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孩子對於家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孩子在孩子應該上幼稚園的年紀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孩子不會不受到欺負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很多的家長都在過度的保護著自己的孩子。
如今,在新聞上我們可以頻繁的看到「虐童」事件的發生,有些幼稚園對孩子更是採用了異類的「體罰」的方式,去用嚴格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讓很多家長知道真相後,內心不禁顫抖了起來。以至於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會在孩子放學的時候,去檢查孩子身體,擔心孩子因為不敢說學校受到了欺負,關於「虐童」的話題,也是越來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案例:
小華是一個五歲的孩子,這個孩子性格很開朗,但是很喜歡調皮搗蛋,有時候家長都沒有辦法很好的去管教孩子。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過於的頑皮,導致了小華的媽媽總是害怕自己孩子的老師,會受不了小華的脾氣,對小華施加暴力。
於是,當每次去接小華放學的時候,都會去問問小華,在學校有沒有受到老師的批評和打罵,小華每次都搖搖頭說著沒有。但是,小華的調皮依舊讓媽媽很擔心。
有一次,小華的媽媽跟往常的去接孩子放學,小華媽媽依然問孩子有沒有在學校受到欺負,小華說沒有,媽媽就安心的開著車,但是突然看到孩子對著一個布娃娃說著:「你不聽話我就打你,打你」一邊說著,一邊打著那個布娃娃的屁股,小華的媽媽看到了這一舉動,馬上停下車,問小華誰跟你說要打屁股的,小華說是老師,老師今天打我屁股,說不聽話就要打屁股,小華的媽媽一聽到這句話,立馬就回頭去到了幼兒園,到了院長的辦公室,要求幼兒園和自己的孩子道歉。
但是幼兒園的一方表示並沒有對孩子進行施暴,於是園長建議調監控看看當時的畫面,這時候誤會才解開,原來是老師和孩子開玩笑,打了一下屁股,打完以後還和孩子嘻嘻鬧鬧了一下,於是,小華的媽媽給了幼稚園送了一面錦旗,這才誤會解開。
很多家長對孩子保護,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但是不能夠上頭,一定要學會去分析和冷靜下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孩子稱自己被打時,家長該如何應對?
家長的情緒要保持冷靜很多的家長一聽見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欺負,被打被罵的時候,脾氣暴躁的家長,就會忍不住心中的火氣,第一時間去找當事人去報仇,這對孩子和對方來說都是不好的,很有可能是因為一些誤會,才導致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被打的時候,要學會冷靜,用大人的沉穩,去解決和分析這一件事情。
及時的去安撫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被別人欺負,或者被老師施暴的時候,孩子會哭哭啼啼的覺得自己很委屈,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很保護孩子的樣子,讓孩子能夠擁有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可以保護好他的,讓孩子不要擔心和害怕,如果這個時候家長沒有表現出一種能夠保護孩子的樣子,會讓孩子對自己的產生懷疑,產生畏懼感,所以,家長一定要保持一顆冷靜和及時去安撫孩子的情緒,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耐心的問孩子事情的經過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是很難在孩子的嘴裡說出有效的事情,所以,家長不要急於去迫切的想知道過程,也不要不問孩子,就去直接找到當事人,要學會耐心的去問孩子,去安撫孩子的情緒,等孩子情緒有了一點穩定的時候,在慢慢的去詢問孩子,不要去逼迫孩子,讓孩子慢慢的說出經過
家長們之所以這麼的擔心自己的孩子在社會上或者在學校中受到欺負,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相信孩子的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有的孩子似乎是沒有安全意識,從而導致了很多孩子受到的施暴,孩子都不能夠正確的知道自己處於一個被害者的身份,因此,作為家長,讓孩子有一個安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安全意識薄弱,家長該如何教育?
1、家長和孩子做互動
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覺得用大道理跟孩子說,孩子並不一定能夠真正的去理解和去吸收,這時候,孩子可以和家長做一些親子互動,在模擬的情況下,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不安全的,讓孩子在互動中,掌握安全意識,這比跟孩子講大道理來到更有效果。
2、給孩子觀看一些動畫安全教育
孩子對於一些詞語可能有一些不好的理解,家長可以在網絡上找一些動畫類的教育短片,讓孩子通過動畫的方式,能夠激發孩子的興趣,更好的去學習到其中的知識,動畫片打破了傳統說教方式的枯燥無味,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與其逼迫孩子去學,不如找一個好的方式,讓孩子主動的去學。
3、家長及時的和老師溝通
孩子的年齡還小,表達的能力還沒有完全的發育完全,所以,家長要學會主動去和老師溝通,去主動的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在通過老師和孩子的口述中,能夠知道孩子的大概情況,如果孩子和老師的口述有很大的區別的情況下,那麼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有必要的可以調試學校的監控,看看孩子在學校的真實情況,這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安全意識應該從小培養,這和孩子的學習是一樣重要的,甚至比學習更重要,家長要從小給孩子養成一個安全意識,才能夠更加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關於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