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貓啃書
從《相約星期六》到《我要上春晚》,再到現在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董卿連續十年主持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連續八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央視十佳主持人」;連續七年排在央視掛曆女主持人中前三甲。也正是憑藉著這些優秀的履歷加上豐富的閱歷,讓」富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成為了觀眾們心目中實至名歸的「央視一姐」。
近些年來,董卿在弘揚我們的中華傳統文化上,也沒少下功夫。作為《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人,董卿張口便是李白杜甫經典詩詞,閉口便是古今中外經典名篇。同時,「央視一哥」撒貝寧也曾在公開場合透露過:董卿在擔任《朗讀者》製作人期間,經常跟團隊開會到半夜兩三點,目的非常明確,因為她希望把舞臺上的每一個細節都打磨到最完美。
而就是這樣一個裡裡外外都散發著中國傳統女子的書香氣的董卿,卻意外地遭受到了觀眾們的一度質疑:你這麼大張旗鼓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那為何要讓你的兒子加入美國國籍?原本以為面對這樣的問題,董卿會避而不語,但沒想到,她卻大大方方地回應道:加入美國國籍不代表不愛國,只是一種選擇罷了,讓兒子加入美國國籍為的是受到更好的教育。面對這樣的回答,實在是讓人無言以對。
這裡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新聞上都說中國現在的發展已經非常迅猛了,甚至趕超多個曾經甩我們幾條街的國家,但作為曾經「央視一姐」的董卿,還有諸多名人富豪,都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國留學?真的是崇洋媚外嗎,還是另有隱情?
其實,送孩子出國留學並不是崇洋媚外。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目前中國的發展速度在國際上確實是數一數二的,而且隨著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中國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外國留學生。除此之外,近些年來,也有很多從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們,在國外畢業後也都選擇了回國,正是因為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面對國家的強大,我們不可否認。
可是,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我們不得不承認,部分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確實比我們要更強一些。中國人從古代的科舉考試起就遵循的是「頭懸梁、錐刺股」式的刻苦學習方式,而西方國家,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這種全面發展,不僅教會了孩子考高分、當高官、拿高薪,還教會了孩子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信,培養自己的審美,更教會了孩子如何從失敗中爬起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一定能讓一個孩子站得更高,但一定會讓孩子走得更遠。
送孩子出國留學,不代表不愛國,更不代表崇洋媚外。像物理學家錢學森一樣,學習外國的知識,再回到高速發展的祖國來報效國家,這樣對我們的國家反而是更有利的呀。
另外,送孩子出國留學具體有什麼收穫呢?
其實,與其說是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不如說是讓孩子了解更多元的文化,從而開闊自己的眼界。
記得有個花了三年世界走遍了十幾個國家的旅行愛好者說過:當她去了非洲看到動物大遷徙,她覺得這個世界真奇妙。當她去了敘利亞看到因為戰爭不得不四處求生存的孩子們,她覺得活著真好。當她去了丹麥,發現大家每次都會在餐桌上點上一根蠟燭來增加氛圍感的時候,她發現原來浪漫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無需等到過節。
但是,不管是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讀書,都是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慮的,家長們還是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