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得著的幸福,才是你的(深度好文)

2021-02-10 佛說

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

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己又

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

見識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我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大無可如

何之日也。當此日,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

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

告天下;知我之負罪固多,然閨閣中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

並使其泯滅也。所以蓬牖茅椽,繩床瓦灶,並不足妨我襟懷;況那晨風夕月,階柳

庭花,更覺得潤人筆墨。我雖不學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來?亦可使閨閣

昭傳。復可破一時之悶,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更於篇

中間用「夢」「幻」等字,卻是此書本旨,兼寓提醒閱者之意。

  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起?說來雖近荒唐,細玩頗有趣味。卻說那女媧氏鍊石補

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

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

自經鍛鍊之後,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

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

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來到這青埂峰下,席地坐談。見著這塊鮮瑩明潔的石頭,

且又縮成扇墜一般,甚屬可愛。那僧託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靈物了,只

是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幾個字,使人人見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後攜你到

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那裡去走一遭。」石頭

聽了大喜,因問:「不知可鐫何字?攜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問,

日後自然明白。」說畢,便袖了,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

經過。忽見一塊大石,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是無

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上

面敘著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閒情、詩詞謎語,倒還全備。只

是朝代年紀,失落無考。後面又有一偈云: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曉得這石頭有些來歷,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

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欲聞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

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

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種奇書。」石頭果然答

道:「我師何必太痴!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莫如我這石頭

所記不藉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致。況且那野史中,或訕謗君相,

或貶人妻女,姦淫兇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汙臭最易壞人子弟。

至於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

不能不涉淫濫。在作者不過要寫出自己的兩首情詩豔賦來,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

又必旁添一小人撥亂其間,如戲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

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

中所有之人,但觀其事跡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於幾首歪詩,也可以噴飯供酒。

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只願世人當

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

筋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我師意為如何?」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見上面大旨不

過談情,亦只是實錄其事,絕無傷時誨淫之病,方從頭至尾抄寫回來,聞世傳奇。

從此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頭

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題曰《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

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即此便

是《石頭記》的緣起。詩云: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石頭記》緣起既明,正不知那石頭上面記著何人何事?看官請聽。按那石上

書云: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

之地。這閶門外有個十裡街,街內有個仁清巷,巷內有個古廟,因地方狹窄,人皆

呼作「葫蘆廟」。廟旁住著一家鄉宦,姓甄名費字士隱,嫡妻封氏,性情賢淑,深

明禮義。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也推他為望族了。因這甄士隱稟性恬淡,不以功

名為念,每日只以觀花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只是一件不足:

年過半百,膝下無兒,只有一女乳名英蓮,年方三歲。

  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閒坐,手倦拋書,伏几盹睡,不覺朦朧中走至一處,

不辨是何地方。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只聽道人問道:「你攜了此物,

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幹風流

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那道人道:

「原來近日風流冤家又將造劫歷世,但不知起於何處,落於何方?」那僧道:「此

事說來好笑。只因當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遊玩。

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

瑛侍者。他卻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那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

分嬌娜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

甘露滋養,遂脫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僅僅修成女體,終日遊於離恨天外,飢餐

秘情果,渴飲灌愁水。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內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

意。常說:『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若下世為人,我也同去走

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還得過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

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緣,那絳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這石正該下世,我來特地將他

仍帶到警幻仙子案前,給他掛了號,同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那道人道:「果

是好笑,從來不聞有『還淚』之說。趁此你我何不也下世度脫幾個,豈不是一場功

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宮中將這蠢物交割清楚,待這一

幹風流孽鬼下世,你我再去。如今有一半落塵,然猶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

便隨你去來。」

  卻說甄士隱俱聽得明白,遂不禁上前施禮,笑問道:「二位仙師請了。」那僧道

也忙答禮相問。士隱因說道:「適聞仙師所談因果,實人世罕聞者,但弟子愚拙,

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開痴頑,備細一聞,弟子洗耳諦聽,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淪

之苦了。」二仙笑道:「此乃玄機,不可預洩。到那時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

火坑矣。」士隱聽了,不便再問,因笑道:「玄機固不可洩露,但適雲『蠢物』,不

知為何,或可得見否?」那僧說:「若問此物,倒有一面之緣。」說著取出遞與士隱。

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後面

還有幾行小字。正欲細看時,那僧便說「已到幻境」,就強從手中奪了去,和那道

人竟過了一座大石牌坊,上面大書四字,乃是「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副對聯道: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士隱意欲也跟著過去,方舉步時,忽聽一聲霹靂若山崩地陷,士隱大叫一聲,

定睛看時,只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夢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見奶母抱了英蓮走

來。士隱見女兒越發生得粉裝玉琢,乖覺可喜,便伸手接來抱在懷中鬥他玩耍一回;

又帶至街前,看那過會的熱鬧。方欲進來時,只見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那僧癩頭

跣足,那道跛足蓬頭,瘋瘋癲癲,揮霍談笑而至。及到了他門前,看見士隱抱著英

蓮,那僧便大哭起來,又向士隱道:「施主,你把這有命無運、累及爹娘之物抱在

懷內作甚!」士隱聽了,知是瘋話,也不睬他。那僧還說:「舍我罷!舍我罷!」士隱

不耐煩,便抱著女兒轉身。才要進去,那僧乃指著他大笑,口內念了四句言詞,道

是:

慣養嬌生笑你痴,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後,便是煙消火滅時。

士隱聽得明白,心下猶豫,意欲問他來歷。只聽道人說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

分手,各幹營生去罷。三劫後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那僧

道:「最妙,最妙!」說畢,二人一去,再不見個蹤影了。

  士隱心中此時自忖:這兩個人必有來歷,很該問他一問,如今後悔卻已晚了。

這士隱正在痴想,忽見隔壁葫蘆廟內寄居的一個窮儒,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

雨村的走來。這賈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詩書仕宦之族。因他生於末世,父母祖

宗根基已盡,人口衰喪,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鄉無益,因進京求取功名,再整

基業。自前歲來此,又淹蹇住了,暫寄廟中安身,每日賣文作字為生,故士隱常與

他交接。當下雨村見了士隱,忙施禮陪笑道:「老先生倚門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

聞麼?」士隱笑道:「非也。適因小女啼哭,引他出來作耍,正是無聊的很。賈兄

來得正好,請入小齋,彼此俱可消此永晝。」說著便令人送女兒進去,自攜了雨村

來至書房中,小童獻茶。方談得三五句話,忽家人飛報:「嚴老爺來拜。」士隱慌忙

起身謝道:「恕誆駕之罪,且請略坐,弟即來奉陪。」雨村起身也讓道:「老先生請

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說著士隱已出前廳去了。

  這裡雨村且翻弄詩籍解悶,忽聽得窗外有女子嗽聲。雨村遂起身往外一看,原

來是一個丫鬟在那裡掐花兒,生的儀容不俗,眉目清秀,雖無十分姿色,卻也有動

人之處。雨村不覺看得呆了。那甄家丫鬟掐了花兒方欲走時,猛抬頭見窗內有人:

敝巾舊服,雖是貧窘,然生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更兼劍眉星眼,直鼻方腮。這

丫鬟忙轉身迴避,心下自想:「這人生的這樣雄壯,卻又這樣襤褸,我家並無這樣

貧窘親友。想他定是主人常說的什麼賈雨村了,怪道又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每每

有意幫助周濟他,只是沒什麼機會。』」如此一想,不免又回頭一兩次。雨村見他回

頭,便以為這女子心中有意於他,遂狂喜不禁,自謂此女子必是個巨眼英豪、風塵

中之知己。一時小童進來,雨村打聽得前面留飯,不可久待,遂從夾道中自便門出

去了。士隱待客既散,知雨村已去,便也不去再邀。

  一日到了中秋佳節,士隱家宴已畢,又另具一席於書房,自己步月至廟中來邀

雨村。原來雨村自那日見了甄家丫鬟曾回顧他兩次,自謂是個知己,便時刻放在心

上。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對月有懷,因而口佔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眸。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頭。

雨村吟罷,因又思及平生抱負,苦未逢時,乃又搔首對天長嘆,復高吟一聯云: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恰值士隱走來聽見,笑道:「雨村兄真抱負不凡也!」雨村忙笑道:「不敢,不

過偶吟前人之句,何期過譽如此。」因問:「老先生何興至此?」士隱笑道:「今夜

中秋,俗謂團圓之節,想尊兄旅寄僧房,不無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

飲,不知可納芹意否?」雨村聽了,並不推辭,便笑道:「既蒙謬愛,何敢拂此盛

情。」說著便同士隱復過這邊書院中來了。

  須臾茶畢,早已設下杯盤,那美酒佳餚自不必說。二人歸坐,先是款酌慢飲,

漸次談至興濃,不覺飛觥獻起來。當時街坊上家家簫管,戶戶笙歌,當頭一輪明

月,飛彩凝輝。二人愈添豪興,酒到杯乾。雨村此時已有七八分酒意,狂興不禁,

乃對月寓懷,口佔一絕云:

時逢三五便團,滿把清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士隱聽了大叫:「妙極!弟每謂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飛騰之兆已見,不

日可接履於雲霄之上了。可賀可賀!」乃親斟一鬥為賀。雨村飲幹,忽嘆道:「非晚

生酒後狂言,若論時尚之學,晚生也或可去充數掛名。只是如今行李路費一概無措,

神京路遠,非賴賣字撰文即能到得。」士隱不待說完,便道:「兄何不早言!弟已久

有此意,但每遇兄時並未談及,故未敢唐突。今既如此,弟雖不才:『義利』二字

卻還識得;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捷,方不負兄之所學。其盤

費餘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矣。」當下即命小童進去速封五十兩白銀並

兩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黃道之期,兄可即買舟西上。待雄飛高舉,明冬再晤,

豈非大快之事!」雨村收了銀衣,不過略謝一語,並不介意,仍是吃酒談笑。那天

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士隱送雨村去後,回房一覺,直至紅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寫薦書

兩封與雨村帶至都中去,使雨村投謁個仕宦之家為寄身之地。因使人過去請時,那

家人回來說:「和尚說,賈爺今日五鼓已進京去了,也曾留下話與和尚轉達老爺,

說:『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不及面辭了。』」士隱聽了,也只得罷

了。

  真是閒處光陰易過,倏忽又是元宵佳節。士隱令家人霍啟抱了英蓮,去看社火

花燈。半夜中霍啟因要小解,便將英蓮放在一家門檻上坐著。待他小解完了來抱時,

那有英蓮的蹤影?急的霍啟直尋了半夜。至天明不見,那霍啟也不敢回來見主人,

便逃往他鄉去了。那士隱夫婦見女兒一夜不歸,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幾人去找尋,

回來皆雲影響全無。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煩惱,因此晝夜啼哭,

幾乎不顧性命。

  看看一月,士隱已先得病,夫人封氏也因思女構疾,日日請醫問卦。不想這日

三月十五,葫蘆廟中炸供,那和尚不小心,油鍋火逸,便燒著窗紙。此方人家俱用

竹籬木壁,也是劫數應當如此,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

般。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了,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息,也不知

燒了多少人家。只可憐甄家在隔壁,早成了一堆瓦礫場了,只有他夫婦並幾個家人

的性命不曾傷了。急的士隱惟跌足長嘆而已。與妻子商議,且到田莊上去住。偏值

近年水旱不收,賊盜蜂起,官兵剿捕,田莊上又難以安身,只得將田地都折變了,

攜了妻子與兩個丫鬟投他嶽丈家去。

  他嶽丈名喚封肅,本貫大如州人氏,雖是務農,家中卻還殷實。今見女婿這等

狼狽而來,心中便有些不樂。幸而士隱還有折變田產的銀子在身邊,拿出來託他隨

便置買些房地,以為後日衣食之計,那封肅便半用半賺的,略與他些薄田破屋。士

隱乃讀書之人,不慣生理稼穡等事,勉強支持了一二年,越發窮了。封肅見面時,

便說些現成話兒;且人前人後又怨他不會過,只一味好吃懶做。士隱知道了,心中

未免悔恨,再兼上年驚唬,急忿怨痛,暮年之人,那禁得貧病交攻,竟漸漸的露出

了那下世的光景來。

  可巧這日拄了拐扎掙到街前散散心時,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狂落拓,

麻鞋鶉衣,口內念著幾句言詞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子孫誰見了?

士隱聽了,便迎上來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見些『好』『了』『好』『了』。」那

道人笑道:「你若果聽見『好』『了』二字,還算你明白: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

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我這歌兒便叫《好了歌》。」士隱本

是有夙慧的,一聞此言,心中早已悟徹,因笑道:「且住,待我將你這《好了歌》

註解出來何如?」道人笑道:「你就請解。」士隱乃說道: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粱,綠紗今又

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

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

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

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

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那瘋跛道人聽了,拍掌大笑道:「解得切!解得切!」士隱便說一聲「走罷」,將

道人肩上的搭褳搶過來背上,竟不回家,同著瘋道人飄飄而去。當下鬨動街坊,眾

人當作一件新聞傳說。封氏聞知此信,哭個死去活來。只得與父親商議,遣人各處

訪尋,那討音信?無奈何,只得依靠著他父母度日。幸而身邊還有兩個舊日的丫鬟

伏侍,主僕三人,日夜作些針線,幫著父親用度。那封肅雖然每日抱怨,也無可奈

何了。

  這日那甄家的大丫鬟在門前買線,忽聽得街上喝道之聲。眾人都說:「新太爺

到任了!」丫鬟隱在門內看時,只見軍牢快手一對一對過去,俄而大轎內抬著一個

烏帽猩袍的官府來了。那丫鬟倒發了個怔,自思:「這官兒好面善?倒像在那裡見過

的。」於是進入房中,也就丟過不在心上。至晚間正待歇息之時,忽聽一片聲打的

門響,許多人亂嚷,說:「本縣太爺的差人來傳人問話!」封肅聽了,唬得目瞪口呆。

  不知有何禍事,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最簡單的幸福(深度好文)
    世界紛紛擾擾,一旦糾結於其中而不自覺,慢慢就會活得複雜又疲憊。人如果長期在負重前行,怎會不累呢?朱光潛先生說:「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裡,過得簡單,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母親問:「為什麼?」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沒有生氣。」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2020-12-14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給生活一個微笑(深度好文)
    給生活一個微笑(深度好文) 我們過得不快樂, 很多時候都是在自欺欺人, 總是在幻想著遙遠的夢境, 凌亂了腳下的步履, 豔羨著別人的幸福, 漠視了身邊的快樂。
  • 心靈的換位(深度好文)
    心靈的換位(深度好文)來自國學人生00:0012:22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任何人,任何事情,只有將心比心,才能相處得融洽。所謂高情商的人,也是如此。下面這3張圖和3個故事,更是進一步地講述了心靈換位的真相。
  • (深度好文)
    (深度好文) 常常羨慕別人, 看不見到手的幸福。 做事情,誰都不周全, 我們都有相同的毛病。
  • 《菜根譚》:好事多磨,經受住人生的磨練,得來的幸福才能夠持久
    一個人,只有在痛苦之中不斷錘鍊,這樣得來的幸福才能夠持久。求知也是這樣,既要有信心,也要具備一種懷疑精神,只有在不斷驗證和對比之後獲得的智慧,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正如《菜根譚》中所講:「一苦一樂相磨鍊,練級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參勘,勘極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 人,不能讓心情生病(深度好文)
    人,不能讓心情生病(深度好文) 人生哲理
  • 懂(深度好文)
    文|哲學君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作家鐵凝曾說:所謂「聊得來」的深層含義,其實是讀懂你的內心,聽懂你的說話,與你的見識同步,配得上你的好,並能互相給予慰藉、理解和力量。人生最可貴的,莫過於有一人能懂,彼此懂得更是難得。
  • 斷舍離,才是後半生最好的活法!(深度好文)
    大道至簡,人到中年,經歷許多,收穫許多,但對後半生來說,簡單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人常常覺得疲憊不堪的原因,並不是生活為你加了多少的壓力,而是你自己給自己背負了太多的負擔。心,就只有一顆,如果你塞了太多根本不會發生的可能性給它,再好的一顆心都會承受不住。人活著,不過就是在活一個心態,心簡單,幸福自然也就簡單。
  • 不爭(深度好文)
    >點擊關注聽晴聲,置頂公眾號(或設為星標)友人勸他:「多露臉,觀眾才不會忘掉你,才能一直紅。」可李健還是拒絕:「爭名奪利沒意思。」回歸家庭,專注創作音樂作品。一年中大半年都在隱居,李健每天都是在家中院裡早起喝茶,閒時種花,剩下的時間就寫歌,創作。雖長久隱居,可只要李健一出現開演唱會,一定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很多時候,不爭並不是不進取,而是一種低調的智慧,懂得取捨,潛伏靜待。
  •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 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深度好文)
    阿拉伯人說:「那你就把你的前腿也放進來吧。」這回阿拉伯人自己就挪動了一下身子,騰出了一點地方,因為帳篷太小了。駱駝接著又說話了:「其實我這樣站著,打開了帳篷的門,反而害得我們倆都受凍。我可不可以整個站到裡面來呢?」主人保護駱駝就好像保護自己一樣,說:「好吧,那你就整個站到裡面來吧。」可是帳篷實在是小得可憐,他們兩個是擠不下的。
  • 島城心理專家新書首發 帶你觸碰《夠得著的幸福》
    在本次公開課暨新書首發分享會現場,石卉借新書內容與讀者們分享了自己的幸福之道。石卉告訴記者,《夠得著的幸福》是她構思了很長時間的一部作品,如今能順利出版感到十分欣慰:「每個人的生活都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更希望帶大家看到生活的美好。我寫這本書也是為了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給更多人帶來一些力量。
  • 人生(深度好文)
    人,赤條條而來,也要赤條條而去,這中間的過程,就是一場苦修,要忍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獨,承受得起壓力,讓自己成熟,要學會像一片葉子,落到哪裡都是歸宿。人,一邊成長,一邊苦修,一邊學習,一邊感悟,一邊撿拾,一邊捨棄,一邊改造,一邊進步,慢慢的將自己趨於完善。
  • 感悟|再無來世,這一生請珍惜(深度好文!)
    感悟|再無來世,這一生請珍惜(深度好文!)
  • 愛得太滿,到頭來都是一場災難(深度好文)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文|晴之空空《羅丹的情人》裡說:「我只是無法明白,到底是愛艱難些,還是承受愛艱難些。」愛一個人容易,難的是要用什麼方式去愛。愛的太熾熱會把對方烤傷。愛的太卑微會委屈自己。愛的太平淡又激蕩不出水波。
  • 嫁得好的三個生肖女,長得好不如嫁得好,有個好老公生活才幸福
    嫁得好的三個生肖女,長得好不如嫁得好,有個好老公生活才幸福生肖狗屬狗的女人樸實善良,對自己有很高的認知,也是一個非常講究實際的女人。她們精於家務,是典型的賢妻良母,這麼優秀的女人身邊會有不少追求者,這讓她們有了選擇的餘地,她們會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擇一個靠譜而且適合自己的男人過日子,這樣不幸福才怪呢。
  • 伴讀 | 給(深度好文)
    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 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話了!」 蔣琬卻坦然一笑,說:「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說讚揚我的話,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不做聲了。
  • (深度好文)
    畢竟,懂得珍惜,方得幸福。唯有勤儉一世,才能安穩一生。教育家木村久一說:家庭應該是愛、歡樂和笑的殿堂。錢鍾書楊絳一家一直被世人所稱道,大多是因為他們包容和睦的家庭氛圍。一次,夫妻二人帶女兒錢瑗出去吃飯,錢瑗卻總看向鄰桌。原來,是鄰桌夫妻正在激烈的吵架,吵完後二人冷面相對,一言不發。
  • 我奮鬥了18年 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深度好文,當今時代的鏡子!)
    《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是多年前一名叫「麥子」 的網友寫的一篇引發億萬網友共鳴熱議的現實題材深度文章,作者用自己十幾年的經歷揭示了寒門通過努力要改變命運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以及改變後那種矛盾對立的複雜心境。
  • (深度好文)
    可我們似乎不明白,貪心的人,往往下場不會太好。1我的姑媽,經常誇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的確,表姐身材好,臉盤正,學歷也高,儼然一副女神的模樣。於是,姑媽給表姐灌輸了一個思想。就是要找一個有錢、有房、有車還得人長得帥,讓周圍人都羨慕的好老公。外表美麗的表姐,從來都不缺追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