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常說:顏值即正義,這句話用來形容影視圈絲毫不顯生分,縱觀近年來的影視劇作,顏值這一方面,製作組確實滿足了顏控粉們對於明星們的種種臆想。
雖然在顏值上,各路明星都不曾讓人失望,但是除卻令人賞心悅目的顏值外,在影視劇作中令人頓感尷尬的是,「演技不夠,顏值來湊」成為了大多數明星推卸自身實力不夠的「免死金牌」。
講真,每一份職業都應該保有一種對自身的尊重,對於演員而言,天生麗質是上天的一次意外的恩典,但並不是他人生成功的全部,演技的青澀可以通過大大小小的舞臺進行磨鍊,獲得提升,這是對自身職業最基本的尊重,也是選擇演員這條路最基本的涵養,諸如沈騰、張譯、王剛、成龍、吳京等實力派演員,在那個百花競豔的舞臺上,哪怕是放在當今的影視圈中,他們用實力證明了演員的價值,創造了諸多影視劇的奇蹟。
然而,對於一些不務正業的演員而言,摳圖的操作,尷尬的瞪眼,憑著還比較可人的顏值,輕輕鬆鬆就功成名就,什麼時候開始,顏值就成為了一種趨之若鶩的香餑餑了?高顏值的明星向來是影視圈青睞的對象,然而卻並不代表著顏值高,就可以在影視圈中獨佔鰲頭,對於影視圈的發展而言,顏值高只是普遍的準入門檻而已,最重要的還在於自身的演技,能夠徵服觀眾。
從2020年初開始,關於影視的題材劇作,逐漸開始呈現貼近生活的態勢,從《安家》、《重生》、《三十而已》到如今的《以家人之名》,愈發的讓人感覺到親近,尤其是近期以來熱播,在小視頻平臺上頻繁霸屏的《以家人之名》。
劇中的「三小隻」——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他們的顏值本身就讓人可喜,在演技上,三人都有著不少的代表作,比如張新成的《你好,舊時光》,譚松韻的《最好的我們》等,在演技上,雖然略帶青澀,但是好在也相當中規中矩。
在奉行「顏值即正義」的影視圈中,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然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卻終是萬裡挑一」的,所幸的是在《以家人之名》中,他們的表現並沒有讓我們失望。
當然,對於《以家人之名》的評價,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在這裡,對於他們的顏值就不做過多的贅述了,畢竟觀眾老爺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部劇能夠從開播之初,一直到現在能夠在豆瓣評分網上一直高居7.2+的評分,足以見出,製作中的匠心精良。
三個沒有血緣關係、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的孩子,機緣巧合下湊在一起成為了兄妹,賀子秋的善良懂事,令人心疼,在很多人都百般「教誨」他要孝順的呵斥下,連李海潮聽了都含淚、動情地為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回應這些莫須有的罪名。
賀子秋的成長也沒有出乎我們的意料,對於這個全新的家庭而言,他一直都在用心的守護著、回應著,李海潮等人所給予他的溫暖。然而對於這個一小麵館為生計的家庭而言,他們不得不經歷著與我們大多數普通家庭都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教育的抉擇與家庭經濟的雙重挑戰。
《以家人之名》所展現的不僅是一個普通家庭在現實生活中的窘境,同樣也是一面鏡子,折射著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普通家庭的真實境遇,好在劇情的發展,都滿足了我們對苦盡甘來的美好生活的嚮往,「治癒」——不僅是這部劇的主題,更是我們每一個人所不可避免的人生成長軌跡。
這才是《以家人之名》最正確的追劇方式,既有關於生活的思考,也有對人性的拷問,在歷經千帆,仍然保有對生活最飽滿的初心。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