直率真的曲家瑞老師。
作為「康熙」的老粉兒,每個人都對曲家瑞老師高分貝嗓音,超快語速印象深刻。
當我為了寫曲老師,又把她所有的《康熙來了》刷一遍的時候,我幫曲家瑞老師建立了一個時間線,同時也發現,這個女人真不簡單,這個女人真惹人愛!
曲家瑞是千金小姐,父親曾是臺灣水產協會理事長。曲家瑞因為繪畫能力出眾,從高中到大學再到研究生,學業非常順利。
她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研究所,回到臺灣後在臺灣實踐大學擔任教授。
她有很多個身份,藝術家、教師、策展人、手繪漫畫家、二手玩具收藏家等,這些充滿光芒的經歷和頭銜背後,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和痛苦。
曲家瑞雖然是富二代,但是她的童年生活並不那麼快樂,因為她對自己的外形非常不自信。
她上有聰明漂亮的姐姐,下有唯一的弟弟,她覺得自己是不被關注的一個,曾因為爸爸一句「唉,怎麼沒有把家瑞生成一個男孩」而崩潰大哭。
到了初中,曲家瑞自己的功課又不好,班裡沒有同學跟她玩,她總感覺自己被排擠。
這些經歷讓她一邊否定著自己,一邊又想證明自己。
15歲曲家瑞離家去美國讀書。因為酷愛繪畫,鋼琴彈得也很好,曲家瑞去美國讀高中的時候,同時修了鋼琴和藝術兩個預科,最終她選擇了繪畫。
曲家瑞高中畢業時的作品曾獲得全美高中生藝術類最高獎項。
上了大學,曲家瑞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大三時還獲得耶魯大學獎學金,後來她又在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
在美國讀書的這十幾年,曲家瑞通過繪畫證明著自己,尋找著自己。去美國的時候,她還是自卑的,後來繪畫給了她自信,讓她相信自己是有才華的。
大學時期曲家瑞的造型絕對是時髦藝術家,即使在今天看,她依舊有著自己的風格和味道。大學和研究生生活是曲家瑞青春的綻放,她畫畫,她得到無數讚賞,她談戀愛,她體驗人生,她活得投入而又自我。
因為家庭條件優越,曲家瑞國外求學從來沒有受困於經濟,八十年代在紐約也能過著不愁吃喝的日子。
所以,25歲研究生畢業後的曲家瑞在紐約繼續畫畫,一畫又是七年。
離開了學校,離開了一直稱讚和欣賞她的老師,在被市場化的紐約藝術界,曲家瑞什麼都沒有畫出來。
最後傳統的父母無法忍受她在紐約這麼放逐自我,就把她「抓」回了臺灣。
32歲回到臺灣,曲家瑞的生活又走入了低谷。同年齡的朋友們都去結婚生子了,她的朋友變少了。同時,沒有一家畫廊願意收她的畫,因為畫廊想要歐洲風格,而不是她的美式風。
曲家瑞不服輸的勁兒又來了,她放棄了「搞藝術」的高傲姿態,只要能養活自己,插畫工作她也接,一頁一頁地畫,最終她作為插畫師也畫出了自己的名聲。
出版社的編輯們發現她還很會講故事,就將她在畫插畫時的心得編輯成小故事出了書。
2011年,小有名氣之後,曲家瑞上了《康熙來了之她們都是名校出身的女明星》,節目中說話聲音很大,語速超快,臭屁又嘚瑟的曲家瑞一下子被大家記住了。
那一年,曲家瑞46歲,人生又多了一個「藝人」身份。
大家喜歡她超高配合度,熟女聯誼、明星卸妝、拍性感照,曲老師都十分配合,而且她非常敢講,有一期節目四位男嘉賓對女性做出特別主觀的評論,曲老師直接懟回去,十分解氣。
2016年,隨著《康熙來了》停播,曲家瑞的綜藝通告驟減,她突然不適應,沒了那些燈光和掌聲,她一下子回不到寂靜的生活中。
她的藝術創作、個人生活和教學工作都進入瓶頸期,她感覺人生開始不對勁,如果不找到正確的路她就無法繼續。
於是,51歲的她又開始尋找自己。最終她回到了繪畫中,認真創作,認真做事。
55歲的曲家瑞,單身但是會主動談戀愛,堅持創作,舉辦展覽,越來越愛自己,越來越堅持自己。
曲家瑞讓我著迷的原因是什麼?
曲家瑞的真實
其實臺灣女性骨子裡非常傳統,她們覺得最大的勝利就是家庭圓滿。
曲家瑞從不掩飾自己對愛情和家庭的憧憬,也不掩飾自己在愛情中的卑微和傻,曲老師的男朋友絕對可以組成一個聯合國,而且各個年齡階段都有。
她也承認有時是自己錯過了,但是她不願意將就,也從沒有因為年齡關係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她依舊要求品質,要求愛情。曲家瑞敢於承認自己內心的欲望,這點真是很可貴。
曲家瑞的勇敢
她生活在一個傳統的家庭中,一直都在跟那個傳統的基因和理想的自己抗爭。
曲家瑞的爸爸是非常老派的父親,幾乎沒有給她正面的肯定,父親常叮囑她的話都是「別人都比你優秀,你不要亂說話」之類的。
所以,她一生都想要得到父母的肯定,但是她又覺得她永遠做不到像父母期待的那麼好。
這是她要做的功課,曲家瑞收藏了兩千多個娃娃,都是二手的。很多娃娃最開始是破破爛爛的,曲家瑞覺得她們應該得到善待,所以把它們都買回來或收回來,好好打扮。
每個不再被愛的娃娃可能都是她內心那個自卑的自己,她用這樣的方式治癒自己。
她也畫了很多副自畫像,在觀察自己的時候也在審視自己、了解自己,面對內心的自卑和膽怯,勇敢地去克服。
曲家瑞的「女性力」
曲家瑞的「女性力」。這是我看到曲家瑞時想到的一個詞,我覺得特別適合她。
曲家瑞曾經說你現在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是笑不出來的,當然了,那些皺紋,那種衰老總在提醒你時間的流逝。
但是曲家瑞的身體裡卻總有一種「女性力」,它不是去刻意對抗男性的剛硬,也不是去迎合某種審美的卑微,也不是一定要得到認可的執拗,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對自我存在的欣賞與讚美。
這種「女性力」恰到好處,沒有傷害也沒有抗拒,很舒適。
曲家瑞的人生經歷很豐富,心路歷程更是複雜,她之所以能成為今天這麼美好的樣子,因為她內心充盈,也因為她是一個聰慧的人,她一直在主動矯正自己,尋找自己。
沒有劇本,沒有人設,無論20幾的興風作浪,還是30幾的乘風破浪,最終,我們想要的都是波瀾不驚,自成一派。
曲老師,55歲的你,真的太美了!
請長按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不必戰鬥,不必流淚
這裡是你最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