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5 1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提高陪審員、調解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率、高執行力的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團隊,8月13日至14日,羅山縣人民法院、縣司法局聯合舉辦為期兩天的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培訓會。院黨組書記、院長何嘯,縣人大選工委主任許正江,縣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童偉等出席開班儀式,人民陪審員、人民調解員共150餘人參加此次培訓。
在開班儀式上,曾治民宣讀了新任命的人民陪審員名單,許正江向新任命的20名人民陪審員代表頒發了任命書,證書頒發完畢後,20名新任命的人民陪審員面向憲法進行了莊嚴的宣誓。
何嘯院長作動員講話,他指出:人民陪審員代表人民行使審判權,要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注重對法律知識的學習積累,要利用好本次培訓學習的機會,儘快適應審判工作要求;同時結合法院工作實際,闡述了人民調解工作、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對本次培訓學習提出明確的要求,並預祝培訓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培訓由楠杆司法所所長彭濤、羅山法院立案庭副庭長王雷、行政審判庭庭長胡漢青、專職審判委員會委員蔡韌、民事審判一庭庭長董王超依序進行授課。授課的內容包括:如何做好新時期人民調解工作、訴前調解工作情況及在線調解操作流程應用、行政執法與行政訴訟中應注意的問題、人民陪審員如何參審刑事案件以及民事陪審應當注意的幾點法律問題。
授課老師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實用的方法,配合著生動翔實的案例進行講解,內容豐富具體、切合工作實際。
開展座談交流
培訓結束後,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嘯,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宗新,羅山法院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及四個人民法庭的代表,與部分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代表開展座談。
座談會上,參會人員暢所欲言,法院庭室代表就工作中接觸到陪審工作、調解工作,與學員進行討論交流,為他們提供了許多審判技巧和調解能力的意見及建議。人民陪審員就陪審工作的認識和在參審案件中的感知感悟進行了發言,並對法院的陪審員管理、多元解紛、普法宣傳等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徐宗新表示,我縣當前已經建立起縣、鄉、村三級人民調解網絡格局,調解制度更加完善,調解組織更加健全,這與領導的重視、政策支持分不開。
就做好調解工作,徐宗新提出三點意見建議:一是立足抓早、抓好、抓實工作。調解員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紮根基層的優勢,將其轉化為了解群眾需求的有利條件,及時做好與群眾的溝通,從源頭上消除不穩定因素,妥善化解矛盾糾紛。二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人民調解是化解糾紛的最便捷手段之一,調解員在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探索發現,充分利用當前各種資源,尋找化解不同糾紛的方式方法。三是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強調解工作、陪審工作與法院的溝通交流,增強信息互通互聯,密切配合,為下一個工作環節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四是做好法律宣傳。人民陪審員被稱為"不穿法袍的法官",人民調解員是人民調解工作的具體承擔者,都肩負著化解矛盾、宣傳法制、促進和諧的職責使命。在工作實踐中,既要做好法律的宣傳員,主動承擔普法宣傳的責任,引導群眾正確認識、了解法院工作,也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利用紮根基層的優勢,及時將群眾意見建議傳遞給法官,促進法院工作的提升,為做好調解工作、陪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何嘯指出,通過本次面對面的座談,坦率、真誠地交流,大家增進了友誼、凝聚了共識,減少了分歧、拓寬了視野,對下一步如何做好人民陪審工作、訴調對接工作、多元化解工作,起到的很好的指導、促進作用。針對各位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問題,何嘯當即對本院工作提出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協調保障等具體要求,並要求各庭室代表及時向庭室負責人轉達會議要求,抓好落實。
就做好人民調解工作、人民陪審工作,何嘯強調:一、樹立職責使命意識,忠誠履職盡責。要充分認識人民陪審員制度和人民調解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人民陪審員和人民調解員的使命感、認同感、尊榮感,忠誠履職盡責。二、樹立職業共同意識,強化合作互動。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和人民調解員的優勢作用,與法官形成思維上和知識上的優勢互補,強化與法院的合作與互動,努力形成1+1>2的良好效果,爭取讓人民群眾滿意。三、樹立主動學習意識,增強工作能力。要積極學習法律知識,貫徹實施好《人民陪審員法》,熟練運用參審技能,提升陪審質量;人民調解員要提高自身法律素養和調解技能,充分發揮多元解紛優勢,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四、樹立監督廉政意識,敢於責任擔當。人民陪審員要積極發揮監督作用,對參與庭審的活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對法官的廉潔情況和判決情況進行監督,同時維護好作為「不穿法袍的法官」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揮好「審判員」、「調解員」、「宣傳員」和「監督員」的作用,促進司法公正。
原標題:《2天技能培訓,150餘人參加,羅山縣法院、司法局聯合舉辦的這場培訓乾貨滿滿、收穫頗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