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婁燁是第六代導演中最有人文情懷和哲理追求的「大師級的料子」,可惜其作品屢屢犯禁,影響了他的正常生產,惜乎作品乏量,另外,其一貫的先鋒性、探索性和個人性的影像風格也使他曲高合寡,難有理想的社會認同,不過從專業的角度看卻是非常寶貴和重要的,是中國電影不可少的一個脈系,其新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就是如此,值得一看。片中,性、愛、情戀、金錢、欲望、兇殺、犯罪、懸疑、案件,社會矛盾、倫理糾葛、人性困境等,電影中常見的一些基本或時尚的元素悉皆交匯一爐,既有戲劇性的懸疑緊張,又聚焦重大社會衝突,同時又以性慾、情慾和人性做其最後的基底,故既驚心又深刻。婁燁是個電影弗洛伊德主義者,喜歡把「性慾」和社會重大事件並置處理,並以前者為後者的基礎和動力源,其力作《頤和園》是這樣,《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也是這樣,比如婁燁在該片的片頭專門設置了一對青年男女在野外激情野合的情節,就是有明顯的寓意的,它是全劇的「魂」,意謂故事中的諸矛盾、悲劇均因它而起,而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劇中,唐奕傑、姜紫成、林慧、連阿雲、小諾等人的矛盾就是起於男女間不倫的性慾和情慾,而導致三角戀、扭曲的家庭關係,還有畸形的「愛」。爆發在社會前臺的是政府強拆和市民利益之間的尖銳的社會衝突,包藏在中層的是盡人易推知的「權錢交易」,而深隱其深層的則是這男女之間的性慾、情慾和扭曲的人性、倫理,可以說正是有了這樣一個「設置」,就使這部電影有了人性人慾的「原型意義」,使其達到了社會學、美學和「精神分析學」相融合的思想和藝術的高度,因此不得不說這是近年來少有的一部電影力作。值得重視。
電影《送我上青雲》,文藝片、探索片,是追問人生的意義的,以不確定性和背反性來表達人生的無奈和荒謬,具有主題的開放性和哲理性,是近年來不多見的類型。但內容尺度有些大,為少兒不宜。姚晨的涉性表演,若沒有足夠的勇氣是不敢飾演的。影片的主題似乎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可問題是怎麼上、上什麼樣的雲則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老李的一句話:「愛欲是生死之門,我從哪裡來,再到哪裡去」,看似總結之語,但恰恰又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影片謎一樣的結局,卻又好像是已有答案的結局。
底色、味道、疤痕、知音、人生,每個城市都有深夜食堂,每個深夜食堂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故事的核就是人。電影《深夜食堂》以上海一家深夜食堂為載體,以一些食客為樣本,通過人和飯菜的關係、食客和食客的關係,廚師店主和食客的關係,勾勒出了幾類人的人生故事,主題意義涉及關愛、奉獻、親情、友情、愛情、勵志、奮鬥、理想、創傷、記憶、歸宿,蘊含了人性、人情的溫暖和光亮,是一部有人情味和生活味兒的特殊的都市影片,可看。
懸念、動作、槍戰、車戰,特別是英雄——「正反兄弟情原型」,是香港警匪片的標配和最高境界,電影《使徒行者2》,既保持了此類型片應有的水準,又有不俗的表現,可看。我不由得想:作為一種類型片,它還有多少可能沒有窮盡?事實是,我們看到的總是它的花樣翻新的某種「新編碼」呈現,總還是有新的驚喜的,以至於我們不得不由衷讚嘆:無論如何它都是香港電影的特產和品牌,你想不服都不行。
美國電影《綠皮書》,反映種族歧視的,細節紮實,對比強烈,情感表達細膩,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像中國某些電影更像哄小孩子的「成人童話」,但卻被缺乏良好藝術鑑賞能力的大眾所哄抬,這對中國電影並不好,我們太需要多一些比較的眼光了。
電影《烈火英雄》,中國災難片的重工業形態,或首部重量級的災難片,場面宏大,劇情緊張,動作性強,節奏感十足,激烈、酷烈、慘烈、壯烈,特技效果具有大片風格,很震撼人。中國首部消防題材作品,能拍出如此動作水平,實在令人驚喜。
電影《銀河補習班》,關乎教育,關乎父子之情,關乎勵志、意志和成長,真情感人,正能量滿滿,是不錯的劇情片。鄧超、任素汐,演技一流,已可作教材用。
靈魂原石、娜塔莎、史塔克、美國隊長、愛你三千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抒情、勁爆、壯觀、震撼,如歌如詩,大氣磅礴;史詩級盛宴,不看遺憾。
2019年9月11日星期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