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逗,很可樂,但是文化素養低,內含不高,內蘊不夠。這是我們對「嶽越」即嶽雲鵬、孫越這對相聲組合的觀感或印象,特別是嶽雲鵬,他的「五環之歌」是個啥?「啊,五環,你比六環少一環,啊,五環,你比四環多一環……」。沒意思的「歌詞」,將蔣大為演唱的《牡丹之歌》,撞得七零八落。還有,他拿腔拿調地「平仄平仄平仄仄」,又讓古詩詞格律「躺」了「槍」,好在是個「空包彈」。不懂,你還不能繞行?
我並不認為郭德綱是當今相聲界的「頭牌」,當然,較他更好的不多,而郭德綱配搭于謙說相聲,也還是堪稱爐火純青的,只是有些輕浮,有些油滑。嶽雲鵬攜孫越說相聲,無論取材還是細節處理,應該說比其師都遜色一籌。
今年春晚,「嶽越」將以《妙言趣語》登臺,而且,該相聲節目是唯一的相聲節目。
因為過往的歲月所賺得的高人氣,許多人對他倆充滿期待。
不意外吧?我也是期待者之一。
嶽雲鵬成為德雲社的「一哥」,能受到眾人青睞自然是不容易的。來自底層,沒有文憑,他和他的作品傳遞給人們的,正像他在他參演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那個胖子,純樸又執拗,為了愛,風雨中追逐。而其成名之道,應該說在於其找到了鍥合自己的風格:萌萌噠天真,小小的調皮,類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機鋒和靈巧卻在「上樹」的過程中透露。
既是相聲搭配,各斯逗捧,在「嶽越」組合中,孫越也非「素人」,孫越沉穩(不是指體重),頗得傳統相聲捧哏的真傳,不事張揚卻能恰當地抵達「戲份」。或許說:孫越是弓,嶽雲鵬是弦,彌合成一把強弓,成就了「力量型」演藝的需要。
他們是存心要演好節目,他們也拼盡全力演好節目。
「嶽越」所說的相聲是踏入「很好笑」這一「廟堂」的。
「很好笑!」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評價一些人事,難免會生岐義,但用來評價喜劇沒錯,評價相聲,簡直就是很高的讚譽。有的相聲就不好笑,演出者束手無策,觀眾一片唏噓。
我是這樣思考的:對於相聲藝術來講,「很好笑」又不是全部。大抵佔七成吧。對於材料的甑別選擇,認真「盤活」,又大抵佔一成,不出錯苛求了點,常識性的總不能錯,所以,所有的「老戲骨」都是認真的人,因為認真,才顯德藝雙馨。餘下的兩成,是作品表演完畢,留給觀眾的回味。所有的藝術門類其實都有共性:貼近生活,但又要高於生活。「高於」方有藝術質感,方能舉重若輕地承載觀眾的喜怒哀樂,煥發人性的光輝。而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標準,正是給予人回味的力量。
「很好笑,夠認真,有回味。」當是相聲藝術的圭臬,但「夠認真,有回味」,「嶽越」是不夠的,尚需作出更多努力。
《妙言趣語》會不會是「嶽越」的突破呢?按題旨演繹,設若只是些「段子」的集合,我們指望別出新裁一些,設若已經別出新裁了,我們指望別出「心」裁,在開發「笑點」的同時,鑿中人們的痛點,以見證人性中幽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