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分享大型音樂兒童劇《田夢兒》中的一首動聽歌曲,快快點擊播放鍵,和小葵花一起回顧欣賞吧)
(昨天下午,兒童劇《田夢兒》、《青銅葵花》的藝術總監李若君老師(中間)、編劇薛梅老師、及製作人張鋒主席在排練廳為大家講話)
昨天下午細排結束的休息間歇,薛梅老師接了個電話,然後神神秘秘的把大家召集到一起,說要告訴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話音還沒落,大家都還在瞪著好奇的眼睛看著薛梅老師時,排練廳的門突然開了,我還沒來得及轉身看,一個熟悉的、充滿磁性、英氣的聲音就在耳邊響起
李若君老師來了!
薛老師講的太對了,這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巨大的驚喜!
(昨天下午李若君老師突然出現在排練場給了大家一個大大的驚喜!)
還記得上次見到李若君老師,是《田夢兒》南京人民大會堂的演出後臺,《田夢兒》分享會後,還有幸與李若君老師、薛梅老師在會議室合了影
時間過的太快了,轉眼距離第一次見到李若君老師,已經過去近三年的時間
那是2015年江蘇的盛夏,當時正在排《田夢兒》,那時還沒有新團部這麼好的排練場,舊團部的排練廳很小很擁擠,空調很舊了,開不開幾乎沒什麼區別,我們只有依靠房頂上的幾頂電風扇來驅散暑氣。每天還沒開始排練,就已經汗流浹背了。就是那樣簡陋困難的排練環境下,李若君老師都一直在排練廳守候著我們,像熱愛藝術那樣熱愛我們演員,從始至終,從早到晚,一刻不停歇,那幅感人畫面,那種對待藝術的精神,讓我每每想起,心中都充滿對李老師的無限敬畏
(2016年南京人民大會堂《田夢兒》演出結束與李若君老師、薛梅老師合影)
而今天,李若君老師又一次用行動為我們展示了「德藝雙馨」老藝術家是一種怎樣的風範。
李若君老師從北京坐車趕來金壇,千裡迢迢,風塵僕僕,大家都建議李老師到了金壇後先去酒店休息一晚,明天再到排練場來,可李老師偏不,對於藝術絲毫不懈怠,不馬虎半分,一下車就趕到排練廳,多餘的話都沒有,直接讓大家繼續排練,默默的、認真的看著我們走戲。
晚上的安排是自習,但是沒想到李老師又準時出現在排練場陪著大家自習,李老師來時正巧幾個人在跑圓場,李老師馬上就跟著大家一起跑圓場了,為我們示範教授了最標準的跑圓場要領,李老師這麼大年紀了,圓場竟然還可以跑出行雲流水般的流暢優美,簡直讓大家目瞪口呆,嘆為觀止。
(昨晚李若君老師在排練廳教大家跑圓場)
昨晚結束本來就很晚了,李老師仍不顧疲倦,一早又來到排練廳陪著大家走戲。安靜慈祥的坐在桌前,像是隨時為大家設立「一對一表演課堂「的架勢,這麼好的機會我當然不想錯過!有多少人想見李老師都只能是個念想呢,更何況是如此近距離的請教李老師專業上的問題。正好排戲時我又有很多困惑和理解不夠的臺詞,我都拿去問李老師,李老師耐心為我分析角色心理,行動線,內心獨白,還親自示範,讓我深刻體會到一位老藝術家對於任何一個角色的理解究竟可以準確到什麼程度!
還未配合任何舞臺行動,加任何肢體輔助,就單是坐在那裡為我示範了幾句臺詞,我就已經淚目了,看著李老師瞬間入戲、飽含深情淚水的雙眼,我又一次被老一輩藝術家的真情和業務能力所折服感染。
(李若君老師、胡導為我分析人物內心獨白)
上午結束已經近12點,薛老師建議李老師中午回去休息,下午晚一點再來排練場,話還沒說完,李老師一下子就回絕了:「我偏不,這不可能,大家幾點開始我就要幾點來!你還不了解我嗎?」
李老師對業務的執拗勁讓我一下子覺得李老師更加可愛,我說:「李老師,您辛苦了!」,李老師回頭笑著回應我:「一點不辛苦!因為熱愛!我幸福著呢!」
這句話,對我觸動極深!我聽到的是李老師發自內心質樸動人的心裡感言,看到的是李老師對於兒童劇事業由衷熱愛的笑臉!
我想,李老師能這麼多年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應該都是源於這種對兒童劇藝術執著的偏愛,所謂「德藝雙馨」,李老師是真正的追夢人和傳承者,是當之無愧的好榜樣!
一個兒童劇演員,就該是以這樣優秀的榜樣作為努力方向的,雖然望塵莫及,雖然此時的自己還處在在對兒童劇表演藝術不斷摸索、打磨成長的階段,但至少我有了這樣好的榜樣後,我的理想是有明確方向和拼搏目標的。
我也想用一輩子做好一件事,也想在幾十年後,談起自己所從事的兒童劇事業,滿心歡喜,一臉驕傲。
學無止境,繼續努力,我做的還遠遠不夠。
(上午細排時,李若君老師在為大家做表演示範)
下面為大家隆重介紹李若君老師!
李若君
中國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會長,原北京兒童藝術劇團團長。曾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文藝成就
曾在《革命一家》、《少年英雄劉文學》、《嶽雲》、《報童》、《我們是喝延河水長大的》、《十二個月》、《閃爍吧,繁星》等多部兒童劇中任演員。多次獲國家優秀表演獎。1949年初,東北文藝二團調京,組建了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李若君也隨之來到北京,繼續在院裡進行兒童文藝表演。1952年,李若君所在的兒童藝術隊組建成了青藝附屬中國兒童劇團,1956年又成為現在的中國兒童劇院。李若君在舞臺上、銀幕上塑造了眾多少年兒童形象,多次獲獎,享有兒童劇「四小名旦」之稱。
再次感謝李若君老師對我的鼓勵, 向李若君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