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玉的老玩家們都知道和田玉裡有「一紅二黃三羊脂」的說法,說明紅玉與黃玉的珍貴性,但也因為這樣的一句話,讓很多人對紅玉和黃玉產生一些不正確的理解,本文我們就來說說和田玉的紅與黃。
紅色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紅色承載了太多的意義與內涵,紅色貫穿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與角落。喜結良緣時那一種紅色是責任;喬遷之喜時那一種紅色是安居;喜得貴子時那一種紅色是成功;十一時那一種色是驕傲;春節時那一種紅色是團圓。
紅玉是和田玉當中非常稀有的一個玉種,不能排除有紅玉的存在,古人說紅玉「赤如丹砂」,真正的紅玉應當是在玉質很好的情況下,由內及外由表及裡都是原生的紅色,但並沒有聽說過有誰有真正意義上的紅玉。不過雖然和田紅玉基本沒有,但紅皮依然讓我們看到了和田玉無限的美麗。 籽料的紅皮也有很多種,紅皮、棗紅皮、灑紅皮等等。一般來說紅皮是很少的長在白肉上的,大紅皮碰白肉的機率相當少,有句行話叫「紅皮白肉不對路」,一般青肉,青白和灰白肉比較多。如果料質細膩的話,皮色聚集會為上品,所以紅皮白肉是現在玩家們追捧的對象。
關於紅皮,或許當你喜歡上和田玉的時候,你就會情不自禁的喜歡上和田玉那精美的皮色。可能你不知道它如何形成,何種原因,但你一眼就放在視線裡,記在心裡,留在時間的記憶裡。或慢慢品味,或久久回味,或靜靜欣賞,或輕輕盤玩,或嘻嘻讚嘆。或許一種自然的心裡發出,一種本能的使然。
究竟是誰給了自然神秘的力量,造就了和田玉那無與倫比的紅色,不淡,不濃,不偏,不斜,不大,不小,不輕,不重,巧妙地融合在每塊和田玉的籽料上。千年,萬年不變。任由歲月的滄桑,任由河水的衝刷,依然保持自身的一抹紅。 潔白的玉是純潔,是仁厚,是豁達,是厚重,完美的紅是喜慶,是吉祥,是團結。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更是以一種歷史的載體繼續傳承與發揚,這兩者的結合也不正是我們國人一直追求的境界和精神所在!
黃色是王者之色,神秘、崇高、華貴、威嚴與神聖;黃色是陽光大地之色,象徵著智慧、溫暖、愛、財富和權利。清人《清秘藏》在《論玉》中提到「玉色以紅如雞冠者為最,黃如蒸慄者次之、白如截脂者次之,墨如點漆者次之……」將黃玉排在羊脂玉之前。在古代,黃玉由於與「皇」諧音,又極稀少,極受重視。 用「蒸慄」來形容一種黃的顏色很早就有了。《釋名·釋採帛》「蒸慄,染紺使黃色如蒸慄然也」。《急就篇》「烝慄絹紺縉紅繎」,顏師古註:「烝慄,黃色若烝孰之慄也」。「烝」「蒸」二字可通,「烝慄」,就是「蒸慄」。《詩·大雅·蕩》「天生烝民。」《孟子·告子上》引作:「天生蒸民」。以「蒸慄」來形容玉石極品色澤的記載,仍以曹丕說的「黃侔蒸慄」為早。《說文》「侔,齊等也」。自然界中各種顏色都有多種,黃色也有多種,古人選擇蒸慄黃為最好的黃玉之色,是長期觀察比對後的結論。
蒸慄之色是一種帶人為因素的黃色,為去皮的慄子被水蒸熟後外表產生的色澤,表示了一種最為潤澤、凝重、熟化的極致黃色,這種黃色不同於生的慄子黃色和任何其它的黃色,明確表示出這種色澤的結構質感,即不單是其顏色,同時包含了透度、細密度、潤度等直觀視覺。
蒸慄黃玉一直是為古人所最貴重的美玉,高濂的《遵生八籤》說:「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以黃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亦有之故耳。今人賤黃而貴白,以見少也。然甘黃如蒸慄色佳,焦黃為下」,認為黃玉要貴於白玉,其甘黃之說應延自《格古要論》「黃玉如粟者為貴,謂之甘黃,玉焦黃者次之」。但從曹昭將論玉的排列為白、黃、碧、墨、赤、綠、甘青、菜玉來看,明初時民間大概黃玉也未必貴於白玉。當然高濂的說法不會是沒有根據的,至少迄今為止,還不曾見有明清時民用的和田黃玉器物。「今人賤黃而貴白,以見少也」,是說民間的黃玉太過少見,或者根本不準使用,一般的藏家玩家們也只能以玩白玉為主了。
不過,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舊時說玉的多種色,如玉所帶的各種黃色,主要是用來形容古玉沁色而不是玉色的,所述最為詳細的莫過於《古玉辨》「受黃土沁者,色如甘慄,名曰玵黃。受松香沁者,色如蜜蠟,名曰老玵黃。......黃有蜜臈黃,米色黃,雞蛋黃,秋葵黃,慄色黃,老酒黃,黃花黃,黃楊黃」。《玉紀》有:「有受黃土沁者名曰玵黃......秋葵黃,老酒黃」,卻只列舉了三種,但可見《古玉辨》多有沿襲《玉紀》的說法而加以發揮。然正如劉大同說沁色「直同窯變,令人莫明其妙」,準確的講:古玉沁色的種類要遠遠超出玉的本色,可有千奇百怪,萬千變化,幾乎列舉不完的。
而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黃玉」,極少能達到這個顏色和玉質,通常缺乏老熟感,而且不是正黃色,而是黃綠、青黃色,這是因為大部分所謂的「黃玉」,是黃口料。黃口料是接近黃玉的一種玉料,在細度、油性、糯性上普遍達不到黃玉的標準,不過因為偏黃的特色,比較受市場歡迎,目前整體價格不算高。而一些商家正是利用了「黃玉」的名號,銷售著玉質一般的黃口料。
和田黃玉的顏色是原生的黃色,還有一種微微帶有黃綠色的嫩黃色。顏色淺了不能稱為黃玉,顏色偏綠叫「黃口料」(黃綠色的青玉),偏褐色又顯色氣不正。顏色純正的黃玉產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黃口料是對黃綠色和青黃色調和田玉的統稱,顏色也是原生的,主要產地有若羌等地。黃口料的顏色過於偏綠色或青色,達不到黃玉的標準。
真正的原生礦黃玉籽料相對較少,黃沁籽料黃玉正好滿足此類玩家的需求。黃玉和黃沁籽玉的區別在於是先天形成的還是後天形成的。和田玉黃沁籽料的致色原因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鐵離子。一般認為是三價鐵離子,黃沁籽料的顏色是由外向內逐漸過渡的變淺的,但是其顏色必須是內外一致,不露白,不然就是黃皮籽料。
以上,我們對於紅玉黃玉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大家也不會那麼輕易地迷信紅黃二色了,不過紅玉與黃玉雖然只是傳說,卻也給了玩玉人更多的想像。紅與黃,深植於中華文脈當中,以白色為主色調的和田玉,如果有了紅黃二色,則是純淨瑩潔中平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孔府玉莊玉文化研究院:
古玩藝術品 收藏 鑑定 修復
現代和田玉 設計 製作 銷售 。 更多好文在 電話: 18911257565
孔德義: 孔子七十七代
中國藝術品鑑定師 中國收藏家協會特約研究員
中國古玉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
地址:北京市弘鈺博古玩城一層大廳孔府玉莊
電話 : 010-6100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