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恨他們!」 88歲老人5個子女 卻無處可去只能派出所過夜?

2020-12-21 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3月19號下午5點左右,江西南昌有位熱心人報警,稱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好像迷路了。可派出所把老人接到所裡一問,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記者了解到,老人叫胡金梅,今年88歲,有5個兒女。其中一個女兒在國外,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在南昌。

老人告訴記者,3月19日,二兒子將她送到了隨外孫女住的二女兒那裡,但二女兒一直聯繫不上。於是,老人只好在小區門口一直等。這時,有熱心市民以為老人迷了路,這才幫忙報了警。

南昌市公安局七裡街派出所民警張浩錚介紹,老人的二女兒已經「失聯」,他們也還沒有聯繫上對方。通過技術查詢手段,他們發現老人的大兒子在灣裡有一套住房。當晚11點多,經過民警實地走訪,卻發現那裡並不是老人的大兒子家。

88歲的老人胡金梅說,幾個兒女們之前約定好了,由在南昌的四個子女輪流把自己接回家照顧。她也不知道,二女兒為什麼會聯繫不上。最後,民警陸陸續續聯繫上了老人的大女兒、小兒子,還有老人的外孫女,可是他們竟然都表示無能為力。

都市現場記者也嘗試著聯繫胡金梅在南昌的四個子女。老人的二女兒電話依舊關機。大兒子表示,他現在不方便把母親接回家。

記者:把你母親送到你那裡去現在方便嗎?

大兒子:不行,不方便,什麼時候都不方便,9個月以後到了時間輪到我才方便。

隨後,記者又聯繫上了老人的二兒子。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不僅沒有收入來源,還得了腦瘤,情況也不穩定,照顧不了母親。

二兒子:我問她你跟我走還是不跟我走,你不跟我走,我就到進賢去。

記者:你的意思她如果願意跟你住一塊,你還是願意把她接回去是吧?

二兒子:那我現在哪還有條件帶她呢,沒有退休工資,我頭上還有個腦瘤。

大女兒則直接表示,「不可以到我家來,到我家來就是不走的,他們就是巴不得她(母親)到我家來。本來一個子女輪流照顧半年,結果我照顧了一年多。」

聽上去,子女們似乎都有各自的難處和理由。現在,本來輪到二女兒照顧母親,可是她人又聯繫不上。老人只好在派出所待了一天一夜,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值班民警張浩錚查詢到,老人的戶口在南昌東湖區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3月20號下午3點,民警張浩錚和同事帶著老人來到街辦,看是否能通過民政部門解決問題。

南昌市東湖區董家窯街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但他認為,輪流贍養母親是子女之間的協議,但是他們現在將母親丟到街上不管,這種行為從法律角度來說,是不是遺棄?

在七裡街派出所的民警看來,追究老人子女的責任還要另外考慮,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相關的部門要先安置老人。不過對此,民政局給出的答覆是:老人有子女的,按照政策,民政部門無法安置。

3月20號下午5點半,張浩錚和同事帶著老人離開了董家窯街辦,打算到老人最近的居住地,也就是老人的外孫女,二女兒的女兒家——彭橋街辦觀欣社區。可外孫女認為,她不是老人的直系親屬,沒有贍養義務。

這個時候,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的負責人趕到了觀欣社區,說希望配合派出所,解決老人的安置問題。可是,兩個社區的負責人為到底由哪邊負責,又出現了爭議。

南昌市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老人在青橋社區的房子已經賣掉了,戶口一直是空掛在那裡的。而南昌市彭橋街辦觀欣社區的負責人認為,屬地管理應以戶籍為準。

民警張浩錚和兩個社區的負責人協商後決定,三方帶著老人去大女兒的家,南昌天佑路鐵路三村,因為老人之前說過,大女兒可能會接納她。

遺憾的是,敲了許久的門,直到晚上8點,老人的大女兒家裡是一直無人應答。最後經過協商,民警張浩錚和兩位社區負責人帶著老人找了一家旅館,臨時安置。

雖然老人胡金梅有5個兒女,但是一天下來,老人卻無處可去。最後,老人無奈地說,「我好恨他們,但我還不想告他們。」

老人最後到底誰來贍養,都市現場也將會持續關注。

都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尊老敬老、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育大很不容易,子女贍養父母,不僅是社會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每個子女都應當孝敬老人,積極主動履行贍養義務,讓老人享有幸福快樂的晚年。

相關焦點

  • 73歲老人哭訴:五個子女都不孝,為了逃離他們,我帶老伴背井離鄉
    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家裡一個孩子反而會孝順老人,因為沒有逃避的理由,就算不願意,也不想落得一個不孝的罪名,反倒是幾個子女的老人,被孩子們當作皮球一樣踢來踢去,誰也不想做那個付出的人。73歲周大爺的自述:我今年73歲,從小就是頭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多個孩子多條路,所以我和老伴總共孕育了五個孩子,即使那時候我們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可還是把五個孩子養大成人。
  • 「我不是犯人!」91歲老人被4個子女送進養老院,哭訴只想回家!一張...
    可如今,孫奶奶卻仿佛與世隔絕。 隨著寂寞感加深,老人與子女之間的爭吵則不斷發生。孫奶奶在養老院的夥伴們覺得她變得垂頭喪氣,整日打電話哭訴想要回家,甚至有自殺的念頭。那麼,孫奶奶的子女們就對老人的訴求都那麼無動於衷嗎?
  • 88歲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外人」:有一種悲哀,是老無所依
    -01 「88歲老人,將300萬房產,送給水果攤老闆」 看到了一條熱搜,居住在上海的老人馬林,如今已經88 有2.5萬人參與投票,其中有2.1萬網友表示支持:真心的陪伴,比冷漠的血緣重要。
  • 88歲老人說:人到六十,要想安享清福,請記住這8個字
    這天午後,我和鄰居88歲的退休老人,坐在開滿了紅紅豔豔蔦蘿花的小院子裡聊天,我們聊起人到六十的話題,老人說:人老了,都是想能夠安享清福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夠安享清福。一個人到六十的人,要想安享清福,就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與此同時,在自己的精神方面,也要牢記這8個字,我們才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把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有質量啊。
  • 88歲老人贈陌生人300萬房產,只要陪伴,被「騙」也甘願
    誰曾想,3年後,老人兒子在家裡突然離世,80多歲的老人本來身邊還有個伴,哪怕這個人有精神疾病,起碼不是一個人。兒子的突然去世,讓老人束手無策,身邊又沒親人朋友。他只好找到了這個水果攤主小遊,節目中小遊說:」去之前以為是讓自己幫忙幹點體力活,結果發現火葬場就我和他2個人,最後還是我抱著骨灰盒回來的。
  • 「老伴一去,子女們都嫌棄我」60歲老人的遭遇讓人心酸又無奈
    後來,劉阿姨挨個兒打電話,讓子女回家看她。兒子說太忙來不了,女兒來了,嫌她天天不收拾家裡,穿衣打扮也不講究,甚至還說她「作」,一點都不體諒子女上班辛苦。而兒子,擔心一直不看望媽媽不合適,就把她接過去同住。結果去了沒一周,兒子兒媳就發火了,說她天天就知道坐著等吃飯,不做家務也不帶娃,連個生活費都不出。
  • 84歲老人坦言:自從給子女日結工資,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舒心
    養兒防老是我們的美德,是我們的優良傳承,多數老人老了都會被子女接到身邊贍養。也有的老人喜歡自己獨立居住,請住家保姆照顧伺候,不麻煩子女。 院區裡84歲的陳大爺說,與其把自己的錢給了保姆工資,不如拿這些錢,讓自己的子女來照顧自己,那樣也舒心,親切,溫馨。
  • 【派出所的故事】83歲老人取錢迷路、「出走」的7歲男孩,煙臺民警...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日訊 閃電新聞推出系列策劃《派出所的故事》,記者來到煙臺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金橋派出所通過蹲點記錄,全天候跟拍,來展示基層民警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本期推出《派出所的故事》第三期——《派出所的故事之家有一寶》,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和孩子是每個家庭最柔軟的掛念,也是最考驗派出所民警的警情。5月19、21日,金橋派出所的民警就接到這樣兩起一老一小的警情……因為同樣身為父母,同樣身為子女,所以面對老人和孩子的警情時,派出所民警們總是會投入更多的情感,更大的耐心。
  • 《0.5毫米》--揭露日本老齡化社會的問題:老人與性、老人與愛、老人與孤獨
    帶他們吃好吃的,好玩的,還是偶爾回家探望一次,是否會打電話詢問狀況?如果我們把這種對老人的關懷看作是表面化,那日本導演安藤桃子的《0.5毫米》絕對是從深度護理角度去講述老人的真實內心世界。影片中的他們和子女分開住,成為留守老人,在認識到自己的老去時,他們內心的渴望被放大,常常會做出奇怪的舉動,被家人不理解,被鄰居和他人不理解,甚至被社會不理解,於是一邊固執一邊活得就像小孩。
  • 郭家派出所救助一名「離家出走」的老人
    2019年11月26日5時30許,一個年近70的老人被人扶到本溪市南芬公安分局郭家派出所,稱該老人被發現躺在路邊,言語不清,希望派出所能幫忙找到老人的家屬。民警經過耐心詢問,得知老人名叫遲某某,下馬塘金家人。經過信息查詢,發現老人無子女。民警繼續詢問老人,但老人聽力不好,只是在重複著自己住在下馬塘金家。
  • 「我不是犯人!」91歲老人哭訴被子女關在養老院,這張小紙條更讓人...
    水果一袋袋送夠來,幫著代配藥;知道母親有潔癖,會把衣服帶回家自己洗;知道母親腸胃不好,會帶來毛豆保健腸胃…… 但他們4名子女有個共同的底線,就是決不能讓老人回家住! 他們一致認為,母親的性格強勢,十分倔強,回家後已經無法和她一起居住,但讓她自己單獨居住,他們又放不下心。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前有「上海88歲的老人將300萬房產全部留給家樓下的水果攤主」,後有「99歲老人因被子女強辭保姆哭訴:『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蝸小妹為老人能提前做好有效遺囑,而感到慶幸。到明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就開始正式實施,在此次《民法典》繼承篇的規定中,有許多與之前繼承法律規定不同之處進行了梳理,供大家參考。
  • 「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上海九旬老人哭訴被子女「關...
    老人:住了養老院就再沒回過家 孫奶奶有3個兒子和1個女兒。多年前老伴去世後,她便獨自居住。 2015年,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受傷,隨後被子女送到醫院救治,出院後她就被子女送進了養老院。
  • 【派出所的故事】83歲老人揣1萬現金迷路 煙臺6位民警花5小時幫她...
    本期推出《派出所的故事》第三期——《派出所的故事之家有一寶》。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和孩子是每個家庭最柔軟的掛念,也是最考驗派出所民警的警情。5月19日下午六點多,煙臺市金橋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在金沙江路與廬山路路口,一位當時正在巡邏的交警發現路邊有位迷路的老太太。
  • 《喜喪》:六個子女無人養老,86歲老人在進養老院前服藥自盡
    而俗有所謂喜喪者,則以死者之福壽兼備為可喜也。」。意思就是說,家裡有人去世了,而死者是德高望重,福壽雙全者,家族興旺;年紀在80歲以上,這樣的死者葬禮可謂喜喪。兒孫們就不會那麼悲傷。會停靈三至五日大擺宴席,招待親朋好友。按照解釋,86歲的老人逝去,她兒女雙全,子孫滿堂,可謂喜喪,可是沉重而又諷刺的是,老人竟然是服藥自盡的。時間線索:2010年左右。地點:魯南張莊。
  • 面對2.5億老人,不願結婚的年輕人,到底誰給他們養老呢?
    一般來說,這個年齡的年輕人都是無法擔負起兩個老人的養老,就需要結婚了,可尷尬的問題出現了,年輕人不願意結婚。那麼,不願意結婚的年輕人、成本高的婚姻、老人又要帶孫子的情況下,到底誰給他們養老呢?03、面對2.5億老人,不願結婚的年輕人,到底誰給他們養老呢?前段時間,有個鄰居家的老人主動要求去養老院養老,理由很真心又心酸無奈。
  • 4子女為老人安全將91歲母親送到養老院,老人說自己像「犯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覺得人們的養老方式也開始發生改變。最傳統的養老方式應該就是養兒防老,一個人辛勞一生,將來老了就靠子女照顧,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以前的人也講究多子多福,為了養老考慮,多生幾個孩子也成了很多父母的首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發現似乎多生幾個孩子也沒啥用。
  • 瀘州88歲老人寒夜中找不到家 好心的哥和乘客來幫忙
    「因為以前在路上也曾救助過一次走失的老人,所以當時多留了個心眼,幸好及時發現老人走丟了。」12月8日20時許,瀘州藍電計程車公司駕駛員劉陽駕車從納溪區往江陽區方向行駛,在二級路牛馬場附近,他發現一名拄拐老人在路邊獨自行走,於是主動停下了車上前詢問情況。
  • 《喜喪》:86歲老人服藥自殺,6個子女、無人贍養,原因讓人深思
    進養老院的前一天晚上,86歲的老人服藥自殺,她有6個子女,竟沒有一人贍養她,晚年獨守空房,這不得不讓人反思。電影《喜喪》也側面的反應了現代大多數老人的生活窘境,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這部悽慘卻又現實的電影。《喜喪》是一部由張濤執導,鬱鳳雲、王士蘭、李寶明、阮鳳鳴等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該片於 2016年7月中國上映。
  • 家庭和事業的選擇《騾子》一個88歲老人的懺悔
    電影《騾子》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88歲時執導並主演,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老人年輕時不重視家庭老了一無所有而後悔的故事。破產之後他無處可去,就打了電話並找了過去。這是一個輪胎店,店裡兩人直接拆車裝貨。按照要求到達目的地之後呢,把車鑰匙留在車上,然後出去溜達一個小時,回來之後佣金就放在車上。如此簡單,男主就這樣開往目的地。到了地方按要求做了之後,車上真有了一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