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憑一首詩換來一個老婆是真的嗎?詩仙李白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2021-01-18 語文360

唐代的詩人李白拿一首詩竟可以換來一個妻子。

那時候的大詩人李白老婆許夫人過世已久,又剛剛從長安遊歷過來。五十多歲的男人,整天形單影隻,恰好在梁園一帶和詩人高適杜甫等人遊玩,有一次高興起來,眾人作詩助興。

輪到李白賦詩,但見醉眼惺忪的他抓起一支鬥筆,踉踉蹌蹌走到雪白的粉壁前。

二眸子放射出奇光異彩,胸中溝壑驟起狂瀾,筆酣墨飽,不假思索地在粉牆上寫下了「梁園吟」三個遒勁的大字。接著一首大作一揮而就。

高適一見,拍手叫絕杜甫也讚美道:「真乃下筆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也!」眾人相視一笑,繼續高談闊論。那天黃昏,宗姑娘恰好遊園撫琴後打道回府路過這裡的。透過窗戶看見墨跡未乾的白壁題詩,不由停下腳步。那蕩人心魄的歌行體古詩深深吸引了她,見房中無人,便走進去觀賞。

詩是怎麼樣的詩 令宗氏對李白傾心

詩云: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綠水揚洪波」。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雲。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舞影歌聲散淥池,空餘汴水東流海。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這首詩盪氣迴腸,借詠梁園古蹟,追懷商丘歷史上的名人盛事,抒發詩人慾濟蒼生的豪情壯志。姑娘低吟了一遍,頓覺心曠神怡。這時,守院的僧人進來見剛粉刷的白壁被塗得漆黑一團,很不耐煩,舉起抹布就揩擦。姑娘回過神來,驚呼道:「休要動手!」「這面牆我買了,你要妥善保護。我馬上派人送來一千兩紋銀」。

宗小姐千金買壁的美談不脛而走,後來傳到李白的耳朵裡,李白不由得怦然心動,自己飄零半生,居然沒有一個女子對自己如此用心,於是託人打探,哪知道宗姑娘家人也在打探李白,這樣郎才女貌,一見傾心。不過李白家徒四壁,沒有彩禮,宗姑娘笑道一首《梁園吟》足矣,後來成親之日,高適杜甫送來的賀禮也是每人的一首詩,這真是才子佳人的一段佳話。

李白少年時便顯露才華,「十歲通詩書」,「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三十歲時以詩文知名天下)」。二十五歲那年,李白離開四川,順長江東下,先到達江陵,拜訪了一位八十高齡的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曾受到武則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見,在當時名氣很大。司馬承禎見了李白,對他大為讚賞。李白很高興,回去後就寫了篇《大鵬賦》,把自己比作氣概抱負不凡的大鵬。《大鵬賦》很快傳開,李白的名氣也更大了。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陽,拜見了荊州刺史韓朝宗。韓朝宗因喜歡獎掖提拔人才而聞名,所以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韓朝宗對李白自然是稱賞備至,而李白寫的自我推薦信《與韓荊州書》也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佳作。

名滿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終於奉詔來到京都長安。當時任秘書少監的老詩人賀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長安,親自到旅捨去看望李白。他讀了李白大約在十年前寫的《蜀道難》後,讚嘆道:「這是一個從天上貶謫下來的仙人啊!」從此「謫仙」這個稱號不脛而走,李白也被人們稱作「謫仙」、「詩仙」。

李白進宮後,唐玄宗很高興,封他為翰林供奉。據說,唐玄宗當時曾親自走下臺階迎接李白,還親手為李白調製羹湯。出於信任,他還讓李白參加了起草詔書的工作。

唐玄宗對李白,只是希望他成為一個宮廷詩人,為太平盛世作些詩文點綴。但李白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初進宮廷時,他對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寫了不少歌頌昇平的詩,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變化。天寶年間,朝廷政治已由盛轉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漸漸蛻變為庸主。朝廷中的有識之士都在擔憂時政,擔心發生變亂。李白對此是有認識的。

作為一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白的個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別喜好飲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詩中這樣描述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樣的個性使他很難被朝中的權貴們所容忍。據說,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監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寫的詩《清平調》,使楊貴妃對他也心生忌恨。最後連唐玄宗也疏遠他了。

可是李白的個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於是李白向唐玄宗上書請求離京。公元745年,他的請求被批准,他離開長安,又開始了漫遊山水間的生活。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

那時李白正避亂隱居在廬山。永王東下經過潯陽(今江西九江),得知李白在此便派人請他參加自己的幕府。出於一片愛國心,李白立刻答應了,並一連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讚揚永王。

可是唐肅宗並不信任永王,認為他出師東巡是割據江南,便調動兵力準備消滅永王。永王大怒,也發兵進攻。這樣他便成了叛逆,將士們紛紛脫離,永王最終兵敗自殺。李白也因「附逆」(附靠叛逆之臣)被判死刑。多虧郭子儀等人相救,李白被改判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貴州正安西北)。還沒到夜郎,朝廷宣布大赦,李白得以返回四川。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當塗度過的,他的族叔李陽冰在那兒做縣令。唐代宗即位後,下詔拜李白為左拾遺。但詔書還沒到,李白已離開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歲。至今當地還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紀念堂。李白現存的詩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對祖國詩經過他的誇張的描繪,想像奇特的渲染,顯得大氣磅礴,屈原以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創作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難》《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已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

李白在詩歌創作上的偉大成就,是很難用幾句話來描述的,也許只有杜甫的兩句詩最有概括力:「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原文】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裡,雲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白雲堪臥君早歸。

【譯文及注釋】譯文 楚山和秦山之上都有白雲,白雲到處長久地跟隨著您。長久跟隨您,您進入楚山裡,白雲也跟著你渡過了湘水。湘水之上,有仙女穿著蘿衣,白雲可以躺臥您要早回歸。 注釋 ⑴劉十六:李白友人,名字不詳。「十六」是其在家族中兄弟間排列長幼的次序數,唐時常用這種次序數來稱呼人。⑵楚山:這裡指今湖南地區,湖南古屬楚疆。秦山:這裡指唐都長安,古屬秦地。⑶湘水:湘江。流經今湖南境內,北入長江。《水經注·湘水》:「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漢東方朔《七諫·哀命》:「測汨羅之湘水兮,知時固而不反。」⑷女蘿衣:指的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中女神。《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帶女蘿。」王逸註:「女蘿,菟絲也。」朱熹曰:「言被服之芳者,自明其志行之潔也。」⑸堪:能,可以。

【作品鑑賞】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此詩直接從白雲入手,從白雲始,以白雲終,

覺得聲韻流轉,情懷搖漾,含意深厚,意境超遠,應當說是歌行中的上品。詩的引人處首先在於一股真情撲人。詩人送劉十六歸隱是飽含著自己的感情的,甚至不妨說,是借劉十六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李白送友人歸山,不是對待一般隱逸的感情,而是滲透著同腐敗政治決裂的濃烈情緒,因而感情噴薄而出。詩中選用的表情途徑,極為別致。詩命題為「白雲歌」,詩中緊緊抓住白雲這一形象,展開情懷的抒發。白雲向來是和隱者聯繫在一起的。南朝時,陶弘景隱於句曲山,齊高帝蕭道成有詔問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詩答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從此白雲便與隱者結下不解之緣了。白雲自由不羈,高舉脫俗,潔白無瑕,是隱者品格的極好象徵。李白這首詩直接從白雲入手,不需費詞,一下子便把人們帶入清逸高潔的境界。為了充分利用白雲的形象和作用,這首送別詩不再從別的方面申敘離情,只擇取劉十六自秦歸隱於「楚」的行程落筆。從首句「楚山秦山皆白雲」起,這朵白雲便與他形影不離,隨他渡「湘水」,隨他入楚山裡,直到末句「白雲堪臥君早歸」,祝願他高臥白云為止,可以說全詩從白雲始,以白雲終。讀者似乎只看到一朵白雲的飄浮,而隱者的高潔,隱逸行動的高尚,盡在不言之中。胡應麟說「詩貴清空」,又說「詩主風神」(《詩藪》),這首詩不直寫隱者,也不詠物式地實描白雲,而只把它當做隱逸的象徵。因此,是隱者,亦是白雲;是白雲,亦是隱者,真正達到清空高妙,風神瀟灑的境界。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全詩採用歌行體形式,句式上又多用反覆、頂真的修辭手法

這首歌行運筆極為自然,而自然中又包含匠心。首句稱地,不直言秦、楚,而稱「楚山」、「秦山」,不僅與歸山相應,氣氛諧調,增強隱逸色調;而且古人以為雲觸山石而生,自然地引出了白雲。擇字之妙,一筆雙關。當詩筆觸及湘水時,隨事生情,點染上「女蘿衣」一句。「女蘿衣」即代指山鬼。山鬼愛慕有善行好姿的人,「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漢代王逸注云:「所思,謂清潔之士若屈原者也。」這裡借用這一故實,意謂湘水對潔身修德之人將以盛情相待,進一步渲染了隱逸地的可愛和歸者之當歸。而隱以屈原喻歸者,又自在言外。末句一個「堪」字包含無限感慨。白雲堪臥,也就是市朝不可居。有了這個「堪」字,「君早歸」三字雖極平實,也含有無限堅定的意味了。表現得含蓄深厚,平淡中有鋒芒。此詩採用了歌體形式來表達傾瀉奔放的感情是十分適宜的。句式上又多用頂真修辭手法,即下一句之首重複上一句之尾的詞語,具有民歌復沓歌詠的風味,增加了音節的流美和情意的纏綿,使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和諧的統一。

【名家點評】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方弘靜曰:太白賦《新鶯百囀》與《白雲歌》,無詠物句,自是天仙語;他人稍有擬象,即屬凡辭。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隨手寫去,自然流逸。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吐語如轉丸珠,又如白雲卷舒,清風與畫家逸品。

作者介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本 名李白 別 稱李十二、李翰林 、李供奉、李拾遺、詩仙字 號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所處時代唐朝民族族群漢族出生地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出生時間701年(長安元年)去世時間762年(寶應元年)主要作品《靜夜思》《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留別》等主要成就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祖 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去世地安徽馬鞍山市當塗縣墓葬地當塗青山西麓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最幽默的一首詩
    在人們的印象中,李白總是瀟灑豪邁,意氣風發的,他的詩也是瑰麗奇絕,俊逸絕塵的,天馬行空,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但事實上,詩仙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會幽默風趣。也需要緩解生活的壓力。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黃鶴樓毗鄰長江,高聳入雲,遠遠望去,樓影壯麗崢嶸,在縹緲的煙靄裡雲仙霧繞、若隱若現;登上黃鶴樓,極目遠眺,兩江三鎮的雄姿盡收眼底,使人逸興遄飛、感慨萬千,「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士子登樓感懷,把酒言歡,揮毫題詩,宋代嚴羽《滄浪詩話》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禰衡洲上千年恨,崔顥樓頭一首詩」,這一恨一詩相得益彰,使這座千年古樓溢彩流光,聲名遠揚。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
  • 大唐李白丨「詩仙」李白的傳奇一生
    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盛唐時期赫赫有名的「詩仙」李白。他的自由浪漫主義情懷也深深影響了無數中華兒女。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 詩仙李白為何不寫中秋詩?有人說《靜夜思》是中秋節寫的,真的嗎
    從古至今月亮都是表達人們美好祝願的事物,縱觀歷史最喜歡月亮的當屬「詩仙」了,李白喜歡月亮大家有目共睹,要是飛花令要飛「月」字那可就是李白的專場了。我們最熟悉的當然就是《靜夜思》了,很多人會背的第一首詩就是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關於這首詩你了解多少呢?有是否認為它是在中秋節寫的呢?
  • 詩仙李白寫給情人的一首五言古詩,從相愛到分手,結局竟出乎意料
    詩仙李白的詩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他完全打破了歷年來詩歌固有的限制,筆法多端,任意隨性,飄逸灑脫,總是以簡潔明快、飄逸瀟灑的語言表達出無限的情思,令人神往。二月十四日是情人節,很多痴男情女在這一天要充分表達愛意。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因之,自古以來,也只有李白配得上「詩仙」的稱謂。李白一生留下近1000首各類題材的詩詞,從這些詩詞裡,我們不但讀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李白,還通過詩詞的描述,領略到大唐王朝開拓進取、雍容大度的文化氣象,以及對中華民族大好河山升起的無限敬意。那麼,從李白的詩詞作品裡,我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詩意人生呢?
  • 李白的詩是無病呻吟?告訴你們一個真正的李白
    隨著現在人們生活的發展,人們對於慣有思維發生了變化,竟然有人說李白的詩是無病呻吟!讓我們來分析下李白的詩究竟是不是無病呻吟:主要原因還是審美的局限和對詩歌概念的定義不完整。理解李白用他寫的古風五十九首其中的一首就行了。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顯然,作為官員的李邕,對這個不拘禮節,放言高論,自信滿滿的青年李白,表現出極度地不友好。而李白此行的初衷,卻是想來拜謁李邕,期望得到賞識,沒料到竟遭遇了冷眼相待。自信,自戀,甚至有些自負慣了的李白,哪裡肯就此甘心?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
  • 李白在唐朝不是詩仙 真正的詩仙被皇帝所欣賞 是這位大詩人
    前幾天遇到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李白是什麼時候被稱為詩仙的?前言如今在語文考試中,假如見到這首題:唐朝詩人被稱為詩仙的是哪一位?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填上李白。但是在唐朝的時候,大家會這樣回答嗎?牛僧孺在一首詩中,曾經稱呼劉禹錫和白居易二人是詩仙。《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念此園林寶,還須別識精。詩仙有劉白,為汝數逢迎。題目中的夢得、樂天,詩中的「劉白」,都是指劉禹錫和白居易 。
  • 「詩仙」李白
    ,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登上海拔3099米的峨眉山,觀雲海看佛光,無緣成仙,卻留下一首好詩: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出川,不是走出去的,是遊出去的,725年春出夔門向荊門,視野忽然開闊,他寫下了著名的《渡荊門送別》:遠渡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的一首詩道盡豪邁,人生不如意又何妨!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李白志向非常大,他的人生目標是當宰相。然而人生不得志,他並沒有得到機會。
  • 我的偶像作文:狂放詩仙李白
    而我的偶像,是一個半輩子流浪漂泊的狂放詩仙——李白。他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他經歷過繁華的大唐盛世,遭受過安史之亂的磨難,他總是在失敗與成功之間徘徊。但無論如何,他的詩與情懷,從未被世人忘記。我把李白當作偶像,是因為他有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樂觀。
  • 《長安十二時辰》中演唱的李白的詩《短歌行》是什麼樣的一首詩?
    最近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劇中有多首根據詩仙李白詩作為歌詞的插曲和片尾曲,《短歌行》更是既是片尾曲也是插曲。在《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中,有一個劇情是美女藝人許鶴子身穿華服,緩緩登上花車,所有人都安靜下來。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字太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過了無數的詩作,而且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友情,以及是詠物,那都是寫得非常棒,這也正是李白,能夠成為「詩仙」的原因。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人對於李白的詩,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靜夜思》、《俠客行》、《將進酒》、《贈汪倫》等等,那都是一流的佳作。
  • 詩仙有多牛?李白被女孩拒絕寫下酸詩,結果卻成千古名篇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千年來為人們所傳頌。當時李白因為自己的才華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很多女性也都很喜歡他。不過當時李白在和一名女孩求愛的時候卻慘遭拒絕,事後他也寫下了一首酸詩,而這首詩也成為了千古名篇。
  • 「詩仙」李白最狂的一句詩,特立獨行,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對,這就是我的「男神」李白,我喜歡他的豪氣,喜歡他的俠客精神,喜歡他的不拘小節。而且,尤其喜歡他的「狂」,但他的狂不是輕狂,張狂,而是才氣的另一種表達。俗話說:「自古狂人多才俊」。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是中國的詩人,別後人稱為是詩仙,他這一生,寫了能夠由1000多首的詩句,而且還廣被流傳至今。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他的詩句了,如果要說更早的時間,那就是幼兒的時期,父母會教我們一些比較簡單的詩句。大家還記得《妖貓傳》這部電影嗎,主角楊玉環:李白,大唐有你才偉大。
  • 淺析李白飲酒詩
    嗜酒如命的個性造就了李白的清心寡欲、灑脫狂放;另一方面,李白受儒家思想影響深刻,有著強烈的出世、濟世思想,然而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左右著詩人的命運,使李白的人生經歷多了幾分傷情悲懷。也正因此,詩人飲酒當歌,借詩揚志,在詩歌的國度裡追尋自己的遠大理想。如:試借君王王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
  • 李白很狂的一首詩,描寫「赤壁」之壯闊,中間14字豪邁無人能及!
    赤壁是一個傳奇性的地點,也是讓許多文人武將心生嚮往的地方。20萬水軍浩浩蕩蕩,毀於諸葛亮借來的一場東風。這當然是小說中描寫的場景,真實發生的故事,想來是更加震人心魄的,那將是二十幾萬戰士的血肉相搏,戰爭的結果也不是由仙術借來的東風決定的,而是周郎英武,黃蓋謀略,是英雄逐鹿,成王敗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