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到到孔笙,您可能不知道是誰。
可是提到《父母愛情》、《山海情》、《闖關東》這些鼎鼎有名的電視劇,您可就要大吃一驚。
哦,原來是他!
他拍攝的電視劇,可以佔據娛樂圈大半個江山。
每部劇以平均九分以上的好成績,霸佔豆瓣多年,而豆瓣8分以上就有16部劇。
作為非科班出身的導演,孔笙能有如此成績,常常被人們戲稱為導演屆的「掃地神僧」。
前半生默默無聞,後半生一鳴驚人。
土生土長的山東糙漢子,小時候的煎餅就大蔥,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也讓他對年代劇有著特別的鐘愛。
齊魯大地上特殊的人文風貌,也養成了孔笙對民俗、民風別樣的喜愛。
02
1978年高考恢復,孔笙像別人一樣,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
沒想到這稻草隨水而去,孔笙被拋棄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路上。
就像他鏡頭下的宋運輝,空有一番抱負,而無用武之地。
最終隨著時代的浪潮,成為了一名工人。烈日炎炎下的汗水,始終讓他銘記這個屈辱。
那個時候的工人,還有著崇高的地位,可是這與孔笙夢想相差甚遠,實在是無法忍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
轉變,是唯一的出路。
沒多久以後,孔笙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夜大學習漢語言文學。
夏天被蚊子無數次親吻,也絲毫不放下書本,就這樣他成功地考上了大學。
雖然是一所夜大,可是那時人才緊缺,能夠進入大學的門檻,就能被稱之為人中龍鳳。
畢業以後,孔笙被分配在一家雜誌社當編輯,拿到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每天面對著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他頭痛不已。
在這裡經常有攝影師拍著各種美照,讓孔笙很是羨慕。
03
可他卻對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嗤之以鼻,他更喜歡廣闊自由的天地,用相機來記錄永恆的美,於是經常私下裡向攝影師請教。
後來乾脆辭職,進了一家電視臺當攝影師,說是攝影師,其實只不過是攝影助理。
每天扛著機器,跟著記者去跑新聞,沒多久就落下了個肩痛的毛病。
每天風吹日曬,樣子看著也越發的滄桑,遠遠看去,就是一個老農民。
經過他拍攝的照片卻越來越美,短短一年時間,就登上了主攝影位置。
後來為了增進自己的攝影技術,經常進一些劇組觀摩。眼界開了,膽子也大了起來,有的時候甚至可以給導演提一些建議。
他對號令千軍萬馬的導演,很佩服,總想著往這方面發展。
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真的會坐在攝像機前,為別人導戲。
1994年,憑藉人物傳記劇《孔繁森》,獲山東省優秀攝像獎後備受關注。
而在開拍之前,很多人看到這是一個新人導演,幾乎沒有人願意投資。
孔笙沒有辦法,只能把資金壓縮、壓縮再壓縮。
即便是這樣,他也獲得了不菲的成績,名聲大噪。
後來拍攝電視劇《民警程廣全》,該片獲得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二等獎第一名,在導演屆混的風生水起。
孔笙對於細節的把控,永遠保持著吹毛求疵的態度。
2008年開拍《闖關東》的時候,更是提前半年到拍攝現場勘測,搜集故事。
當時的東北正值冬天,零下幾十度,硬是待了半年,直到達到接近完美的程度。
有一場朱亞文雪地伐木的戲,為了達到完美的效果,硬是在冬天零下30度拍攝幾個小時,直呼導演是個狠人。
不管角色大小,每一個角色都是鮮活生命,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有人說,孔笙出手,必出精品。
04
後來,孔笙還收了兩個徒弟侯鴻亮、李雪。
他們都是從齊魯大地上走出來的人才,又都從事攝影專業。三個人碰撞出別樣的火花,成了無堅不摧的「鐵三角」。
2014年之前,三個人在老東家,山影公司混的風生水起,不甘心一直待在體制內工作,後來三個人聯合成立「正午陽光影視公司」,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2015年,在第30屆電視劇「飛天獎」中,孔升導演憑藉《北平無戰事》、《琅琊榜》、《父母愛情》三部高質量作品,獲得優秀導演獎,成為第三位獲得大滿貫的導演。
其中,郭濤、梅婷聯合主演的《父母愛情》,一直在豆瓣上保持著9.5分的好成績,成為國產劇中的扛把子。
最終有一個攝影師的角色,只出現過短短的幾分鐘,孔笙覺得是自己的老本行,於是選擇親自上陣,簡直對細節達到變態的地步。
接下來的幾人合作了,《都挺好》、《大江大河》、《琅琊榜》,幾乎在各種類型的電視劇中遍地開花。
他的劇和他的人一樣,沒有過多的宣傳,也沒有什麼旁枝末節,可就是讓你忍不住去看、去品,仿佛就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
它就像是《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在時代的洪流中,永遠都保持著自己的初心。
孔笙每一部戲的大火,常常在意料之外,同時又在情理之中。
有人說,在電視劇導演中,真正稱得上不負這個時代的,只有孔笙。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六年之內拍,拍出七部爆火的劇集,成了明星們想要合作的第一人選。
孔笙成了正午陽光的活字招牌,佔據國產電視劇的半壁江山,希望他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好的作品。
作者:楚人
編輯: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