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空氣繼續南下,我國黃淮及其以南地區紛紛加入降溫行列,強對流天氣也一齊上陣。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江南南部、華南等地還將有局地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3月19日至21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強對流天氣預警; 21日18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
此輪天氣過程有何特點?為何打雷又降溫?寒潮、強對流天氣預警常會同時發布嗎?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解答。
嘉賓:中央氣象臺高級工程師 盛傑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玫珏
記者:哪些地區將受到冷空氣和強對流天氣影響?
盛傑:3月21日至23日,冷空氣繼續南下影響黃淮及其以南地區,氣溫自北向南先後下降6至10℃,其中,湖南大部、貴州東部、浙江中部等局地降溫可達12℃以上;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將有4至6級偏北風,局地陣風可達7至8級。
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範圍較廣、強度較強。從3月19日夜間開始,南方多地出現雷暴大風、冰雹、強降水天氣。預計到22日,強對流天氣仍將掌控南方部分地區,廣西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廣東北部等地的局地將有8至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
記者:寒潮、強對流天氣預警同時發布,這種情況是否常見?
盛傑:這種情況並不多見,至少近5年(2014年至2018年)沒有出現過。發布寒潮預警主要看兩個方面,日最低氣溫值和日最低氣溫的下降幅度。此輪降溫之前,南方多地日最高氣溫已經達到25℃以上,較強的冷空氣來襲之後,東部地區降溫明顯。與此同時,因為冷、暖空氣都很活躍,所以強對流天氣也相對容易觸發。
記者:除了江南華南出現強對流,3月20日下午北京也打響了今年第一聲春雷,屬於偏早嗎?
盛傑:隨著天氣轉暖,地面加熱明顯,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冷空氣活動頻繁交匯,引起春雷。由於北京前期升溫厲害,較常年偏暖,加上冷空氣活動,在3月20日就出現了雷聲,並且為2019年北京的初雷。一般而言,北京出現雷暴常在4月中旬以後,今年屬於明顯偏早。
從全國來看,近幾年強對流天氣有出現偏早的現象。2018年3月4日就出現了一次大範圍的強對流天氣過程。
記者:針對近期的天氣,各地需要注意些什麼?
盛傑:華北、黃淮、江淮等地需防範冷空氣大風對設施農業、交通運輸、城市運行等的不利影響。受雷暴大風及冰雹影響的廣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需做好施工工地、戶外作業等安全管理,加固臨時搭建物;做好防雷措施,防範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城鄉內澇、滑坡等災害。
(責任編輯:蘇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