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能改變報應嗎?定業和不定業的區別在這裡

2021-01-17 飛虹一生

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中,佛教中有因果報應這一說,那麼通過燒香能真的能改變業力嗎?如果幫別人燒香拜佛可以改變別人身上的報業嗎?你如果聽說過「頑石點頭」的佛經故事,那就說明了萬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一塊鐵即可以鑄造成劍,也可以鑄造成盾牌,劍被用來殺生,造惡業,而盾用來保護生命,造善業,那這善業和惡業是屬於那塊鐵的還是打鐵匠呢,今天和大家聊聊這些問題。

1、「三報論」的推出

在《金剛經》中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有為法的東西都是夢幻泡影,佛性屬於無為法。那麼業力呢?首先業力是由我們的肉身犯下的,而肉身屬於有為法,什麼五蘊都是空,既然都是空,那麼業力何來?

在《大般涅槃經》中禪宗最愛「頓悟」成佛,那麼頓悟的一剎那業力的報應鏈條也就斷了,要不然怎麼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呢?但這又有點不太符合世俗的理解。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和尚對報業存在同樣的看法。竺道生從佛經中推出「善不受業報」的理論,但慧雲卻能推出「三報論」,而後者更能得到世俗人的認可。

三報論也即你今生做的壞事,報業會附著在你的靈魂上,當投胎轉世後,你的靈魂和報業將在你的下一世身上顯現。如果你今生殺了一頭豬,那麼轉世後這一刀你必須挨,即使逃過這一生,還有來生,反正這一刀你必須挨回去。

2、佛性「四法印」的驗證

這個理論剛推出來很受用,但漸漸大夥發現要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呀,於是地藏系的佛教徒們推出了讓人祈禱可以消除業力的理論,這樣就有了各種燒香拜佛,法場超度等等宗教生活。

但是如果我們用佛性的「四法印」來驗證這些「三報論」和「燒香拜佛」就會發現其錯誤之處,因為其違背了「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的理論基礎。

人根本沒有不滅的靈魂,如果把身體比喻成一輛汽車,按照世俗的理論來說,靈魂就是駕駛員,這輛車報廢了,駕駛員換一輛車就好了。但佛性不是某種確切的事物,而是某種性質,就像一塊鐵既有「刀」的性質,又有「盾」的性質,佛性就是指你有成為佛的潛質。

在《大般涅槃經》中說過人的肉身是「五蘊」的聚合體,五蘊具有無常、苦、不淨等特徵,凡人通過修行,將這些特徵轉化為常、樂、我、淨就成了佛的「五蘊」,這個時候一旦涅槃,五蘊消亡,就進入「無餘涅槃」,跳出輪迴。從這裡可以看出善惡報應其實並不影響成佛的進度。其實勸人向善只是凡人在修行過程中的副產品,真正的修行者大多在深山老林中苦苦鑽研解脫之道,才不管什麼俗世的洪水滔天呢。

3、定業和不定業

任何事物進入新的環境都會產生變化,佛教傳入中土,其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佛教更加注重報業,而在印度善惡問題並不重要。如果因果循環鏈被鎖死了,那麼萬物的生存繁衍都已經寫入了「劇本」中,這顯然也是不和邏輯的。

所以才有「發無定向」之說,而《大般涅槃經》也強調了不確定性的積極面,這樣:「因果報應的不確定,所以才要修行,追求解脫。」後來,佛家把因果報應其實分為了「定業」和「不定業」,但這中間的界定並沒有人能說清楚。如果「五逆」之罪是定業,那阿闍世王畢竟最後成了轉輪王,也有人說如果真心想佛祖懺悔,定業就會轉化成不定業。

這樣也就解釋了燒香拜佛的作用,就是將定業轉化為不定業,如果有這樣的解釋那麼人就在因果報業的枷鎖中找了一絲自由喘息的空擋,這個空擋就是想佛陀懺悔,信仰佛教。你看,佛陀還是給眾生敞開了一扇窗。

回答了第一個問題,那麼我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鐵塊被鑄造成劍和盾,分別造下善業和惡業,那麼報應應該給誰呢?從定業和不定業的角度,鐵塊是元素的聚合,前世的因果導致鐵塊此時此刻做了不同的工具,而工具又到了人的手上,產生了新的報業,其實鐵塊和鐵匠都在輪迴之中。但如果從「緣起性空」的大乘佛教來看,一切都是空,無所謂劍和盾,五蘊皆空,看到了不過是假象而已,無所謂業報,只是你的分別心在作祟。這樣的解釋,你能接受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定業不能轉變嗎?
    定業有二:一者報定,二者時定。或有報定,而時不定,緣合則受。或三時受,所謂現受、生受、後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惡等業,作已深生信心歡喜,若發誓願供養三寶,是名定業。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難動,是故能令重業為輕;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輕業而作重報。以是義故,一切諸業,不名決定。善男子!
  • 和尚,是信神、燒香拜佛的?
    拜佛我是一個出家人,和尚。很多人見到我,馬上就說,你是信神的,燒香拜佛的。聽到這樣的評價,我心裡就感到拔涼拔涼的。為什麼呢?他是因為,不明白人,也包括他自己,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是的,一旦考慮到自己終究會老,以及死去,榮譽、譏諷、富貴等等都不重要了。於是,佛陀放下所有一切,隻身來到山林,專心一意地參究這些生命現象。他參透了,弄明白了生命是怎麼一回事,並且,他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或直接,或善巧方便地告訴了「同行」以及向他求教的學生們。出家人,是完全專注於向佛陀學習的專職學生,居士,相對而言,是「非專職」的學生。
  • 佛有三不能,不能滅定業,怎麼地藏菩薩卻宣說了滅定業真言?
    佛陀說,不教不度就是殺。可見佛陀不能度無緣,也是真的。不能盡眾生界。不能滅定業,又不能度無緣,有了前邊兩個不能,當然也就有了不能盡眾生界。而《陀羅尼集經》中有《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卻說只要虔誠誦持此真言,就能與地藏菩薩道相交感,就能接受藉助菩薩大願力的威能。從而摧伏、散滅、粉碎一切本來一定要報應的罪業、罪障與惡業。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佛學·拾玖」-「頓悟佛性、定業與不定業」
    我們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苦、有我、不淨」的,我們做一個恰當的推測,如果把這些東西全部斬斷,全部不見了,那麼也就意味著變成了「常樂我淨」。此時還會有業力嗎?答案是沒有了,之前的各種壞事,都將不再受報。這個解釋就是就是我們常說的「頓悟成佛」。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年在農曆特定的時候,經常要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以此來祈禱祈求佛和觀音的祝福,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下,佛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先燒香還是先拜佛。有就是先上香後拜佛。現在大家知道怎麼做了,但是知道為什麼這麼操作嗎?一位老修佛人說出讓大家感到信服,有理有據。下面就讓大家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位老修佛人對順序的看法吧!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其實很多禁忌,並不是佛教的禁忌,在佛教當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禁忌,你去寺廟燒多少高香,並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原因。
  •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的區別?不懂別瞎拜!
    去寺廟燒香,為什麼還有3、6、9的區別?不懂別瞎拜!在我國大地上,不知道有多少座寺廟,很多遊客開始喜歡去寺廟旅行,注意到每次去寺廟旅行都有人燒香做禮拜。 但是,燒香拜佛的風格因人而異。 這裡有什麼講究嗎? 掃墓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有人說拜佛要注意三六九,這些數字有什麼意思? 下次一起看吧。
  • 《陀羅尼集經》裡有一個咒語能轉定業,但不建議初學者使用
    這個咒語叫「滅定業真言」,為地藏王菩薩親口所宣說,誠心誦讀此咒可以消滅一定要報應的罪業。滅定業真言在大藏經中的名稱為「地藏菩薩法身印咒」。過去,因為釋迦牟尼佛在經中說,佛有三不能:一者,不能滅定業;二者,不能度無緣;三者,不能盡眾生界。
  •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談此真言的力量,兼說如何受持此咒?
    這樣,真言的力量更大,能惠及自己和別人。因應「地藏王菩薩滅定業真言」 ,不少人立想到,既是定業,又怎能消除呢?所謂「如是因,如是果」,如人已然造作惡業,必會受到惡果。還會有例外嗎?我們先看佛陀在《優婆塞戒經》〈業品〉的開示。經云:「何因緣故名果報定?
  • 寺廟燒香拜佛的3大禁忌,不懂別亂拜,別不信!
    有人認為寺廟燒香拜佛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有。畢竟,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好運。燒香拜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和嚮往,但你知道嗎?燒香拜佛也很重要。與其拜錯,不如不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禁忌。首先,佛教講究慈悲心,去拜佛前一定不能吃肉。大家都知道,寺廟裡的僧人一入佛門就不能吃肉,一輩子只能吃素。一方面,素食可以讓他們的內心平靜。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絕聖棄智觸摸本性,裡懺能夠改變人的定業
    但不知道見素抱樸(本色)少思寡慾的本性到底是什麼?還是釋迦佛說破了,本性就是如來藏、菩提心、自性如來,無我的天性。如果我們少用一點利智和假仁假義,以真心天性為人處事,我們還有那麼多煩惱嗎?我們用智就真假顛倒了,一切都是假的,我們用心皈依自性,才是人間正道。老子提倡人要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 拜佛燒香,為什麼只上3根?正確上香方式,很有講究,少有人知!
    拜佛燒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相傳在上古神農時期,就已經有採集植物焚燒以達到驅邪避諱的目的。到如今,拜佛燒香更成為民間最繁盛的活動之一。每臨大事,或路過寺廟道觀,尋常人都會進香禮佛,以祈求佛祖庇護。尤其是新年之時正月初一,很多地方都有燒香祈求來年順遂的習俗。
  • 佛教:燒香拜佛的時候,三種忌諱的願望不要去許,切記切記
    我們避免不了要去給佛祖上一炷香。有的人是因為信佛而去燒香,有的人是燒香是為了臨時抱佛腳,也有的人是為了還願等等。由於燒香的人絡繹不絕,也讓一些動了歪心思的人做起了噱頭的生意,比如燒頭香,燒高香等等覺得佔了優勢的燒香項目。這樣讓大家覺得自己的心更有誠意,佛教的佛菩薩更能照顧自己。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我們相信佛菩薩能及時幫我們糾正自己、幫我們渡過苦難,不是看我們燒多少香,燒什麼樣的香。
  • 抬頭三尺有神明,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
    但是很多人雖信佛,卻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沒有掌握真正規範的姿勢。那麼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忌諱呢?燒香拜佛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一定要規範姿勢動作,用自己虔誠的恭敬心去面對佛祖,燒香各個步奏都要莊嚴、神聖。人的心要靜下來,接受佛的洗禮。燒香拜佛講究與禁忌1、穿戴乾淨:預知第一天要去寺廟燒香,頭天晚上就需要淨身。
  • 為什麼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麼?
    香真正的意義是戒定真香!持戒、得定、開慧那才是真正的修行!燒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2、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 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燒這五炷香,功德無量!
    去寺廟燒香拜佛,到底應該如何燒香?我們看一看六祖慧能是如何開示的。很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並沒有真正理解燒香的用意,也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去燒香,其實燒香拜佛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燒這五炷香。這五炷香不需要花錢去燒,但燒香的效果卻是你花再多的錢也不及的。
  • 高考前燒香拜佛,管用嗎?各地這些寺廟求學業香火旺盛
    於是,前去燒香拜佛、求保佑的考生家長,就成了這個時期「季節限定版」的香客,頻繁在各大寺廟出現。那麼,全國各地哪些寺廟最受考生家長青睞、求學的香火最旺盛呢?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北京:孔廟、國子監、雍和宮、十方普覺寺求學業,大家一般都會首先想到孔廟。
  • 拜佛求神得護佑,看風水改變命運的秘決!
    如果能求到,不是很快將命運改善過來嗎?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存在疑心:要解開這個疑團,我們必須明白如下幾點: 你天天燒香祈求關帝保佑出入平安,家宅安寧,邪惡不侵,但你平時有無將自己心中的「邪惡」之念驅除出去?有無時時保持自己「正氣長存」?有無盡到「忠義」二字?如果能做到的話,你的心和關帝息息想通,自然而然會得到關帝的保佑,那麼,當你舉香朝拜之時,「崇拜」和「感謝」之心必然由衷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