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是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樂觀自信。青島市南區實驗小學在5月25日來臨之際,組織進行「5.25我愛我心理健康周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愛自我,從而關愛他人,關愛社會。
5月24日,青島市南區實驗小學邀請青島按摩康復醫院朱大夫來到課堂上,和「慧創青年研學社」老師一起,面向小公民們進行「525·我愛我」心理健康講座,通過身邊的案例和小故事深入淺出地描述了孩子們的一些心理特徵,循循善誘引導孩子們如何認識自身的壓力、如何正確把控自己的情緒。
在現場互動環節,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把平時不敢講的話都大膽地講了出來;有的孩子甚至流下激動的淚水,情緒得到了很好的宣洩。課堂上氛圍溫馨,遊戲、談話、交流,讓孩子們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成長,不僅意味著知識的增長,更意味著心理的健全、人格的豐滿。孩子們懂得了要與他人同心協力,心手相牽回報社會。
除了心理健康講座,青島市南區實驗小學還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周活動。5月20日的升旗儀式上,青島市南區實驗小學的心理小研究員向全校師生分享了《關愛自我·關注心理健康》研究性學習報告,並介紹了保持心理健康的小妙招:多學習心理保健知識,閱讀心理保健的書籍、參加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以及參與心理健康公益活動;給心靈多一份關注,不斷檢視自我、塑造和諧心靈。
5月22日下午,青島市南區實驗小學「慧創青年研學社」領導、老師、學生、家長一行十餘人到訪青島市按摩康復醫院探訪腦癱兒童,12歲的小喆同學。在孫麗瑋老師和王子寧老師的組織下,多彩多藝又愛心滿滿的孩子們為小病友帶來精彩的故事、動聽的歌曲,送上精心製作的「愛心翅膀」手繪,圖上是孩子們的小手印和為小病友寫下的祝福話語,貼心的幫小病友也在圖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紛紛表達了想與小病友做摯友的心情。一個小時的友好互動,孩子們之間用文字傳遞友誼,用歌聲打開世界,用笑容相知相伴。通過分享、給予,孩子們收穫了愛和友誼,學會主動關愛他人,體驗幫助他人的美好。
二年級家委會主任陳老師組織家長沙龍,對於家長朋友們進行「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為主題的家庭教育指導。分析了不同性格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特點,呼籲家長們設身處地地用包容的心態看待孩子們的各種行為,幫助孩子走過自我認同、人際關係的迷茫階段。通過沙龍,探討怎樣提升家庭功能,幫助家長們找到了更好應對孩子行為問題的方式。
蒙田說過,解讀心靈的秘密,了解自己,是一切成功的基石。通過「5.25我愛我心理健康周」活動的積極參與,學生們進一步認識和發掘自我。學校在以後的工作中,會繼續深入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和加強團隊輔導及,讓每個孩子都在最燦爛的陽光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