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愷威、呂星辰、李宗雷接受媒體採訪
保利·央華戲劇年度製作《雷雨》、《雷雨·後》將於12月12日、13日登陸盛京大劇院,這部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裡程碑的作品,將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觀感。12月10日,《雷雨》《雷雨·後》在盛京大劇院多功能廳舉辦觀眾見面會,主創劉愷威、呂星辰、李宗雷、徐德亮與觀眾面對面分享臺前幕後的故事以及對角色的理解。
每場排練都情緒拉滿
劉愷威:大家不要擔心我的普通話
今年是著名劇作家曹禺誕辰110周年,曹禺先生之女、著名編劇萬方的《雷雨·後》將在戲劇舞臺上與《雷雨》連臺演出。兩部作品集結了劉愷威、何賽飛、孔維、史可、佟瑞敏、呂星辰、李宗雷等重量級演員加盟,從9月初便進入排練階段,全劇演員克服檔期問題和種種困難,全身心投入到創作中。
首次觸電話劇的劉愷威在劇中飾演周萍,他表示自己很心疼「周萍」這個角色,「他是一個缺少愛的人,也想成為一個正確的人。他很羨慕那些能做自己,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普通人。雖然周萍不完美,但他是獨一無二的,我很喜歡這個角色。」
飾演魯大海的李宗雷透露,和劉愷威有一場激烈的衝突戲,連續排練了四天,「他每次排練給的情緒都是百分之百,讓我這個專業的話劇演員都很佩服。」此次話劇之旅對劉愷威來說是一次圓夢之旅,「感覺像一次表演進修,讓我這一年過得非常充實,也改變了我對表演和戲劇的認識。」被問到是否擔心自己帶口音的臺詞會令觀眾跳戲?劉愷威大方表示,自己非常努力地和劇組的演員們學習臺詞的發音和氣息,「大家不用擔心我的臺詞,我做了很多的準備。」
法國導演重新演繹經典
中西融合打造現代極簡式舞美
此次《雷雨》《雷雨·後》由法國著名戲劇導演埃裡克·拉卡斯卡德執導,對於看慣了傳統版本《雷雨》的中國觀眾而言,邀請外國主創團隊重新演繹經典無疑是一種「冒險」的舉動,但同時也是一次中西融合的創舉。
飾演魯貴的徐德亮告訴記者,埃裡克是個專業又具有創造力的導演,排練場裡所有演員都摸爬滾打,「沒有大腕和新人之分,大家每天排練十多個小時。」
李宗雷是一直活躍在話劇舞臺上的演員,此次和埃裡克的合作碰撞讓他受益匪淺,他透露導演為了讓他和劉愷威配合默契,讓他們客串別的角色,「我和愷威經常表演四鳳和繁漪,這種演技的碰撞太美妙了。」飾演四鳳的呂星辰雖然在19歲就獲得了影后,有過許多影視作品,但她也是第一次出演話劇,「拍戲可以剪輯,把演得不好的剪掉,但話劇必須一次過。」呂星辰把這種壓力化為動力,不斷磨練自己的演技,認識她很久的朋友在看了《雷雨》《雷雨·後》首演之後稱讚她「你真的不一樣了!」
關於舞美方面,與以往傳統庭院式周公館的布景不同,該劇鋪天蓋地的白色大理石裝飾,給人以清冷的感覺,而魯家逼仄的小房間讓人聯想到電影《寄生蟲》。中國現代話劇史上的經典之作與歐洲超一線的著名戲劇導演的碰撞,將會讓觀眾看到經典作品和當下的戲劇舞臺相結合從而釋放出的獨特生命力。
曹禺、萬方父女作品首次連臺
《雷雨》是小說《雷雨·後》更像現代詩
《雷雨》講述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故事。複雜混亂的人際關係,塵封多年的身世之謎,三十年的恩怨情仇,所有的這一切在一個雷雨夜爆發,有罪的、無辜的人一起走向毀滅。而《雷雨·後》則是以那場雷雨夜倖存下來的三位老人視角,交代《雷雨》故事前後更多的故事情節、人物心理、命運關係,並祈求得到原諒與自我和解的故事。
兩部作品是曹禺、萬方父女首次以連臺戲的形式呈現,它不僅是父女之間的對話,也是兩代人、兩個時代的對話,更是互相解釋、補充與詮釋於一體的作品。劉愷威等主創們認為《雷雨》是一部小說,而《雷雨·後》更碎片化,更像是一首現代詩。
同一天下午和晚上連續演出《雷雨》和《雷雨·後》,不同於以往的觀演習慣,連臺戲的演出形式讓觀眾們用半天的時間沉浸在曹禺、萬方父女倆關於人性的對話與探討之中,感受連臺戲的精妙之處。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張 寧
主任攝影記者常晟罡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瀋陽網官方微信(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