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說:「愛情是貪婪與恐懼的平衡,愈想佔有,愈容易失去,愛是儘量佔有和儘量避免失去之間的平衡。」
愛情最美的時候,也就是患得患失的時候。因為太愛一個人,整顆心都會被他佔據,想要時刻守住他,生怕他在某個時候就不見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兩個人分開的時候,都會一直聯繫,每天打上好幾個電話,發出無數條信息,以此來保證兩人之間的聯繫。
很多人都是這樣覺得,既然我愛他,自然就要不斷地去聯繫他,關心他的生活,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樣的聯繫真的有用嗎?
若是有用,我們也就不會經常聽到那些人說異地戀很難,用不了多久就會分手的故事了。
艾明之說:「愛情不僅是鮮花、微笑、親吻和春風。它也是嚴寒時的青松、黑夜中的火花、長途跋涉中手挽手的挽扶。」
最好的愛情,就是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能陪在我的身邊給我溫暖,而不是只會用言語來關心。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你若是不能給我送傘,就不要問我有沒有帶傘。」
看似關心的背後,實則是最渺茫的希望,這樣的關心只會讓我們更失落,更孤獨。
愛一個人最好的相處方式,不是一直聯繫,而是朝夕相對。
一直聯繫,沒有任何實際行動,這是最無力的陪伴,更是造成一個人失望的最大原因。
相比於保持聯繫,朝夕相對才是愛情最好的方式,也是愛人之間最溫暖的陪伴。
三毛說:「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
兩個相愛的人若只是保持聯繫,最終不過是脫離了生活的愛情,沒有生活實踐的愛情終究是很難長久的。
只有朝夕相對,愛情才能落到實處,才能在出現矛盾的時候及時化解。沒有朝夕相對的愛情,一旦出現矛盾,那就是致命的。
就好像我們常常看見的,那些常常在一起相處的情侶,就算吵吵鬧鬧也不會那麼輕易地分開。而那些異地戀的情侶,有時候因為一件小事就能冷戰很久,甚至冷到最後就散了。
莎士比亞就說過:「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
朝夕相對的情侶,有了矛盾可以面對面地哄哄對方,可以出去散散心,可以去看看電影,只要彼此在身邊,不用做得太多,感情很快也就修復了。
對於異地戀的情侶,雖然每天都在保持聯繫,可是對於彼此的生活,都不過是從對方嘴裡聽到的,根本沒有那麼直觀的感受。
當對方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也只能用言語去安慰,想要有一點實際行動都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想要維持這段感情,也是一件令人疲憊的事情。
若是一直用「保持聯繫」的方式去戀愛,這份愛情也會變得很淡,甚至只有在跟對方聯繫的時候,才會驚覺到自己原來是有對象的。
這樣恍惚的狀態,很容易讓愛情中的人感到失落。看到別的情侶都是手牽手一路有說有笑,再看看自己的聊天記錄,剩下的全都是羨慕和失落了。
培根說:「愛情不僅會佔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
愛情會使人一個人發生很大的變化。失望攢多了,再堅強的人也會變得脆弱的;得到對方的溫暖少了,再好的愛情也會變得平淡。
當你愛上一個人,若是無法朝夕相對的話,還是要慎重地作出選擇。
當然,所謂的朝夕相對並非是指兩個人必須每天都要在一起,而是指你們有這樣的條件。當對方需要你的時候,你能夠及時出現在他的身邊,給予她足夠的關心和溫暖,而不是只能給他打電話,用單薄的言語去安慰他。
你要知道,一個人在最脆弱的時候,千言萬語都抵不過一個溫暖的擁抱。
很多時候,愛情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語言去點綴它,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擁抱,一個親吻,足矣化解所有。
我們選擇跟一個人戀愛,除了必須相愛這個必要的條件之外,還應該是在自己最難過的時候他能陪在身邊;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他,而且他也能幫到自己;在最脆弱的時候,也能感受到他的溫暖。
這樣的朝夕相對,才是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
張小嫻說過:「無法廝守終生的愛情,不過是人在長途旅程中,來去匆匆的轉機站,無論停留多久,始終要離去坐另一班機。」
有些愛情,明知道沒有結局,最好就不要開始,沒有開始也就很好的避免了必然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