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網上衝浪人士,無論是在朋友圈、微博、視頻網站,還是直播平臺,都少不了刷到《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甚至前不久五月天的主唱阿信還因為發博詢問遊戲中的「大頭菜」的價格上了一把熱搜。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是任天堂在3月於switch平臺上發布的一款經營策略養成類遊戲,玩家在遊戲中可以操控你的角色建造一座無人島,將其變成一個擁有特色的小鎮。
該遊戲一經發售便迅速火遍所有平臺,短短3天賣出了188萬套,甚至打破了Switch遊戲的首周紀錄。
這也使得供不應求的switch後續價格上漲。
如果這個2020年的春天你還沒有玩過動森的話,大概就會因為無法和朋友們一起討論「大頭菜」的價格,而成為「島外人」。
動森玩家的快樂
除去遊戲本身的趣味性
通過了解一些重要角色、物品的名稱
一些對話的諧音梗
也可以get不少有趣的彩蛋
首先來說說動物森友會中存在感第一位的「大頭菜」。
作為遊戲中的理財工具,它和現實生活中的股票一樣,價格會隨時變化,所以關於大頭菜的行情,玩家們交流也會比較多。
為什麼要選「大頭菜」這個看起來不怎麼高大上,甚至有些奇奇怪怪的蔬菜來作為理財工具呢?
初次玩動物森友會的玩家,一定思考過這個問題。
其實呢,這裡是玩了一把諧音梗。
大頭菜,日語發音為カブラ(ka bu ra)或者カブ(ka bu)。
而日語單詞股票 「株」的發音為かぶ(kabu)十分相似。
所以,只讀出假名「kabu」的話,是可以表示為大頭菜,也可以表示為股票(株)的意思的。
同理就算是日語小白,也可以推理出,我們常見的「株式會社」就是漢語中類似「股份(有限)公司」的意思。
如果是玩日語版的小夥伴,對「不是魚露,是鱸魚哦!」的語言梗應該會更好理解些。
比如在日語版中出現的這個場景對話,
其中的人物「鈴木」的讀法是「すずき(su zu ki)」,
而鱸(鱸魚)的讀法也是「(すずき)」。
所以這段話的意思就是「鈴木····不是,是鱸魚呀!」
遊戲中有一個叫俞司延的河狸魚師NPC,它在英文版中的名字是Justin,而河狸的英文是beaver。
從英語讀法來看,或許不太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但如果是換上日語的發音習慣,將「v」發成「b」的音的話,就會真相大白~
請讓我們讀出這隻河狸的真名,沒錯,就是Justin Beaber(諧音:賈斯汀·比伯)。
想要get這句話的梗,難度就升級了。
在圖中的情景對話中,它其實用到了日語中的方言關西語。
日語裡空罐的發音為"あきかん(a ki ka nn)",而關西語中表示「不行」含義的有「あかん」一詞。
通過諧音梗,使得「罐頭不能亂丟」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巧妙的強調。
看完文章中的舉例之後,是不是覺得很有趣,有用的知識增加了呢?
對於正在學習日語的小夥伴,如果想要檢驗一下自己的日語水平,看看自己能get多少諧音梗,大家其實可以試著玩玩日語版。
其中諧音梗的出沒率還挺高,幾乎每條魚都有一個梗,是值得打開細品一下的~
而如果是動森日語小白玩家,也是任天堂遊戲的忠實愛好者的話,想要完全get玩遊戲的快樂,星光君也是建議大家學門日語的。
不然就算遊戲玩到通關了,你也只是個過客,擁有的也不是完整的快樂。
- end -
文字:星光君
排版:星光君
圖片來源於動森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