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筱專訪張藝謀,帶你一起感受人生的遺憾與釋然」
你有沒有一個很想念,卻再也見不到的人?
你有沒有一段很懷念,卻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你有沒有一件很後悔,卻再也無法重來的事?
小時候以為完美無憾是每個人、每段故事最好的結局。
後來才懂,每個人都會有遺憾,這才是人生。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夢想與現實,仿佛像一場電影,放映著我們的過去和現在。
遺憾是人生常態,沒有誰能例外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愛人會散,友情會淡,人會離開。
經過時間的洗禮,很多東西都已物是人非。
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很遺憾,但這就是人生。
有緣無分的感情,最後落得個愛而不得;
曾經說要共闖天涯的摯友,都漸漸失聯在茫茫人海;
還沒來得及好好陪伴的親人,在某一天就突然離開
這個時候你才發現,你和別人並沒有什麼不同,該經歷的東西你一樣也逃脫不了。
做錯一些事,錯過一些人,留下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遺憾,這才是你最真實的生活。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活動,在街頭豎起一塊大黑板,黑板上寫著「請寫下你覺得遺憾的事情」。
沒想到,短短時間內,黑板上早已被填充得密密麻麻。
「沒有好好讀書」
「沒能見奶奶最後一面」
「錯過了自己想愛的人」
原來,遺憾是普遍的,他構成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世界上,本就沒有無憾的人生。
我記得一位作家說:
「如果事事如意,那就不叫生活了,生活就是一邊失去,一邊擁有。」
或許真正的人生,都將與遺憾為伴。
也或許正因為失去它的遺憾,才讓它顯得格外的彌足珍貴。
我的遺憾,與你有關
生活,就是不斷周轉在舍與得之間,逐漸成長。
當擁有和失去站在同一條線上時,邁出那一步的抉擇,就變得尤為痛苦。
人的一生,有悲歡,有取捨,有遺憾,有釋懷,才覺得這歲月雖然漫長,依然是值得期待的。
我要跟你說這樣一個故事: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西北某地。
漫天的黃沙讓人睜不開眼,風不知颳了幾天,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一個叫張九聲的男人從農場裡逃跑出來,穿越千裡沙漠。
不知道已經走了多遠的路,也想不起上一次吃飯是什麼時候。
但他顧不得其他,一心只想儘快趕到村裡的劇場,他要趕上晚上電影的放映。
寄給他的那封信裡有寫,他多年沒見的女兒,就出現在電影正片前播放的《新聞簡報》裡。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這是張九聲作為一個父親的執著與堅定。
到了村裡之後,事情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順利。
電影膠片突然被搶走,他不得不和搶膠片的人來回爭奪。
可膠片被扔在了地上,沾滿了泥土,亂成一團。
放映員告訴他:只要洗乾淨就能重新放映。
張九聲小心翼翼地衝刷著膠片,比任何東西都寶貝。
因為那是他唯一的希望,只要把膠片洗好,就能看到女兒。
這比他的命都重要!
6年前,他失去了女兒,這成為了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這個電影膠片,是他留住女兒的唯一方式。
他冒著被抓的風險逃出來,只為了看一場有女兒出現的電影。
當膠片電影重新放映,女兒的鏡頭一閃而過。
只有短短的一秒鐘,張九聲多年的日夜思念,全都在那一刻化成淚水,噴湧而出。
我多想再見你,哪怕只是匆匆一秒鐘。
6年未見,這一刻,須臾即永恆。
人生總有遺憾,願你學會釋然
這是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鐘》裡的故事。
張譯飾演的張九聲,黃沙漫天,千裡奔赴,只為與日夜思念的女兒相見。
「一秒鐘太短,不夠,再放一遍吧。」
這是張九聲的人生故事和遺憾。
11月27日,由張藝謀導演,張譯、範偉、劉浩存主演的電影《一秒鐘》,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一個父親想見女兒的執念,一段只為「一秒鐘」跨越萬裡的追尋。
拼盡全力想要留下女兒的一格影像膠捲,但是那格膠捲最終卻淹沒在了大漠荒沙裡。
我想,每個人都是一部電影,也都有自己的遺憾。
我們在自己的電影裡,演繹著不同的人生,經歷著各自的遺憾。
影片的同名主題曲《一秒鐘》裡唱道:
看時光的話語留在那裡,心裡的風始終吹向你。
總是有一種不滅的期許,千山萬水可抵萬水千山有你。
電影的結局雖有遺憾,但卻讓你心生溫暖和感動,更讓你擁有繼續前行的力量。
導演張藝謀說:人生沒有完美的,你都會有一些失去,你都會有一些遺憾,這就是人生。
我們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學會擁抱生命所有的變化。
願我們即使有過遺憾,也能最終擁有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