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娛樂時代,明星成了絕大多數人羨慕的對象。他們風光無限,舉手投足間幾百萬資金就沒了。明星光鮮的背後,有個真正「操盤」的群體——經紀人。
說起內地第一大經紀人,「京圈第一浪姐」王京花必定赫然在列。她的經紀人成就只能用一個詞形容:隻手遮天。
王京花大學讀的是中國戲曲學院,畢業以後因為工作機會受限閒散了幾年。
那時候的她,隨身攜帶的只有一個做工粗糙的老式皮包,包裡裝著800塊錢現金。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京花遇到了當年的同學張靜林。兩人閒聊過程中,張靜林的老公、圈內知名音樂人蘇越得知了王京花的情況,給她提了做經紀人的建議。
王京花似乎看到了人生的曙光,滿口答應下來。王京花就經蘇越介紹,進入了他的音樂公司做經紀人。
1991年,內地娛樂圈才算是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正式的經紀人職業體系。王京花算是歌壇起家,接到的第一份職責就是幫助89年出道但一直名氣不足的「楚奇楚童」兩兄弟成名。
同年,長時間風靡全國的小虎隊因陳志朋服兵役面臨第一次解散,國內青春偶像組合市場面臨空缺。王京花瞅準機會,開始動用資源大力宣傳兩兄弟。
6月份,楚奇楚童發布第一張專輯《青春規則》,次年《越飛越高》專輯同名歌成為亞洲知名飲料廣告曲,這對「兄弟Brother」組合一炮而紅。
王京花從中拿到了一大筆提成,經濟狀況有所改觀。王京花的圈內名氣也與日俱增,漸漸地,她覺得自己可以朝職業經紀人方向發展。
1993年,王京花認識了陳道明。不久後,大量海峽地區影視人員進駐內地,其中包括後來攪亂影視圈生態的瓊瑤阿姨。
陳道明看準了未來行業發展前途,鼓勵王京花專做影視經紀人。
沒過多久,王京花就成立了內地第一個藝人經紀公司「黑海紅日」,陳道明成了籤約在此的第一個藝人。幾年時間內,公司就陸續籤下夏雨、胡軍等多位大咖。
王京花混得風生水起,甚至佔據了「內地第一經紀人」的位置。
1998年,華誼兄弟公司決心將演員身份與電影捆綁起來,打起了經紀人的主意。兄弟二人開始走訪,接觸之間就認識了「大姐」王京花。當時的王京花名頭正盛,更盛的是她的人品。
王京花從不剋扣藝人們的工錢,每次出去辦事總是把各項支出都一手包攬,大到交易金額,小到衣食住行費用。
藝人們不用操一點兒心,生活上出了問題,只要找「花姐」就沒有解決不了的。藝人們都願意跟著王京花,王京花也手握著眾多藝人,幾乎佔了大半個娛樂圈。
又過了兩年,國內經紀人職業開始走上正軌。王京花試圖整改公司,做成高度專業化體系。時代的機遇之下,華誼兄弟和王京花一拍即合,建立了合作關係。
2001年,「華誼兄弟」經紀公司掛牌成立。王京花擔任總裁,一手負責藝人的經紀業務;王氏兄弟則負責資金支持和影視運作。王京花手下的陳道明、李冰冰、範冰冰等一大批明星自然也跟著進入了華誼。
2003年,與華誼合作的馮小剛籌拍電影《手機》,男主是影帝葛優。王京花覺得機會難得,就力推範冰冰演女主。電影票房大賣,反響強烈,讓範冰冰爆紅。
可正是因為範冰冰的爆紅,華誼公司與馮小剛、「雙冰」的關係有所改觀。直到最後「雙冰」的一姐之爭,讓華誼公司的內部變得支離破碎,不再像以前的輝煌。
2005年,王京花和華誼兄弟的合約到期。在續約的股份分紅問題上,雙方談崩了。王京花一氣之下決定出走華誼,跳槽到橙天娛樂。
由於「花姐」對一眾藝人長期的百般照顧,又會找資源,藝人們或出於感情或出於事業發展都跟著王京花走了,其中包括陳道明、梁家輝、劉嘉玲等一眾明星,華誼差點被「掏空」。
王京花是個有情有義的「大姐」。為了不讓跟她跳槽的藝人們賠付違約金,王京花直接放棄了自己在華誼的50%股權。巔峰時期的華誼,一半股權的價值自然不必說。
王京花的義氣打動了這幫藝人,讓他們更加死心塌地跟著這個「非親媽勝似親媽」的經紀咖。
神奇的是,曾經靠王京花一手捧起來的「雙冰」沒有跟著她離開。王京花當年把大部分資源都給了「乾女兒」範冰冰,李冰冰略遜一籌。
王京花走之後,小徒弟李雪接替了她的工作,成為華誼公司經紀人的一把手。李雪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李冰冰的親妹妹。
回到王京花和華誼這邊。總裁「出走」的消息一時間在娛樂圈引起大地震,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花姐出走,華誼被掏空」的消息。
王中軍只能無奈地說了句「華誼公司缺誰都行」,實際上華誼很難再回不到當年的輝煌了。
到了橙天娛樂以後,王京花又一手帶起了徒弟楊天真。藝人們都死心塌地跟著王京花,在哪都無所謂。
2010年,橙天公司受不了王京花的「專橫獨斷」,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最終,王京花再度出走,並成立了北京拾捌文化經紀有限公司。那批藝人一如既往地跟著「花姐」,新公司也籤約了郭京飛、周冬雨、焦俊豔等一大批新生代藝人。
至此,王京花與華誼、橙天兩家公司的糾葛告一段落。
王京花,從一個普通人一步步走到「京圈一姐」,中間經歷了無數波折。
藝人們願意跟隨她,主要因為她對人熱情,面面俱到。也正是把這一點做到了極致,王京花才能在娛樂圈站穩腳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