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線條的發現與應用
雜亂的線條如果統一朝向一個方向發展延伸的話,也會構成一個統一的視覺節奏。
當物體之間的組合完成之後,畫面上景物和景物之間就會出現「線條」的形式,倒過來說,我們用線條將一個平面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面時,就是在做線的分割。
繪畫時可以用自己的畫筆揮灑自如地分割畫面,畫出一條條或直或曲的線條,並通過線條將一個平凡的面分成變化而統一的多個面,這樣既形成了分割線本身或平或斜、或直或曲的美感,也使被分割後的形產生新的形式美感。當我們在用照相機鏡頭的四條邊框從自然界中分割出一個平面後,照片中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線條,它的形成主要有這樣一些情況:
第一種是由景物自身形體構成的「邊線」,有山石、樹葉、雲彩等呈原生狀態的外圍輪廊線形成的自然的分割,還有建築、家具、服飾、交通工具等由人們可以創造的外圍輪廊線形成的唯美創意的分割效果。攝影師可以捕捉和發現分割線獨具的形式美感,也可以用相機的四條邊線去重新分割那些外形線,使其產生新的獨特的美。
第二種對線條的理解是「線」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及由狹長的「面」轉換成的「線條」。舉個簡單的例子,用鏡頭截取一段長與寬比例相差不大的木棒,畫面中出現的是一個長方形的面和兩條邊線但是如果這條木棒是非常的長,比如是一根旗杆,當我們的取景框將它全部包容在畫面中時,由於旗杆的長寬比例懸殊,我們往往就將它看成一條直線,它也就很自然地將畫面分割開來。
用這樣的目光去觀察,可以發現許多「線條」,比如樹幹、軟管,甚至小路、溪流等等,熟練地利用這些「線條」去分割畫面,有助於畫面簡潔並富於動感。線條是一種抽象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本質上的線條是不存在的,對比就會產生點線面等視覺上的畫面。
線條語言是非常豐富的:水平直線暗示著穩定和寧靜,變成波形線後會加強寧靜、悠閒的感覺,湖面的波紋給人帶來心理的寧靜是一個道理;垂直的線條預示著莊重和古板,也可以表現力量和威嚴;斜行線給構圖帶來生氣、活力和動感,斜線越長效果越強烈;曲線相對比較柔弱,可以吸引觀眾的目光在畫面上停留更長的時間,具有一定的動態效果,並象徵優雅、繁衍和成長;當畫面上出現垂直和水平線條的結合時,就會產生人造結構的暗示。
著名的法國畫家安格爾自信地宣稱:色彩是虛構的,線條就是一切。線條永恆!中國古代畫論也有「吳帶當風,曹衣出水」等對線條性格的精闢分析。從中可以看出線條在平面藝術中的重要性。所以,作為一個攝影師,必須不斷地訓練和培養對線條的發現和感受能力,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