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分西漢和東漢?

2021-02-23 小新說趣事兒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陳湯奏疏》

dvdf

林俊傑《三國》裡的「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年不休」,讓東漢變得家喻戶曉。你可曾想過,那麼多的朝代為什麼只有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還有那南宋北宋又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尋找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的原因。

dvdf

漢朝經歷了,漢高祖劉邦開國->呂后幹政   ->文景兩帝韜光養晦->漢武帝劉徹開疆擴土之後,才進入鼎盛時期。

然而漢朝進入鼎盛之後,國家的權利卻握在輔佐大臣手裡,這是為什麼?

dvdf

武帝晚年身陷「巫蠱之禍」冤殺了自己的太子劉據,傷心不已。駕崩之後,立年僅8歲的劉弗陵登基,為漢昭帝,昭帝年幼,就命霍光任輔政大臣。

我們來看看霍光輔佐的幾位皇帝的不同命運。

【1】憋屈的皇帝——劉弗陵

昭帝在位13年,執政期間沒有任何實權,霍光為確保自己的外孫女皇后專寵,甚至讓昭帝的其他嬪妃都穿特定褲子,以免和昭帝幽會。造成昭帝至駕崩,一直沒有子嗣。

【2】27天的皇帝——劉賀

漢昭帝死後,霍光後立武帝孫子劉賀為帝,然而劉賀僅僅27天就被霍光廢了,其廢帝理由居然多達上千條,劉賀也是悲劇的很。

【3】流落民間的皇帝——劉病已

劉賀被廢,霍光改立武帝的曾孫劉病已為漢宣帝,(即被廢的劉據太子流落民間的孫子,也算是彌補當年對劉據的虧欠)。

宣帝在位期間,霍光依然大權在握,宣帝外出都受霍光的監視,日子也是十分的不好過。

 霍光死,滅霍族

霍光輔政達20年之久,期間立兩帝,廢一帝。他的兒子、女婿掌握兵權,親戚子弟遍布朝堂,權勢之盛,一時無二。然而在死後,宣帝很快將霍氏一族滅門,其當年安葬的陵墓到今日已被盜竊一空,只留下一個光禿禿的土包。

到此漢朝輔政大臣獨攬權利的局面,終於停止。

你以為漢朝從此就順利了,答案是更慘。漢朝在後來的幾百年裡面一直被自己的親戚虎視眈眈,最終還弄丟了江山。

dvdf

宣帝後經過了短暫的元帝,進入成帝。成帝即位後,王政君為皇太后,王氏一門十人,相繼封侯,權傾天下。先是王鳳輔政,王鳳死王音輔政,王音死王商輔政,王商死王根輔政,輔政大權成了王家的私有品。

最終,王氏家族的輔佐權利在傳到王莽的時候,終於成功奪走了劉氏的江山。

dvdf

王莽稱帝後,改國號為新朝,都城仍在西安,然而王莽的政治能力卻十分低下。其制定的制度一改再改,幾年下來,逼得農民不得不起來反抗,最後王莽窮途身亡,被綠林軍所殺。

dvdf

王莽稱帝後,地方起義軍崛起反對新朝。其中以劉秀的綠林軍勢力最強,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即位,稱光武帝。他沿用漢為國號,史稱東漢,定都洛陽。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一方面是其中經歷了王莽新朝,分為新朝前和新朝後;另一方面是因為西漢首都西安靠西,東漢首都洛陽靠東。

後來的史學家為區分就以首都位置偏西的西安為西漢,位置偏東的洛陽為東漢,至此就有了西漢和東漢的說法。

然而,東漢依然沒有躲過西漢被外戚幹政的命運。

東漢末年,再次出現外戚與宦官勾結,腐敗現象嚴重,地方開始有組織的爆發起義並瓦解了東漢政權。

政權被推翻之後,地方豪強乘機獨立,互相爭鬥,最後形成了大家熟知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思考:

 為什麼漢朝一直沒有解決外戚幹政的問題,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在王莽奪權之後,為什麼東漢後期又犯同樣的錯誤?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End -

相關焦點

  • 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後漢,漢不僅是民族,更是國號
    晉只有東晉西晉沒有南晉北晉,宋只有南宋北宋,沒有東宋和西宋。而漢既有東漢西漢,還有南漢北漢。另外漢還是歷史上用過次數最多的國號。東漢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一共傳了十四位皇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漢朝。
  • 羌人:困擾東漢王朝百餘年的邊患,最終和東漢兩敗俱傷
    前言:說起漢朝的邊塞戰爭,很多人往往會想起西漢朝廷和匈奴的戰爭。而對於東漢,很多人也會想當然認為,東漢的主要對手依舊是匈奴人。但其實並非如此。雖然東漢時期,東漢確實和北匈奴爆發過戰爭,但是,東漢和北匈奴之間的戰爭,並不是東漢朝廷的主要問題。
  • 西漢與東漢之間,除了王莽之外,還有二位漢朝皇帝
    西漢與東漢之間,是存在15年的王莽新朝,之後劉秀建立東漢,史稱「光武中興」。鮮為人知的是,王莽之後劉秀之前,其實還存在兩位漢朝皇帝。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隨後開始託古改制,史稱「王莽改制」。
  • 東漢和西漢,哪個更強大?
    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蛇轉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後經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劉氏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餘年。那麼兩漢相比的話,又是誰更強大呢?從漢高祖劉邦到之後的漢武帝劉徹再到後來的漢中宗劉詢他們這一代皇帝基本上都屬於開疆拓土的皇帝。漢高祖劉邦就不需要多提了,在秦末亂世時期擊敗了其他軍閥一舉奠定了漢室江山。
  • 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然而秦朝三世而亡,其結局和命運可悲可嘆!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真正在華夏大地上紮根是從漢朝開始的,自漢高祖劉邦在楚漢爭霸中脫穎而出,大漢王   原標題: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然而秦朝三世而亡,其結局和命運可悲可嘆!
  • 漢朝和羅馬誰更強大?
    單在西漢武帝年間,漢武帝就在全國境內,設立了五十個鐵官,每個鐵官都統轄一個或數個冶鐵工場。羅馬「32處工場」的規模,只是小兒科。正是這個獨家優勢,造成了漢朝與羅馬之間,一樁截然不同的奇景:當歐洲中世紀的遺址裡,還有大量木農具與青銅武器出土時,漢朝的遺址上,卻常用大量鐵製農具兵器。甚至西漢長安武庫,更是清一色的鐵器裝備。羅馬「鐵器時代」?問過漢朝沒!
  • 為什麼東漢小皇帝頻出,卻能維持兩百年統治,曹魏出了兩個就亡了
    隨後各方諸侯四起,紛紛起兵討伐逆賊董卓,至此東漢王朝,皇權旁落,名存實亡。那麼為什麼東漢可以連出這麼多小皇帝而不亡,後來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只是出現了一個小皇帝就大權旁落了呢?最大的原因,其實是在於人心。首先,東漢是繼西漢又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東漢雖然是漢光武帝劉秀建立,但是他延續了西漢的禮儀制度,實際是西漢的另一種形式繼續統治,歷史上並稱兩漢。兩漢四百餘年的歷史,國家處於大一統的環境下,人們早已習慣劉氏為王。
  • 漢朝為什麼對匈奴窮追猛打?為什麼不以德服人?
    漢朝還是佔了不少地方的,也開發了不少地方。河西走廊——本來是白種人月支族群的故地,後來月支被匈奴擊敗,匈奴佔領河西走廊。漢朝反擊匈奴後佔有河西走廊。設立酒泉、張掖、武威、天水。(河西走廊地緣)酒泉:漢軍打贏了仗,把酒倒在河水裡慶祝,以示全軍同飲慶功酒。故名酒泉。
  • 劉秀和他的東漢王朝,其實都平庸的沒啥大理想
    由於西漢的休養生息政策,西漢末年全國人口已經從漢初的1300萬增長到6000萬,而隨後的王莽篡位和緊隨而來的動亂,短短幾十年時間使全國人口劇烈下降到3500萬。而這個數字,一直要到一百多年後的東漢末年才恢復到6000萬。單從這一個從側面,就可以知道東漢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 東漢時期,強悍的北匈奴是如何走向衰落的?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
    前119年,隨著西漢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持續了四十餘年的漢匈大戰正式宣告結束,漢朝最終擊潰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成為了亞洲的唯一霸主,而被擊敗的匈奴徹底走向了衰落,不復往日的榮耀,無力再與漢朝為敵。此後,被漢朝趕出漠北的匈奴遠遁西北,至前58年,在西漢與西域烏孫國的聯合打擊下,匈奴分裂成五部,各為其主,相互攻伐。
  • 漢朝皇帝詳情速查一覽表
    漢朝歷經407年,從楚漢爭霸以劉邦勝利開始(公元前202年),到漢獻帝劉協退位禪讓(公元220年)。在這期間,一共經歷了西漢、新朝、玄漢、更始及東漢五個朝代。西漢皇帝一覽表西漢享國210年,經歷14帝(包括呂后掌權期間的兩位少帝)。其中,駕崩年齡超過50歲的僅兩人,為開國皇帝劉邦與漢武帝劉徹。
  • 匈奴的滅亡時期,漢和帝的豐功偉績,且看東漢中期的故事
    提到東漢,似乎只有東漢初漢光武帝劉秀和東漢末年分三國這兩件事,顯得有些有趣。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整個東漢就沒有值得說道的時期。其中的漢和帝就是其中有趣的一方面,漢和帝此人在歷史上,似乎並沒有什麼名氣,以至於人們腦海總想像不出的他的事跡?
  • 東漢光武帝劉秀,定要承襲「漢」號的真正原因!
    ,手持一柄東漢時期根本沒有的類似三尖兩刃刀般的花哨兵器,對一個匈奴打扮的使者(此人帽子上懸掛兩條大狗尾巴、身穿女真金國的行頭)怒喝:「我東漢帝國是不好欺負的!」王莽 畫像東漢、西漢首先,東、西漢在時間上不相銜接,西漢在公元8年就被王莽給篡亡了,東漢直到公元25年才被劉秀建立,其間世道紛紜,不僅有王莽的「新朝」,還有綠林軍扶立的劉玄 「更始政權」以及赤眉軍扶立的劉盆子「建世政權」。
  • 對漢朝歷史一些看法
    但是,像東漢那樣,掙扎出三國歷史,頗能說明一些問題。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最終建立西漢,鑄就了漢族宏大的氣象,影響千年。漢儒與其他朝代的儒家不同。氣象宏大,簡易練達。易經上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簡從。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就如鑄造模具,模具不一樣,器就不一樣。漢朝的建立,是經過大難的。削平大難。秦末農民戰爭,生民傷亡極大。前秦諸侯爭霸,生民傷亡前所未有。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 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算不算漢朝延續?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由劉邦建立,東漢由劉秀建立,前前後後,兩者共歷29帝,享國407年江山,其間,還有一段「新莽」政權。有人說,不對,那劉備建立的「蜀漢」呢?是不是也應該算作漢朝的延續?
  • 漢景帝酒後「犯錯」,結果卻有意外驚喜,從此為漢朝續命近兩百年
    事與願違,漢朝似乎已不復存在,東漢已不可能再有,但王莽自己錯了,為東漢的建立提供了機遇。在王莽執政時期所推行的一些政策過於超前、過於草率,將貴族財主的土地收歸國有,並免費分配給百姓,禁止奴隸買賣,這兩項政策使貴族財主的利益遭受了嚴重損失,引起了他們的集體不滿,這些人是反王莽的骨幹。
  • 漢朝皇帝哪幾個有廟號的,為何漢景帝治國有功績,卻沒有廟號
    廟號在西周時期就被廢除,然後到漢朝後開始重新啟動,廟號與諡號不同,諡號是後世子孫對祖先生平的一個評價語,用最簡短的話對祖先做一個評語就諡號,廟號只是用來祭祀的名號,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漢朝既有廟號又有諡號。
  • 漢朝初期為什麼有兩個皇帝,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
    是漢高祖劉邦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天下的四分五裂,建立了西漢。那麼西漢初期為什麼會有兩個皇帝呢,一個漢朝皇帝,一個南越國皇帝。那麼趙佗為什麼敢於在西漢面前稱帝,西漢為什麼卻默認了趙佗的稱孤道寡?西漢與其藩屬國南越國一.南越國歸順漢朝後,趙佗卻為什麼敢於稱帝:1.漢高祖劉邦去世:本以為趙佗只會是一個「王」,然而他卻活出了「皇帝」的感覺。並且趙佗還實實在在的稱了帝,當上了真正的皇帝。
  • 漢朝:漢服就是漢朝服飾?NO!
    只是我個人吧,對漢朝的服裝比較感興趣,你再給我說道說道漢朝的人都怎麼穿吧!全金髮:漢代基本秉持「三重衣」的結構,最內層著中單,有曲領,也有直領,外面穿直裾袍,最外層是襌衣,即用單層薄紗做長衣。東漢,頭戴赤幘,身著絳紗袍,內衣是曲領中單;
  • 此人才是西漢第一功臣,比兵仙韓信都強,400年後其後人終結漢朝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劉邦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支離破碎。長眠於地底的劉邦根本不會知道,大漢王朝將會在400年後被取而代之,就像當年項羽看見秦始皇出遊脫口而出的那樣。他更不知道的是,取代他的子孫漢獻帝完成一統的不是中山靖王劉景之後劉玄德,反而是當年他辱罵過的那個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