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jxtvdsxc)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3月19號下午5點左右,江西南昌有位熱心人報警,稱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好像迷路了。可派出所把老人接到所裡一問,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記者了解到,老人叫胡金梅,今年88歲,有5個兒女。其中一個女兒在國外,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都在南昌。
老人告訴記者,3月19日,二兒子將她送到了隨外孫女住的二女兒那裡,但二女兒一直聯繫不上。於是,老人只好在小區門口一直等。這時,有熱心市民以為老人迷了路,這才幫忙報了警。
南昌市公安局七裡街派出所民警張浩錚介紹,老人的二女兒已經「失聯」,他們也還沒有聯繫上對方。通過技術查詢手段,他們發現老人的大兒子在灣裡有一套住房。當晚11點多,經過民警實地走訪,卻發現那裡並不是老人的大兒子家。
88歲的老人胡金梅說,幾個兒女們之前約定好了,由在南昌的四個子女輪流把自己接回家照顧。她也不知道,二女兒為什麼會聯繫不上。最後,民警陸陸續續聯繫上了老人的大女兒、小兒子,還有老人的外孫女,可是他們竟然都表示無能為力。
都市現場記者也嘗試著聯繫胡金梅在南昌的四個子女。老人的二女兒電話依舊關機。大兒子表示,他現在不方便把母親接回家。
記者:把你母親送到你那裡去現在方便嗎?
大兒子:不行,不方便,什麼時候都不方便,9個月以後到了時間輪到我才方便。
隨後,記者又聯繫上了老人的二兒子。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不僅沒有收入來源,還得了腦瘤,情況也不穩定,照顧不了母親。
二兒子:我問她你跟我走還是不跟我走,你不跟我走,我就到進賢去。
記者:你的意思她如果願意跟你住一塊,你還是願意把她接回去是吧?
二兒子:那我現在哪還有條件帶她呢,沒有退休工資,我頭上還有個腦瘤。
大女兒則直接表示,「不可以到我家來,到我家來就是不走的,他們就是巴不得她(母親)到我家來。本來一個子女輪流照顧半年,結果我照顧了一年多。」
聽上去,子女們似乎都有各自的難處和理由。現在,本來輪到二女兒照顧母親,可是她人又聯繫不上。老人只好在派出所待了一天一夜,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
值班民警張浩錚查詢到,老人的戶口在南昌東湖區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3月20號下午3點,民警張浩錚和同事帶著老人來到街辦,看是否能通過民政部門解決問題。
南昌市東湖區董家窯街辦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但他認為,輪流贍養母親是子女之間的協議,但是他們現在將母親丟到街上不管,這種行為從法律角度來說,是不是遺棄?
在七裡街派出所的民警看來,追究老人子女的責任還要另外考慮,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相關的部門要先安置老人。不過對此,民政局給出的答覆是:老人有子女的,按照政策,民政部門無法安置。
3月20號下午5點半,張浩錚和同事帶著老人離開了董家窯街辦,打算到老人最近的居住地,也就是老人的外孫女,二女兒的女兒家——彭橋街辦觀欣社區。可外孫女認為,她不是老人的直系親屬,沒有贍養義務。
這個時候,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的負責人趕到了觀欣社區,說希望配合派出所,解決老人的安置問題。可是,兩個社區的負責人為到底由哪邊負責,又出現了爭議。
南昌市董家窯街辦青橋社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2015年,老人在青橋社區的房子已經賣掉了,戶口一直是空掛在那裡的。而南昌市彭橋街辦觀欣社區的負責人認為,屬地管理應以戶籍為準。
民警張浩錚和兩個社區的負責人協商後決定,三方帶著老人去大女兒的家,南昌天佑路鐵路三村,因為老人之前說過,大女兒可能會接納她。
遺憾的是,敲了許久的門,直到晚上8點,老人的大女兒家裡是一直無人應答。最後經過協商,民警張浩錚和兩位社區負責人帶著老人找了一家旅館,臨時安置。
雖然老人胡金梅有5個兒女,但是一天下來,老人卻無處可去。最後,老人無奈地說,「我好恨他們,但我還不想告他們。」
老人最後到底誰來贍養,都市現場也將會持續關注。
都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尊老敬老、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育大很不容易,子女贍養父母,不僅是社會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每個子女都應當孝敬老人,積極主動履行贍養義務,讓老人享有幸福快樂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