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鄭屠面對魯達的挑釁始終順從忍讓,是否能躲過一死?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如果」,假如什麼事情都有「如果」,那就不存在什麼事情了。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第一,如果「鎮關西」鄭屠能怎樣都順從忍讓,那就不是鄭屠了;第二,魯達聽聞鄭屠的斑斑劣跡,心裡已經有了狠狠教訓鄭屠的想法,必然不會輕易放過鄭屠;第三,鄭屠與魯達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鄭屠對魯達的挑釁忍讓必然是有限度的,而魯達的目的就是要激怒鄭屠,所以,二人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如果「鎮關西」鄭屠能怎樣都順從忍讓,那就不是鄭屠了。
我們都知道,惡霸之所以會成為惡霸,就是因為他們不但殘忍惡毒,而且囂張跋扈,他們平日裡為非作歹、欺壓良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他不可更改的生活方式,就像「鎮關西」鄭屠這樣的人,別看他只不過是一個殺豬的屠夫,但由於他攀附上了小種經略相公,成為當地官府指定的豬肉供應門店,鄭屠就覺得自己也是個人物了,也因此賺了不少錢。鄭屠既有背後的靠山,又有錢,自然就開始幹些為非作歹的事兒了,一個惡霸就這樣慢慢養成了。所謂為非作歹的事兒,無非就是欺男霸女,因而會趁火打劫,霸佔了金翠蓮三個月,待到金翠蓮被他的大老婆趕出家門,厚顏無恥的鄭屠居然還要在金翠蓮傷口上撒鹽,反而訛詐金翠蓮還他三千貫典身錢,這其實純屬子虛烏有的事情。明明是他白白霸佔了金翠蓮三個月,一文錢都沒有支付給金翠蓮父女。正因為鄭屠做的這事兒太缺德、太囂張了,才會徹底激怒魯達,讓魯達決定要狠狠教訓他一頓。
第二,魯達聽聞鄭屠的斑斑劣跡,心裡已經有了狠狠教訓鄭屠的想法,必然不會輕易放過鄭屠。
魯達當時他的身份是小種經略相公府的提轄官,當地人都稱呼他為魯提轄。魯達本來是老種經略相公帳下的軍官,深得器重,後為了支援他的兒子小種經略相公,被委派到了小種經略相公帳下。魯達做了多年的軍人,脾氣火爆,武功高超,更兼天生神力,罕有匹敵,所以在當地無人敢惹。但魯達萬萬沒料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還會有鄭屠這號人物恬不知恥地自封為「鎮關西」。魯達當年憑藉軍功,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尚且沒有自稱為「鎮關西」,如今他鄭屠一個殺豬的屠夫居然自封「鎮關西」,魯達聽了當然是心頭火氣太大了。更何況這個殺豬的還敢明目張胆欺凌一個賣唱的女子,白白睡了金翠蓮三個月,又藉故讓他大老婆把金翠蓮趕出家門,這已經算是很過分了,可這個無恥的殺豬屠夫還不算完,還敲詐金翠蓮父女三千貫,太無恥了。魯達這樣嫉惡如仇的人怎麼可能會放過這樣無恥的鄭屠?
第三,鄭屠與魯達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鄭屠對魯達的挑釁忍讓必然是有限度的,而魯達的目的就是要激怒鄭屠,所以,二人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從魯達的角度來說,鄭屠這傢伙就是豬鼻子裡插蔥——裝象,明明就是一個下三濫的殺豬屠夫,幹了這麼多壞事,居然恬不知恥地自封為「鎮關西」,這實在是挑戰了魯達的底線,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魯達都無法容忍鄭屠,他不知道則罷了,現在既然知道了,肯定不會放過鄭屠,必然要找理由上門去狠狠教訓鄭屠一頓。但應該說,此時的魯達的確只是想狠狠教訓他一頓,並不是真的想要鄭屠的命。但問題就出在鄭屠這裡。他平日裡兇橫慣了,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哪裡有他被別人欺負的可能呢?更何況,現在魯達故意眾目睽睽之下這樣消遣他,他有不少傻子,當然知道魯達是故意來找茬兒的。剛開始,魯達的兩個要求,他都照做了,言下之意也就是說給足了魯達面子,當魯達提出第三個要求的時候,鄭屠的忍耐限度已經突破了,終於徹底爆發了,就拔刀相向,而這正是魯達等待的結果。不這樣,魯達哪有機會教訓鄭屠呢?只是沒想到,魯達拳頭太重了,居然三拳就把鄭屠給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