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賞析:《12隻猴子》科學與命運的對弈,科幻不虛幻

2021-01-07 魅力大雜談

拍攝於1995年的《12隻猴子》就是這麼一部與時間旅行有關的科幻電影,並且被公認為是該題材中的經典之一。影片中布魯斯威利斯飾演的詹姆斯·科爾作為世界末日下的倖存者在2035年被科學家們逼迫穿越到1996年,科學家們希望他能夠找出當年毀滅世界的病毒根源,從根本上阻止末日災難的發生。故事情節大體上類似於《終結者》,然而與《終結者》的動作片套路不同,《12隻猴子》在引入時間旅行的概念後所進行的是哲學上的多面剖析。 由於「時間旅行」的概念本身存在著不可迴避的悖論,一旦對過去的既成事實進行更改,那麼勢必會走進解不開的死循環之中。

《12隻猴子》在這個問題上給出的答案是,時間旅行本身就是歷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回到過去的人只是在重複那些早已經發生的事,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且無法改變的。影片中的1996年,詹姆斯·科爾在自己8歲的時候目睹了一場發生在機場的槍戰,這段經歷成為了他腦海中零星的記憶碎片,同年,人類遭遇不知名的細菌襲擊迎來了滅頂之災,2035年時已經成年的詹姆斯·科爾作為倖存者參與了時間旅行回到1996年阻止細菌擴散,並且成為了8歲時自己目睹的那起事件中的受害者,黯然離世。在這個過程中他還錯誤地穿越到過一戰的戰場,在黑白照片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也曾錯誤地到達了精神病醫院,之後又神奇地藉助時間機器憑空消失。

他做了一系列看似在改變歷史的行為,而這些行為最終都被證明本身就註定會發生。人類就像是被命運所擺布的傀儡,一步步地走向滅亡的邊緣。這場毀滅事件就好比是一個預先設定好的程序,而程序的製作人卻不得而知,科學的解釋可以稱其為尚無定論的宇宙規律,而唯心的解釋則是命運的手掌。 影片從象徵著先進科學技術的「時間機器」入手,所帶出的結果卻是驗證了與科技背道而馳的「命運不可逆」,在《12隻猴子》中,命運無疑是這場對弈中最終的勝利者,宿命論在為影片營造悲劇氛圍的同時也令這部科幻電影增添了獨特的「反科幻」特徵。既然所有的一切早已有定論,那麼科技便不再是至高無上的唯一真理,同樣的,科學與片中那些遭遇滅頂之災的人類一樣,也成為了命運擺布的對象,成為了命運用來塑造「歷史」的一個重要工具,而更可悲的是,已經淪為棋子的科學還掌握在本身就已經是命運傀儡的人類手中,這對於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被奉為現實真理的科技來說,簡直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中世紀的歐洲,教會曾經對科學家進行殘酷的迫害,由此拉開了宗教與科學之間長達幾個世紀的漫長鬥爭。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與資本主義萌芽的滋生,科學一度獲得了新鮮的空氣與充足的養料,迅猛生長,一舉擊敗教會的束縛獲得自由,此後的若干個世紀中,科學一次又一次地證明著自己在創造力上的價值,而宗教的地位則漸漸退居二線。新的科學發現不斷地質疑宗教長久以來所宣揚的命運輪迴,善惡有報,命中注定等唯心主義思想,大力地用鐵一般的科學實驗來證明物質第一、意識第二的哲學定論。在科學與命運的這場對弈中,二者自始至終都處於一種你來我往的激戰狀態。20世紀,科技這把雙刃劍在戰爭與核武器的陰霾中展現出了極具毀滅性的一面。

《12隻猴子》的誕生基本上便是基於20世紀末人類對於科技的這種反思。影片在重新拿起具有宗教特色的宿命論的同時,反覆地渲染命運的不可抗拒,著力凸顯人類在宇宙中的軟弱與渺小,力求重塑當代人在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中早已丟失的那份對於自然世界的敬畏。

沒有拯救人類,沒有世界大戰,只是一個人在以自己卑微的力量去爭取一點點新鮮的空氣,他甚至不是為了全人類,而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這才是最真實的人性。尤其在一個已被毀滅的不成樣子的殘破世界裡,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的最真實的思想。

我們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凱薩琳醫生的話成了電影悲劇主題的隱喻。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個問題一直以來被視為理所當然,我們既定了正確與錯誤,並強加到每個人的身上——

And what we say is the truth is what everybody accepts. Right, Owen? I mean, psychiatry: it's the latest religion. We decide what's right and wrong. We decide who's crazy or not. I'm in trouble here. I'm losing my faith.

人從什麼地方來,又向哪兒去?8歲的詹姆斯見到了未來的那個自己死在自己面前,卻又全然不知那就是幾十年後的自己。面對廣博的時空,誰能說什麼是謬論什麼是情理?

我又想到曾經有個人對我說在浩瀚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渺小的,我們改變不了什麼,甚至什麼都改變不了。

只想說幾個細節。

一個是關於眼。主角無時無刻不在監控之下,無論是未來世界中的囚犯身份,還是回到過去在精神病院中,抑或回到過去的逃亡中,始終擺脫不了被監視的命運。眼睛,攝像頭或追蹤者的意向或顯或隱。最巧妙的當屬男女主角想躲避追查,卻意外地被隱藏的攝像頭把頭像打到大屏幕上的細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我們認識世界最重要的器官,但當它被賦予的權力的意味,也是普通民眾的權利被剝奪之時。

另一個關於動畫。片子裡面有很多「畫中畫」,其中在男主角劫持女主角時,旅店電視上的動畫片是啄木鳥。老公居然說他記得自己看過這集啄木鳥,講得就是時空穿梭。然後電影中的動畫片下一個畫面果然是啄木鳥伍迪遇到恐龍。這很好玩兒。當然,電影中還有一些巧妙的閃回,但沒這個討人嫌的啄木鳥有趣。

再一個是關於片頭的猴子圖像。很多人說這個片子有《迷魂記》的影子,我倒覺得片頭的旋轉的猴子圖案更像《眩暈》。當然,12隻猴子組成的鐘表圖像最為經典,暗示了宿命的輪迴,也暗示了時間是影片至關重要的線索。

最後一個是音樂。手風琴演奏的探戈曲,很有特色。有些詭異,也很優美。每當重要情節就會有主旋律奏出來,讓心情忍不住隨之擊節。

當然還有一些沒搞明白的細節,比如那個聲音沙啞的沒牙老頭兒到底是誰;影片中有個片段是皮特在機場大叫「小心」,這又是為何。但無論如何,《12隻猴子》是個情節完整邏輯嚴謹的優秀科幻片,還別提其中多角度多層次的內涵。

相關焦點

  • 經典病毒電影《12隻猴子》︱科幻燒腦懸疑的高分巨作
    這兩周,我們將為大家講述中外病毒疫情電影,聽聽電影中的疫情都是怎麼被戰勝的。今天,我們將和大家重溫美國科幻影片《12隻猴子》。    《十二猴子》講述了在1996年,50億人死於致命病毒,只有少數人倖存。倖存的人類被迫從此居住在地下。在2035年,科學家派囚犯James(布魯斯·威利斯)回到1996年去調查病毒的源頭,唯一的線索是神秘的「12猴子軍」的事情。
  • 12隻猴子:人能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的祖父嗎,答案是不能
    關於這部電影,可以根據一個悖論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悖論叫做「祖父悖論」,它講的是:假設你回到過去,在自己父親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殺死;因為你祖父母死了,就不會有你的父親;沒有了你的父親,你就不會出生;你沒出生,就沒有人會把你祖父母殺死;若是沒有人把你的祖父母殺死,你就會存在並回到過去且把你的祖父母殺死
  • 今日電影 | 《12隻猴子》:神作燒腦穿越電影,給你一個呆萌的布拉德·皮特
    電影《12隻猴子》,由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執導,布魯斯·威利斯、布拉德·皮特、瑪德琳·
  • 《12隻猴子》將拍電視劇版 經典電影翻拍成風潮
    《12隻猴子》將拍電視劇版 經典電影翻拍成風潮   電影網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Syfy電視網將改編美國科幻懸疑經典影片《12隻猴子》,電視劇版預計今年11月開機拍攝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流浪地球|三體|科幻|科幻電影
    12月初,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數個論壇都提及了中國科幻電影當下面臨的困境。簡言之,我國的科幻IP產業鏈現存的問題主要包括內容端缺乏有著科學素養、邏輯思維的編劇,從而缺乏優秀的作品;製作端缺乏硬體設備,更缺乏熟練的實操人才。
  • 美國電影:十二隻猴子
    Michael Walls Botanist Bob Adrian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十二隻猴子電影中,公元2035年,自從世界1996年被一種致命病毒侵襲之後,殘餘的多數人類就只能生涯在公開,得過且過。為了轉變這一狀況,科學家們設計出一個規划去轉變這所有。
  • 科幻驚悚電影《十二猴子》電影解說文案
    今天給大家帶來部95年的科幻懸疑電影十二猴子 豆瓣評分8.1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關於時空旅行的電影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公元
  • 推薦: 10部最燒腦的經典電影
    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直接的衝擊和享受都是來自於時間旅行,所以作為這樣一部電影它是極其到位的。但是從深沉來看,《蝴蝶效應》帶給我們思考的空間太少,太緊的銜接和轉變讓我們無暇顧及導演所要表現的更深刻的主題,有些結局也略顯牽強和極端,但是這也是為了電影效果的表現。蝴蝶效應這個取名也極其形象與真實,撲面而來的是對自身生活的審視。。
  • 《十二隻猴子》 / 美國導演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
    這張名叫《十二隻猴子》的碟片從此永久的留在了我光碟包裡。在4年的時間裡我重溫此片不下十次之多,並且不厭其煩的向所有愛好電影的同道推薦。《十二隻猴子》於我而言已不再是一部電影,而是通往波普所謂世界的一扇大門。舉例來說,如今我對後現代理論的熱情有三個主要來源,那就是《十二隻猴子》,索緒爾和may31。這個極端複雜,曖昧卻又感人至深的電影文本是個不折不扣的奇蹟。
  • 《十二隻猴子》這部懸疑科幻電影,講述了與平行宇宙相關的理論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懸疑科幻電影《12隻猴子》。電影講述了在人們在2035年,被一種致命病毒感染後,存活的少數人類只能生活在地下。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然而,儘管科幻的市場規模在持續擴大,頭部影視投資公司對科幻類型的投入不斷加碼,為何《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再創造票房奇蹟?目前的中國科幻電影,是否進入了瓶頸期?這是中國科幻界、電影界和文學界近兩年都在探討的議題。12月初,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上,數個論壇都提及了中國科幻電影當下面臨的困境。
  • 【SFW獨家編譯】劇集版《12隻猴子》登陸美國NBC Syfy頻道
    【新幻迷】喜歡嗎,右擊右上角,關注科幻世界官方微信,或加微信號:scifiworld;或查找公眾號,搜索科幻世界【老幻迷】喜歡嗎,
  • 《十二隻猴子》:一部考驗智商的科幻片
    雖然是一部1995年的電影,但是不誇張地說,即使是過了20年,我們也是很難看懂這部考驗智商的電影。本期節目我們要推介的佳片就是1995年的美國經典科幻電影,《十二隻猴子》。 《十二隻猴子》海報 2010年,亞馬遜旗下的電影網站進行了一次投票,讓影迷選出最難看懂的十部電影,《十二隻猴子》不負眾望,名列第六。
  • 電影 《十二隻猴子》,未來的病毒災難大片!
    這部病毒電影《十二隻猴子》與此前推薦的《傳染病》、《流感》完全不同。這是一部穿越劇,沒有前面兩部電影強烈的現實對應。
  • 第298期 [12隻猴子].Twelve.Monkeys.1995電影|原聲& 中英文 《大洋之間的燈光》&電影和原聲
    歡迎關注聽電影學英語如果喜歡本期節目請點擊右上角分享給朋友吧~01  [12隻猴子].
  • 歐美十部經典科幻電影
    s Avatar: The Game)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遊戲類型為TPS(第三人稱科幻稱射擊動作遊戲),支持3D顯示器。另外,還有一些《阿凡達》周邊產品及同名作品。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  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遊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 科幻電影是站在科學懸崖上的飛翔——麥可·萊維特、基普·索恩...
    近年來,《星際穿越》《流浪地球》《信條》等科幻影片成為最受市場歡迎的類型之一,電影中呈現出的各種科學概念和場景,引發影迷的熱烈討論。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程波認為,電影作為媒介,彰顯了科技趨勢與技術前瞻,而科幻電影則是站在科學懸崖上的飛翔,「懸崖是已知科學的邊界,人的想像力推動著『縱身一躍』,飛向未知的探索,」 在麥可?萊維特看來,一部好的科幻電影,的確能助推科學進步。
  • 看美劇學英語之 12隻猴子
    《12隻猴子》是根據1995年同名電影改編的美劇,由傑弗瑞·雷納導演,亞倫·斯坦福、阿曼達·舒爾、柯克·埃斯沃多、諾亞·賓、艾蜜莉·漢普雪等人主演。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科幻電影是站在科學懸崖上的飛翔
    在昨天下午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官方活動——「科學嘉年華」大師分享會現場,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中科院院士王建宇,科幻作家劉慈欣共話科學與藝術的跨界,並就電影中涉及到的科學概念進行了解讀。
  •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綜合各方面影響力,舉以下十大經典科幻電影為例!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8【12猴子】>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5-12-27(美國) 片長: 129 分鐘 推薦理由 不多見的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