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這三座「同病相憐」的城市:都屬蘇北,經濟還都「拖後腿」

2020-12-28 小劉挺搞笑

江蘇是繼「老大哥」廣東之後的經濟強省,全省所有地級市都位於全國百強的「神奇」之省,江蘇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廣東、江蘇2018年GDP突破9萬億元,全省的成績是驚人的,但肯定是好是壞,強是弱都有,江蘇省有三個地級市,可以說是同病相憐,同氣連枝,同屬蘇北地區,不僅是地域,經濟發展也是全省的「拖後腿」,其實,我覺得這三個城市並沒有那麼糟糕,可能是省內的「高手雲集」,哪三個市?

淮安,位於江淮平原東部,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實,淮安的地理位置還不錯,是南京都市圈的緊密圈城市,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作為交通要衝的地位很高,本來淮安有更好的發展才是正確的,但是它好像有點不爭氣,很多淮安的夥伴可能不服,但是,淮安的GDP在全省地級市中,處於倒數第三的位置,但是,雖然不能說放眼全國的淮安市,但與省內相比,淮安確實「拖了後腿」。

又是連雲港,很多單槓可能又不服了,連雲港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也是新亞歐大陸橋的東方橋頭堡,具有海運、陸運結合的優勢,是國家規劃的42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但是,在經濟上,連雲港和淮安一樣,是倒數第二的拖後腿的成績,也許是因為連雲港地處省內東北角,毗鄰山東,山東經濟的發展難以輻射到連雲港,再加上,連雲港到2018年底將進入高鐵時代,交通與省內發達的地級市相比不太發達,因此,連雲港經濟平平,成了省內的「差生」。

然後最糟糕的宿遷,宿遷GDP在省內倒數第一,成為拖後腿的大王,但宿遷市總面積為855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為487.9萬人,與省內其他城市相比,宿遷可謂地廣人厚,同時,宿遷是東隴海線經濟帶、沿江經濟帶交叉輻射區、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八大城市之一,明明應該有更好的發展,為什麼變成了經濟的最後呢?也許是因為客棧太弱,城市只有20年的歷史吧,其實如果能在短時間內這樣發展就好了,即使GDP超過兩千億,宿遷的潛力很大,未來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你知道這三個「同病相憐」的城市嗎?

看了小編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心動了呢?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相關焦點

  • 江蘇這三個「同病相憐」的城市:都屬於蘇北,經濟還都「拖後腿」
    江蘇是僅次於「老大哥」廣東省的經濟強省,該省所有地級市均躋身全國百強「魔術」省之列,可以說江蘇省的發展日新月異, 2019年廣東和江蘇的GDP均超過9萬億美元,而且實力強勁,儘管整個省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總有好有壞,相反,肯定有強者和弱者,江蘇省有三個地級市,可以說具有相同的疾病和相同的生命力:都屬於蘇北地區,不僅在該地區,而且在該省的經濟發展中也是如此,實際上
  • 徐州經濟坐實蘇北一哥,教育卻拖後腿了?
    文/劍平徐州這幾年經濟蹭蹭往上竄,坐實蘇北一哥,沒想到高考成了軟腳蝦,高分段全省墊底......徐州的教育,涼了?!數據來源:陽光城市頻道從整理出來的江蘇各市高考高分段(400分以上)的人數統計來看,南通的比例高達2.83%,遠遠甩開了後邊的12座城市,初高中教育之王,名副其實!
  • 蘇北真的不窮
    為了讓我們的討論更具有建設性,不妨就採用狹義的蘇北定義,將南通、泰州、揚州三座經濟表現更優的城市剔除,只看最靠北的幾座城市,放在全國都是什麼水平。蘇北一哥是徐州,這座人口將近900萬的城市是全國第35個擁有地鐵建設資格的城市,基本上是緊隨於各省會和計劃單列市之後。這成為了蘇北人民用以論證蘇北近年來逐漸發達的有力證據。
  • 新蘇南和新蘇北構想,增加2個萬億級別都市,江蘇有機會超廣東
    江蘇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平衡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國最為富裕的省份之一。江蘇這兩個字來源於「江寧府」與「蘇州府」,可見江蘇的重心在蘇南地區,蘇北自古以來都是被疏忽的地方。目前江蘇的經濟總量稍弱於廣東,但是江蘇還有廣大的蘇北並沒有大規模開發,發展潛力巨大。
  • 「江蘇十三太保」到底有多強?從全國而論,百強城市最多、地鐵城市...
    而蘇北五市雖不如沿江城市群(蘇中+蘇南)發達,但總體而言是好與更好的差距,不是好與差的問題,江蘇雖有蘇南、蘇中、蘇北的分野,但江蘇經濟發展卻較為均衡。 即便是蘇北城市,放在全國來說,也是佼佼者,那些看不起蘇北的人,不過是用老的眼光觀天下而已,他們不知道蘇北的潛力有多大,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社會等各方面都是全國中遊偏上的水準。
  • 江蘇要想更好的發展沿海地帶,拆分鹽城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無可置疑,江蘇在中國可是響噹噹的經濟大省,但是熟悉江蘇的朋友肯定知道,江蘇經濟能夠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靠的並不是沿海城市的帶動,反而是蘇州、無錫和常州三個城市功不可沒,被稱為是拉動江蘇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講真,這三地外企多,製造業發達,實力確實不可小覷。
  • 江蘇「低調」的城市,曾是一代偉人的故鄉,改名後默默無聞
    江蘇省,人們首先想到這裡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的蘇州、南京、無錫等城市,其次是江蘇江南水鄉美麗的自然風景,而且江蘇省除了這些比較有名的城市以外,曾經很多城市也很有名,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也是江蘇最安靜的城市,這裡曾經是偉人的故鄉,現在城市改名後保持沉默,被很多人遺忘。
  • 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是江蘇境內唯一沒山的城市,網友:這是哪裡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我國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好的,很多地區的發展都十分不錯,像長三角就是我國發展的很好的地區之一了,長三角城市群,不光有上海這座「領頭羊」城市,更是江蘇省的一些城市,也是位於長三角的。在江蘇省內唯一一座境內沒有山的城市,卻是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網友:這是哪裡?
  • 江蘇發展最好的市區是哪個城市?還不知道那快看看
    有人問單問者,江蘇那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這個問題比較有趣,但不能簡單回答。但要複雜地說,估計沒人有時間有興致看,暫且簡單回答下:地理位置好不好,也要分角度來看。比如說,從山水資源的角度來分析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那麼連雲港或許是其中最好的。想想看,孫悟空老家,能不好嗎!有山有海有水晶。相比之下,江蘇很多地市沒有山,至少,沒有高山。
  • 除了蘇南,沒人能說蘇北窮
    當然,GDP不能說明全部,蘇北人民有多少錢可以花,也許更有說服力。2017年5月1日,「五一」小長假,江蘇省徐州市市民正在各大商場的黃金專櫃購買黃金首飾2018年,在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蘇北五市只有鹽城沒拖後腿,其他四市都在全國線下徘徊。
  • 中國高收入城市榜單揭曉,北上廣未進前三,前五名三座城市在江蘇
    如今中國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在過去一年裡,上半年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城市都按下了暫停鍵,但隨著春暖花開,經濟也逐漸恢復了起來,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中,經濟不僅恢復迅速,還比起之前的發展速度更是增速不少,許多城市的GDP都已經達到萬億或是準萬億,原本中等收入的城市,也開始邁入高收入門檻。
  • 「江蘇十三太保」GDP篇:蘇州仍超南京五千億,大宿遷繼續墊底!
    一、GDP超萬億城市(3座) 按照GDP數據江蘇城市分成四個檔次,第一檔是GDP破萬億城市,又稱「GDP破萬億俱樂部城市」,如今,江蘇有三座GDP破萬億城市,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其中,蘇州的戰略目標是2020年破2萬億。
  • 江蘇比安徽更靠北,為何很多人印象中,安徽是北方江蘇是南方?
    中國還有兩個省,雖說很少被放在一起,但無論從歷史文化,還是地理劃分,比東三省、雲貴川之間相似度還高,這兩個省便是同屬南方的鄰居省份江蘇省和安徽省。說起江蘇和安徽兩省,淵源頗深,自明朝始,兩省同屬於南直隸,清朝又同為江南省。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政府將江南省一分為二,即後來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 蘇南蘇北的內鬥反映的是什麼?為什麼經濟大省廣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先下結論,追根到底是省內經濟的比較均衡發展,江蘇省內各市的嘴炮,內鬥都是基於經濟整體發展起來的基礎上的,說白了這也是江蘇省內的一種競爭,蘇南和蘇北就好比清華與北大,交大與復旦,華科與武大的競爭,在這種良性競爭下,只有省內的兄弟才能自己人跟自己人地域歧視。
  • 同為蘇北大學,淮海工學院(江蘇海洋大學)與鹽城工學院哪個更好
    說道蘇北,給人的印象是經濟落後,其實也是跟蘇南相比,實際上蘇北並不落後,相比我們國家別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還是不算低的!那關於蘇北的大學,我們知道有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範大學,徐州醫科大學,解放軍空軍後勤學院、工程兵指揮學院等一些在業界知名的大學,但是除了徐州的大學外,連雲港的淮海工學院(現江蘇海洋大學)和鹽城工學院也是不錯的,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分數和學校的優勢,選擇性地進行填報!
  • 江蘇「最不起眼」的城市,知名度低,經濟實力超揚州、連雲港!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也逐漸由「溫飽型」過渡到「小康型」,才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好,發展生產,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的需要。說到江蘇城市,很多人會想起江蘇省會南京、江蘇第一大經濟強市蘇州、淮海地區第一大城市徐州、被稱為北上海的南通、無錫、常州、揚州、鎮江、連雲港等城市,雖然某個城市的知名度不高,但很少人知道經濟實力不容小覷。
  • 「調查」蘇北旅遊,「駛」向遠方還需多方發力
    不過除了每年春天『梨蘭會』那幾天之外,遊客量都遠遠到不了最大容量值,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宿遷三臺山景區副總經理王蘇寧坦言。「這麼大、業態又這麼豐富的森林公園在蘇南也很難找到。」這是中青旅江蘇總公司國內部計調周晶晶第一次到三臺山「踩線」,儘管冬季略顯蕭瑟,但她認為三臺山景區質態很好,和蘇北其他景區一樣,知名度還不夠的最大因素還是交通不暢。
  • 江蘇最愛往蘇南跑的3個城市人,一個是沿海城市,一個是徐州
    如今在江蘇的地域分布上,它的區域內所具有的許多地域文化則是很不同的,雖然是同屬於一個省份之內,但是在蘇北、蘇中和蘇南地區的人來說,它們的文化發展其實是有差距的,而且在這些地域城市之中,它們的區域發展在總體上也更有差距的,所以這在一定的方面上就成為江蘇比較尷尬的了。
  • 為什麼說經濟發達的江蘇會被稱為散裝的十三太保?這個說法又是從何...
    江蘇位於東部沿海地區,省會的是南京,江蘇整體都比較富裕。2019年,全國31省市區gdp的總量排名:江蘇第二,山東第三,浙江第四。總的來說呢,周圍的鄰居沒有一個是好惹的主。 那為啥叫十三太保呢?其實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江蘇有13個地級市,而且全部進入了百強,也是唯一一個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所以這十三太保就由此得名了。
  • 被譽為「十三太保」,江蘇為什麼每個城市都很強?
    江蘇以1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僅大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四個直轄市,臺灣、海南、香港、澳門,與鄰居浙江相當。區域不大,但耕地充足、水系發達。隨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這裡勢必會成為人口、城市最密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