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蘋果iPad Pro悄悄現身蘋果官網,雖然來得低調,可亮點不少。
筆者認為,新款蘋果平板電腦有三大亮點。
首先,蘋果iPad Pro的生產力進一步提高。
平板電腦的生產力取決於多個方面:強悍的硬體配置,良好的軟體生態和完善的外圍設備。
新款iPad Pro搭載A12Z處理器,從性能上來看,並不夠出彩。
A12Z是八核CPU+八核GPU,對比A12X,僅增加了一個GPU核心。
安兔兔曝光了11英寸iPad Pro的跑分成績,得分為712218,GPU方面提升8.3%,CPU/UX得分與老版本持平。
雖然提升不大,但也夠用了。安兔兔跑分榜上,iPad Pro一直都是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iPad Pro 2020增加了運行內存,或全系6G RAM。
新款iPad Pro改進了功耗和散熱控制,保證處理器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
在軟體生態方面,iPadOS系統做得最好,這是安卓平板需要追趕的地方。
引入秒控鍵盤,iPadOS支持滑鼠和觸控板,大大提升了新款iPad Pro的辦公效率。網友調侃,「surface Pro把筆記本電腦變成了平板,而iPad Pro則把平板變成了筆記本」。
到底哪種變化是好的呢?這很難判斷。但是,生產力代表一切,實用性強的智能設備,無疑更受用戶歡迎,新款iPad Pro顯然做得更好。
第二個亮點是iPad Pro引入了雷射雷達掃描儀Lidar。
新款iPad Pro後置三攝,浴霸造型,外觀和iPhone 11 Pro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新款iPad Pro的三攝組合中,包括了一枚雷射雷達掃描儀Lidar。
筆者認為,蘋果此舉非常具有超前意識,但並不值得大肆宣揚。
一般情況下,雷射雷達掃描儀多用在汽車上面,幫助實現自動駕駛功能。
從硬體層面來看,車載雷射雷達屬於Dtof類型,可以實現旋轉的單線或多線TOF。通俗來說,這是一種多維立體結構傳感器。
蘋果iPad Pro的雷射雷達也屬於Dtof類型,不過,只能實現平面3D。
這與之前智慧型手機用到的3D TOF,功能方面很相似。比如蘋果的Face ID用到的傳感器,屬於ITof類型,同樣可以實現平面3D。
而榮耀V30 Pro支持雷射對焦,也用到了這種傳感器。
新款iPad Pro做得好的地方在於,引入了U1超寬頻晶片,傳感器(雷射雷達掃描儀Lidar)的參數也可能會有突破,可玩性更豐富,偵測距離要大於智慧型手機。
iPhone 11系列首次搭載U1晶片,手機變得具有空間感知能力,AirDrop的準確度更高。
從官方的演示來看,新款iPad Pro測距範圍達5米。而智慧型手機的ITof傳感器,有效距離在3米左右。
筆者認為,新款iPad Pro的雷射雷達掃描儀Lidar更像是一個宣傳噱頭,原因在於目前的使用場景不夠豐富,也不像face ID那麼高頻。
目前,主要的應用有這些:測距APP、Shapr3D(自動三維建模)和遊戲AR體驗等等。其中,自動建模和遊戲AR是值得期待的,未來也有很大空間,這需要眾多廠商的一起努力。
第三個亮點就是價格。
在所有平板電腦當中,蘋果iPad屬於最貴的那一檔。
新款iPad Pro基礎配置更高,128GB的11英寸 WiFi版售價是6299元。配置增加,起售價降低,非常良心。
i奇趣兒認為,蘋果再次發力平板電腦,新款iPad Pro做出這些改變,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蘋果受到其它廠商的影響。華為平板MatePad Pro性價比出色,生產力卓越。在國內市場,華為平板的市場份額一度超越蘋果iPad。
新款iPad Pro在創新性、生產力和生態方面,不輸華為、三星平板,唯一缺少的就是5G功能了。
第二,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的興起,平板電腦的需求提升。在疫情期間,平板電腦銷售異常火爆,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市場上的平板電腦玩家眾多,包括蘋果、華為、三星、微軟和小米等廠商。主動放棄平板電腦業務的,好像只有谷歌。2019年6月,谷歌退出平板電腦領域。
當下,平板電腦被市場需要,誰家的產品更具競爭力,才能成為贏家。蘋果在發力,其它廠商需要加油了。
各位小夥伴,你看好平板電腦的未來嗎?歡迎分享你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