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 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

2020-12-24 澎湃新聞

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 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郭忠華家庭

2020-12-21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郭忠華,1937年6月生,務農,自幼父母離世,隨叔伯哥哥長大,進過私塾後任開陽縣城關鎮頂方村原生產大隊會計,深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對待子女煞費苦心,堅持從嚴管教訓導子女從小遵紀守法、愛國愛家和感恩奮進。他和老伴盧碧珍曾經幾十年堅持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勞作維持生計,堅持勤儉節約、講究衛生、積極向上、與鄰為善、熱心公益,特別是他任會計的珠算速算及堅持每年春節傳承手書對聯蘊含勵志、塑造團結和睦的家庭文化,一直深深影響著子女們的教育和成長成才。

受某年手書春節對聯「看今日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圖將來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的勵志薰陶,他對待五個子女的教育和培養歷來堅持家教從嚴,勤耕重文,崇尚禮儀,積極向上。曾經含辛茹苦通過重視培養子女文化教育,實現「就業進城工作一人,脫貧致富一家庭」,對於帶動鄰近周邊村寨群眾重視子女教育實現就業脫貧有著典型的示範效應,贏得周邊村寨群眾的尊重與讚譽,現屬於鎮村典型德高望重雙老健在的耄耋老人。他膝下五子女現有大家庭人口共計27人,其中,中共黨員有9人;碩士博士學歷有4人,大學本科學歷有6人;從事基礎教育工作有3人,在高校及國家科研院所工作有4人,在國有企業工作有4人,在黨政機關單位工作有1人。

辛勤耕耘,勵志育人

他們倆老曾經一直堅持起早貪黑、披星戴月地勞作,用以維持家庭的正常生活,年復一年,再累也從不抱怨。由於父母去世時他才幾歲,通過進入私塾學習文化當了生產大隊會計,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所以在對待子女的教育上可謂煞費苦心、殫精竭力,堅持從嚴管教,言傳身教訓導子女們從小就要養成遵紀守法、愛國愛家和感恩奮進的情懷,堅持養成勤儉節約、刻苦學習、講究衛生、積極向上、與鄰為善、熱心公益的良好品德,堅持每年春節傳承手書對聯蘊含勵志進取、團結和睦的家庭文化氛圍,堅持做到綠化、美化、優化人居與家居環境。

發奮圖強,追求夢想

作為農村家庭,曾經和子女們聊得最多的就是有朝一日能脫離農活進入城市生活是多麼美好的事情,甚至能擁有自行車、電視劇、縫紉機、收錄機之類的不敢想像。懷揣著這些小小的夢想,子女白天從學校放學回家就幫著幹農活,晚上飯後煤油燈下挑燈夜戰發奮學習。長子郭維坤一九七七年在縣城高中畢業後,本可以外出進入更好的單位謀份工作,可考慮到其兄妹四人還在讀書,我們通常天還沒亮就上山勞作,經常在月亮底下的田間地頭收割的狀況,便選擇進入村小邊任教邊幫助農活,同時也帶動引導著其妹妹和三個兄弟認真讀書。次子郭維祥考入師範學校畢業後在縣城參加工作,不僅帶動其後面的2個兄弟繼續努力讀書,而且又把其大哥、姐姐的孩子們接到身邊讀書培養,不分你我同甘共苦,朝著大家心中共同美好的「夢想」一直努力著。家庭在無形之中就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局面,就這樣子女們一個個的陸陸續續的讀書出去進城工作了,孫輩們也不甘示弱,傳承家庭文化,都自幼發奮好好讀書,如今孫輩些個個發憤圖強、品學兼優。這一大家庭就這樣,一如既往的通過凝心聚力的傳幫帶,彼此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同舟共濟,至今形成四世同堂勤儉持家、人才輩出的文明大家庭。

愛國愛家,愛崗敬業

全家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家庭主要成員均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幾十年來,他們每天都堅持收看CCTV「新聞聯播」,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關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等,認真工作的同時開展好家庭教育,是一個政治上信得過的大家庭。全家至今共計27人中,從沒有出現過違法亂紀行為,能自覺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能潔身自愛、自立、自強,能自覺愛國愛家、關心社情民意、關心家鄉建設等,做到各自工作學習既兢兢業業、愛崗敬業、默默耕耘,又互相激勵、互相競爭、共同提升。在家庭教育中,特別注重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的示範效應,注重自身言行規範和素質品位的養成教育,為子女的成長塑造好榜樣,使其成為「五講四美」的好學生、好班幹、好團員、好黨員等。工作中,幹一行愛一行,勇於吃苦,樂於奉獻,每一個小家庭都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受組織表彰或獲獎次項若干。比如,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全家齊心協力不僅做好各自小家防疫工作,還在工作之餘積極主動義務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中。再比如:次子郭維祥獲評為貴州省依法治省工作五五普法先進個人,貴陽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專家等。小兒子郭育志曾獲評為貴陽市首批高層次創新型青年教師,貴州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分會、貴陽市教育學會德育教育專業委員會家庭教育分會理事,曾獲開陽縣優秀共青團員、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11次項,發表國家級省部級中文核心期刊獨著專業作品9篇,參與研究國家級課題以及主持完成省市縣級教育課題7次項;在貴安新區榮獲省、新區級獎項3次。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無一不凝集著家庭成員間的關心關愛和默默無聞的支持。這是對黨組織、對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積極地影響著我們大家庭的每一個家人成長和發展。

尊老愛幼,家庭和諧

尊老愛幼是這個大家庭中每個小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在子女們讀大學期間,為給家裡節省開支,通過勤工儉學不僅陶冶了情操、轉變了觀念,還使其學會自立自強。在子女們都讀書畢業進城工作的第二年,子女們就商議著把兩老從農村老家接到縣城一起生活。如今子女們都已陸陸續續的成家立業,每個小家庭都非常注重榜樣的力量,夫妻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嶽父母,勇挑重擔,任勞任怨。他們相互團結,有喜事共同分享,有困難互相幫助。對待父母養老家居的安排,子女們採取既要實時主動贍養又要選擇不固定與任意一小家庭居住的方式,充分尊重我們二老選擇自由靈活的生活方式,充分讓我們能「住得好、吃得香、穿得暖,有就醫、有陪伴、玩開心」。現我們雖已年邁,但還身體健康,精神樂觀,生活保障有序,形成了「小家和睦、大家和諧」的良好局面,父子關係舉杯開懷、婆媳關係相處融洽。

如今,每當他二老生日、子女們工作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子女們總是攜手小家一起自覺主動商商量量其樂融融歡聚一堂,時常懷著一顆感恩孝敬之心陪伴著二老靜享天倫之樂。曾經那副對聯依舊激勵著子女們及家庭成員的學習和工作,只是隨著時間歷史的角度,現已調整為「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這或許就是「家和萬事興」在這個大家庭最好的詮釋。

往期精彩回顧

這些三明故事久久流傳……【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孫華忠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

#中國的脫貧智慧#【多彩貴州·決勝2020】我的扶貧故事 | 黃良華:傳好「黨員」接力棒 共建特色「億元村」

原標題:《惜往年嘔心瀝血禪精竭慮為何意 看今朝日新月異滿目春風是新家——郭忠華家庭》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昔日飛沙走石 今朝滿目翠綠
    原標題:昔日飛沙走石 今朝滿目翠綠在藍天白雲、綠樹鮮花的點綴下,位於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三門鎮的桂林桂廣滑石開發有限公司的滑石礦區猶如一座綠色驛站。「全國滑石看龍勝,龍勝滑石看三門。」長久以來,滑石行業流行的一句俗語道出了龍勝滑石的行業地位。然而由於早年開採技術粗糙,礦區飛沙走石在所難免,洗選礦廢水有時不慎流入當地河流中,造成河水汙染,兩岸村民生產生活受到影響。在龍勝三門鎮的大山深處開採滑石的桂林桂廣滑石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滑石行業生產經營的重點企業,集採礦、選礦、運輸、加工、銷售於一體。
  • 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
    「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願此後餘生,光陰含笑,歲月凝香,歲月靜好。
  • 時人莫道霜風近,滿目金黃悅眼眸——《滿庭芳苑》(362期)
    暗香盈滿袖,惜顧復年年。陳業秀(海南)立秋感吟夜晚添涼意,銀輝灑案頭。秋風驚落葉,圓月漲鄉愁。能窺毫末精甄位,善代迷濛準導航。新鬥神功出華夏,甘襄塵世送祺祥。鮑林岐(山東)水上公園偶感乘閒拾趣遇園開,柳釣清波繞榭臺。
  • 宋江出手闊綽,閻婆惜為何瞧不上他?你看閻婆惜另一身份是啥
    也正是因為如此,閻婆惜之母老閻婆,才會盯上宋江,百般令閻婆惜自薦枕席。在原著中,宋江與閻婆惜,始於老閻頭之死。 她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老閻婆無錢津送,棺材尚無。宋江道,原來恁地。你跟我來,去巷口店裡借筆硯寫個帖子,與你去縣東三郎家取具棺材。
  • 禪 是自我生命的享受
    鬱郁黃花是禪,凜冽的清風也是禪,禪無所不在(圖片來源:資料圖)禪在今天有巨大的生機,有它巨大的力量,而它的生命力紮根於(借用陽山德韶的一句話)「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通玄峰頂——最高頂上,禪從它的立意似乎這樣高高在上
  • 81屆鄱陽湖徵稿(13日截稿)丨 80屆「惜糧」專輯(美塑同題)
    頻催我輩思耕耨,苦勸時人惜稻粱。美政精神交語久,蒼生根本相看長。剩餐陋習牽家國,盤淨新風正氣揚。竇小紅浪費可恥(中華通韻) 汗水結出果萬倉,辛勤換得稻花香。尤思一飯耕耘苦,更憫三秋墾種忙。最是鋪張令不齒,應為節儉慣平常。
  • 宋江為何怒殺閻婆惜呢?閻婆惜犯了三個錯誤,最後一條致命
    宋江和閻婆惜婚姻就是典型的不幸福婚姻,分析宋江和閻婆惜的不幸福,需要從【宋江為何怒殺閻婆惜】說起。第一條:賣身宋江得不到幸福宋江是好人,也是仗義疏財的好漢。可是,宋江不是一個好丈夫,尤其不像林衝那樣。體貼和照顧妻子,更不會為了妻子忍氣吞聲。宋江因為小吏的工作性質,工作比較忙碌,也謹小慎微,對於家庭照顧不周。
  • 中元至:思念寄明月,願惜眼前人
    在楊絳看來,生死等同於回家,百年歸土,歸的是家。我們從家出生,在家長大,終於回家。世間輪迴,全自因果;萬事萬物,皆有始終。今夜,為逝去的親人點一盞明燈,對夜祈禱:願天上親人,安息珍重。願世上人間,平安團圓。祭放河燈,願先人一路走好。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 誰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20首春分優美詩詞賞析
    澹澹十裡春風,淡淡十裡春光,這是春天獨有的奢侈與浪漫。「尋一處山清水秀之地,踏青、賞花」,方不負這大好春光,只是今年一場疫情,絆住了所有人外出的腳步,雖然暫時不能出門,但並不影響我們在家欣賞最美春分詩詞。
  • ESS助力吉他手春風,玩出音樂的新味道!
    攝影:Alan 春風說道:「即使上班工作了,我們也會抽時間出來錄音寫歌,因為我們有著那顆熱愛音樂的心。「在家裡客廳或茶店裡,我都會使用ESS的『Joyfullife』音響系統聽歌賞曲,『Joyfullife』能適應我的各種娛樂場景,用來聽音樂、看演唱會、看電影,包括我的日常練琴音效都非常好,低頻很厲害!
  • 經典禪詩100首:收藏心如明鏡
    (靈雲志勤開悟詩)8.山前一片閒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五祖清演開悟詩)9.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神贊蜂子投窗詩)10.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冷蕊自橫斜。精時一片當時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 這100首經典禪詩,可書可畫
    已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文偃詩)5.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破裂,一聲江上待郎來。(分庵主開悟詩)「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非由述作。」——唐。張彥遠
  • 【榮幸】禪意手繪:一新、 一禪 、一輪迴,帶你走進時光裡
    這就是歲月正在發生的就是歲月正在流轉的就是歲月在榮幸姑娘的【一新 一禪 一輪迴】中一新小和尚經歷的四季讓我們再次望見了歲月的樣子【一新】的「春悅」、「夏生」部分,一些朋友已經看過,但這次濾鏡為你們奉獻全套作品。
  • 黃萍:今朝護航為復學 異日楊柳笑春風
    今朝護航為復學,異日楊柳笑春風![責編:胡孟婷][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 散文欣賞:春風掩映梨花開
    春風真有意,一一麗皇居。」詩的意思是柳樹的青翠顏色和煙霧相似,梨花的潔白連白雪也比不上。春風真是有情意,讓柳色梨花裝扮著皇宮,使春天的皇宮顯得更加美麗。唐代詩人司空圖在《楊柳枝壽杯詞十八首》(其十七)寫道:大堤時節近清明,霞襯煙籠繞郡城。好是梨花相映處,更勝松雪日初晴。詩中展現了清明前後的大堤美景:天上的雲霞襯託著樹蔭環繞著郡城;梨花綻放潔白燦爛,更勝過雪天初晴的雪松。
  • 詩詞丨中元至:思念寄明月,願惜眼前人
    在楊絳看來,生死等同於回家,百年歸土,歸的是家。我們從家出生,在家長大,終於回家。世間輪迴,全自因果;萬事萬物,皆有始終。當你路過人間,有著滿目紅燭的光芒,漫天點點的星盞,看著熱鬧繁華的人間,你不會害怕,不會孤獨,不會為我們感到難過,放心離去。儘管人間路途遙遠,儘管前路未卜,我們也不會害怕。若你在天上給我們的庇佑,便無災無難,我亦無懼無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