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獲日本手冢工作室授權開發創作鐵臂阿童木版權

2021-03-01 網文全版權

日本手冢工作室((TEZUKA PRODUCTION))已經正式授權北京星律動漫和網絡作家「流浪的蛤蟆」重新進行《鐵臂阿童木》的版權開發。

我不是一個特別有情懷的人,如果讓朋友們用四個字形容我,必然有俗不可耐,面目可憎,蹭飯能手,粗鄙無文,慣善爛尾……之類的貶義詞組登場。但最近卻做了幾件非常有情懷的事兒,其中一件是翻修自己的小說,但因為合約跟起點未有談攏,一直都沒有辦法把修改版的小說上傳。另外一件事……是兒童時代夢想,連我也沒有想到會成真了。

我是一個阿童木的鐵粉,超級喜歡這個小機器人,連信用卡都是招商銀行的阿童木金卡,小時候看過無數遍阿童木的小人書,電視播放的動畫更是一集不落,但從沒有想過自己有機會參與到這個故事的創作,一次也沒有想過,因為……實在太過於遙遠了呀。

前幾年,也是網文圈影視版權做的最火熱的時候,我偶爾跟周行文老師聊起來,我當時隨口一說:要是讓我選擇,我最想做新版的阿童木,這麼好的故事,應該不斷有人將至發揚光大,甚至我可以免費寫啊,完全不為了錢。

周行文老師精神抖擻的說:咱們的美女總裁跟那邊熟……

臥槽……我就是隨口說一說的好咩?

然後,就開始充滿熱情又漫長的溝通,其中我出力反而最小,因為只需要把平時積攢的幾個故事梗概,以及對新故事的理念寫下來,全部都是@星律動漫 這邊再跑,把我的故事梗概翻譯成日本,並且做成美奐美倫的PPT,配上插圖,可憐的潘桑甚至要跟新結交的女朋友兩地分開,因為要涉及到跟日本那邊的溝通,需要一個人常駐外國。

等到這件事終於開始落地,我心裡都還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能否寫好阿童木的新故事,也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有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我不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但既然做了這麼有情懷的事兒,我會竭盡所能,全力以赴。

上面是流浪的蛤蟆在9月12日發布的微博內容,進一步確定了版權開發的事情。

在同一天星律動漫在178發布了一篇文章《人氣網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對談手冢工作室,暢談手塚治虫作品理念》下面是文章截圖,上面的視頻是星律動漫發的視頻《超人氣網文作者流浪的蛤蟆×手冢工作室機密對談手塚治虫作品理念》

 流浪的蛤蟆,真名:王超,男,漢族,七五年出生,環藝設計專業畢業。曾進入工廠鍛鍊,但是由於俺好逸惡勞,終於還是脫離了勞動人民的行列,先是晃蕩於各個裝潢家居公司,後進入某動畫公司工作。最後,乾脆辭職回家,吃老娘,吃gf,過起了遊手好閒的浪蕩子生活。少年時代看到一本雜誌,封面上是兩艘飛碟高速掠過都市的高樓大廈的精彩場面。從此非常迷戀UFO,後來知道那幅畫面並非真實攝影,而是科幻繪畫後,對科幻美術的興趣也從此開始了。

他是第一代國內收費網文寫作的受益者,在大約十年前絕大部分網文作者都未獲得收入渠道時,已經靠網絡收費閱讀賺取月入數千元的純網文寫手先驅之一。傳說中一支筆拯救起點的作者。

蛤蟆作品全集

[科幻]十五部曲之魔幻星際

[仙俠]都市妖魔七部曲之天鵬縱橫

[玄幻] 天地戰魂

[仙俠]時空妖靈

[遊戲]蜀山

[仙俠]中土六部曲之大猿王

[科幻]母皇

[玄幻]惡魔島

[古典仙俠]天問

[奇幻]魔導武裝

[仙俠]仙葫

[仙俠]焚天

[仙俠]赤城

[異術超能]鬼神無雙

[評論·文集] 蛤蟆王子故事集

[奇幻玄幻]龍神訣

[仙俠]再演洪荒

[仙俠]一劍飛仙

[仙俠]蜀山異聞錄

相關焦點

  • 人氣網文作家「流浪的蛤蟆」對談手冢工作室,暢談手塚治虫作品理念
    而在手塚治虫先生的諸多作品裡,《鐵臂阿童木》作為最早引進中國內地的日本動畫片之一,對中國的動漫愛好者更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那麼接下來這個消息就顯得特別重要了——通過持續的溝通交流,日本手冢工作室((TEZUKA PRODUCTION))已經正式授權北京星律動漫和網絡作家「流浪的蛤蟆」重新進行《鐵臂阿童木》的版權開發。
  • 《鐵臂阿童木》的締造者,手塚治虫是怎樣,成為漫畫之神的?
    ▎尷尬的代表作:《鐵臂阿童木》說起手塚治虫的代表作,海內外多半都會提到《鐵臂阿童木》,這是連迪士尼本人都肯定過的作品。阿童木的前身是1951年發表的作品《原子大使》,隔年4月才以《鐵臂阿童木》為名正式連載,廣受兒童與少年們的喜愛。
  • 阿童木攜手孫悟空的故事:手冢公司的中國情緣——專訪手冢公司社長松谷孝徵
    在中國,很多人在改革開放之初都看過手塚治虫先生創作的電視動畫片《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並因此對戰後的日本抱有好感。據說手塚治虫先生也對中國抱有很深的感情?請您談談您所了解的手塚治虫從事動漫的心路歷程。松谷:手冢先生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歡電影。說到對中國的情節,要從萬籟鳴先生的《鐵扇公主》說起。
  • 《鐵臂阿童木》珍藏幕後設定資料大合集!
    漫畫原著: 《鐵臂阿童木》(日文原名:鉄腕アトム,英文譯名:Astroboy或Tetsuwan Atom,又被翻譯成《原子小金剛》),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的一部科幻漫畫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
  • 動畫學習資料|《鐵臂阿童木》珍藏幕後設定資料大合集!
    漫畫原著:《鐵臂阿童木》(日文原名:鉄腕アトム,英文譯名:Astroboy或Tetsuwan Atom,又被翻譯成《原子小金剛》),是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的一部科幻漫畫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該作品講述了未來21世紀的少年機器人阿童木的故事。
  • 「漫畫之神」手塚治虫逝世31年,你看過鐵臂阿童木、多羅羅嗎
    手塚治虫被稱為「日本動漫之父」,幾乎所有的動畫創作者都曾受到手冢的啟蒙。如果宮崎駿有撫慰少年傷痛的治癒之手,那麼手塚治虫(1928.11.3-1989.2.9)就有開啟瑰麗童年之夢的鑰匙。手冢的成人漫畫,能夠打開成年人的心靈窗口。
  • 童年動漫の啟蒙「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
    文:肖恩 |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肖恩近期會給大家介紹三位極具影響力的日本漫畫、動畫大師
  • 《鐵臂阿童木》,科幻動漫的先驅,聞名於世的科幻動漫領跑者
    《鐵臂阿童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不但是手塚治虫的科學幻想題材的成功嘗試,而且是一系列科幻動漫作品當之無愧的先驅。作為一代宗師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至1968年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1963年,被正式搬上電視屏幕的《鐵臂阿童木》開啟了日本觀眾暢遊宇宙、幻想未來的大門,可以說是日本最早的科幻動畫片,也是日本第--部電視連續動畫。
  • 鐵臂阿童木
    1957年4月 - 連環畫劇戲劇《鐵臂阿童木》開始在東京電視播出。 1962年9月 - 動畫版《鐵臂阿童木》開始製作(由漫畫改編的第一版電視動畫,以下簡稱第一版,又稱蟲製版)。
  • 世界首部AI創作漫畫正式發表:StyleGAN神還原《鐵臂阿童木》畫風
    最近,便有團隊利用英偉達的StyleGAN,為已經逝世的傳奇漫畫家——手塚治虫的作品「續命」。提到手塚治虫,你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提到《鐵臂阿童木》,「大齡」小夥伴們就再熟悉不過了吧?為了利於生成漫畫角色,團隊分析了手冢先生數百部漫畫作品,包括《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怪醫黑傑克》等等。《PHAEDO》已經在日本《晨間》周刊上發表。這部新漫畫,可以說是很好的傳承了手冢先生的衣缽。
  • 每日一拍 1.1 | 鐵臂阿童木:越過遼闊天空,飛向遙遠群星
    中國的孩子們所熟悉的阿童木已經有了繽紛的色彩,而那時的《鐵臂阿童木》還是黑白動畫,卻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最高40.7%的收視率,迄今為止仍是日本電視動畫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度。說明:1963年今日,《鐵臂阿童木》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首次開播。《鐵臂阿童木》是日本最早的動漫,由著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創作而成。
  • 日本AI「復活」阿童木之父?來說說阿童木在潮流藝術的「復活」
    《鐵臂阿童木》《火鳥》《怪醫黑傑克》大家都不陌生,如今這位漫畫大師離世已有 31 年,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曾為我們的童年注入了夢幻的色彩,讓我們無法忘卻。///近日,手塚治虫的「新作」《斐多》即將面世,當然,這部新作並非真正出自手塚治虫之手,而是人工智慧模仿其作品風格生成的。
  • 正義機器人少年 鐵臂阿童木的前世今生
    很有可能,他也是很多人接觸的第一個動漫機甲形象。2009年阿童木被製作成CG電影,在中國各大院線上映,使好多人在影院的大屏幕前重溫了一場童年夢。如此算來,從上世紀50年代誕生,阿童木已經陪我們走過60多年的歲月了。這歲月長得足以使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變成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而在這60年裡,這個正義的機器人少年又經歷了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逆著時光,回到最初,細數他的成長經歷。
  • 日本動漫的引領者——手塚治虫
    》、《鐵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多羅羅》等等。在他的作品中,《鐵臂阿童木》是第一部被搬上電視熒幕的動漫,影響了整整一代人。《新寶島》被公認是日本漫畫的起點,是無數日本漫畫家的參考資料。 手塚治虫從小受華特迪士尼的作品影響,想製作出和歐美迪士尼標準一樣的日本動漫。在和東映的合作後創作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開始製作動畫電影。
  • 《鐵臂阿童木》又要被翻拍了,這次的阿童木不太一樣
    據說動畫製片方之一 Caribara  還重新創作了故事情節,這個看上去略年長一些的少年阿童木將住在女博士家,勇鬥惡人……這部動畫預計也在明年上映。不知道 7~12 歲的小孩是不是能接受整個新版的阿童木,反正那些原著粉尤其是其日本土著粉肯定接受不了,這部動畫的預告在他們之間引起了挺大爭議。
  • 《鐵臂阿童木》和《變形金剛》當年免費送給中國背後的商業秘密!
    日本漫畫家手塚治虫在1952年開啟了《鐵臂阿童木》的漫畫連載,該漫畫當年的問世轟動了整個日本。1966年《鐵臂阿童木》被改編成193集的動畫在日本熱播。1978年,原北京電視臺正式更名為中央電視臺。1979年,日本電子品牌「卡西歐」進入中國市場。
  • 「氣一氣」動漫藝術家 ——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神一樣的《鐵臂阿童木》,來段音樂吧:《鐵臂阿童木》是手塚治虫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首次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NTV在1980年重新繪製了阿童木。同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黑白「蟲制」版的《鐵臂阿童木》,阿童木也是最早引進內地的日本動畫。
  • 鐵臂阿童木之父:手塚治虫的創作秘密
    正義的機甲少年阿童木、怪醫黑傑克、火鳥……擁有漫畫之神之稱的手塚治虫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漫畫經典形象。不禁讓人好奇他創作漫畫時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NHK在1986年(也就是手塚治虫去世前三年)對他創作狀態進行了貼身記錄,拍攝了45分鐘的短片《手塚治虫創作的秘密》。這段影像可謂彌足珍貴。手塚治虫的創作作品達到700部以上,已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最多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之後,他還創作了多部四個漫畫,但對於這種漫畫形式深感局限性太多,手塚治虫想要創作出一種新式漫畫。1947年,手塚治虫擔當繪畫的漫畫作品《新寶島》發售單行本。正如圖片所寫,現代主流映像漫畫的發展方向上手塚治虫走出了第一步,這為日本漫畫發展打下了基礎。
  • 來吧,阿童木!
    一加微信,我對他刮目相看,沒有別的原因,這位朋友的微信頭像是鐵臂阿童木。一問果然,他是阿童木的忠實粉絲。每個年齡的人都有自己的年齡密碼,用現在的話說「暴露年齡」了,我這個年齡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不喜歡鐵臂阿童木的。今天是「鐵臂阿童木」動畫片在日本首映65周年的紀念日,當然要寫幾個字懷念自己的少年時光。前兩年鐵臂阿童木翻拍成大電影公映,我看了以後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