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青島大姨」張海宇:我從不以演喜劇為恥

2020-11-10 骨朵星番

| 無情


提起張海宇,有人會稱「青島大姨」或」薛不慧」。

他一手創造兩個經典喜劇角色,裹挾強烈個人風格闖入演藝圈,從網際網路火到電視臺,又在今秋登上導演選角綜藝《演員請就位2》,兩次選角競演都與以往形象判若兩人,B級躍底逆襲至S級。



他是喜劇人徵戰新賽道的樣本,也是短視頻創作者進擊好演員絕佳的觀察切片。

在與星番的對話中,張海宇熱衷用豐富的肢體表情和口語化的表達,提及看法前喜歡以「我誠實地講」開頭,做事多因「有意思」——發現春晚趙麗蓉的小品挺有意思,開始模仿,靠著這套拿手絕活,成為幼兒園的「頂流」;高中看到「影視表演專業」,跨班去學表演,考進中戲,成為有意思的「圈裡人」;後來發現網際網路的方言視頻很有意思,連稿都沒寫,拿起手機模仿了一段,「青島大姨」紅了!



一旦觸及真正的熱愛,他是嚴肅且發自內心地尊敬,會用書面化的尊稱「李雪健老師」、「周星馳先生」……關於喜劇的一切,張海宇覺得博大精深,不容染塵。


對表演,他近乎潔癖,曾一度覺得演戲會對舞臺劇有傷害,遲遲未踏出第一步;「青島大姨」系列視頻爆紅,卻未再創作,因為短視頻是「非演員過演員癮的地方」,更喜歡看演員演戲;點讚的短視頻大多是素人關於自我生活的表達,有的跟段子毫無關聯,可能只拍大爺在門口說話、下象棋之類,舉手投足,令他著迷。


他喜歡原生態、鮮活的演繹,「不是說要完全真實,做得很真實就很有意思」。

很多時候,他是一個樂天派,健談、風趣、極富親和力,年齡、身高、表演,話題百無禁忌。


他會講自己藝考時,老師都建議報導演專業或其它,因為1米7是考不上影視表演專業的,尤其是戲劇學院,在舞臺上是不會行的,但偏偏第一個找上來的就是「1米7左右、不能太高演精靈」的舞臺劇,像是為他量身定做。「我那時1米7比較矮,現在已經高達1米72了。」他笑著補充。


張海宇也會說起一度想考音樂學院的夢想,歌手青春期遇到的攔路虎「變聲期」,似乎也格外眷顧他,「小的時候更奶一些,聲音越變越好聽。」


英文名Patrick是因為父親看了美國智力問答節目上得獎的白人小孩叫這名,乾脆原封不動拿來給他命名,「我爸愛得獎」。


另一面的他,性格以悲觀為主,常拿過去的事情責備今天的自己,至少得有60%的把握才去做一件事;內心時時在復盤自己的表演,「如果再來一條,有改變的機會就好了」;不少喜劇人轉型當導演,他也想過,但要慎之又慎,大家都這麼幹,你也來這麼一下,結果應該不會好的」;也在跟朋友攢劇本,「必要的時候,這是一種自救」。


表演是當眾孤獨的藝術,他也時常在生活中的隱秘時刻感到「孤獨」。演員是高度緊張的職業,尤其在工作跟工作疊加的時代,一部戲殺青,要快速打包好自己進入下一個工作,享受孤獨倒成了為數不多處理情緒的時段。


時下「打工人」熱梗走俏,他也跟著調侃自己是一名「娛樂圈打工人」。


「30歲年齡在打45歲以上的工」



見到張海宇時,他正在東五環的錄音室裡等待一個節目的面試。

上場前他還在說著嗓子不太舒服 ,「前一天在《1921》片場喊了一下午」,想著可能要完。

面試結束,一旁跟著的經紀人就毫不留情地「戳破」:「(他)剛才還跳舞了。」

初次見面,他就親切得仿佛隔壁工位的同事,大家一起閒話「打工人」的心酸,卻又在下一秒埋頭變身無情的工作機器。

「可不就是嗎?你看在面試的場合,接受了你這個採訪,你就知道我今天來找活兒來了,這不來打工了。」張海宇笑言。

去《演員請就位2》,30歲的他在打45歲以上的工。參賽的演員裡,除了楊志剛,45歲以上的角色就落在張海宇身上,50歲以上也可能是他的活。



節目裡的兩次選角競演,張海宇都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出鏡。


第一期,他挑了《我是路人甲》,飾演鬱郁不得志的「橫漂」魏星。第二期選中《門徒》中眉間有疤的「毒梟」昆哥一角。

你看我都敢演劉德華(演的角色)了,你以為我是野心嗎?不,我打工的。」


兩個競演片段並非他的第一選擇。


第一期,他首選《受益人》,還跟編劇商量著做成喜劇,結果被市場定位S級的楊志剛搶佔先機。


第二期他的理想型是《我的一級兄弟》的「東九」,細一琢磨,這種角色一定是高顏值選手拿來展現演技的,他不是S級,沒有首選的可能,萬一落選,無角可演。


按賽制規定:A級優先,但S級擁有反選替換角色的權利。

最終,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看上去選擇很多,他也選了只能選的。

近年的選角,他發現好像在「對號入座」,「你年齡在這,那你在這;過兩年你演得好、混得好,你在這,要不然就在這」。關於那套年齡與角色孜孜不倦運轉的系統,張海宇邊說邊用手勢模擬著。

他察覺周圍各種叫他哥哥的人多了起來,「突然覺得好像自己真的(老了)。」早前在劇組,一直是他叫前輩們「哥哥、姐姐」。


參加CCTV-6的「星辰大海」青年演員計劃,他是32位演員中最年長的;來到《演員請就位2》,他選的角色跟43歲的楊志剛屬同一年齡梯隊;起初也沒感受到年齡帶來的困擾,別人提醒他,「你在裡面屬於大齡」。


30歲在他看來還稱不上一個男演員的黃金年紀,「我管它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小的你演不了,有更小的合適的(演員)。大的你夠不到那個厚度」。所以他經常會遇到的角色是男二,演某某的弟弟。

這與他在《演員請就位2》裡遇到的職場生態,並無不同。



他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至少每一步都在朝自己期待的方向走。


科班中的「非主流」



表演的源動力,張海宇靠的是 「本能」。

啟蒙是春晚,動力是姥姥。小時候的張海宇,跟著春晚學唱《東方明珠》《濤聲依舊》《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看趙麗蓉的小品特別有意思,「我隨便模仿一下,姥姥每一次都當新的一樣,笑個不停。」

在不明白價值和喜歡為何意的年紀,他已經行勝於言,「我每次一模仿,家人就特開心,越這樣越想繼續。」

「絕活」傍身,張海宇混成了幼兒園的「頂流」。不管有沒有節日,老師都會找來一個板凳,他踩著沿階梯走上舞臺,登臺演唱結束,一步步走下來坐在臺階上,「這套活碼得非常的清晰」。



他學表演是無心之舉,考進青島一中,曾經的幼兒園「一線」發現表演的風頭都被學校藝術班所搶。只看到「影視表演專業」幾個字,張海宇萌生學習的念頭,跑去跟當時的班主任說「想去那個班上課」。



沒兩天,班主任打好招呼,他開始「雙班制」生活,每周二、四下午跨班去聽表演課,其餘時間回來學文化課。

報考時,中戲加北電,他一口氣報了9個,上戲因為跟中戲時間衝突而落選。


張海宇自比考學如買菜,報考也挑選性價比高的,能在一個超市辦的事,就多攢幾種需要的一起辦了,」中戲和北電都在北京。我有一個信封裝著3000塊錢報名費,一個學科100塊錢,它有一個表(列著專業),我跟首試那個師姐說,『你給我來這5個』,我就掏出5張來,這4個去北電。師姐都傻了,抬起頭來看著我。」模仿著當時的場景,他伸出手指比劃。

最終,他被中央戲劇學院演出製作專業錄取。一個叫劉國平的退休老師和一位素未謀面的師姐,成了他表演路上的貴人。


劉國平無意看到他排演的人物小品,給出了很高評價,「這個人演得比我們系的應該說不相上下,甚至比我們一些人好。」聽到班主任的轉達,他特別高興,考進戲劇學院,雖然沒上表演專業,但感覺好像離表演又邁進了一步。



大三下學期,有個從沒見面,也沒說過話的師姐,可能只是聽說張海宇喜歡或者擅長舞臺劇,數度打來電話邀約他參加萬達的大型音樂劇演出,在一個特別大型像拉斯維加斯的秀場,7個外國主創,需要一位1米7左右、不能太高的演員,演一個精靈。

那時的張海宇,在網絡電視臺實習,接到電話,正在領導身邊,他婉拒兩次「謝謝」、「走不開」。師姐沒放棄,依然打來第三次電話,耐不住這份信任和人情,他決定去試試,「師姐這麼幫助我,去了被淘汰了也不能不去。」

婉拒更多是自卑心理作祟,張海宇認為自己對音樂劇知之甚少。答應師姐邀約後,他先上網查了「什麼是音樂劇」,故意選歌單裡偏下面的一首樂曲,感覺比較小眾。


第二天面試現場,開口一報曲目——《Sunset Boulevard》,所有的導師感覺都很熟悉,「當時就快瘋了,這不撞槍口上了嘛!」張海宇回憶道。

結果卻出乎意料得不錯,他試了一期,就定下角色,開始為期半年的的音樂劇演出。工資可觀,也極大地豐富了他的表演經驗——沒有B角,所有的演出他一個人完成。

今年疫情「黑天鵝」影響,劇院演出市場蕭條,也是張海宇第一年沒演舞臺。



往年,他都會演數十場舞臺劇,一是比較開心,二是能夠讓表演狀態好一些,更積極一些。


以「科班」和「非科班」簡單二元論演員出身的當下,張海宇自評是科班中的「非主流」:「我硬說自己不是科班是不誠實的。高中時,接受的(訓練)就是大學對於舞臺表演基本的訓練。」



就是張海宇



說起他,總逃不開「青島大姨」。

一頭捲髮、一副快要滑落的金絲邊眼鏡架在鼻尖、一條時髦的花色絲巾,衣著鮮豔,講著一口地道哈喇味的青島話,在「大姨」的世界,萬物皆可被「青普」diss。

這個反串創意,無預謀、無策劃、無文稿,只是看到一個陝西方言地攤賣東西的視頻,被原生態的表演所吸引,「青島大姨」應時而生。


2013年,一個平平無奇上夜班的瞬間,張海宇用青島大姨的口音模仿了一段,「說完之後就睡了,也沒覺得誰會看,就覺得挺有意思。」第一次使用人人網的新功能,他乾脆地按下「發送」鍵。



第二天發現「幾十萬的回覆,光青島人」,沒過幾天,青島電視臺的記者們飛來北京採訪他。

一夜成名,商演、廣告紛紛找上門,他一個都沒接,「這不是我想幹的」。

「青島大姨「從網際網路火到電視臺,張海宇成了東方衛視《今夜百樂門》的固定班底,不僅延續「青島大姨」的經典,還衍生出新秀——「薛不慧」。

《今夜百樂門》一周至少兩個情景小品,時間緊,多是命題作文,他理解編劇的不易,喜劇創作要寫到表演者的心坎,還是自己最了解自己,索性也加入創作。「請問您需要什麼服務」、「可樂雪碧咖啡茶,親愛的鄉親喝點啥」等金句相繼走紅。


《我是路人甲》片段也有他的「手筆」——吃西紅柿,張海宇想著食物就是他的世界,寧願吃自己酸澀的果實,也不願去吃「嗟來之食」。如此一來,人物顯得立體,也避免雙方唇槍舌劍套路化的的吵架戲,用行動在對方密集的臺詞轟炸中掙得一絲喘息空間,表達自己態度。



這一幕也被導演陳凱歌關注,點評時稱之為「點睛之筆」。

參加完《演員請就位2》之後,張海宇的劇本邀約開始變多,「(找我的戲)也比較多了。」

之前,打開他的作品篇目,都繞不過「喜劇」。

今年後半年,影片《烈日之寒》的導演找到他出演一個角色,與喜劇無關。太過驚訝,他還專門跑去問,「為什麼找我演,還找了兩、三次?」導演回覆說,因為看了《今夜百樂門》他創作的喜劇,一開始沒聯繫上。


他很感激這次機會,短時間內快速瘦身,進行很多的嘗試,好像有一片新天地,又可以開發出新的土壤。

喜劇依然在張海宇心中佔有無上地位,邊說邊用手掌比到下巴的位置,「我想強調一點,我從來不以演喜劇為恥。喜劇在我心裡是一個位份很高的門類。」

張海宇說,自己只是不願意待在「青島大姨」這一個角色裡,有人卻簡單粗暴地歸類為他不想做喜劇,令他哭笑不得。


很多喜劇演員在成名後,會覺得喜劇人標籤是種束縛。一味否定曾經的作品,跟自己的過往割裂,在張海宇看來是不可理喻的,「上帝給你一個天賦,你要搭著車跑到荒郊野外給它扔掉,還不讓它找回來。」

對當下推崇「演什麼像什麼,給觀眾留下的只有角色」的言論,張海宇秉持「反方辯友」的立場,因為邏輯不成立。按照「只留下角色」的說法,是無法記住演員的,壓根不知道對方姓甚名誰。

他滔滔不絕地羅列著自己欣賞的演員:李雪健、周星馳、張國榮、河正宇等,無一不擁有無可比擬的人格魅力,「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一輩子的形象都大同小異,你還願意看,因為他們是有趣的人;李雪健老師雖然(表演風格)多變,但他有一種質樸、細膩的特質;周星弛先生有個人強烈風格的表達,基本不沾自己風格以外的作品,極具傳奇色彩;包括金·凱瑞、憨豆先生,一輩子可能只有一個(經典)形象,那個就更窄了。你能說他不是好演員,不是你喜歡的演員嗎?」

他不太喜歡看自己節目,覺得奇怪、彆扭,後來看過一遍《今夜百樂門》,看到的都是問題,只有青島大姨,「現在想想節奏還挺好」,也不排斥以後有合適的平臺和機會,再演一次。



張海宇在等待自己的代表作和下一個像」青島大姨」一樣被大家記住的角色出現。他透露,自己選新戲的標準是「四好」,好角色、好劇本、好導演、好製作,無需4個條件都滿足,但按這個優先次序。

他認為自己的現在,跟期待的演員夢沒有落差,篤信每一步走得踏實,最後會抵達應許之地。


就像他從幼兒園的小階梯一步步登上中戲、音樂劇、《今夜百樂門》、《演員請就位2》的舞臺那般,積跬步,至千裡。

很多人會「隨大流」,將自己代入喜歡的人,他覺得那是一種錯覺,「我喜歡河正宇,但發現自己是車太賢,你知道那種感受嗎?車太賢也很好。你就會安慰自己,慢慢來。」

第一次聽到「下一個黃渤」的說法時,他很開心,轉念一想,不太可能。每個人的經歷千差萬別,只能先把自己做好。


「你自己對『張海宇』的定義是?」

他攤開手,脫口而出:「就是張海宇咯!」

相關焦點

  • 「青島大姨」張海宇:我從不以演喜劇為恥|專訪
    他會講自己藝考時,老師都建議報導演專業或其它,因為1米7是考不上影視表演專業的,尤其是戲劇學院,在舞臺上是不會行的,但偏偏第一個找上來的就是「1米7左右、不能太高演精靈」的舞臺劇,像是為他量身定做。「我那時1米7比較矮,現在已經高達1米72了。」他笑著補充。
  • 從「青島大姨」到「黑道老大」,演員張海宇還有多少驚喜?
    化著節目組敷衍的粗糙妝容,大多數觀眾都不熟悉的張海宇跌跌撞撞闖進視野,搭檔「小全智賢」孫千演繹《我是路人甲》,一個身在底層,仍然心懷夢想,掙扎向上的群演被張海宇演繹的入木三分。,他把從小身邊圍繞著的熱心,嘮叨,永遠保持著八卦和砍價熱情的大姨形象抽象在一個角色身上,就誕生了青島大姨。
  • 「青島大姨」張海宇來了!新戲將扮「東北小子」(視頻)
    由林兆華擔任藝術指導,徐小朋導演,「青島大姨」張海宇主演的話劇《爸爸的馬拉松》將於本周末(2月23、24日)登陸青島大劇院,正式開啟該劇的全國巡演。將首演城市定在家鄉,是張海宇的個人願望,在今日(2月19日)的採訪中他表示,《爸爸的馬拉松》創作靈感來源於導演自家真事,關於「中國式父子關係」他自己也很有感觸,「成功的喜劇可以讓人『笑中帶淚』,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時代或集體的縮影,讓觀眾在爆笑後有所思考。」
  • 張海宇搞笑是認真的,觀眾都中了青島大姨無藥可解的毒
    在兩個月之前,絕大多數人還不知道張海宇是何許人也,但通過短短的幾期《今夜百樂門》,這個心裡住著一位青島大姨的89年小夥兒不僅讓觀眾中了無藥可救的毒,更是霸佔了各種渠道,各種媒體的重要位置。微博熱搜百度首頁推薦
  • 對於演員張海宇,你要知道的不止青島大姨一面
    而張海宇自在《今夜百樂門》裡以青島大姨和薛不惠的形象,帶來了許多經典作品,調戲了一眾大咖,迅速打開了自己的喜劇觀眾知名度。一看到青島大姨的花衫花褲還有金絲邊眼鏡,就忍不住青島話開始嘮嗑。 《廢柴兄弟5泰爽》就以孫藝洲和張海宇兩個主人公為主線,上演了兩人在泰國的爆笑之旅。孫藝洲因為多管閒事在泰國欠下巨額的債,必須在泰國打工還錢,剛一入職就碰到了張海宇,是兄弟還是坑,令人爆笑的泰爽之旅就這麼開啟了。
  • 你被張海宇、蔣易這對喜劇新秀圈粉了嗎?
    對於「推新人」的原創喜劇節目,得珍惜。節目經過「秒拍」碎片化傳播後,張海宇和蔣易這對「彆扭」搭檔,實力圈粉。澎湃新聞記者在朋友圈發了採訪預告,就有很多妹子留言希望記者傳達下喜愛之情。尤其是男扮女裝的「青島大姨」張海宇,其表現甚至已經蓋過了節目中明星的風頭。張海宇和蔣易組成的「彆扭」搭檔,實力圈粉。
  • 【幕後】素人演喜劇爆紅,《今夜百樂門》詮釋何為「海派氣質」
    ▲金靖在《今夜百樂門》中,金靖接觸到了來自中國天南海北各式各樣的喜劇元素,給了她許多啟發,「東北的喜劇作品看過很多,還有張海宇的青島大姨等等,很多帶有地方特色的喜劇元素都很有意思。我們就想可以發展一下海派的喜劇,因為在上海以前說起喜劇就是滑稽戲,我們就想做點關於上海的年輕人生活的有趣的東西,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我們做了《機場》、《自駕遊》這些段子。」貼近觀眾生活,從日常小事著眼,這是素人創作視角的天然優勢,「青島大姨」張海宇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 張海宇:誰還沒有過「路人甲」的時候?
    」、司命還是薛不會,演男演女其實我無所謂,來到演員請就位,演啥角色全都對!」近半年的時間裡,他都奔波在這個音樂秀項目上面:「裡面有個喜劇角色開啟了我演喜劇的道路」。甚至,他也開始參加一些綜藝節目,例如《我為喜劇狂》。
  • 顛覆初印象-演員張海宇驚喜蛻變,實力來襲
    這位調皮又可愛的男生因為不小心為青春「插了刀」而陰差陽錯的拯救了想要輕生的美術生周小彌。當他不顧插腳之痛撲進水中救人的時候,一段體育男生和美術女生的青澀愛情故事就發生了。他們的遇見,格外的獨特,體育生和美術生的故事,也讓觀眾耳目一新。 在高中生活中,特長生是很普遍的,就像張海宇飾演的體育特長生謝倫一樣,一邊需要苦練專業技能,一邊還要抓緊時間補習文化知識。
  • 張海宇&蔣易:合則天下無敵,分則各自呵呵
    「青島大姨」張海宇與「東北全智賢」孫千,兩人將群演小人物的心態與艱辛展現的淋漓盡致,讓侍左君也貢獻了不少眼淚。張海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藝術管理專業,2013年開始發布原創幽默系列視頻《青島大姨》,捲毛假髮,花花綠綠的絲巾,金邊眼鏡,青島口音,展現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大姨鮮明形象。
  • 1分鐘了解張海宇!看完後路轉粉...
    如姜逸磊創造的「PAPI醬」形象一樣,張海宇創造的 「青島大姨」不僅僅搞笑、接地氣,它還濃縮了一類人的性格特點,這已經不單單是「模仿」,而是一種從劇本到表演的創作。喜劇,是令張海宇被觀眾熟知的最初形式,在而後的《今夜百樂門》中,「請問您需要什麼服務?」
  • 《演員請就位2》-「我是路人甲」,你所不知道的張海宇和孫千
    近日,《演員請就位2》又上熱搜了,除了「小四」郭敬明導演外,一對演藝界的新人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他們就是「青島大姨」張海宇和「東北全智賢」孫千。張海宇,1989年10月19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演出製作專業。
  • 《演員請就位2》-「我是路人甲」,你所不知道的張海宇和孫千
    近日,《演員請就位2》又上熱搜了,除了「小四」郭敬明導演外,一對演藝界的新人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他們就是「青島大姨」張海宇和「東北全智賢」孫千。 張海宇,1989年10月19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演出製作專業。
  • 《今夜百樂門》:做一面喜劇節目的鏡子
    以「今夜百樂門,周六最銷魂」為sologan,不走尋常路的《今夜百樂門》在四季度噴發的喜劇綜藝節目中有著極高的辨識度,被網友戲稱「不同於外面的『妖豔賤貨』,有著清新脫俗之氣質」。無論是黃曉明客串的「青島大姨」,還是張海宇出演的空姐,《今夜百樂門》每期節目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夜百樂門》貢獻的喜劇作品不抄網絡段子,有著深度包袱,而不是強撓觀眾胳肢窩使其發笑。
  • 「老頭」蔣易逆襲,成就超青島大姨,已在《九宮奇局》擔任男主
    稱之為「老頭」的蔣易,究竟是如何逆襲,成為《九宮奇局》的男主角、成為青島大姨的「驕傲」的呢?以至於張海宇在扮演青島大姨的時候,為了迎合觀眾的需要,會不時的cue到蔣易,說「我家那老頭」。《法醫秦明》、《遇見你真好》中,磨練演技 而憑藉《今夜百樂門》爆紅,成為觀眾認可的「喜劇人」之後,蔣易也面臨著「喜劇優而演
  • 演員請就位:金靖出名,張海宇和辣目洋子獲益大,他們憑什麼?
    ,金靖就成為一匹黑馬,在戲劇的舞臺上橫衝直撞,衝進了總決賽,也為自己撞出了自己的一片大好前途。 02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讓演員張海宇找到了自信熟悉「青島大姨青島大姨《我是路人甲》裡的張海宇把一個有著演員夢想,但又有著點不切實際好高騖遠的這麼一個橫漂小人物演得很生動很自然。
  • 全場最佳郭敬明起身鼓掌,張海宇孫千是如何做到的
    本期演員請就位迎來了張海宇和孫千的表演《我是路人甲》,是爾冬陞導演的作品。有的觀眾可能對兩位為演員不是太熟悉,但是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兩位演員,後面有驚喜。張海宇是山東青島人,中央戲劇學院演出製作專業,2013年開始一直在網上發布《青島大姨》系列作品扮演青島大姨,慢慢受到關注。
  • 小全智賢,青島大姨,演技獲全場最佳,陳凱歌評價小缺點
    97年的孫千,喜劇出身的張海宇,在眾多出道時間長的演員當中,顯得並不是很起眼。但是在看過他們的表演之後,郭敬明站起來鼓掌說:他們是全場最佳。所以大家都稱她為小全智賢。另一位男演員叫張海宇,比起他的名字,大家對「青島大姨」這個角色應該更加熟悉。他曾上過綜藝節目《今夜百樂門》。
  • 孫藝洲張海宇見面就「大尺度」脫光!泰國曼谷上演「ladyboy奇遇記」!
    ,總播放量超過26億,被網友盛讚為「網際網路喜劇第一品牌」。導演尹琪回憶廢柴點滴哽咽   澄清與王寧修睿不和傳聞 導演尹琪在現場回憶起拍攝時的情景也感嘆萬分,他哽咽道,「《廢柴》從1走到5,我常常要面對各種問題和質疑,它就像我的孩子,是拍給每個普通人的喜劇,《廢柴》一直都在路上。」
  • 郭敬明哭了,看過張海宇和孫千的表演,他會不會後悔給何昶希S卡
    如果說第三期上半集表現最好的是溫崢嶸和黃夢瑩,那下半集表現最好的就是張海宇他們的演出也得到了四位導演的認可,尤其是郭敬明,他忍不住站起來為張海宇和孫千鼓掌。孫千是一位只有23歲的年輕演員,對於自己被評為B級,她還覺得有些鬱悶。不過別看她還小,但演技方面卻很有靈性。再加上長相酷似韓國女明星全智賢,所以孫千給人留下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