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是繼「老大哥」廣東之後的經濟強省,全省所有地級市都位於全國百強的「神奇」之省,江蘇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廣東、江蘇2018年GDP突破9萬億元,全省的成績是驚人的,但肯定是好是壞,強是弱都有,江蘇省有三個地級市,可以說是同病相憐,同氣連枝,同屬蘇北地區,不僅是地域,經濟發展也是全省的「拖後腿」,其實,我覺得這三個城市並沒有那麼糟糕,可能是省內的「高手雲集」,哪三個市?
淮安,位於江淮平原東部,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實,淮安的地理位置還不錯,是南京都市圈的緊密圈城市,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作為交通要衝的地位很高,本來淮安有更好的發展才是正確的,但是它好像有點不爭氣,很多淮安的夥伴可能不服,但是,淮安的GDP在全省地級市中,處於倒數第三的位置,但是,雖然不能說放眼全國的淮安市,但與省內相比,淮安確實「拖了後腿」。
又是連雲港,很多單槓可能又不服了,連雲港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具有海運、陸運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規劃的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但是,在經濟上,連雲港和淮安一樣,是倒數第二的拖後腿的成績,也許是因為連雲港地處省內東北角,毗鄰山東,山東經濟的發展難以輻射到連雲港,再加上,連雲港到2018年底將進入高鐵時代,交通與省內發達的地級市相比不太發達,因此,連雲港經濟平平,成了省內的「差生」。
然後最糟糕的宿遷,宿遷GDP在省內倒數第一,成為拖後腿的大王,但宿遷市總面積為855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為487.9萬人,與省內其他城市相比,宿遷可謂地廣人厚,同時,宿遷是東隴海線經濟帶、沿江經濟帶交叉輻射區、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八大城市之一,明明應該有更好的發展,為什麼變成了經濟的最後呢?也許是因為客棧太弱,城市只有20年的歷史吧,其實如果能在短時間內這樣發展就好了,即使GDP超過兩千億,宿遷的潛力很大,未來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你知道這三個「同病相憐」的城市嗎?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心動了呢?你對此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