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適馬的鏡頭黑科技是開始於2008年的50/1.4。那一年這枚鏡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隨而適馬開始從畫質到工藝走向全面化發展,走到今天他的目標已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鏡頭副廠,與蔡司看齊的野心早已昭然若揭。隨著今年一系列電影鏡頭髮布,這個小目標其實也已經不遠了。無疑,今年最值得關注的兩枚人像鏡頭一枚是索尼的GM系列85/1.4另一枚就是今天這枚ART85mm/1.4 DG了。相較於前者的專屬性,適馬或許更值得期待一些。
正如標題所言,我的初體驗就是這樣的感覺,你未必需要擅長人像,但是當你按下快門後你一定會喜歡上這枚人像頭。然後你也會發現,85mm這個焦段原來也可以有很多的題材選擇。
紮實的手感 名副其實的大眼睛
周四下午拿到的這枚鏡頭,模特還沒有合適的檔期,所以評測稍稍擱置到下周。不過面對這枚鏡頭還是忍不住要先嘗試一把。做工紮實,是如今適馬高端鏡頭(如ART系列)的標誌,這枚85mm/1.4 DG毋庸置疑也是這樣的感覺,金屬的質感搭配銀色A標感覺上確實是大氣而上檔次。這兩年有這樣一個細節不知道用戶是否注意到,適馬的高端鏡頭在手動對焦環方面的橡膠環寬度要超越其他品牌。而今次到站的這枚85/1.4尤為突出,寬度達到了近4.5cm。差不多一個男子大半個手掌的寬度。這種設計我個人比較喜歡。他可以讓攝影師可以最快速度進行手動對焦。另一個細節在於鏡頭口徑——86mm。這個口徑直接幹掉了各品牌手中的85mm鏡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眼睛。
豐富的色彩過渡與柔軟的背景虛化
既然只是試片就可以比較簡單直接的上圖談感受,其實從樣片就可以看出如今手中的這枚Art85/1.4 DG在色彩過渡與背景虛化全然不遜色與原廠鏡頭。虛化效果很好,我個人的感覺是輕柔的而不是那種奶油般的厚重的味道。室內拍攝時色彩過渡豐富而清新。中心點的銳度也非常不錯可以和之前的幾款鏡頭媲美。總體來說,沒有明顯的短板是這枚鏡頭目前試用下來的直觀感受。到手的這枚鏡頭是佳能卡口,與手中5DS的配合度也非常好,沒有明顯的水土不服。我想對於很多佳能用戶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說實在的1.2的意義而今看來真心不大。
虛化效果
局部放大
裝上單反後有種略囂張的感受
正如開篇所言,我就是那個全然不擅長人像拍攝的人。但是真的開始使用這枚鏡頭卻發現他可以涉獵的題材很多。總體來說鏡頭的做工紮實也、畫質也確實出眾。如果非要指出這枚鏡頭的一些不足的話,那我想目前來看也就是即使搭配單反上後這枚大眼睛有點囂張的感覺吧。當然這些只是初體驗後續更為詳細的測試,請關注隨後的評測內容。
測試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