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臺詞「見識到了吧,這就是神都洛陽!」不禁讓人聯想洛陽神在哪裡讓人想去一探究竟!
洛陽為什麼被稱為「神都」「神都」之名是從「神州」演變來,「神州」是中國的代稱,位置就在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武則天改洛陽為「神都」意為「君權神授」, 在當時人看來洛陽在分野上是與天上的相對應的,洛水貫都,則與天上的銀河相對應,而鎮星(即木星)停在太微是女子當政的徵兆,武則天認為洛陽具有上天所賦予的神力,她自己也是上天選定的統治者,同樣具有上天所賦予的神力。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這部電影的亮點之一就是古代的各種神秘次文化,影片中很好的展現出了唐朝的鼎盛,多元文化的存在,使洛陽古都從建築風格,衣著服飾等方面都夾雜了很多其他民族的神韻,細節的打造,和大氣的呈現,在這裡狄仁傑和他的幫手一起開啟了冒險之旅。
影片開頭不久就看出當時的神都洛陽是多麼的繁華,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就是在這樣的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中,狄仁傑隻身來到洛陽大理寺報到,從此開始和大理寺卿尉遲真金,還有醫工沙陀忠一起偵破龍王奇案。也同時說明了在這繁華的背後卻隱藏著處處的危機,隨時都透漏著險惡的殺機。
當時的神都洛陽是武則天時期的統治中心,而城中的大理寺作為重大案件的審理衙門,在很多影視劇中也顯現出了他的神秘,作為一個重要的部門,也是狄仁傑必須為之大展身手的地方,而影片中也展現了大理寺對於武則天登上皇位的重要性。
而當時的洛陽作為國際大都市,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有些在此經商,有些在此遊玩求學。其中楊穎飾演的大美女銀睿姬來自扶餘國,而大反派霍義卻是東島國人。電影中也隨處可見伊斯蘭建築和在胡人區裡載歌載舞的外國人,都無不昭示當時的神都洛陽是一座多民族融合的國際大都市。
電影裡,狄仁傑帶著銀睿姬進入胡人區,暫時躲避尉遲真金的通緝,那裡極具民族風情的建築和眾多的外國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胡人區在隋唐洛陽城也是真實存在的,提到這個區域,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名詞——裡坊。裡坊是隋唐時老百姓的住宅區,其中也有不少官員的府邸,隋時稱裡,唐時稱坊。唐朝時,洛陽就有外國人集中居住的坊,也就是電影裡的胡人區。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幾乎每一個鏡頭中都有巨大的建築和物體充塞著畫面,而且往往布滿了細密的紋路,給人一種逼真的視覺刺激。影片純情節的故事內容很能打動人,可以說想像力的實現給了觀眾們故事以外的視覺衝擊,也彌補了重複故事的枯燥無味,這部電影也展現出了當時的神都洛陽的包容和大度,真的是五湖四海,四方來賀。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全國公映 ,故事的發生地神都洛陽又一次讓世人矚目。此次「中國第一神探」歸來,《四大天王》中狄仁傑將遭遇「超級奇案」。全新畫面驚喜呈現,徐克式幽默貫穿始終,情節一本正經卻意外具有反差喜感萌:探案現場大理寺竟遭人質疑「你們大理寺是這樣辦案嗎」,回答篤定專業又不失搞笑;更有林更新飾演沙陀忠模仿狄仁傑帥氣飛起,卻一秒反轉完美落地。這種徐克式的幽默點綴與緊張的劇情融合得恰到好處,猶如錦上添花,還有更多驚喜等待觀眾去影片中發現。
狄仁傑探案日常,狄式「探案守則」多到溢出屏幕,揭秘你從未見過的大理寺:趙又廷飾演的沉穩狄大人變身片場小可愛,手舞足蹈;馮紹峰飾演尉遲真金「控制不住」與狄大人深情相擁;林更新飾演沙陀忠持續「脫線」,脫衣服被卡袖子。阮經天扮演神秘角色圓測,與狄大人上演「你在鬧,我在笑」;而馬思純飾演的帥氣朋克女俠水月,被沙陀忠一把摟進懷中,變身可愛小女孩。眾主演互動不斷,關係複雜暗藏驚喜,導演徐克更驚人表示:「大理寺有很多八卦。」「中國第一神探」探案之餘,與小夥伴的互動日常可愛十足,將觀眾一秒帶入大理寺,歡脫探案兩不誤。
總而言之,這部狄仁傑更像是整個系列的過渡作品。通天浮屠案懸疑十足但奇幻尚缺,神都龍王案則是奇幻滿篇但懸疑欠佳,而這部狄仁傑則是堅定了第二部的想法,進一步增添了奇幻色彩,弱化了故事的懸疑性,為未來更多的狄仁傑作品奠定了東方奇幻加輕推理的路線。同時挖掘了人物關係,在片尾彩蛋中更是聯繫了第一部的千仞觀音,真正的將三部作品連成一個宇宙。不難看出,或許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和馬思純組成的「四大天王」組合將是未來的主角團。
而同樣從片尾彩蛋我們可以得知,四大天王案到通天浮屠案相隔二十年,這個不長不短的時間跨越也足夠未來徐老怪在劇情上不斷填充,不斷豐滿幾位主角的人物形象。個人認為雖然這一部狄仁傑差強人意,但未來的狄仁傑系列還有很多發展空間,相信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畢竟,狄仁傑不一定要是大腹便便的本格偵探,在徐老怪的世界裡,他可以化身飛簷走壁的武林高手,也可以是步步為營、與敵人鬥法的策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