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AMD 已表明不會將Zen 2 或以後的微架構授權給中科海光,但並不代表這個「中國芯」計劃會停滯或取消,據中科海光透露,已成立超過500 人的研發團隊將現有Hygon x86 處理器14nm 製程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 改由TSMC 或Samsung 代工,核心時脈將會進一步提升,預計2020 年底前問世。
2016 年AMD 與天津海光達成了合作協議,以2.93 億美元作價將AMD Zen 架構授權給海光,Hygon x86 處理器是由THATIC (70%) 與AMD (30%) 合股的海光集成生產,透過購買AMD的x86 CPU 授權來進行處理器設計再將委外代工,基本上整個設計複製了AMD Zen 架構,性能上相較其他中國芯計劃更理想,產品只限於中國市場不能外銷,同時每顆售出的Hygon x86 處理器,AMD 都可以從中賺取授權費,收入非常可觀。
不過,AMD 在Zen 處理器取得成功後,並不打算與中科海光再進行合作,因此Hygon x86 直至目前為止亦只能持維14nm 製程、Zen 架構,無論在性能與時脈上均受到限制,因此中科海光決定自行成立超過500 人的研發團隊,在沒有AMD 的協助下將現有Zen 微架構設計移植至7nm,放棄GlobalFoundries 改由TSMC 或Samsung 代工,雖然仍是舊有架構但時脈將會大幅提升,預計整體性能會有10~15 % 增長。
在中美貿易戰期間,有計多中國本土的x86 處理器開發計劃上場,旨在取代中國政府機構使用中的Intel 與AMD 處理器,尤其是此前中國電信宣布了2020 年伺服器的集採項目,總計購買56314 臺伺服器,中科海光x86 處理器佔比高達20%,即便中國芯性能還不能跟AMD / Intel 產品相比,但是中國推動國產CPU 發展已是重要國策之一。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計劃2020 年換掉30% 非國產電腦,2021 年再換掉50%、2022 年換掉最後20%,估計2,000 萬至3,000 萬部非國產電腦被淘汰,此外,中國政府亦計劃以本土作業系統取代Microsoft Windows,從處理器到OS全部自主研發已成為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