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敗,亞美尼亞割地了?

2021-01-08 地圖帝

當下的亞美尼亞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土耳其,另一個則是土耳其支持之下的亞塞拜然。

以一敵二,亞美尼亞確實招架不住。因為單是亞塞拜然一國,就有八萬平方公裡國土、一千萬人口、常備軍九萬餘人,而亞美尼亞自己,卻僅有三百萬人口(亞塞拜然的三分之一不到)、三萬平方公裡國土(亞塞拜然的三分之一多一點)、常備軍四萬餘人(亞塞拜然的一半),更何況對手還有土耳其的加持呢?

所以亞美尼亞輸了,而且要割地,即便有俄羅斯出來幹預,最終亞美尼亞還是要付出戰敗的代價,就是三個實際控制地區正式割讓。

圖-亞塞拜然

第一個,是1840平方公裡的拉欽區,1992年納卡衝突初起之際,亞美尼亞人控制了這裡,並在2002年亞族人口就達到了一萬五千人。現在這一地區將割給亞塞拜然,這一萬多亞美尼亞人,毫無疑問唯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趕快走人。

第二個,是1150平方公裡的阿格達姆區。上世紀90年代,這裡也被亞美尼亞人所控制。戰亂至今,阿格達姆區昔日繁榮的首府城市阿格達姆市,早已成為廢墟一片。只是從大量廢棄的建築看,從前似乎也曾熱鬧一時——現在,這裡也將割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人唯有逃亡。

第三個,是1936平方公裡的克爾巴賈爾區,這裡在90年代人口曾一度高達五萬人。曾全部屬於亞美尼亞,如今還是要割給亞塞拜然。

圖-圖中深綠色是亞塞拜然奪取的半個納卡地區,另外三個地區是亞美尼亞割讓的

納卡地區和這三個地方,名義上屬於亞塞拜然,實際控制是亞美尼亞,總面積接近1萬平方公裡。現在亞美尼亞戰爭中丟失了半個納卡地區,通過談判又丟了這三個地區,只剩下半個納卡仍然實際控制,但已經是一塊飛地。

從2020年11月14日開始,這三個地區的亞美尼亞人陸續撤離,他們居住許多年的房屋被付之一炬,因為不能留給亞塞拜然人。路透社的新聞說,亞美尼亞人「站在起火的房屋前,淚流滿面。還有夫妻含著淚水,在空蕩的屋子裡看最後一眼。路邊排成長隊的卡車上,裝滿了家當。」

圖-納卡首府

不得不說亞美尼亞人,確實是這100多年中很不幸的民族。1915年,同樣是亞美尼亞人,只不過是生活在西亞美尼亞的那些人,遭到土耳其人的屠殺,至少有一百萬人死於非命(當時該區域的亞美尼亞人,一共也只有兩百萬)。

正值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四分五裂、走向終結的時代,巴爾幹半島之上的希臘、塞爾維亞等紛紛獲得獨立,奧斯曼人怒火中燒卻無可奈何。而生活在土耳其東北部的人們,即所謂西亞美尼亞,便不幸成為奧斯曼人發洩怒火的對象。

奧斯曼有人說了這麼一句話:「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民族。」奧斯曼人說狠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圖-兩國首都位置

1915年,奧斯曼人將六百多名亞美尼亞的知識分子全部逮捕處決。他們在幹這種事上真的很懂射人先射馬的道理,知識分子確實是一個民族的精英所在,一旦一個民族的精英被團滅,其抵抗力便很快喪失。但是奧斯曼人還是有點擔心,他們隨後又在帝國的軍隊裡很細緻地甄別出那些亞美尼亞裔的軍人,全部清除。在這一時刻,哪怕你抱著奧斯曼人的大腿發誓自己如何赤膽忠心地忠誠於伊斯坦堡,都沒有用,只要你身上有一滴亞美尼亞的血,都會被清除。

隨後便是對土耳其的東部區域,大批亞美尼亞的男人被絕對歸零。而略有姿色的年輕女子,則被掠為女奴販賣。

圖-亞美尼亞人

起初這類事只發生在東部,當時還有一些亞美尼亞人生活在土耳其的西部,但不要以為他們能逃脫。實際上他們的命運幾乎是一樣的,先殺掉你們的精英分子,再把軟弱的人送上死亡之路慢慢折磨。

當時的俄國正和奧斯曼開仗,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後,其境內剩餘的亞美尼亞人一度出現獨立的期望,但結局也是在凱末爾的勝利大進軍中化為烏有。

圖-亞美尼亞女兵

此後,在這個國度的亞美尼亞人,甚至不能把自己視為亞美尼亞人。直到2007年,仍有一位土耳其籍的亞美尼亞裔記者因為視自己為亞美尼亞族人,且堅持認為以往的亞美尼亞大屠殺真實存在,而死於一名十七歲土耳其少年的槍下,槍殺地點就是伊斯坦堡最繁華的街道之上。

所以回歸到這場戰爭的最後結果,你仍能清晰地看到,世界是如此現實,如果你身處兩個強人的暴力威脅之下,而你的能力又不足以自保,那麼結果就只有一個:你會被暴打一頓,世界上沒有人會真的來幫你。

拉欽、阿格達姆和克爾巴賈爾,這些地方亞美尼亞佔多數,後來被蘇聯強行劃給亞塞拜然,十幾年前亞美尼亞人奪了回來,現如今又歸亞塞拜然了。也許別人會這樣安慰亞美尼亞:你們割的地不是領土,只是實際控制土地。不知道亞美尼亞人聽了,會否舒服一點。

相關焦點

  • 內憂外患,亞美尼亞戰敗割地賠款,總統要求總理立即辭職
    但是對於這次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民眾卻表示:這簡直就是「喪權辱國」,完全就是不平等條約。2020年11月16日,亞美尼亞總統官網報導,亞美尼亞總統阿爾緬·薩爾基相對全球亞美尼亞人發表了講話,主要內容有:親愛的亞美尼亞,阿爾扎赫和海外同胞們,世界各地的亞美尼亞人目前正處於我們民族千年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我們民族為之奮鬥的祖國獨立的目標已遭到動搖。
  • 亞美尼亞被西方拋棄,不但要割地還要賠款,民眾卻埋怨俄羅斯
    在俄羅斯強勢出手之後,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終於選擇了停火,並籤署停戰協議。然而,就在亞塞拜然人民歡呼雀躍之時,亞美尼亞人民卻一片愁霧慘澹,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主要就是因為,按照停戰協議的規定,亞美尼亞將會把克爾巴佳區和拉欽區交給亞塞拜然,只保留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以及周邊地區。
  • 不敢得罪俄羅斯,亞美尼亞槍口一致對內:3天內總理必須下臺!
    此前持續了一個多月的納卡戰爭最終以亞美尼亞戰敗割地賠款而唏噓收場,戰火是暫時平息了,但戰爭引發的亞美尼亞內政危機仍在繼續。由於不滿總理帕希尼揚籤下了如此「喪權辱國」的停火協議,亞美尼亞大批民眾走上街頭,高呼帕希尼揚是叛徒,要求其下臺謝罪。
  • 亞美尼亞割地賠款!澳軍士兵隨意殺人!世界仍舊是那個殘酷世界
    ▲慌忙舉家離開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有的亞美尼亞人帶走了家鄉的一捧土因為他們可能永遠也無法回來了但有些老弱病殘和不捨得離開家鄉的亞美尼亞人,可就慘了。最近網上曝光出亞塞拜然軍隊進入納卡地區後,毆打亞美尼亞平民和打砸平民房屋的視頻。▲被燒毀的房屋2020年對於亞美尼亞來說,絕對是一個「屈辱+血腥」的年份。
  • 阿和亞持續了6周的戰爭終於熄火,亞美尼亞為何要割地賠款?
    其實,在最早的時候,也就是四世紀時,亞美尼亞人先在這個納卡地區定居了下來,因為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是鄰國,後來,又有一些亞塞拜然的人,也來到了這個地區定居。但是,這份協議是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亞美尼亞不僅要割讓納卡地區的大部分領土出去,還要支付亞塞拜然500億美元的賠款,以亞美尼亞的實力,這個賠款它們要20年才能還完。
  • 亞美尼亞「割地」認輸,俄羅斯卻成最大贏家
    據路透社11月11日報導,在普京的斡旋之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終於籤署了和平協議。兩國同意納卡地區"完全停火"。從11月10日開始,俄羅斯維和部隊正式進入納卡,負責監督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停火,路透社指出,普京20年的心願終於達成。
  • 輕信美國付出慘痛代價,亞美尼亞割地賠款,20年內無法還清債務
    近日,亞美尼亞總檢察長格沃爾克.科斯塔尼揚證實,亞美尼亞除了承認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佔領大量領土之外,還將向亞塞拜然賠償超過500億美元。以亞美尼亞當前的經濟水平來說,要想還完這500億美元需要至少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 戰敗激起民憤!數萬亞美尼亞人走上街頭,威逼總理下臺
    亞美尼亞境內如此民憤沸騰,究其緣由,自然是由戰敗而引起的。12月5日,土耳其安納多盧通訊社曝出,因亞美尼亞國家武裝部隊此前在納卡地區戰爭中戰敗,並於11月10日籤署停火協議之後,亞美尼亞人一直認為這份停火協議是一份喪權辱國的協議,不僅有大批領土被迫割讓,還造成亞美尼亞軍隊大批武器裝備被摧毀。
  • 亞美尼亞屈辱戰敗,籤下喪權辱國停戰協議,主戰派:不準停火!
    當地時間10日凌晨,亞美尼亞也公布了停戰條約,而根據條約的內容,亞塞拜然可以繼續保留目前在納卡佔領的地區,但是亞美尼亞需要交出其手裡控制的大部分地區,只能保留納卡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周邊的一部分領土,以及與亞美尼亞本土連接的至關重要的交通走廊——拉欽走廊。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也將維和部隊進入納卡地區,負責執行停火協議。
  • 亞美尼亞家家戴孝,大批民眾高呼再次開戰,跟亞塞拜然討還血債
    據亞美尼亞新聞網12月14日報導,日前亞阿兩國再次在納卡南部地區爆發激戰,亞美尼亞宣稱本方有6人受傷,而亞塞拜然則聲稱有4名阿軍士兵被打死,隨後阿軍方宣布展開「反恐行動」,並出動重兵攻佔了亞美尼亞控制的2個村莊,此次衝突引起了外界高度關注,雖然有俄軍維和部隊的周旋,但是兩國衝突卻依舊爆發,這也讓人對納卡地區的和平前景十分憂慮。
  • 屈辱失敗、割地停戰,亞美尼亞人衝進總統府痛打賣國賊!
    亞美尼亞沒有及時向俄羅斯求援導致的嚴重後果,應該有亞美尼亞自己承擔。如果亞美尼亞能夠一心向俄,俄羅斯即便不幫著打也不會坐視不理,退一步講,哪怕俄羅斯始終不支援,俄羅斯境內的亞美尼亞人也會主動返鄉作戰,俄方預估這部分人大約有3萬左右。但實際情況是,幾乎沒人回去幫忙。
  • 臺灣網民意淫大陸戰敗割地 大陸網友評論亮了
    解放軍的轟炸機悄悄和臺灣玉山合了個影,臺灣網民已經在討論「開戰」,角度還很感人——如果大陸戰敗,要割讓哪些省份給臺灣。 下圖藍色區域省份的朋友,你們已經被臺灣網民單方面割地了…… 話說,紀冠綸並不是唯一一個意淫讓大陸割地的臺灣人。 前幾天,有個臺灣網友在PTT上發了個帖子,標題是:「大陸攻臺失敗,臺灣要大陸割讓哪個省?」
  • 亞美尼亞明明擁有伊斯坎德爾,直到戰敗前才使用,到底啥意思呢?
    如果大家回顧一下納卡衝突的話,大家會知道,在戰前亞美尼亞從俄羅斯引進了伊斯坎德爾飛彈系統,這可是最著名的一款戰術彈道飛彈,在讓人意外的是亞美尼亞明明擁有伊斯坎德爾,在納卡遭遇無人機暴虐,仍不用伊斯坎德爾進行,直到馬上要輸了才想到用,確切的說,直到10月9日,獲得了雙方即將籤字停戰的消息才急忙投入戰鬥
  • 2020年這場戰爭讓人絕望,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老人孩子都得上戰場…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納卡戰爭,持續了一個多月之後,在俄羅斯強勢介入之後,雙方最終選擇了停火。停火協議的內容,對於戰敗的亞美尼亞來說,完全可以用「喪權辱國、割地賠款」來形容。亞塞拜然新聞網也在11月14日報導,亞美尼亞總檢察長科斯塔尼楊已經證實,亞美尼亞不僅要割讓領土,還承諾要給亞塞拜然賠償50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幾天前,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俄羅斯的牽頭下簽訂了《停火協議》。亞美尼亞總理尼古拉·帕辛揚(Nikol Pashinyan)宣布,這項「令人難以致信的痛苦協議」結束了兩國對納卡有爭議地區的戰爭。
  • 亞美尼亞戰敗僅因親美反俄?別找藉口,先從自身戰略找一下原因吧
    不管怎麼說,納卡衝突的結果是亞米尼亞的失敗,如果有一天戰爭結束了,人們還會談論戰爭的得失,自然亞美尼亞為什麼會失敗?或許許多人都會提到,由於亞美尼亞的親美反俄,導致俄羅斯束手無策,那麼,亞美尼亞的戰敗是否只是因為親美反俄?答案: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先從自己的策略中尋找理由!
  • 亞美尼亞割地賠款,民眾連夜搬家,帶不走的一把火全部燒毀!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戰爭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停戰,雖然現在亞美尼亞方面還在嘴硬沒有承認自己的失敗,但是很顯然亞美尼亞已經耗不下去了,不然也不會落到各地賠款的地步!現在短暫的停火也是通過各地換來的,因為亞美尼亞政府非常清楚,雙方繼續交戰下去,亞美尼亞除了亡國沒有其他的結果,因此才選擇割地求和,但是亞美尼亞的民眾對此卻非常不滿,很多人直接鬧到了議會,把議長都打了,稱政府賣國求榮,殊不知,如果不用土地來換取和平,最後可能整個亞美尼亞都會被亞塞拜然吞併了!
  • 亞美尼亞拒絕「投降」,向阿方發射「伊斯坎德爾」
    目前,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方首腦已經發布聯合聲明稱將會停火,並籤署相關協議。不過,就在達成停火協議前的幾個小時,亞美尼亞竟然向亞塞拜然發射了兩枚"伊斯坎德爾"彈道飛彈,這個消息還是非常令外界驚訝的。
  • 俄羅斯維和大軍全面增援,亞美尼亞後方亂套:反對派全面「逼宮」
    俄軍納卡開啟排雷作業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隨著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局勢開始進入新一個階段,亞美尼亞推遲將凱爾巴賈爾地區移交給亞塞拜然,這尚未影響三邊協議的其他規定的執行-亞美尼亞方面在11月20日前完全離開了阿格達姆地區
  • 戰敗的亞美尼亞太慘了:喪失大片領土,還增加了成千上萬名寡婦
    《孫子兵法》上說,"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左傳》也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戰爭不是兒戲,一旦戰敗那是需要付出慘重代價的
  • 國葬現場群情激奮 三萬亞美尼亞青年當場報名入伍:永不屈服!
    儘管亞美尼亞在新一輪亞阿衝突中以失敗告終,但誰也不能低估亞美尼亞人頑強不屈的民族個性和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小以色列和高加索之虎著稱的亞美尼亞可不僅僅是浪得虛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一定會捲土重來的!亞美尼亞國防部11月19日發布消息,亞美尼亞在葉里溫為在納卡衝突中戰死的官兵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國葬現場群情激奮,悲痛和屈辱的淚水滴滿了每個人的臉龐!消息稱,亞美尼亞舉行的國葬儀式集結了十幾萬民眾,至少有三萬多名亞美尼亞青年當場要求入伍參戰,使國葬儀式變成了誓師大會,也充分體現了亞美尼亞民族永不言敗的民族個性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