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漢克斯的表演(中)
周七月
《幸福終點》2004年
這又是一部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片子。
上個世紀出現了許多新的國家,尤其在東中歐,大大小小十幾個,有些是原來獨立的國家易幟,改換門庭;有些是分裂出來的……我原來對全世界的國名、國旗、國徽背得滾瓜爛熟,現在也不得不承認有許多旗幟認不得了。
《幸福終點》這部影片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湯姆·漢克斯從歐洲前往美國途中家鄉發生政變,政府被推翻,他現在所持的證件不被美國入境當局承認,被拒絕入境卻也不能回國,被迫滯留甘迺迪國際機場……
這當然是一個黑色幽默的故事,所以史匹柏找湯姆·漢克斯出演這個倒黴蛋。
影片一開始當然是湯姆·漢克斯設法入境美國,因為他要看他的親戚;接下來就是他滯留機場時的生存問題,其中包括他要和移民當局鬥智鬥勇;再就是如何結束這種生活了。
逐漸,機場候機樓的清潔工、行李員、餐廳服務員,甚至機場的裝修隊都成了他的朋友,想方設法幫助他。
湯姆·漢克斯在眾人的幫助下甚至還凱薩琳·澤塔-瓊斯扮演的航空小姐談上了戀愛。
結局有好有壞,好是解決了問題,他終於可以合法地走出甘迺迪國際機場;不好是澤塔-瓊斯愛的竟然不是他!
這種事在國際上不止一次發生。比如在成田機場,一邊拒絕登機,一邊已經核銷籤證,無法再入境,使他處於尷尬境地的故事還是發生過。
《幸福終點》中湯姆·漢克斯的這個角色和阿甘有一點重複。但湯姆·漢克斯還是塑造了一個完全真實、可信的小人物,而且笑料無窮。
他的幽默表演是純喜劇演員做不到的。
《天使與魔鬼》 2009年
這部科幻大片於2009年在日本率先上映,而且獲得破紀錄的票房。按常理推算,我估計有日本的投資?
這似乎是《達文西密碼》之後投資人要趁他因此片得到的熱乎度緊跟再拍一部。
《天使與魔鬼》好看的是撲朔迷離的故事,梵蒂岡的建築、服裝、內部組織結構和儀式……湯姆·漢克斯在此片中的表現一般,完成任務而已。
《間諜之橋》 2015年
這是史蒂文·史匹柏和湯姆·漢克斯的再次合作。
1960年,赫魯雪夫的蘇聯擊落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並生擒駕駛員鮑爾,成為轟動全世界的大事。因為U-2高空偵察機的超高飛行和精準拍攝是美國當時高科技的集成,美國認為蘇聯無法打下它,所以常常是挑釁性地穿越蘇聯領土,甚至莫斯科上空。
蘇聯擊落U-2偵察機後也還以顏色,高調宣傳,搞得美國很沒面子。
最後是美國用一個蘇聯間諜交換U-2駕駛員鮑爾結束了此事件。這個結果也是蘇美關係解凍的開始。
我看過三部片子是以這個事件為背景拍攝的。
第一部是《蛇》,法國片,拍於1973年。由俄裔演員尤·伯納姆、亨利·方達、德克·博嘉德和菲利普
·努瓦雷出演,清一色的當紅巨星,不折不扣的國際豪華陣容。其中演過《老槍》男主角的法國明星菲利普·努瓦雷(Philippe Noiret),是我很喜歡的演員。
順便說一句:《老槍》的女主角施奈德更是好演員。
第二部是歌舞片《白夜》,拍攝於1985年。由米凱亞·巴瑞辛尼科夫、伊莎貝拉·羅西裡尼、格利高裡·海因斯、海倫·米倫等主演。
巴瑞辛尼科夫是世界頂尖的芭蕾舞演員,曾經拍過不少以芭蕾舞為主題的電影,即芭蕾舞藝術家,也是芭蕾舞的普及者。他曾隨美國文化代表團來中國訪問。是歡迎還是拒絕他來,當時還有一點爭議,因為他是社會主義的叛逃者。
海因斯是美國最好的踢踏舞藝術家。在卡特歡迎鄧小平訪美的晚會上有他的表演。
伊莎貝拉·羅西裡尼是英格麗·褒曼為義大利導演羅西裡尼生的兩個孩子之一。模特兒,服裝設計師,演員,後來做了導演。
這部片子的女主角,海倫·米倫(Helen Mirren)至今仍然活躍在銀幕上,是我喜歡的老婆婆演員之一。
由於《白夜》的反蘇內容,在中國沒有公映過,所以很多中國觀眾不熟悉,尤其是年輕人。但說起這部片子的主題曲《Say You, Say Me》,可能就會有許多人感到親切了。這首由萊昂納爾·裡奇填詞譜曲,並由他這個美國著名歌手演唱的歌曲,至今還是各種舞臺上的保留曲目。
第三部就是《間諜之橋》了。和前兩部影片直接是被交換者的故事有所不同,這部影片表現的不是被交換者,而是當時當事的律師的真人真事。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U-2偵察機被蘇軍擊落後,美國律師詹姆斯·多諾萬為了營救美國飛行員而建議用他代理的一個已被捕的蘇聯間諜交換,從而陷入了蘇美冷戰風暴的中心。故事的精彩之處在於多諾萬不但要克服層層阻力說服美國的情報官僚們,而且要說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保安機關的各種官僚,還有他們背後的蘇聯佔領軍的官僚們。為了增加故事的難度和緊張度,《間諜之橋》還增加了一個被交換者,在建築柏林圍牆時誤入蘇佔區的美國大學生。
像所有史匹柏的影片一樣,《間諜之橋》是一部戲包人的作品;也像史匹柏御用的另一個大牌明星哈裡森·福特一樣,湯姆·漢克斯不但完成了史匹柏導演交給自己的戲劇任務,而且表演非常精彩。
《薩利機長》 2016年
這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電影是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航班號和名字都沒有改。
湯姆·漢克斯在這部片子中精彩的表演在於他表現出了機長的冷靜和專業水平。藝高人膽大,他英勇和果敢的來源是他的專業經驗。
薩利機長駕駛的1549號航班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後就遇到鳥群的「攻擊」,在雙側發動機都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從而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
影片到此只是開始:在觀眾和記者們都把他當作英雄時,他卻被專業人員懷疑操作失當,從而開始對他審查。
專業的懷疑和合理的審查才是這部片子的真正壓力和焦點。在對付這種壓力時,湯姆·漢克斯不卑不亢的表演非常準確和有人格魅力。
我也非常喜歡這個片子中的愛情片段。這種寫法非常反映編劇的高明。
在薩利成功將飛機落在哈德遜河上,回到賓館後給老婆打電話。兩人談到了剛剛發生的慘劇,但由於薩利沒有誇耀華渲染危險,老婆也沒有意識到危險,還是像平時一樣叨叨關於房貸和家裡水龍頭壞了等瑣事。一直到影片最後,老婆才意識到自己的丈夫經歷的是什麼,「我的上帝呀,我才知道155這個數字裡包括你」!
還有一句好臺詞。當審查委員會結束審查時,問湯姆·漢克斯的助手艾倫·艾克哈特:如果再發生這種事,你會選擇怎麼做?
艾倫·艾克哈特的回答是:我選擇它發生在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