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羹,只提供有營養的內容
過年在家百無聊賴看湖南衛視《歌手》,本以為事不過三,已經做了五年的節目不會帶給人驚喜,沒想到一開場就被迪瑪希震住了。等最後一個林憶蓮上場,又被驚一回,這還是那個當年小眼睛的苦情歌手嗎?
51歲的林憶蓮梳著短辮,雖然還是唱著24年前的苦情老歌,但新的編曲、新的情感解讀,驚豔了全場。歲月沒有給她留下太多痕跡,反而讓這個年輕時相貌平平、資質一般的女人越發的有魅力了。
歌唱的氣息、音準、音色和情感控制都無可挑剔
「王菲比林憶蓮小三歲,林憶蓮的聲音比王菲年輕三十歲」,聽完林憶蓮的歌,有網友寫下來這樣的評論。
相比天賦異稟後天懶散的王菲,資質平平的林憶蓮,51歲還在尋找自我音樂突破的道路,還那麼拼,就在她站臺舞臺上的開口一瞬間,小編突然被莫名感動了。
今天讓我們通過音樂來回顧一下這位上世紀90年代天后的自我進化之路。至於你們的新老公迪瑪希,不要著急,明天會說。
她是迄今為止被公認香港成就最高的女歌手
林憶蓮,可能對於大部分90後而言是陌生的,更不要說她的歌曲。但在很多70、80後來說,曾經她被視為是香港樂壇藝術成就最高女歌手,到今天,她成了碩果僅存的依舊活躍在臺前的Diva。
她是公認的香港首席爵士女伶;
香港史上首位單曲進入美國告示牌BillBoard pop-100的歌手;
2000年香港四大媒體聯合評選:本港二十年最優秀唱功女歌手第一位 ;
2000年香港大公報評選:香港20年最佳本地10張大碟,第一位《野花》;
2000年香港大公報評選:香港20年藝術成就最高本港女歌手;
香港首位共鳴腔體開拓到極致(to mental sound level)的高音女歌手;
香港首位使用海豚音女歌手;
在臺灣地區銷量最高的香港女歌手。
林憶蓮的音樂是多變的。但回顧林憶蓮的音樂,你又不難發現,其總是或多或少有她身邊或背後男人的影子,在分分合合中,林憶蓮也在不斷變化著自己的風格。
1990年,林憶蓮第一張同名國語專輯全亞洲銷量達200萬張
出道初期,日系少女風
在出道之初,1米59的身高和單眼皮、小眼睛的林憶蓮和美女是完全不沾邊的。其經歷堪稱醜小鴨故事的現實版。因為出生時眼睛小、鼻子塌、禿頭,林憶蓮還被父母取了個「醜八怪」的小名。
林憶蓮和父親以及兩個弟弟的合影
1982年,還在讀女子中學的林憶蓮陪同學參加電臺DJ的面試,結果同學被淘汰,她卻被錄用,擔任香港商業二臺兼職唱片DJ和廣播員,次年成為全職。
在電臺擔任DJ,林憶蓮藝名六一一
林憶蓮神似八十年代紅遍亞洲的阿信扮演者田中裕子
有趣的是,林憶蓮的發片機會,竟得益於讓她備感困惑的一雙小眼睛。當時香港風行的連續劇《阿信》收視火爆,小眼睛的林憶蓮和阿信的扮演者田中裕子很像,從而讓林憶蓮得到了與新力唱片的合約。
林憶蓮第一張專輯主打曲,曲風以及編曲有典型的日系少女風,後半部分節奏歡快,也代表了80年中期香港流行音樂的審美取向
1985年4月,林憶蓮的第一張唱片發行了。這張唱片,是一張典型的偶像路線的唱片。在當時日本流行歌曲的強大影響力下,首張同名專輯將當時並不會唱歌的林憶蓮定位在討巧的鄰家少女風格上。鄰家少女心態加上歡快日本流行歌旋律,讓她也贏得了不少的擁躉。
林憶蓮(中)陳慧嫻(右)中學合影
當然,一如她青澀的形象一樣,林憶蓮的第一張專輯也是青澀無比,嗓音條件也遠不如同期發片的同學陳慧嫻,在當時,包括她自己,沒有人會預見林憶蓮會成為華語天后。
轉變風格,晉級天后
但得益於後天的努力,外表普通先天不足的林憶蓮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林憶蓮似乎特別得才子們的青睞。這些才華橫溢的音樂人也都想把林憶蓮塑造成他們心目中的那個樣子。
林憶蓮和許願
林憶蓮和音樂人陳輝虹、馮鏡輝二人都有著短暫的情愫,許願是林憶蓮公開承認的第一任男友。他是演員、音樂人,也是明星導師,幫助藝人提升和打造在舞臺上和鏡頭前的專業形象。
林憶蓮都市觸覺系列專輯封面
林憶蓮曾經如此評價許願:「他在形象和音樂上都給了我新的構思和概念。讓都市觸覺系列每一張都有它討好和有特色的地方,但又不失本身性格。」
林憶蓮都市觸覺系列專輯封面
1989年,許願開始擔任林憶蓮形象顧問,並把她引薦給了傑出的音樂人倫永亮。許願為林憶蓮設計《激情》的爆炸頭造型,好評如潮。倫永亮被林憶蓮稱之為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對,沒錯,就是那個《歌手》中的鋼琴伴奏。
許願和倫永亮認為,當時香港流行的天真、感傷或者多情都不適臺外表並不特別美麗、但是聲音動聽的林憶蓮。
《灰色》是林憶蓮第一首熱門歌曲,具有強勁的節奏和鮮明的風格,在同名專輯中,林憶蓮嘗試了多種演唱風格和複雜的高音變化,也第一次讓林憶蓮走到了一線歌手的行列。
他們把情歌和一些關於都市生活的描述集中在一起,林憶蓮憑藉《灰色》《逃離鋼筋森林》等作品,成功的樹立了自己西化、獨立、知性、成熟的香港都市女性代言人形象!更是以一首《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紅遍兩岸三地,這在當時充斥這武俠和情色的香港娛樂圈,這些歌曲簡直是一股清流。
這首歌是《灰色》專輯中林憶蓮歌迷評價最高的一首歌曲,用歡快的節奏表達頹廢的情緒,林憶蓮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在這首歌中開始顯現出來
在這時期,可謂是林憶蓮發展的一個高峰,除了晉級一線女歌手外,林憶蓮還嘗試多種風格,1991年,由許願監製,集Dick Lee、倫永亮、林夕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音樂人製作的《野花》專輯,更是奠定了林憶蓮在華語樂壇天后的藝術地位,如今26年過去了,再看這張專輯都還是很前衛的。
1991年由華納為林憶蓮推出的實驗和概念意義的專輯《野花》,在編曲和演唱上採用了大量中國傳統元素,把傳統的民樂、戲曲和騷靈、節奏藍調和實驗電子的綜合運用無疑在華語流行樂壇絕對是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的,林憶蓮在演唱中真假聲、氣聲以及戲曲風格的變化,至今聽來絲毫沒有隔世之感,依舊感到新潮和前衛。
結識李宗盛,變身苦情歌手
如果說在許願時代,林憶蓮是都市、知性和前衛的話,在李宗盛時代則蛻變為寂寞情歌和苦情歌手。
為了開拓臺灣市場,許願牽線,林憶蓮結識了李宗盛,李坦言林憶蓮是那種你聽到她的聲音就會愛上她的女人。1992年11月,林憶蓮和滾石籤約。
籤約滾石後,林憶蓮激發了李宗盛的創作熱情,他先是為林憶蓮量身打造了《不如重新開始》,後來操刀製作了《Love,Sandy》,從此Sandy也成為了林憶蓮的英文名,此外《為你我受冷風吹》《至少還有你》《夜太黑》也都成為經典。也使林憶蓮成為都市苦情的代言人。
林憶蓮和李宗盛相互成就,在《Love,Sandy》這張專輯中,李宗盛給出了他創作生涯中幾乎是最好的作品,而林憶蓮也將這些作品演繹到了極致。
日久生情,那時李宗盛很多演唱會都會請林憶蓮做嘉賓,在一次演唱會上,一把年紀的李宗盛,在她面像個青澀少年一樣前臉紅、侷促……
1998年林李奉女成婚,婚後林憶蓮相夫教子,沉寂了一段時間,2004年這段廣被看好才子配佳人的婚姻,僅僅維持了6年就以一種非常文藝的方式和平分手。
行走變化的林憶蓮
從日系少女風、到都市知性女性,再到前衛女歌手、寂寥苦情歌手,從粵語到國語,更是把Hip hop、R&B、Rap、Jazz、黑人靈魂樂、百老匯歌劇、崑曲、紹劇、京劇等融合到自身音樂中的歌者。
每一種風格都是林憶蓮,又似乎都不是,林憶蓮身邊的音樂人都希望把林憶蓮改造中他們心目中的樣子,他們認為似乎很懂林憶蓮,其實又無法真正了解林憶蓮。
林憶蓮是樂壇中少有的勤奮者,對音樂要求嚴苛,堅持練聲,還練習瑜伽用來增強體力。
很多音樂製作人坦言,最怕和林憶蓮合作,她對音樂要求太苛刻了。林憶蓮也說過:「我不想要停留在一個地方,然後沒有成長,我永遠相信一句話,當你不進步,你就退步了。」
她不斷的學習新的技巧,努力掌握新的曲風,林憶蓮是華語樂壇中少有的聽現場甚至要比CD感覺還要好的歌手。林憶蓮曾經說過,作為歌者的林憶蓮最喜歡《鏗鏘玫瑰》,歌詞中描繪的獨立和崛強,恰是不斷抗爭和追求更多變化、更多音樂藝術形式的林憶蓮真實寫照。
正如在《歌手》的舞臺上,51歲的林憶蓮無論是形象還是聲音都堪稱驚豔,有觀眾評價「林憶蓮的聲音真的有種分分鐘讓人感動到想哭的魔力,聽起來沒怎麼用力卻有千軍萬馬在我心裡踏過去」。
一句話,在音樂道路上,林憶蓮在求變,求新和求發展,林憶蓮是不甘於平淡和停滯的歌手,其唱功也在不斷的訓練和打磨中,日趨成熟。而她身邊的才子們卻還把她定位在當初的那個林憶蓮,給她設定標籤,矛盾不可避免。
在與許願交往的後期,林憶蓮認為自己的作品商業性越來越強,但是藝術性則稍顯遜色,兩人的矛盾也不斷升級,最終分道揚鑣。
《當愛已成往事》現場版,曾經的才子佳人如今勞燕分飛
在與李宗盛的交往中,林憶蓮雖然紅,但藝術水準和之前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這顯然不是林憶蓮所希望的,再加上事業發現方向的分歧,分手成為必然。
活在當下,做真正自己的林憶蓮
2004年離婚後,林憶蓮對生活、對藝術、對情感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走過華語樂壇的最高峰,也嘗受過數段才子佳人的愛情,林憶蓮深知浮華褪盡,人比煙花寂寞。
被林憶蓮稱為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倫永亮
值得一提的,每一個和林憶蓮交往的男人對她都讚譽有加,甚至念念不忘。等了林憶蓮20年的陳輝虹在二次分手後表示還要等她20年,李宗盛在演唱會現場含淚的隔空對唱更讓人不禁唏噓感慨。
而反觀林憶蓮,則對感情則顯得更加決絕。
她在微博中寫下了「活在當下,把這十年過好」這樣的話,在愛情上,她認為真愛轉瞬即逝,該愛就愛,不盲目奢求天長地久。
現任男友恭碩良
她不顧及世人眼光,與小11歲的鼓手恭碩良墜入愛河,而兩人也達成共識,只戀愛不結婚。
在音樂上,她顯得無比任性,用三年的時間打造了新專輯《蓋亞》,是一張從頭至尾都充斥著陰冷、壓抑、破敗和絕望的專輯,音樂上則用電子、搖滾、碎拍和氛圍音樂來構建。
《蓋亞》是隨性而至的製作,林憶蓮也從這種隨性而發中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沒有商業化的考量,沒有工業化的痕跡,在音樂道路上,年近半百的林憶蓮真正做了回自己。
聽完這首歌你就知道它前衛在哪了
甚至對於批評和質疑,林憶蓮根本就不願意回應,甚至認為也無需回應。我為我自己做專輯,「你不懂欣賞,too bad,沒辦法!」
作為華語天后,參加《歌手》節目,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甚至還遭到了香港歌迷的抵制,而對51歲的林憶蓮而言,挑戰自己,做不同的自己,比向他人交代重要的多。
不得不承認,雖然老套,但對歌者而言,《歌手》是個神奇的舞臺,它能激發歌手的能量。因此,對比24年前的《不必在乎我是誰》,《歌手》中的林憶蓮嗓音條件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但對情感和氣息的把控卻顯得前所未有的老到。而在氣場上,51歲的林憶蓮也比20多年前更加強大。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 綠窗春與天俱莫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 朱顏辭鏡花辭樹
也許王國維的詞是當下林憶蓮最好的寫照。正如多情的父親為了懷念前愛給她取名憶蓮一樣,這個女人在一生的愛恨情仇中閱盡千帆,到如今變得無比的自信、清醒和從容。
或許現在的林憶蓮和你熟悉的林憶蓮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林憶蓮才是林憶蓮自己心目中要成為的那個林憶蓮。
20年前,林憶蓮登上了華語音樂的巔峰,20年後,林憶蓮在努力走向自己人生的巔峰。
林憶蓮遠赴冰島拍攝《蓋亞》專輯單曲《柿子》MV
在人生和音樂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歸零—攀登,進化—打破—再進化,這就是林憶蓮樂壇長青的秘密。
當你認為這是最好的林憶蓮時,她又會給你帶來驚喜,50歲還在進化,最好的林憶蓮在哪裡,我們無法得到答案。
唯一幸運的是,我們正在見證著她蛻變的奇蹟!
歡迎訂閱 『知羹』,只提供有營養的內容 ,每晚一杯有營養的知識
羹!
微信公眾號:zhigeng2017,點擊閱讀原文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