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璀璨,星光閃耀。今天下午,第三十屆潮汕星河獎暨第十三屆潮汕星河國瑞科技獎、第九屆潮汕星河輝勇師表獎、第七屆潮汕星河中青寶助學金頒獎、頒發大會在汕頭隆重舉行。
據悉,今年又有261名優秀青少年和62個先進集體喜摘「品德、學業、科技、文藝、體育」五項星河大獎,9位科技精英、97位優秀教師分別榮登潮汕星河國瑞科技獎和潮汕星河輝勇師表獎榜單。另有21名潮汕優秀學子獲得星河助學金資助,48名潮汕優秀學子獲得中青寶助學金。
在今天的頒獎、頒發大會上,中共汕頭市委副書記、汕頭市市長鄭劍戈向頒獎大會的召開以及獲獎的「星星」、科技人員和老師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充分肯定了潮汕星河獎的設立對推動潮汕地區文化教育和經濟發展發揮的積極作用。他在致詞中還指出,汕頭正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汕頭市委、市政府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動員全市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以亞青會的舉辦為契機,努力加快汕頭經濟特區的發展。
廣東省政協原副主席、潮汕星河獎基金會創會會長林興勝在致辭中指出,星河事業是潮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品牌工程,希望獲獎的潮汕佳子弟、科技精英和當代師表,更加奮發進取,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同時,希望海內外眾多鄉親繼續關心和支持星河事業,共同努力,不斷擦亮星河品牌,把星河事業做大做強。
被譽為「潮汕青少年諾貝爾獎」的潮汕星河獎創立於1990年,該獎以「獎掖潮汕佳子弟,造就銀河摘星人」為宗旨,鼓勵潮汕地區廣大青少年奮發學習,積極向上。截至2019年,潮汕星河獎基金會已表彰和獎勵青少年學子6701名、優秀教育工作者528名、優秀科技工作者246名,資助貧困學子1277名,在潮汕大地上產生了強烈的「星河效應」。
頒獎臺上群星閃耀,頒獎臺下小記者們也「萌」動全場。他們主動出擊,追訪「小星星」、科技「明星」、講臺精英,和他們一起暢談獲獎感言。
在第十三屆潮汕星河國瑞科技獎的獲獎者中,鄧文浩率領他的團隊完成了嫦娥四號工程探測器和著陸器月面任務規劃的預演驗證及仿真驗證工作,為嫦娥四號工程作出貢獻。成為汕頭市首家獲得國家級航天工程項目肯定的科技企業。
小記者鄭捷宇:鄧叔叔,您好!請問您是汕頭人嗎?您覺得汕頭的科技創新氛圍怎麼樣呢?
鄧文浩:我已經在汕頭工作22年了,我覺得我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汕頭人了。汕頭的科技創新氛圍很好,我相信未來會更好,特別是有你們這些年青一代的努力,潮汕的人才將會成為潮汕未來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小記者鄭捷宇:是什麼支撐著您在科技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呢?
鄧文浩:是一種探索未知的求知慾。無論是對於任何科技工作者,還是對於你們小學生,求知慾是我們學習和探究的動力之源。
小記者李涵菲:青少年學生如何從小培養對科技的興趣呢?
鄧文浩:我覺得應該從日常生活培養起,要多觀察、多思考,多問「為什麼」。雖然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是當你學會帶著「為什麼」去學習時,就會慢慢培養出你們對科學、科技的興趣。
小記者胡傳時:您什麼時候萌發出科學的夢想的?
鄧文浩:從小好好學習,就會逐漸萌發探索科學、科技的欲望。攀登科技高峰,要有好的基礎,在你們這個年紀,就要踏踏實實學好課本的知識,為未來探索高新科學技術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記者陳佳陽:在科技探索的路上,您有遇到過什麼挫折嗎?
答:當然有,探索科學道路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科學探索本身就是對很多未知的探索和論證,這個過程一定有很多挫折。但是,我們作為科技工作者也好,作為一名學生也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學霸,隨隨便便就能考高分,一定會遇到困難,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是科技工作者,還是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們要有勇氣,並要勇敢地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第九屆潮汕星河輝勇師表獎特別獎獲得者、汕頭市潮陽區第一中學副校長、高中歷史高級教師李賽娥,主動放棄前往香港定居的機會,留在汕頭教書。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小記者們,讓小記者們想一探究竟。
汕頭市潮陽區第一中學副校長、高中歷史高級教師李賽娥
小記者李涵菲:李阿姨,您好!您覺得讓您放棄更優渥的條件留在汕頭教書的原因是什麼?
李賽娥:一方面,我捨不得我的學生和同事,捨不得離開這麼融洽的教學環境。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對家鄉的情懷,我是汕頭人,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希望能留下來為家鄉培養更多的人才。
小記者胡傳時:您覺得放棄優渥的生活條件,留下來教書對您來說收穫最大的是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呢?
李賽娥:在這三十多年中,我收穫了痛苦和快樂。首先是我和我的愛人分居兩地,我和我的孩子一直在這裡,直到孩子去香港讀大學,才與爸爸團聚。所以很多的家庭的責任我都要自己承擔,所有的重擔都要自己挑,很辛苦,很煩惱。但當我看到自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他們走上更好的人生道路,我又很快樂,很有成就感。這就是我的得與失。
小記者陳佳陽:獲得輝勇師表獎後,您覺得您還會在教育方面上繼續做哪些努力?
答:不管有沒有獲獎,我覺得我都會一如既往在教育工作上繼續努力,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的義務就是不斷引領學生走上正確人生軌道。我們要傳遞的學生的,不僅僅是學習上的知識,更重要的還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小記者林詩詩:你覺得新時代的少年應該具備怎樣的品德呢?
林潼瑤(第三十屆潮汕星河獎品德獎一等獎獲得者):應該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感恩老師和家長的愛,並把這份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小記者陳佳陽:今年是你第二年獲得潮汕星河獎了,請問獲得星河獎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林潼瑤:一方面是對自己過去表現的肯定,另一方面是為學校爭光,我很開心,但我也會戒驕戒躁,爭取以此為新的起點,獲得更大的進步。而且每年參加星河獎的頒獎儀式,我都收穫了很多小夥伴,跟眾多「高手」切磋。
小記者陳佳陽:作為潮汕星河獎學業獎的獲得者,相信你在學習上一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吧,可以和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分享一下嗎?
嚴小羽(潮汕星河獎學業獎三等獎獲得者):我覺得我在學習上的事半功倍原因在於我找準了努力的方法,而且要持之以恆地為目標而努力。而在學習上,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自我檢驗。自我檢驗是不斷提高學習成績的好方法。比如,可以用考試成績來檢驗自己最近有沒有進步。也可以通過列歸納提綱,寫筆記,背誦默寫等方式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這些都是很好的自我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