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重新看了這星戰正傳的第一部,最大的感受就是:萊婭公主好堅強啊!
相比起她的母親阿米達拉女王,和她的哥哥盧克·天行者來說,萊婭公主公主真的好堅強。
帕德梅,即阿米達拉女王,在星戰前傳的第三部中,得知安納金走進原力的黑暗面後,她幾乎放棄了生存的意志。記得在最後,醫生說其實帕德梅並沒有生理的傷害,意思就是說,帕德梅其實是能夠活下來的,如果她想活下去的話。但是她沒有,她放棄了生存的意志,在誕下盧克和萊婭之後,她也去了。
所以,我覺得,相比阿米達拉女王來說,萊婭公主要堅強得多。
在星戰第7部原力覺醒中,盧克因為自己的原因間接導致他的侄子,也就是萊婭公主和漢·索羅的兒子——凱洛·倫 走入原力的黑暗面,他為此自責不已,並選擇了逃避面對這件事。這是意志不夠堅強的表現。
相比之下,萊婭公主公主從正傳第1部到後傳第3部,這6部電影中,一直都在堅持戰鬥,從沒有放棄。不論是丈夫漢·索羅的離開(又去當起了賞金者),還是兒子本走進了原力的黑暗面,抑或者是盧克的逃避面對,萊婭公主一直是選擇去戰鬥,去面對,而且也是她最後臨終前的母愛,讓凱洛·倫死去了,讓她的兒子本·索羅再次回來了。
所以,我覺得,相比阿米達拉女王和盧克來說,萊婭公主要堅強得多。很佩服她這一點。
一開始是跟我男朋友說起萊婭公主比阿米達拉女王要堅強的,然後他提出了反駁:阿米達拉女王可是納布星球的女王,怎麼可能會不堅強呢?
然後可能有兩點說明了帕德梅可能真的沒那麼堅強。
第一點:
星戰前傳3部曲上,第1部阿米達拉女王領導納布星球取得了和機器人戰爭的勝利,第二部上阿米達拉參議員和絕地武士一起領導複製人贏得了和機器人戰爭的勝利,可是這樣的勝利都是西斯大帝帕爾帕廷議長在背後有意為之,在背後操縱的,也就是說,帕爾帕廷議長背後設計的陰謀是讓納布星球或者複製人取得勝利,所以他們才取得了勝利。
而在星戰正傳3部曲和後傳3部曲中,萊婭公主在抵抗組織中或者帶領抵抗組織反抗銀河帝國以及第一秩序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多勝利,並且都是實打實的勝利。銀河帝國或第一秩序並沒有故意讓著抵抗組織,讓抵抗組織取得勝利。而在前傳3部曲中,阿米達拉女王參與其中或者領導的戰鬥取得的勝利,都是西斯大帝在背後有意為之,也就是說,那些勝利有很多虛的成分。
我個人覺得,從阿米達拉女王和萊婭公主參與或領導的戰鬥取得的勝利是實打實的,還是虛的偏多,這一點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誰比較堅強。
第二點:
如開始所述,帕德梅在得知安納金走入原力的黑暗面後,放棄了生存的意志,誕下盧克和萊婭之後,就去了。換句話說,她在愛情和母愛之間,選擇了愛情。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安納金是她的全部,安納金走入原力的黑暗面後,她覺得她的世界全毀了,並由此放棄了生存的鬥志,並沒有去管剛出生的兩個孩子未來會如何。
換句話說,她生命的支點,除了她的政治理想,就是安納金一人。
可是萊婭公主不是這樣。
萊婭公主生命的支點有很多個,從正傳第1部她剛出場時,她就是在戰鬥。之後遇見了漢·索羅和盧克,他們仨作為生死之交的朋友一塊戰鬥,一直到正傳第3部結束。後來她和漢索羅結了婚,並且還有了一個兒子本·索羅。可是後來,本不幸走進原力的黑暗面,漢索羅也走了。至此,她生命的兩個支點——愛情和親情有點崩塌了,後來盧克因為本走入黑暗面這件事自責不已,選擇了逃避。至此,她親情的支點又有些崩塌了。可是儘管這些事發生了,她生命的另一個支點——為正義事業去戰鬥,卻從未坍塌過。
總的來說,萊婭公主的生命中一直有支點在存在,可是在帕德梅這,她生命的兩個支點——清明的政治理想和安納金,在安納金說出要和她共同統治銀河共和國的時候一起坍塌了,由此她生命的意志也坍塌了。
綜合以上兩點分析來看,萊婭公主比阿米達拉女王要堅強得多。
至於萊婭公主為什麼也比盧克要堅強的多,在此,一方面由於對星戰的解析能力有限,一方面由於星戰後傳中存在的劇情上的Bug——年輕時睿智的盧克·天行者,卻在老年犯了那麼嚴重的一個錯誤,不太合理,暫不對這點做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