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有詩云:一提到愛情,我們便沉默不語。
不知你讀這句是什麼感覺,我每次讀到,只覺得那背後深藏一個默然、戲劇又誓不肯吐露心聲的迴避愛情的故事。作為詩歌,這種意象當然很美。但若是生活本身,那實在是一個令人遺憾的故事。因為,使人幸福的愛情不該是這幅模樣。
——豆瓣《愛情是一個故事》書評
5分鐘閱讀,您將收穫關於愛情的全新理解
愛情是什麼?這個世紀大難題,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解釋。也許說的都對,也許說的都不全對。愛情像是一盞數不清多少面的稜鏡,折射出的只是每一個人內心的情感境遇。
而愛情的全貌又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只能去體驗和經歷。在某種程度上,愛情跟死亡很相似,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不過,後者是沒經歷所以搞不清楚,前者是聽得太多反而搞糊塗了。
提出著名愛情三角理論的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卻給出了一個極為簡單的定義:「愛情是一個故事。」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故事,這一事實突出了一個重要的愛情特質:試圖弄清愛情的內涵都是徒勞的,因為愛情對任何兩個人來說都是不盡相同的。即便是同一個故事,在每個人看來,它的內涵也是不同的。
不得不承認,關於愛情,我們所知甚少。學校只教知識,不教智慧,更不教愛情。似乎就靠著年輕的資本,一個個好奇、憧憬的心靈在懵懂、莽撞中觸碰愛情,接著是一場場歡喜或是一次次傷痛。
斯滕伯格用了「故事」這個詞來代替我們理想中愛情的模樣。實際上,每個人理想中的親密關係跟愛情本身都存在差距。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先入為主的想像,即「故事」進入一段關係。
所以,並不是「我有酒你有肉」,而是「我有一個故事,你也有一個故事」。我們愛上一個人,更確切地說,是我們愛上了我們想像的關於這個人的故事。
在他歸納的25種愛情故事類型中,有些故事很難被理解,比如專制統治型的「政府故事」,一方享受決策的樂趣,一方則認為「萬事不操心」是自己的福氣。再比如,雙方都把爭吵當做增進關係活力的「戰爭故事」,在外人看來早晚會分手,但當事人卻樂在其中。
用斯滕伯格的話來說:「如果一對情侶的故事是相容的,即使他們的關係在外人看來似乎是糟糕的,這段關係也會持久;如果一對情侶的故事是不相容的,即使他們的關係在外人看來似乎是美好的,這段關係也會結束。」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看起來美滿幸福、從不吵架的夫妻,最後卻離婚的原因。
先弄清楚自己的「故事」,然後再去找能認同你「故事」的那個人。
斯滕伯格的這本《愛情是一個故事》給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描繪愛情的維度。在他的「戀愛博物館」裡面,裝著25個「關係」各異、扮演著不同角色的愛情故事,他們可能是很多愛情關係的縮影,但我覺得這遠遠不夠。
因此我鬥膽發一個小願,我打算記錄100位平凡人的愛情故事。如果你是單身,我想記錄你獨有的「故事」,去吸引另一個「故事」的靠近;如果你是一位已婚人士,我也想記錄你們兩共建的「故事」,去展示愛情的可能性和多樣性。
在此之前,出於職業和對這相親群體的好奇,我饒有興致的走訪了杭州的幾處相親角:萬松書院、和平廣場麥當勞大廳、南肖埠和凱旋街道社區內、西湖國際的珍珠哥,當還有一些線上的相親群。
小到20歲出頭,大到40來歲,優質的不少,女性居多。這個市場需求非常大,但從反應來看,成功率並不高,更有相親十幾年都未「修成正果」的。
究其原因,我們可以列出很多:1、與異性社交的途徑少;2、工作太忙,沒時間接觸;3、意願不強,一個人也挺好;4、排斥父母介紹,覺得大眾相親不靠譜;5、擇偶觀存在誤區;6、自卑不自信;等等這些。
尤其在一些傳統的相親市場,每一個原本鮮活的單身男女,在這一刻都坍縮成了一張列滿數據的清單,供人「指點江山」。阿姨們談笑間互換著孩子們的信息,卻很少問過孩子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一場相親大會儼然就是證券交易大廳,有人嬉笑,有人怒罵,有人哀傷,有人無助。
有位阿姨衝著我抱怨說:「沒辦法的,我們說也說不好,這個找對象問題啊,真的不僅是家庭的問題,都要成社會問題了哦……」這點我也深有感觸,因為我也是在我媽媽的「催促」中歷練過來的。
對,單身青年不應該是一件商品,等待被出售,隨意被轉手;他們應該是一件藏品,值得被懂的人所愛惜和珍藏,這是我做「戀愛博物館」的初衷。但前提是,我們首先得提升自我價值,來符合藏品的特質。
相比於紅娘月老們「開源」的策略(提供更多異性源),我覺得匹配率低的核心在於大多數人不清楚「怎麼找、怎麼談、怎麼過」這三大問題。因為我們都不曾學過,覺得談戀愛麼靠感覺的咯,也不覺得愛情心法可以學。針對這些問題我預計開展以下提升戀愛成功率的活動:
圓桌和體驗兩種形式,一場20人以內;圓桌採用話題討論和分享,體驗採取配對和任務執行;目的是通過思辨和體驗來理清愛情的模樣和你自己的「故事」。
過往活動合照(相片模糊請見諒鴨)
小團體互助形式,一場8人左右;針對組內成員共性和特性展開專題討論和相關書籍研讀;目的是聚焦性的暴露戀愛中的問題並通過組內幹預達到領悟。
推薦書籍:歐文·亞隆《愛情劊子手》、弗洛姆的《愛的藝術》、查普曼的《愛的五種語言》、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斯滕伯格的《愛情是一個故事》等。
一對一諮詢形式,針對自身阻礙進入親密關係的點進行工作和處理;目的是深入根源,打破內心的限制,收穫愈加完善的自己。
針對參與以上活動的朋友,我會定向邀請或自薦的方式,對你自身的「故事」進行梳理並整理成冊,計劃在「520」前後進行展出。
未來可能的展出空間(河坊街-南宋序集)
「戀愛博物館」將於2019年1月19日開啟預約,以「戀愛研習社」沙龍活動與大家初次見面,還請多多關照和謝謝捧場
活動時間:1月20日下午2:00-4:00
活動地點:悅覽樹(黃龍店)--學院路77號3幢I樓103-104室
活動主題:戀愛和阻抗——是什麼阻礙你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活動人數:15人左右
活動費用:30元
報名方式:添加發起人微信:dz8787
報名條件:
1.單身青年,同樣歡迎已婚人士(因為不是赤裸的相親會,體驗場會有)
2.抱著正經交往的動機,玩玩心態的朋友就別來湊熱鬧了。
3.認同戀愛是需要投入精力和學習的,因為沒有輕而易舉的愛情
以上信息你都OK的話,就快來跟我們面基吧
「戀愛博物館」項目組出品
關於漣漪心理Plus
投石擊水 不起浪花 也泛漣漪
在婆娑世界之外
找尋精神的歸屬
聯繫我們
微信:dz8787
一起搞事情 / 商業合作 / 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