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來了:有了絕對音準,唱歌就能不跑調嗎?

2021-01-18 中國科學技術館

導語:唱歌是現代人減壓放鬆、增進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有些人卻常常面臨著「自我感覺良好,群眾反映極差」的KTV困境,也不禁捫心自問:我的音準為什麼這麼差? 本期專欄,我們聊聊音準那些事兒。

說到音準,我們通常會在兩類場景下聽到關於它的討論:一種是樂器演奏時,所呈現出來的音樂是否在「調」上,這一點,對於隔壁住著樂器初學者的朋友來說,應該深有感觸,特別是類似小提琴、二胡這類在短時間內較難上手的樂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能聽到的都是令人抓狂的「拉大鋸」的聲音,導致我們忍不住吐槽「這音也太不準了吧!」

這裡所說的「音準」實際是對音高的一種描述,音樂中的音高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而最基本的規律要求,就是音高的準確性,即音準。這種音準有著精確的物理意義,因為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所以每個樂音震動的頻率就是它的物理屬性,而在音樂中使用的音並不是隨意產生的,是人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挑選出來的,一般為27.5Hz——4185.6Hz範圍內的音,對應著鋼琴中所使用的88個音(A——c5),這個區間內的音也正好在人類的聽力範圍內(16Hz——20000Hz),其中最富表現力的音域振動頻類為65.4 Hz——1046.4 Hz,也就是鋼琴鍵盤中的c——c3的區域。

在這個意義上,每個音的物理屬性就是它的音高標準,比如樂音e1的振動頻率是326.25Hz,如果偏離了這個頻率,這個音就被認為是「不準的」。

而在另一種情境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音準不太行,聽不出來是什麼音」,這裡所說的音準嚴格來講應該叫做「音準感」,它是人對於音準的一種聽力反應。人們聽音時,是靠耳朵去判斷而不是用儀器去測量的,而如何判斷,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

音準感又分為絕對音準感和相對音準感。

絕對音準感,是指在無任何輔助參考的情況下,能夠準確判斷出所聽到聲音的音高的能力[1],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可以準確判斷出聲音對應的是鋼琴上的哪個鍵。比如有些擁有絕對音準感的人,在聽到椅子摩擦地板時產生的吱扭聲,或是窗外鳥兒的鳴叫聲時,就能夠準確的說出其音高。

而相對音準感,對於音的辨識,並不是對單個樂音的獨立判斷,而是基於音與音之間的相互關係,它所反應的音高並不能體現數理意義上絕對值。有相對音準感的人,在聽到一首曲子後,能夠快速哼出曲子所對應的譜子,但至於旋律中的每個音對應的是鋼琴的哪個鍵,卻是很難判斷出來的。

很多人認為那些擁有絕對音準的人是天生如此,有天分加持,後天的努力似乎有些徒勞。

我們不得不承認,絕對音準感的獲得,確實較多地依賴於先天的聽覺素質條件,但通過後天的訓練,這種能力並非不可能獲得,這在眾多音樂院校學生身上已得到證實,他們經過長期的音樂訓練,可以自由轉換首調和固定調。

而且,在兒童早期階段學習某種樂器,對於絕對音準能力的培養大有裨益。因為,這種音準聽覺是與固定的唱名(也就是我們通常所唱的do re mi fa sol la si)聯繫在一起的,學習樂器可以不斷強化對音高的判斷力和識別力。

研究數據統計發現,絕對音準能力在美國和歐洲人群中極為罕見,僅佔總人口數的萬分之一。而且,絕對音準能力擁有者的比例在不同人群之間也不盡相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組曾對美國和北京兩地的學習音樂的學生進行調研,發現亞洲學生中絕對音準擁有者的比例明顯更高,而這種差異不僅由於基因的區別,不同人群所使用的調性語言或非調性語言也是對此結果產生影響的原因。[2]

音準一直是學習音樂非常重要的一個門檻,絕對音準能力更像是音樂領域的超能力,人人嚮往之,可不少具有絕對音準能力的人依然有唱歌走音的困擾。

這乍一看還挺讓人費解,連音都能聽得絲毫不差的人,唱歌怎麼會跑調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因為「聽音」和「唱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動作。

聽音是用耳朵去識別,而唱歌則是要靠聲帶和各類肌肉協調發力來完成。即使耳朵特別靈敏,一聽一個準,並不代表就能控制好嘴部肌肉啊。

另外,能不能唱得好、唱得準,和演唱者的節奏感知力、情緒識別力和自身音域也有關係。例如那些音域較窄的人,即使能聽出來音高,也知道該唱哪個音,但自身條件受限,也只能望塵莫及了。

當然,擁有絕對音準的人,確實會在唱歌時更有優勢,因為他們能夠精準地判斷出自己唱得準不準,迅速找到自己走音的地方,從而最快的去修正它。

音準訓練是音樂訓練中的重要功課之一,而音樂訓練對於人類發展的積極意義早已在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

如法國學者Alfred Tomatis於1991年提出的莫扎特效應,認為聆聽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暫時性的提高「空間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3],而後美國學者Don Campbell對於這一概念進行推廣,發現使新生兒接觸特定的莫扎特的某些作品有利於其心理發展,並對孩童的創造力,注意力水平等其他心理和生理參數水平的提高均有積極作用[4]。

音樂訓練對於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影響也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得到了驗證。通過FMRI技術(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人們發現經過音樂訓練的人群聽覺皮層的顳葉平面在左腦中具有更大的面積,表明音樂訓練對於腦部生理結構的形成產生了影響。[5]

還有大量研究表明,長期的音樂訓練能夠促進腦區間的神經樹突、軸突和突出的連接增長,提高其對不同細微聲音的辨別能力和左腦對於時間、空間的理解力[6],這表明音樂訓練對於激活聽覺皮層腦區的響應也存在影響。

2011年,達特茅斯學院通過利用事件相關電位研究方法,對於經過音樂訓練人群對於聽覺響應的腦區資源調用及響應靈敏度進行全方面的總結概括,發現音樂訓練可以提高對於聲音刺激的靈敏度,並且在應對外界聲音刺激時能夠調用更少的腦區資源[7]。

音樂是人類世界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它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和深刻的美是無法簡單用數字量化評估的。所謂的音樂訓練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音樂、欣賞音樂,而如果一味按照標準套用制式模板去訓練自身的音樂素養,而忘記音樂的初衷,則是背道而馳了。

本期專欄就到這裡了,值此新舊交替之際,祝大家新年快樂!

希望新的一年裡,好音樂常伴你我,2021繼續加油呀!

參考文獻:

[1]Deutsch D. The Psychology of Music[J].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Inc, 1998, 265-298.

[2]任玥.絕對音準人群聽覺響應的事件相關電位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3.

[3] Rauscher F H, Shaw G L, Ky K N.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J]. Nature, 1993,365(6447): 611.

[4] Jenkins J S. The Mozart effect[J]. JRSM, 2001, 94(4): 170-172.

[5] Schlaug G, Jancke L,Huang Y, etal. In vivo evidence of structural brain asymmetry in musicians[J]. Science, 1995, 267(5198): 699-701.

[6]宋蓓,侯建成.音樂訓練對大腦可塑性的影響[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13 (001): 170-175.

[7] Ellyse MG, Coch D. Music training and working memory_an ERP study[J].Neuropsychologia. 2011, 49(5): 1083-1094.

相關焦點

  • 【科普君】有了絕對音準,唱歌就能不跑調嗎?
    有相對音準感的人,在聽到一首曲子後,能夠快速哼出曲子所對應的譜子,但至於旋律中的每個音對應的是鋼琴的哪個鍵,卻是很難判斷出來的。 音準是天生的的嗎? 很多人認為那些擁有絕對音準的人是天生如此,有天分加持,後天的努力似乎有些徒勞。
  • 有了絕對音準,唱歌就能不跑調嗎?
    而在另一種情境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音準不太行,聽不出來是什麼音」,這裡所說的音準嚴格來講應該叫做「音準感」,它是人對於音準的一種聽力反應。人們聽音時,是靠耳朵去判斷而不是用儀器去測量的,而如何判斷,依靠的就是人們的「音準感」。音準感又分為絕對音準感和相對音準感。
  • 五音不全的人,可以通過學習唱歌不跑調嗎?
    有網友問我:五音不全的人,可以通過學習唱歌不跑調嗎?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我就知道題主遇到了很尷尬的事情:平時喜歡哼哼,感覺不到音不準,可是一旦同學朋友一起去KTV,那麻煩就來了,你唱的歌都在鋼琴縫裡邊,所有人都有種痛不欲生的感覺,就像趙本山的小品裡面說的:人家唱歌要錢,你唱歌要命哦!呵呵!
  • 揭密人天生唱歌跑調的原因,竟然和它有關係
    唱歌成為每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的事,大多數人或高興、或憂傷時都會用以表達的方式。歌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很多朋友,異常苦惱,同樣的學習歷程同樣的成長環境,當我們學會了說話以後,卻無法通過簡單的學習後,學會唱歌,或者說是準確的唱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唱歌跑調」。就「唱歌走音,確實是絕對的先天因素」。
  • 唱歌跑調怎麼辦?如何糾正?
    唱歌為什麼會跑調?這個問題很複雜,屬於視唱練耳技能基本訓練的範圍。「音調準確」是對每一個學習音樂的人起碼的要求。在民間,「跑調」又稱「走調」和「不搭調」,專業上則稱其為音調不準。其甚者,稱為「五音不全」。為什麼唱歌會跑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 唱歌跑調想學樂器的朋友看過來
    據說有百分之十的人唱歌跑調,這個數據不少了。究竟怎樣才算是跑調,這樣理解吧,唱歌跑調的人是完全不知道自己跑調的,一般是通過音準好的人提醒,如果能知道自己跑調的,那就不叫跑調,有點繞口哈。請注意有幾種情況不算跑調:一:嗓音不好的人,就是說唱歌音色不好,不好聽,注意這不算跑調(唱歌難聽,在音準的前提下,這類不是跑調)二:音域窄的人(每個人都有範圍,這類人特別窄),就是只能唱某個音域的歌,超過就唱不了,高音會唱破,低音感覺下不去
  • 如何解決唱歌時的音準問題
    解決唱歌時的音準問題的方法  1:聽不準音導致的音準問題  這是大多數情況,很多朋友平時聽歌很少,從小樂感就不強,對於音樂音準等沒有任何具體的概念。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有一定的耐心,要進行音準的音階和模唱練習,建立一定的音準概念,前期一定要通過簡單平緩的歌曲作為練習的重點以達到把握音的準確度。
  • 如何科學地提升唱歌音準?
    「我知道我唱歌音準不太好,
  • 孩子唱歌跑調怎麼辦?
    讓我們先從有關專家那裡了解一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音準發展的水平是怎樣的。6歲前,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是歌詞,節奏次之,速度第三,呼吸第四,最難掌握的是音準。對音準的把握能力是孩子歌唱能力中發展緩慢的一種能力。若要不跑調,除了要聽辨音的高低能力強即聽覺敏銳以外,還要有對發聲器官進行精確調控的能力及對自己所發出的聲音進行自我監聽、反饋、調節的能力。這對孩子來講是有困難的。
  • 唱歌跑調的人都是因為五音不全嗎?
    在快節奏的忙碌生活中,唱歌成為現代人休閒解壓、舒緩情緒的一個重要方式。因為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人們可以通過音樂將內心世界表現出來。可是,唱歌也並不是人人都擅長,有些人唱歌會跑調,也常被取笑為「五音不全」,那麼,是不是唱歌跑調的人都是因為五音不全所致呢?
  • 想學唱歌,如何提高自己的音準?
    音準問題是每一個學唱歌、愛好唱歌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不論是對專業的聲樂學生還是聲樂愛好者來說,學會系統的聽音和發聲規則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提高音準才能更好的推動聲樂學習的進程。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明明清唱音準可以,但是在KTV裡或者唱歌軟體裡跟著伴奏唱歌的時候就會走音。
  • 跑調並非音痴專有,如何成為音準高手?練習課程大放送
    最近遇到很多朋友後臺諮詢,五音不全有救嗎?學唱歌來得及嗎?在這裡要給大家足夠的信心,當然有救,只要開始用心投入學習,改變歌聲是指日可待的。今天就要教大家練習音準的方法。看過美國偶像的人都知道「音高」這個詞。
  • 張啟東:如何迅速培養好自己在KTV裡面唱歌的音準?
    張啟東:如何迅速培養好自己在KTV裡面唱歌的音準?很多人喜歡一首歌,但是到了KTV裡面唱歌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唱歌找不到調,氣息不夠結果整首歌下來各種跑調與暫停。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身邊的朋友原本想在KTV裡面秀一下自己唱歌,結果唱到了一半就跑調了。
  • 唱歌音準的最高境界
    有人會說是絕對音高,有絕對音高當然是好,那是在沒有鋼琴的情況下能找到標準音,在沒有任何參考音的情況下,能聽出生活中的聲響是什麼音高
  • 唱歌跑調 原來是病
    經過訓練人人都能成為音樂家,只是人的天賦有好有壞。從專業上來說是不承認有失歌症的。小孩跑調怎麼辦 專家:這是學齡前孩子的普遍現象,別擔心 比起成年人,小孩唱歌跑調更常見,難道孩子也「病」了?專家表示,由於發育不完全,學齡前兒童唱歌跑調是普遍現象,是正常的,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改善。
  • 為什麼戴著耳機唱歌會跑調?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不戴耳機的情況下,唱歌是不跑調的,但戴上耳機之後卻找不著調了,而且自己根本聽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聽覺的產生有三種途徑,生理傳導、空氣傳導和骨傳導。假如將自己的聲音錄製下來,再跟自己實時聽到的聲音對比,會發現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這是因為錄製的聲音僅通過空氣傳播,而我們所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是由三種傳導途徑共同作用混合而成的。傳播途徑的不同決定了所聽到聲音的差異。 當戴上耳機時,聲音通過骨傳導後,我們會感覺到聲音增強了。
  • 唱歌跑調五音不全不可怕!學會小技巧助你開口跪,永久告別尷尬
    現在喜歡唱歌的人越來越多,唱歌可以放鬆自己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大多數的人,僅僅只是熱愛唱歌,卻對唱歌沒有什麼技巧了解。所以平時去ktv遇到的都是些大白嗓,唱歌問題很嚴重。大家當時唱歌的時候跟著原唱一起唱歌感覺自己唱得還蠻好聽的,但是一但把原唱關掉就會發現自己唱歌各種跑調,不好聽呢?今天教你們詳細的了解一下跑調的原因以及唱歌跑調該如何糾正!
  • 對於唱歌音準不好,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呢?
    學生的音準訓練作為了學生歌唱學習的首要環節,在學生學習某一歌曲時,其最先接觸的必定是其曲譜,通過對曲譜的音準練習,也只有實現準確的發聲,才能進行接下來的綜合整體訓練。 音準是一首歌必須具有的素質之一,音準對於歌唱效果的展現有著緊密的關係,一個良好的音準是歌唱者能夠準確表達歌曲曲譜的重要基礎,同時對於歌唱表演藝術家能夠更好地理解歌曲內涵以及順利的完成歌曲所包含的情感的準確表達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一首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詞組成,旋律由特定排練的音準(音調)和節奏組成。
  • 成年人能學好唱歌嗎?如何練好唱歌音準
    有人說:我年齡大了,能學好唱歌嗎?我嗓子音色不好聽能學好唱歌嗎?我唱歌總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能學好唱歌嗎?大白嗓,沒節奏,沒情感等等我能學好唱歌嗎?有一顆熱愛的心,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晚,想學好唱歌那麼你就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你想要的結果或者目標是什麼,然後儘自己所有力量以及身邊可以觸到的方式(機會)去接近和堅持。
  • 唱歌技巧-學唱歌時總是跑調該怎麼解決?原來還可以這樣!
    圖蘭朵聲樂中心告訴您三個方法:大家好,我是圖蘭朵聲樂中心的老師,最近很多朋友給我留言說唱歌老跑調,然後總是唱不準,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實用小技巧關於如何提高音準。圖蘭朵聲樂一.首先要聽準這個問題唱歌跑調90%的人群都有,拿到一首很喜歡的歌曲,很激動聽了兩三遍就開始唱了,喜歡玩唱吧全民K歌的就開始錄了,但是聽完自己聲音之後,那種新奇和激動又全部不見了,所以呢,別急著唱,先學會聽,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