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接受!美數十家醫學衛生團體發聲:反對白宮推動「群體免疫」

2020-12-23 神鳥知訊聚焦

近日,美媒在報導中稱,川普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白宮正在考慮有爭議的「群體免疫」策略,並且支持《大巴靈頓宣言》。這份宣言反對實施封鎖措施,呼籲重新開放學校和企業,同時保護高風險易受到感染的弱勢群體,這些與川普幾個月來的言論非常吻合。一些科學組織正譴責該計劃,專家們認為這種「群體免疫」將威脅到更多的生命。

據報導,這份有爭議的《大巴靈頓宣言》由三位科學家制定,上周,他們還會見了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扎,以及白宮新冠病毒工作組顧問斯科特·阿特拉斯,這兩個人似乎都認同宣言;白宮12日召開的電話會議上,政府官員也引用了這份宣言。《大巴靈頓宣言》正在激起公眾的興趣,到目前為止,已經有3萬多位自稱是科學家和臨床醫生的人籤署,不過人們發現一些籤署人的專家身份造假。

主流科學界表示,宣言所提倡的「群體免疫」是不可接受的。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這樣做只會導致更多的人感染、住院和死亡,並讓醫療體系不堪重負;即便是那些年輕健康的人死亡率較低,他們也仍會將病毒傳播給高危人群,宣言提出要保護弱勢群體,但是要隔離成千上萬的年老病弱者幾乎是不可能的。專家們還提到,並不能保證倖存者永遠免疫,沒人知道免疫能持續多長時間,並且媒體已經報導了一些再感染病例。

美國一些醫學團體對白宮支持《大巴靈頓宣言》進行了猛烈抨擊。美國傳染病學會和愛滋病醫學協會分別代表1.2萬名傳染病專家和6000名愛滋病和愛滋病毒專家。他們的負責人表示,宣傳「群體免疫」應對新冠疫情是不適當、不負責任和不明智的。

當地時間14日,美國14個著名公共衛生組織也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大巴靈頓宣言》根本不是一份科學宣言,而是一項政治聲明,這會導致無謂的、不必要的死亡。這些公共衛生組織包括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公共衛生實驗室協會和約翰·霍普金斯公共安全中心等。

由80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小組還於14日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來反對此宣言,這些研究人員涉及公共衛生、流行病學、醫學、衛生政策和其他學科。他們稱,「群體免疫」是「沒有科學證據支持的危險謬論」,必須實施諸如廣泛檢測和追蹤密切接觸者之類的措施;證據表明,在安全有效的疫苗和治療藥物出現之前,控制新冠疫情在社區中傳播是保護社會和經濟的最佳方法。

12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也譴責「群體免疫」在科學和道德上都是有問題的,在公共衛生史上,從未將此作為應對疫情的策略。世界衛生組織和代表成千上萬傳染病和公共衛生專家的醫學團體都提出了反對,白宮和川普卻要以此剝奪美國人的生命權。

相關焦點

  • 「深度」拿公眾安危「玩輪盤賭」的群體免疫,在歐美還有多少信徒?
    【環球時報記者 紀雙城 陳雪霏 張蕾 李司坤 張松】「用群體免疫來阻止新冠肺炎疫情是『不道德的』」「採取群體免疫這種做法被證實是不可行的」「與群體免疫相比,疫苗才是安全得多的辦法」。連日來,無論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還是各國主流防疫專家,都對群體免疫的說法進行了全新的批駁。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概念解釋 群體免疫的意義解讀
    新華社倫敦3月15日電新聞分析: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無奈?  新華社記者張家偉 劉石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加劇,英國採取的旨在延緩高峰而非強力控制的應對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有關「群體免疫」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這究竟是英國政府依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的決策?還是面對衛生系統和經濟發展壓力下的無奈之舉?
  • 英美專家號召「群體免疫」,德語區專家:堅決反對!
    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三名醫學教授共同撰寫了《大巴靈頓宣言》並已經獲得了1萬多名醫學和公共健康專家,3萬多名醫學工作者和54.9萬名公民的籤名。 這麼大陣仗的宣言,到底說了些什麼?你猜猜!生活菌來劇透一下,就是關於號召群體免疫的理念。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美國疫情已呈「野火」之勢,卻還在爭論群體免疫
    10月初,3名流行病學家聯合起草《大巴靈頓宣言》公開信,呼籲採取「群體免疫」方式,應對新冠疫情,包括「使死亡風險最小的人正常生活,讓他們通過自然感染增強對病毒的免疫力,同時加強保護處於高風險的人,我們稱之為重點保護。」「那些非高危人群應立即被允許恢復正常生活。每個人都應採取簡單的衛生措施,例如勤洗手和生病時在家休息,以降低群體免疫的門檻。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科學?還是賭命?疫情之下的魔幻之舉!
    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主編Robert Hutton更是發文直言英國政府的策略就是先讓人們去感染這種病毒。同時, Hutton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英國政府正在「與公眾玩輪盤賭」。3月14日,英國229名科學家聯名反對,質疑「群體免疫」防控思路;超10萬民眾請願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3月15日,英國衛生大臣否認群體免疫是政府計劃,不過溫和抗疫未改變,還是以追蹤、隔離病例為主,不學中國的封城、停工停學、交通管制等強力幹預。
  • 英國的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佛系免疫?
    大家好學習使人進步,我是log宇,今天聊一聊英國的群體免疫。前幾天,英國首相詹森說,英國決定讓大約60%--70%的英國人口接觸病毒,可以犧牲50萬人,也叫佛系抗疫,以獲得群體免疫。根據英國的醫學顧問瓦蘭斯說群體免疫就是足夠多的人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群提供了保護。如果群體中有70%—80%的動物有抵抗力,就不會發生大規模的爆發流行。而且他會縮短傳染病的整體時間,減少疾病對生產力的影響時間。這個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不少爭議。
  • 美「吹哨官員」辭去最後一個政府職務,此前曾稱自己因反對川普...
    (裡克·布萊特資料圖)報導稱,六個月前,布萊特被解除了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的職務,並被重新分配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個影響力較小的工作崗位,該機構也隸屬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究其原因,根據一份最新附錄,布萊特的律師稱,「出於政治考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官員拒絕了布萊特提出的全國性新冠檢測的想法。律師還指責他們無視布萊特的請求,即投入100億美元,以快速推進新冠疫苗。儘管已經辭去政府職務,但其律師6日表示,布萊特博士「仍然非常擔心」白宮將科學問題政治化,尤其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斯科特·阿特拉斯博士到白宮之後。
  • 何時群體免疫?
    美政府推進疫苗宣傳運動的糾結為了增加人們對疫苗的信心,包括歐巴馬、小布希、柯林頓等美國前總統都出面稱將公開接種疫苗。此外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也在10月底就牽頭髮起了「建立疫苗信心運動」。全球什麼時候可以達到群體免疫?毫無疑問,只有當整個社會獲得針對新冠病毒的足夠保護之後,生活才會恢復正常。至於公眾何時可以大規模接種疫苗,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曾明確表示英國至少要等到明年;負責美國疫苗分發的該國陸軍裝備司令部司令佩納(Gustave Perna)則透露,可能要到明年4月,美國人才能普遍接種新冠疫苗。
  • 揭秘川普的白宮醫師:專精於「整骨醫學」
    原標題:美媒揭秘川普的白宮醫師:專精於「整骨醫學」他叫肖恩·康利(Sean Conley),2018年成為川普的白宮醫師。自美國總統川普感染了新冠病毒後,負責他醫療健康事務的白宮醫師肖恩·康利也成了多家美國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美國《紐約時報》和國家公共廣播網(NPR)今天就分別撰文,介紹了這名自2018年起開始在白宮操持川普健康問題的醫師。
  • 社交隔離還是群體免疫?喬治亞大學新模型:實現群體免疫的可能性很低
    社交隔離還是群體免疫?據喬治亞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模型,依靠群體免疫來應對新冠病毒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公共衛生策略。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控制新冠病毒給公共衛生決策者帶來了一個難題:如何防止衛生保健基礎設施崩潰,同時避免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辯論圍繞著兩種策略展開。一種戰略的目標是「抑制」,通過極端的社會隔離措施來消除病毒社區中的傳播,而另一種戰略是「緩解」,旨在通過足夠大比例的人口感染病毒,同時不超過衛生醫療接收能力來實現群體免疫。
  • 全球戰疫·洞勢丨英國抗疫的問題不在「群體免疫」而在實力
    3月15日,英國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在《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上撰文,和他當天在BBC接受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採訪的口徑一致,他強調「群體免疫」是一個科學概念而非政府的目標或戰略。
  • 「群體免疫」策略的可行性有多高?美知名專家:這是豪賭,有些一廂情願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世衛組織宣布歐洲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震中」之際,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的「讓六成人染病以達到群體免疫」的方法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儘管英國衛生大臣後來強調,這是一個科學概念,並非他們的目標或戰略,然而唐寧街10號依舊深陷採取「投降政策」的巨大質疑中。
  • ...最後一個政府職務,此前曾稱自己因反對川普推薦「神藥」被降職
    (裡克•布萊特資料圖)報導稱,六個月前,布萊特被解除了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局局長的職務,並被重新分配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個影響力較小的工作崗位布萊特的律師們在一份聲明中稱,「布萊特博士被迫辭去了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工作,因為他不能再袖手旁觀,為一個忽視科學專業知識、推翻公共衛生指導意見、不尊重科學家,導致數十萬美國人患病和死亡的政府而工作。」儘管已經辭去政府職務,但其律師6日表示,布萊特博士「仍然非常擔心」白宮將科學問題政治化,尤其是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斯科特·阿特拉斯博士到白宮之後。
  • 美疫情失控或是川普政府故意為之?白宮顧問:就希望民眾被傳染
    早在今年七月份就有消息傳出,當時白宮政府的科學顧問保羅·亞歷山大就曾經希望川普政府放寬對於美國國內社交距離的限制,以實現他們的所謂"群體免疫"政策。 從美國媒體公布的亞歷山大所寫信件中可以看到,亞歷山大認為,美國國內的青少年群體和中年群體本身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美國應該是採取群體免疫政策,主動放縱新冠病毒的傳播,
  • 「群體免疫」的前世今生
    自由主義在英國長期佔據主流,在這種思想傳統中,英國的政策制定者習慣於從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的角度來考慮針對老、病、殘等弱勢群體的政策。自由主義漂洋過海,傳播到美國,美國的經濟社會制度與英國如出一轍。由此不難理解「群體免疫」之說發端於英國,又事實上實行於美國。美英兩個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都損失慘重。
  • 蘇格蘭「跳反」:不信英國「群體免疫」這一套,還是學習中國保險
    據觀察者網16日報導,蘇格蘭衛生部長珍妮.弗裡曼表示,英國政府採取的"群體免疫"戰略,蘇格蘭不會遵守。此前英國脫歐,也刺激了蘇格蘭進一步的獨立傾向。蘇格蘭將採取科學的方式應對疫情弗裡曼表示,蘇格蘭對病毒的了解有限,目前不會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針對疫情的有效措施發布出來,蘇格蘭政府將採納科學家的建議。報導顯示,"群體免疫"戰略讓英國政府內部產生嚴重分歧。
  • 世衛警告各國勿給新冠康復者發「免疫通行證」,川普說疫情將...
    在周五發布的一份科學簡報中,世界衛生組織官員表示:「目前新冠病毒的研究顯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抗體免疫的有效性,也無法保證『免疫通行證』或『無風險證明』的準確性。」新冠抗體測試樣本(美聯社資料圖)一些國家的官員提出了給那些已經康復的人頒發『免疫通行證』的想法,作為放鬆封鎖限制的一種方式。本月早些時候,英國衛生大臣建議發行免疫「腕帶」。世界衛生組織說,大多數研究表明,從新冠病毒中康復的人確實有這種新冠病毒的抗體,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免疫力。
  • 形成「群體免疫」
    亞歷山大回信中,補充了一些數據,包括Quanta雜誌的一篇介紹群體免疫的文章。他說:我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像瘋子,如果群體免疫是可行的,為什麼不考慮呢? 而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曾經明確告訴國會:群體免疫不是美國政府抗擊新冠的政策。 為何「群體免疫」既不道德也不可行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群體免疫」這一概念被一再提及,聯合國網站上是這樣解釋群體免疫的:這是指在社區中有很高比例的人對某一種疾病產生免疫反應(通過接種疫苗或患病),使得這種疾病不太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 瑞典承認群體免疫破產,崇洋跪美的公知臉疼嗎?
    近日,在接受本國電視臺採訪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終於正面承認群體免疫破產。作為全球第一個宣布實施群體免疫且執行最徹底的發達國家,瑞典一度被西方奉為「抗疫模範生」,並高居福布斯公布的「世界百大抗疫最成功的國家」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