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光憑超級英雄單打獨鬥已無法足夠吸引觀眾眼球,要群體混戰或內戰才能有機會爭取更高的票房。在漫威推出兩部《復仇者聯盟》後,DC漫畫也終於跟上步伐,將開啟2017年上映的《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而3月25日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絕不僅是超人故事的續集,更是為未來已排到2020年的多部DC漫畫電影做出鋪墊,成為《正義聯盟》的序曲。
然而為何蝙蝠俠與超人一定要先作敵人才能成為好基友?新版的蝙蝠俠會有什麼樣的新背景?神奇女俠(Wonder Woman)的首登場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2個半小時的本片確實信息量很大,除了端出一場精彩的超級英雄對決和引出不少新角色外,也確實將漫畫中很多小細節放大,探討了超人與蝙蝠俠之間的不同與相通之處。
正如導演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之前的《鋼鐵之軀》(Man of Steel)一樣,影片依然保持寫實嚴肅的風格,與漫威旗下超級英雄的搞笑風完全相反。不僅畫面顏色暗,配樂沉重,也涉及到更多人類社會殘酷的戰爭、恐襲、政治鬥爭。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影片的娛樂性,讓現場觀眾的反應缺少像看漫威超級英雄大片時的熱鬧感,但卻也平衡了漫畫英雄原本具有的科幻、誇張特色,就算依然要打CG創作的外星人,也不會感覺太過卡通化,讓影片看起來具有現實的凝重感。
看點一:布局DC宇宙,正義聯盟初露冰山
大家已經知道,DC是和漫威同等量級的漫畫大本營,旗下超級英雄除了蝙蝠俠和超人,還有神奇女俠、閃電俠等等。漫威「復仇者聯盟」珠玉在前,DC也希望自己的「正義聯盟」能獲得成功,把系列電影一部一部拍下去。
《蝙蝠俠大戰超人》就是展現DC野心的第一部大作。本片中不僅要確立蝙蝠俠與超人之間的聯繫,還要建構起DC系的大背景,方便引出神奇女俠和其他《正義聯盟》成員,為他們的「單獨」電影作好準備。為此,華納和DC在本片推出前就宣布了神奇女俠、海王(Aquaman)、閃電俠(Flash)和鋼骨(Cyborg)的扮演者及單獨電影公映日期,他們也都在本片中以不同形式登場,甚至連克裡斯派恩(Chris Pine)飾演的神奇女俠的男友也驚鴻一現。
如果對《正義聯盟》不熟悉的觀眾,先簡單介紹一下全新亮相的幾個角色:海王可謂水下超人,是七海之王,可向水下生物發號施令,將由傑森莫瑪(Jason Momoa)飾演;閃電俠是一名CSI鑑定人員,因粒子加速器研究的一場意外導致他擁有可以快速移動的超能力,由埃茲拉米勒( Ezra Miller)主演;鋼骨則原本是一名橄欖球運動員,在一次意外中,作科學家的父親為搶救他把他變成了半人半機器人的電子人,由雷費舍爾(Ray Fisher)飾演。在《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中,這些人的背景並未被交代得很清楚,只是像彩蛋一樣的方式出現,卻勾起觀眾更多的好奇心。
值得注意的是, DC始終沒有公布綠燈俠的人選,綠燈俠也沒有像其他超級英雄那樣已確定的「超能力」身份在本片中亮相。但輿論中被傳言可能將飾演綠燈俠的Dan Amboyer的確以小角色現身片中,是否暗示他是未來的綠燈俠尚不得而知。
此外,在眾位《正義聯盟》成員中,蝙蝠俠是唯一靠科技和戰略與敵人抗衡的,其他則都是具有天生的神力或基因變異。但也正因此,當敵人強大到超人都抵擋不了時,蝙蝠俠有時往往會成為「陪襯」,在大戰中常無法發揮太大作用。這點在本片中也有體現。雖然在與超人的對決中,蝙蝠俠有找到暫時控制超人的好方法,但真正強大的敵人出現時,觀眾會發現,在銀幕上拼得你死我活的是超人和神奇女俠,而蝙蝠俠可能會暫時「出局」。不過,相對那些外來的天神們,蝙蝠俠更為接地氣地了解人類,也容易通過一些技術手腕而獲取到重要信息,並以老成理智的處事方法,逐漸成為《正義聯盟》中的領袖人物。
看點二:蝙蝠俠與超人的恩怨情仇
蝙蝠俠和超人為何結仇打起來?蝙蝠俠又如何打得過超人?不如叫「超人狂扁蝙蝠俠」?看過影片,這些疑問自然迎刃而解。導演扎克施奈德把超人存在的大都會與蝙蝠俠存在的哥譚市放在同一世界裡,成為了隔海的兩個城市,並用2個半小時的時間展示出:蝙蝠俠與超人雖然都有著正義感,卻有充足的理由敵對,且蝙蝠俠與反派盧瑟其實有很多共同之處,他們都對超人有意見,但原因卻略有不同。
1、 共同的目標
蝙蝠俠與反派盧瑟其實均是父母雙亡的富二代,且深受父親的影響,人生被童年的陰影所籠罩。他們都有足夠的財力和實力成為影響世界的野心家,並擅長使用先進的科學手段達到目的。而這次,兩人有了共同的敵人。《超人:鋼鐵之軀》中,超人為了對付其他外星人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破壞,雖然他是出於好心幫忙,但結果實在出乎他的掌控之中,不得以總會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在《超人:鋼鐵之軀》中,已分別埋下伏筆,盧瑟的車子出現在街道上,蝙蝠俠的衛星出現在宇宙裡,且都因超人而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很顯然兩人都無法忽視超人的存在並意識到這個外星人潛在的威脅,成為他們眼中最新的挑戰。
2、 不同的手段
在片中,蝙蝠俠已進入中年,他為社會除害很多年,感到身心疲憊,缺乏目標。而這時,超人的出現反而勾起了他的鬥志,覺得如果能擺平超人帶來的麻煩,將成為他作為「正義使者」不朽的功績。蝙蝠俠若想對付超人,自然不會使用下三流的手段,而是通過智慧、計劃與科技實現,無論是使用氪星殘留物還是建造更強壯的盔甲,他並不懼怕與超人正面對決,卻不會從超人的身份和他周圍親近的人下手。
盧瑟與蝙蝠俠的不同是,他沒有「為民除害」的責任感,卻依然因野心與好奇心。而他也不嫌棄背後捅刀,包括多次製造事端嫁禍超人,希望人類政府能對超人加以管制,並成功詆毀了超人在蝙蝠俠和很多人心中的形象,甚至像很多卑鄙反派一樣,善於抓住對手的弱點作為威脅。
3、 超人的弱點
超人雖然強大,但卻像人類一樣有感情。在之前介紹了超人的來歷之後,這次編導讓超人有了更多機會展示人性化的一面,幾乎每次出場都是要拯救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的人。對女友露易絲的浪漫在本片中更是熱烈與直接。如果說每次都在關鍵時刻出現英雄救美是超人的「職責」,那買花、直接撲進浴盆與女友尋歡、還赤裸上身為女友做早餐,這些人類男友才做的事,估計會讓不少超人女粉絲恨得牙痒痒。他的養父養母雖然這次出鏡不多,但依然牢牢存在於他腦海中,任何時候,超人都希望忘記外界對他的爭議,回歸成為農場上的農民。對他來說,在世的養母與女友是他心中最大的寄託。而盧瑟正是看中這點,逼得超人不得不直面蝙蝠俠的挑戰。
4、實力的對決
超人與蝙蝠俠之間的對決,是基因與科技的對決,也同時是感情與理智的對決,當然從花痴女觀眾的角度來說,還是身材與顏值的對決,在很多人眼中,蝙蝠俠根本不可能是超人的對手,然而他擁有聰敏的頭腦和現金打造的科技手段。而超人作為天神,有著自負的一面,原本根本沒把蝙蝠俠放在眼裡,從而對後者失去警惕。這些都讓這場大戰從「看起來荒謬」變成了一場實力均衡的慘烈對決。但與此同時,超人人性化的內心似乎讓蝙蝠俠刮目相看,兩人最終在親情上找到了共通之處。
本片也滿足了女觀眾們希望見識兩位身材的願望,蝙蝠俠有展示了完美的六塊腹肌和臂膀,證明小本雖飾演了老年版蝙蝠俠,但身材絲毫不敢怠慢;但比胸肌,依然不是超人哥哥的對手,特別是讓超人裸露著巨大的兩塊胸肌煎兩個荷包蛋,這怎能不讓少女們浮想聯翩?
與超人的浪漫多情不同,蝙蝠俠每次出場,無論是天氣還是環境都更為「憂鬱沉重」。施耐德的蝙蝠俠像諾蘭版一樣也走寫實風,卻讓老年的蝙蝠俠更為鬱鬱寡歡,且時常被各類夢魘所包圍,有些與童年父母被槍殺有關,有些則與超人帶來的威脅有關。
看點三:三場大戰High翻全場
在各種人物關係的鋪墊中,本片共呈現出三段主要大場面動作戲。一個是開場時回到《鋼鐵之軀》結尾部分,超人與左德將軍對決時,從人類世界來看造成怎樣的毀滅性影響;第二場是蝙蝠俠與超人的對決;最終則是超級英雄聯盟對付更強大的敵人。
在《鋼鐵之軀》中,得益於今日的電腦特效和導演對動作戲、飛行戲的掌控,觀眾見識了這個版本的超人是所有超人中速度最快,且破壞力最強大的一個。大部分時候他的打鬥戲都在空中進行,這讓觀眾很難看清特效場景的細節,只見超人所到之處天崩地裂,磚石飛濺。但本片中與蝙蝠俠的較量則比較「實在」。超人不得已被氪星隕石製作的武器「拽」到了地上,開始了徒手搏擊。也許是為避免再給人類城市造成太多破壞,這場超人與蝙蝠俠的對決發生在空曠且類似廢墟的地方。
然而當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共同面臨強大的外星敵人時,不得已又要出現大規模的破壞場景,且鬥爭又變成了簡單的各種「雷射」對峙,或動不動就衝出宇宙,不像近距離搏鬥那般過癮。沒辦法,誰讓有超人的世界裡,對手總是外星人。
反派盧瑟也為人類製造了各類恐怖襲擊、綁架事件,讓觀眾更直觀地體會到存在於身邊的恐懼。特別要提到的是盧瑟這個角色的塑造,似乎特別希望靠近諾蘭《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有著陰陽怪氣的癲狂和完全無視社會秩序的野心,但在展示上只是通過演員聲調上的變化,讓人感受到他情緒上的不穩定和思維的跳躍,卻不像小丑那樣做出太多令人目瞪口呆的舉動。
看點四:令人驚豔的神奇女俠
雖然扎克施奈德很多影片都充滿陽剛之氣,男性角色大都是滿臉鬍渣般的滄桑感,但他並沒有忽略女性角色。事實上,這次他做的最對的決定是堅持把神奇女俠也加入本片,並同時塑造了幾個女性角色,在這場人神大戰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潤滑劑作用,成為影片的情感寄託。
扎克施奈德的電影畫面上總具有獨特且濃鬱的色調,雖然普遍偏暗,但也會有一些刺激視覺神經的內容。本片不僅讓神奇女俠首次在銀幕上與超人和蝙蝠俠同時亮相,給漫畫迷足以激動的理由,也通過神奇女俠這個角色很好地平衡了視覺和影片基調的沉重與暗淡。無論是神奇女俠身穿晚禮服還是戰服登場,完美的曲線,風韻的紅唇和野性的眼神,再搭配上有點妖嬈的重金屬配樂,都讓原本沉重的基調突然點燃起來。
蝙蝠俠還是超人,除了所謂的正義感、使命外,內心深處也都有對他們影響很深刻的女性。兩人的母親、超人的女友,在影片中都成為重要的情感紐帶,成為兩位超級英雄之間劍拔弩張關係轉折的關鍵。影片中美國政府的代表人物、參議員也是一位女性,盧瑟的得力助手則是日本女星岡本多緒(Tao Okamoto)飾演,都為影片增色不少。畢竟,與《300》和《守望者》不同的是,《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並非肆無忌憚地追求自己風格,而是選擇了更寬廣的「男女老少」各年齡和性別觀眾群體,獲得女性觀眾的尊重與認可就變得十分必要。
如同許多好萊塢大導都將IMAX積極注入其重磅作品,施奈德也選擇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部分畫面,如選擇IMAX影院的觀眾可以看出銀幕大小在影片中的變化。全屏時代表是IMAX攝影機拍攝,解析度高,畫面更加清晰。大部分IMAX拍攝的部分都與蝙蝠俠出場有關,也許是為了提高他所在陰暗背景的亮度。從人物關係與風格上,本片為日後的DC超級英雄電影奠定了基調,並挖掘了更多關於超級英雄背後的故事,也不乏情節上的意外與轉折,相對《鋼鐵之軀》內容豐富了很多。
如果有人關心在電影中,導演究竟更多地著墨於蝙蝠俠還是超人?可以說,蝙蝠俠有更多精彩的打鬥戲,展示出了他的成熟與老練;而超人則給了更多「文戲」,展示了他人性化、富有情感的一面。但最終,偷走了眾人眼光的卻是神奇女俠,她就像蛋糕上的紅櫻桃,雖然分量小,卻成為最令人難忘的部分。
點擊閱讀原文就能看到這部電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