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梁涵的母親吳大娘子給我們的感覺是幹練利索,慧眼識珠,是個讓人很容易喜歡的人。但看過原著或者單從劇中梁六郎的修為看,她並不是表面那麼好。
當然並不是說她人不好,從她的見識和為人看,的確是個修養很好的人,但好教養只是自己的,她自己好卻沒怎麼教好孩子。原著中張氏的娘有提到她的婚姻跟張氏一樣,並不是她所樂意的。以至於有了庶長子她也懶得放在身邊培養感情或者打壓,以至於庶長子隱忍中練就了一身好本事,處處壓她所生的嫡子一頭。甚至敢公然提出分家。可見她作為一個當家主母還有母親,都是不怎麼成功的。
吳大娘子只所以相中明蘭,一是因為她貌美,二是在祖母身邊長大,有很好的教養,三是看她知書達禮,全然沒有其他庶女的小家子氣或者心思不正。我們清楚,她為什麼要給兒子找這麼個強大的人,因為她兒子在正室沒進門之前讓人懷了孕。原著中更是說在國喪期。所以很多人覺得盛老太太是以此為藉口逼迫吳大娘子答應的。
我們暫且不說老太太怎麼搞定吳大娘子的。吳大娘子作為一個當家主母,連個主動勾引兒子的小女子都奈何不了嗎?要知道那可是大房的親戚,這是很明顯過來禍害她兒子的。原著中菊芳姨娘也是在國喪期有孕,老太太做主打了孩子,就是老太太不提出,小丫頭自己知道了,為了活命估計也會想辦法弄掉。那女子說什麼不收她,她就在梁家大門前一頭撞死。勳貴人家哪家還沒幾個不成器的孩子,惹得禍事不知道比這個嚴重百倍。撞死,梁家是會受影響,難道只有梁涵會嗎,梁家大郎更會吧。只要稍微傳點故意讓人勾引自家弟弟之類的,所受影響完全會比梁涵大很多,相信梁大郎絕不會允許那樣的事發生。
古代人命如草芥,誰會在乎你一個小丫頭的威脅,歸根結底還是吳大娘子溺愛孩子,習慣了順從兒子的意願。她要真拿出強硬的手段,兒子還能怎麼著母親不成。至少去掉肚裡的孩子就去掉一大半的威脅。打掉孩子,這在古代的豪門大宅是再小不過的事。可吳大娘子…很顯然她不僅過分寵愛孩子,還是個優柔寡斷的…
劇中王大娘子怕影響到自己兩個親生女兒,不得不拉下臉主動求吳大娘子娶墨蘭。當時吳大娘子怎麼說的,兩個女兒都嫁過來,明蘭為妻,墨蘭為妾。她曾經對兒子說過,盛家乃清流人家,怎會允許女兒去高門大戶作妾,豈不是讓那些讀書人笑掉大眼。可轉眼你不僅讓盛家的女兒做妾,還要讓人家兩姐妹共侍一夫,這已經不是看不上,而是赤裸裸的侮辱了。姑且先不說這是墨蘭害的,墨蘭做妾是她咎由自取,你看不上墨蘭可以直接拒絕,憑什麼拉上明蘭,就因為你看上了,別人就該受這份屈辱?你兒子也是有責任的,你卻讓別人為這份錯承擔全部的代價。是不是有點欺人太甚了。這份對錯事的擔當,教出梁六郎那樣輕浮沒責任的兒子也不奇怪了。
最後說到老太太出面。無論老太太威脅也好,以勢壓人也好。明知道墨蘭一副小妾做派,難勝任大娘子的重任,還是點頭答應了。換句話說她用一個小妾肚子裡的孩子,或者盛老太太一點強權勢力,親手毀掉了兒子的一生。
原著中顧廷燦的婆婆剛開始並不知道顧廷燦那樣子,所以由得兒子娶了她。等她發現顧實在不是一個好媳婦人選時,她立即給兒子納了人品各方面都很好的姨娘,甚至幾次提出升為平妻。這才是一個真正愛孩子的母親該做的事。無論劇中墨蘭一直未生育或者總是給丈夫納小妾,弄得全京城都知道梁家六郎屋裡雞飛狗跳,還是原著中墨蘭生五個女兒,梁家都有藉口再納一個好門第或者好人家人品很好的姨娘,生了兒子之後抬為平妻。就墨蘭為了嫁入豪門不惜毀掉盛家所有女眷的聲譽,盛家會為她出頭嗎?只會像顧廷燁說的,只要不休隨你們。可很顯然,吳大娘子什麼都沒做,任由著一個不合格的兒媳一步步毀掉自己還有救的兒子。
只能說萬事有因有果。等出事了想盡辦法挽救,不如一開始就教養好。基地沒打好,上面蓋得再好,也只是徒有虛表而已,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