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傾聽「珈」人的 武漢大學 收錄於話題#武漢大學32#武大歡迎你6
江城風雨,尋一歸處
山水多情,珞珈是家
春櫻夏荷,變成熟悉的模樣
煙火人語,灑滿長江的碼頭
以「珈」人之名,溫暖歲月
其實在軍訓的時候,學校就已經讓我有一種「家」的感覺了。當時大家每天都在太陽下一起訓練,一起流汗,一起曬黑,也很迅速的就親近起來。這樣的集體活動很容易讓離家的孩子有一種歸屬感。在梅操聽匯報表演的那個晚上,大家紛紛打開手機的手電給臺上的同學應援,我一回頭就看到了這一片星海。當時就覺得,我也屬於這裡,屬於這群人,真好。
——@西西的髮帶
要說家的感覺,那應該是東湖畔吧。我家住在河邊,每天能夠看日出,享受清爽的空氣,東湖的景色比家鄉更漂亮,還有涼涼的風,十分舒服。這在我來到武大後,東湖給了我熟悉的感覺,找幾個沒有早八的清晨,坐在棧橋上,日出、晨風、水波,一切都像家。我想,多年後回想起來,只怕這裡已經是我的家了吧。
——@阿貝
在家的時候,我通常會去附近的球場打球,學校裡的操場與籃球場可能是最有家的感覺的地方吧。與在家一樣,在學校我也能夠在茶餘飯後和好友去到操場散散步,也可在傍晚帶上籃球奔赴球場,揮曬汗水,與球友笑談生活趣事。
——@騫騫
在武大和在家一樣,我不會感受到孤單,因為我有老朋友陪著我,同時,許多新朋友也陸續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如果說要給在武漢求學的大學時光下個定義的話,那就是生命中第二個家,新老朋友不斷出現、一座城市漸漸變得熟悉……等到回首往事時,處處皆是回憶。
——@Sharvans
每次經過一天的學習,寢室最能給我家的感覺,因為像家,所以可以躺在被子上無所顧忌地放空自己。不僅有穩定快速的校園網絡還有舒服的空調可以吹,累了就上床睡覺,難道這還不是家才能帶來的隨意與舒適嗎?
——@小寶
每個學期考試周的時候是最戀家的時候,面對考試複習和實習的雙重壓力,再加上寒暑假的即將到來,這個時候就異常的戀家。每每這個時候,總會坐在操場上或是東湖邊,吹著涼風,和父母打個電話,聊聊開心的事情,這時是最有家的歸屬感的。
——@小肯今天學習了嗎
應該是武大的社團給了我家一樣的感覺吧,社團裡學長學姐們平時對我們的關照,一起團建時活潑的氣氛,還有給新成員舉辦的年終頒獎大會,一點一滴,都給了我家的溫馨和歸屬。
——@旺旺
家?那必然是新修的杏園食堂,一桌一椅、一磚一瓦,舒適得像家,各色菜品,花樣豐富,一想起就唾津潛溢,溫暖得像家,看起來總算是有了本部的感覺,如果說學校是我們的家,那食堂不就給了家的感覺嗎?
——@莫莫噠
人間煙火,溫暖可親。武大的食堂,武大的美食,總能撫慰我離家的孤獨。白吃不厭的重慶小面、性價比超高的自選菜、夏天首選的烤魚、越吃越香的熱乾麵、不用出校就能吃到的火鍋……可能這就是家對我體重的縱容吧。
——@DZ
我們一家子都比較喜歡小動物,特別是鄰居家的小花貓,經常跑到我家來蹭飯,這些小小的動物,組成了家的一部分。在學校裡,這些小精靈到處遊走,時不時碰上幾隻,比鄰而居,它們也算是我的鄰居了吧。不起眼的小生命,點綴了我的生活,慵懶地訴說著,這也是家啊!
——@方木木
首先,最有家的感覺的,當然是我那個和家裡一樣亂糟糟的書桌啦。雖然亂,但是要找重要的東西還是找得到滴(๑>
其次,是武漢的月亮。就像蘇軾說的,「千裡共嬋娟」,不論家在何方,故鄉的舊友、家中的親人,都和我共有著這一輪明月。而且,武漢的晚上總是天氣挺好,不會忽然下雨,也不會忽然間天陰下來。
珞珈的星星倒是和家裡的不太一樣,在家看星星要往西邊看,而在學校裡,走在信部的操場上,抬頭就有很明亮的星星閃爍。
最後,是我們可愛的圖書館啦。(特指信部圖書館,因為其它的我還沒去過)圖書館的書桌超級大,而且沒有宿舍書桌上雜七雜八的東西。進入圖書館,開啟學習模式之後,便很難再去想其它雜事;就像在家裡,躺倒沙發上之後,除了看電視,也不會去思考或者擔心什麼。一切都是很純粹的。
——@俞忻元
在「珈」的第四年了,最想念的莫過於珞珈山上的小徑了。三年本科時光讓我養成了散步的習慣,無論我的心情如何,總能在草木中感受到平靜與放鬆,同時也把太多回憶存放在這了。
——TomRiddleWantANose
回「珈」以來,家的感覺真的有了。食堂阿姨親切的笑臉,久違的老師同學的笑臉,還有學校所有為我們安全回「珈」保障的所有人關切的笑臉,這這一張張笑臉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仿佛像從家到家了!還有熟悉的課堂和磨人的早八,我回來了!
——@珞珈山小羊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上大學,最能給我家的溫暖的大概是學校的工作人員吧,食堂阿姨、宿管阿姨、環衛工人…記得有一次在食堂端著碗盤準備刷卡的時候地面溼滑險些摔倒,內心的驚嚇、耽誤後面排隊同學時間的愧疚、出糗的尷尬…一時間心裡五味雜陳,這時食堂阿姨溫柔關切地問我有沒有受傷並囑咐我下次一定要注意食堂的地面,心中頓時被暖意填滿,當我坐下來吃飯的時候又想到提醒我們換季加衣、早出晚歸時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等各種生活細節的宿管阿姨,還有在我路過時停止掃地和澆水的環衛工人…真的非常暖心,即使家人不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人體貼照顧我們,給我們家的溫暖。
——@張小璇
來武大之前有在深夜思慮過種種非主流的傻事,諸如一個人上學,一個人熬夜,一個人匆匆走過絕望坡,只當是求學,客居珞珈。不過能把這種無名焦慮確實變成一段深夜笑談的,就是命中注定遇見了你們三個女孩。一起胡鬧,一起侃天侃地,一起去東湖吹風,把周麻婆楓園炒酸奶和各種火鍋都吃了個遍。她們之中,有的精緻有的可愛,有的溫敦有的機敏,在咕嚕冒泡、白霧蒸騰的火鍋前,我們用快樂水代酒把盞交談,緩緩道出我們四個的人生理想與星辰大海,那一刻,每個女孩都會因為夢想而變得熠熠生輝。那些暖軟的情感,總在不知不覺間融化我的心,讓我感覺到家的溫暖,讓這段客居不再是獨自前行。
我們的故事不算《小時代》,那樣盛大而戲劇的青春疼痛文學讓我覺得惶恐,不過這些歲月光陰確實在我心裡開闢了一條洪荒。有時我難以安放,那些翻來覆去的思鄉情愫,但是有你們在的地方,永遠可以成為我心靈的小家;你們每個女孩所活出的精彩,都守著我靈魂的珞珈山。
以「珈」人之名,我許諾,我們美好的情誼不會止歇,我們永遠是珞珈一少年。
——蕉下白鹿
山水多情,記錄著青春
煙火溫暖,撫慰著身心
歲月輪轉,迎來送往
珞珈始終是「珈」人們的港灣
歲月無聲,催促著珞珈少年
山水草木皆如夢
夢裡回家是珞珈
●
●
●
●
●
●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內容來自投稿
封面圖:張然
文案:方洪
原標題:《以「珈」人之名,悄悄對你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