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裡,作為整個騰訊動漫作者追夢計劃體系中的一項重磅獎勵,針對新人新作的編輯部獎已評選了十期。通過十期專題,累計公布獲獎作品29部,每一部都是經過責編共同探討,從每月的百餘部新作中評選出來的誠意之作,而在這些經過層層篩選的優秀作品當中,更有多名實力強勁的佼佼者脫穎而出,獲得了籤約機會,在成為職業漫畫家的道路上踏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而在今次,我們採訪了編輯部獎眾多獲獎作品作者中已籤約的幾位作者,和大家一同分享他們的創作故事。
「這個業界是用實力說話的,所以,我想說請大家繼續加油。」
在被採訪者問道,想對一起創作漫畫的小夥伴們說些什麼的時候,第七期編輯部獎第一名獲獎作品《浣塵(dustman)》的作者薄暮,說出了這樣一番真誠平實,而又分外有力的話。
《浣塵(dustman)》
薄暮的作品《浣塵》,是一部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的科幻作品,這部作品以一個清潔機器人的視角、描述了平凡甚至被孤立的群體,對於被關注和愛的渴望,同時也探討了人類和機器人在未來世界的一種可能關係模式,創作出發點是他對人類和機器人界限的思考。但是在採訪中,薄暮的平實卻與其作品的奇想形成了一種對比,可能每一個仰望星空的創作者,在生活中也都有著腳踏實地的一面。
(簡潔明了的線條,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講述的是一個溫情中帶著一點殘酷的故事)
薄暮說,《浣塵(dustman)》是他第一部將想要討論的東西埋在感人故事裡,還不有損故事本身的漫畫作品。創作這部作品給他帶來的最大收穫,就是讓他更會用漫畫這種表達方式來講故事。對他來說,講故事和創造本身,就是最能給他帶來快樂的事情。
在採訪中,他說:「雖然從小就一直淹沒在小說和漫畫的閱讀快樂之中,但是真正開始創作是在大學時候。大學時候空閒時間有很多,就想嘗試所有看上去很有趣的東西。林林總總嘗試過很多東西,但是很快就覺得沒有意思了,直到發現創作這件事的樂趣無窮,所以就一直堅持下來了。」
而在創作的題材上,薄暮的興趣也十分廣泛,他自稱「愛好很雜」,科幻,奇幻,推理,克蘇魯,歷史神話都有涉獵,並且「劇透」說這些元素都有可能在他的下一部作品裡出現。敢於駕馭如此多元的體彩,沒有實力是不行的。
長期創作的薄暮很清楚,在創作領域,實力就是一切,因此,在評價作為原創漫畫平臺的騰訊動漫時,他對騰訊動漫最認可的一點也是:這是一個靠實力的平臺。薄暮曾在騰訊動漫平臺發布了自己的第一部漫畫作品,今年又在這個平臺依靠《浣塵(dustman)》成功獲獎,而現在,由他創作的科幻題材作品《未來試驗》已經在騰訊動漫籤約連載,並且收穫了過億的人氣。
這就是他實力的象徵。
「沒有困難!我超強的!」
在第二期編輯部獎第三名獲獎作品《梅勒斯》的作者積木眼中,他的漫畫創作生命裡,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困難。
《梅勒斯》
「超強」是他很喜歡的詞彙,在他喜愛的TRPG遊戲裡,他也稱自己為「超級無敵強」,在積木的身上,似乎無時無刻不閃耀著樂觀而自信的光芒,這也讓整場採訪的氣氛都火熱了起來。
說到如何投身漫畫事業,他竟然顯得有些迷糊,以至於給人一種呆萌的感覺:「那時候很喜歡輕小說的,想著要做輕小說作者,結果做著做著好像就變成做漫畫了。」
(從畫面到臺詞,無一不展現積木本人強烈的表達欲望)
不過,積木本人卻絕不是僅僅是個自信樂觀的呆萌貨而已,事實上,他對創作很有想法,而且對於傳統嚴肅文學也有強烈的興趣。在沉迷輕小說的那段時間過去後,他又開始閱讀經典的散文與小說,而這次讓他獲得編輯部獎的作品《梅勒斯》,其靈感來源也正是日本20世紀知名作家太宰治的小說《快跑梅勒斯》。此外,他也希望在之後能夠做出一些有一些陰森晦澀風格的作品,「比如《城堡》那樣的。」(《城堡》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遺作,情節曲折詭異,作者在完成這部作品之前就不幸逝世,死後才由友人整理出版,因此沒有結局)
在本次得獎之前,他在一家動畫公司工作,但是卻在半年前辭了職。這次得獎和籤約,對他來說是一件「計劃通」的事情。他說:「辭職後,想著舊的漫畫放著也沒用,就在騰訊動漫上全放了出來,打算找下份工作不用拿U盤讓人看自己作品,沒有想到第二天就有編輯來加我的QQ了。」
這番話顯得頗有些狂士之風,但這大概也是他創作人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他對未來的暢想,也和其他幾位幾乎篤定要在漫畫領域深耕的得獎者不同,更顯出他的個性。他表示自己現在對漫畫的心力大概只有一半,因為他對影視行業也很感興趣,目前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然而這種在多個領域之間跳躍的能力,或許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那一刻我簡直開心得發抖!」
這是漫畫《異蟲入侵(潘)》的主筆阿只知道自己的作品獲得了第七期編輯部獎第二名,將有可能獲得籤約機會時的第一反應。而他的搭檔——負責創作腳本的阿板,則在喜悅之外附加了一層驚訝,當時,他的內心OS是:「WTF,這都可以!」。
《異蟲入侵(潘)》
就在幾個月之前,阿板和阿只還僅僅是千千萬萬為夢想拼搏的漫畫新人中在平凡不過的兩個,但是,就像阿板喜歡說的那樣:「付出終有回報。」一部凝聚了他們的夢想,創意與努力的《異蟲入侵(潘)》,讓他們贏得了讀者和專業人士的認可,並最終贏取了成為籤約漫畫作者的機會。
每一個對漫畫事業充滿熱愛的人,或許都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名大受歡迎的專業漫畫家,但是,這條路卻並不好走,對阿板和阿只來說同樣如此。兩個人從開始與漫畫結緣,到今天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走過了許多載春秋。
阿板是從8年前開始進行與漫畫相關的故事創作的,而正式開始畫故事,也已經是5年前的事了,之前,他畫過四格漫畫,也在其他平臺發表過作品,不過,最終,還是在騰訊發布的《異蟲入侵(潘)》,讓他找到了有感覺的創作方向。
說到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阿板很實在:「初衷其實就是很喜歡《叛逆的魯魯修》,從而希望創作一部向其致敬的作品,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塑造出一個或者一些讓人喜歡的角色。」
也正是這部有著樸實初衷的作品,吸引了作為畫師的阿只。阿只和阿板一樣,已經在漫畫之路上奮鬥了多年,從高中時代,他就喜歡繪製同人作品,後來,「因為被前輩們的漫畫感染、感動」開始創作。當以前大多繪製古風作品的阿只看到《異蟲入侵(潘)》的劇本的時候,他一下子被其中的未來世界和軍裝牢牢吸引了,於是愉快地開始了兩個人的合作。
(作者的畫風成熟,故事自一開端便及其富有張力)
以前,兩個人雖然都有創作漫畫的經歷,但對正規的漫畫製作流程卻並不熟悉,在創作此次編輯部獎獲獎作品的過程中,他們坦言,「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到了正規漫畫的內容、形式、製作過程,並且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新的東西。」
而阿板和阿只之所以選擇騰訊動漫這個平臺,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騰訊動漫對作品宣傳的力度和編輯的專業度都很高,在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在作品籤約之後,我希望能夠在正規漫畫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把《異蟲入侵(潘)》打磨成更成熟的作品。」提到對未來的期望,阿板如是說道。而喜愛嘗試各種新風格的阿只,則希望以後能有機會創作修仙類的漫畫。
作為職業漫畫家中的一股新生力量,想必大家對兩位也是滿懷期待。
「我對漫畫的喜愛幾乎達到了一種狂熱的程度。」
在幾位獲獎者當裡,第二期編輯部獎第一名獲獎作品《逃亡》的作者漫瘋子,是唯一一個用如此強烈的語氣形容自己有多麼熱愛漫畫的人。就像他的筆名一樣,他真的堪稱一個為漫畫而痴,為漫畫而狂的「漫瘋子」。
《逃亡》
面對採訪,他沒有稱自己為「漫畫作者」,而是自稱「漫畫迷」,儘管他已經有10年的漫畫創作史,而且在原畫公司工作了7年有餘,但是,在他的內心深處,他仍然只是一個喜歡漫畫事業,漫畫文化的真誠漫迷。
《七龍珠》相信是很多80後、90後的啟蒙漫畫,而對漫瘋子來說更是如此:「我看的第一本漫畫是《七龍珠》,對我影響深遠,畫中的人物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原來故事通過畫面來表達可以更形象更生動更打動人,漫畫仿佛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從此我一發不可收拾的著迷於漫畫。」
一開始畫漫畫,他全憑自己的喜好亂塗亂畫。上課畫,下課也畫,一有時間就畫,但是畫的越多越對自己的畫不滿意,又不知道怎麼去突破。他回憶說,那時候「真的很迷茫」。但是,他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努力摸索,並且進入了遊戲原畫行業,接觸一些高手來自我提升。
他說:「每次遇到瓶頸,然後再突破,過程雖然艱辛,但是突破瓶頸之後的成就感也是巨大的。正這種成就感,這種喜悅,還有對漫畫的天然熱愛,促使我堅持,不斷的進步。」
他的獲獎作品《逃亡》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四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的故事。那時候的世界處於一片廢墟中,一個神秘組織通過一些非常手段想要控制整個世界。但人類不是那麼容易馴服的,組織中出現了兩個叛逃者,綁架了組織的秘密,開始了他們的逃亡生涯。這樣的劇情,既有科幻漫畫的氣魄,也有廢土題材的韻味,更有一種王道熱血的氣息在其中,如果不是一個資深漫畫迷,未必做得出這種劇情設定。
(朋克向的美術風格令人印象深刻,造型的細節很用心,
而他的漫畫經歷,也與騰訊動漫有著不解之緣,他第一次發表作品的公共平臺就是騰訊動漫,那部漫畫的名字是《神魔小子》,雖然現在已經下架,但他依然記得這部處女作。而且,他也是騰訊動漫的漫迷,在這個平臺閱讀了很多漫畫作品,讓他「開闊了眼界,豐富了世界觀」。
如今,他的新作在騰訊動漫獲獎,讓他感到十分激動,他說:「我想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藉助騰訊動漫這個平臺讓自己的漫畫讓更多的人看到並喜歡。」
通過這幾位作者的分享,各位是不是對於漫畫創作這件事有了新的認識,而同樣懷揣著「成為漫畫家」的夢想的你是不是在他們的身上或多或少的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尋得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