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教育技術(ID:et123et) 作者:楊曉哲
最近,雖然已是暑期。
但是由於正在給本科生上暑期小學期的課程。
我深深地覺得,所有時間,要麼在上課,要麼在備課。
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的上午8點開始,一整個上午時間全在上課,而且是線上直播課。
再加上一些大大小小的線上會議,常常一整天下來,我感覺自己不是生存在線下,而是線上。
教育·生活
人的同理心總是在親身體驗之後才會具備。
聯想到之前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生,不也是這種感覺,天天在線上上課,一整天都在線上學習。
我並不清楚,學生們是否當時就開始恍惚地覺得線上才是一日之主體。
因此,線上教學抑或線上學習,理應不僅僅是教與學,更是生活,更是成長的新時空。
追問·監管
教師要不斷追問與反思的不僅僅是,學生是否隔著屏幕在聽,在看?
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在思考、在參與、在協作、在交流、在成長?
最近幾周,進行了不少問卷與訪談,關於一線教師線上教育的體會。
大多數老師都覺得,線上教學對那些自律性非常好的學生,好學的學生,以及學習習慣保持非常好的學生,整體上效果理想。
但是,那些不自律,不習慣,不自覺的學生差異度特別大,在教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學習成效直線下降。
我覺得這種說法很有代表性。
但這種想法本身也陷入了另一種困境。
仿佛在反過來證明,學校教育,面對面的課堂,最大功能在於監督,在於盯著學生去學習。
真的是如此!
學習·點燃
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另一系列的問題。
如何引導學生形成學習習慣?如何激發學生可持續的學習方法?如何讓學生獲得學習探索的自信與成就?等等。
學習總是充滿奧秘,教育也是如此。
蘇格拉底曾說過:「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
希望線上教育的短暫試行,帶給我們的是更多深入本質的思考,更多未來融合的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