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猴年的沸點馬上到達,幸福的火焰立刻點燃,吉祥的鐘聲即將敲響,如意的畫面瞬間定格,除夕的祝福隨即送到,除夕,大德祥李雪瓊董事長攜全體員工願您合家歡樂,萬事如意,除夕快樂!
除夕的家宴上,哪些菜一年年出現在餐桌上,成為一個地方的代表性菜品?
丨豆醬兒+芥末堆兒
丨代表地:北京
「大年三十吃餃子」已成為大家對除夕年夜飯的印象。但隨著時間的逝去,北京人的宴席也更新了,雖然吃什麼沒有「規矩」,但必有魚和丸子,以及「芥末堆兒」、「豆兒醬」等壓桌的小菜。其中魚寓意「年年有餘」,丸子則代表團團圓圓,「豆兒醬」與「芥末堆兒」一般會提前準備好,除夕年夜飯直接切塊食用即可。
豆兒醬要說打豆兒醬,沒人說做豆兒醬。至於為什麼也沒誰能說得清,反正就得這麼叫。過去老北京家家戶戶一到要過年了,就得準備這個。平時做肉時剔下來的肉皮都留著, 留到年底能攢不少,正好能用上。
其實豆兒醬就是一個普通的小涼菜,做起來有點麻煩費功夫,但做好了能放,臘八兒的時候打好,就在屋外頭凍著,可以放很長時間,吃的時候切一小盤,就著臘八醋,有的還帶冰碴兒的,下酒特有味兒。豆兒醬裡加了醬油還有不少材料,冷卻凝固後很像琥珀,從半透明的凍中能看到裡面的豆子豆乾胡蘿蔔,賞心悅目,年味兒十足。
丨髮菜蠔豉湯
丨代表地:廣東
廣東比較講究「好意頭」,除夕團年飯怎麼能少了「好意頭」的菜呢?髮菜蠔豉,寓意發財好市,是過年必備的湯水,如果家裡是做生意的就更加要喝的。這道菜營養豐富,味道獨特,蠔豉味濃鬱。但是近年由於摟髮菜的破壞極大,已經禁止採集和銷售了,真髮菜在市面上也較難買到。
丨太平燕
丨代表地:福州
福州在除夕會吃太平燕,酒店裡一般是用肉燕,鵪鶉蛋,炸豬皮,豬心,花菜等等煮成的;在家中一般只有肉燕和蛋。其中用的蛋是鴨蛋,取福州方言中「壓亂」的諧音,寓意是新的一年會平平安安,只是鴨蛋有些太大不易食用,所以有時會用一些其他的蛋來代替。
丨粑粑肉
丨代表地:四川
粑粑肉也叫香碗、肉糕,是四川特有的一種漢族傳統美食、節日食俗。從古至今在當地流傳。每逢年節,家家戶戶都做粑粑肉作為節日餐桌的一道主菜。食用時取湯盆一個。按照個人愛好可以在湯盆底部墊上芋頭、黃花菜、菜頭、木耳、水發豌豆或者新鮮豌豆、酥肉等。將之前蒸好的肉切成小指粗細的薄片,轉圈碼放在墊菜的上面。湯盆中加入高湯至沒過肉片。上鍋大火蒸。出鍋時在表面撒上蔥花即可。
丨八寶菜
丨代表地:安徽
八寶菜是在江浙、在安徽一帶的一道有名的漢族傳統醬菜類美食。它又稱「如意菜」,富有如意、吉利、發財之意。此菜系紹興人「過年」、「祝福」和除夕「分歲」的必備之菜。色澤金黃,醬香味濃。通常來說,有白蘿蔔、紅蘿蔔、豆腐皮、醬瓜、花生、冬筍、木耳、香菇等八樣蔬菜和果物,菜切絲、果切丁,烹製而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很麻煩。首先準備材料,就不是臨近過年可以做的,通常都會提前2-3周開始準備,蘿蔔要曬乾、材料要切絲,家家戶戶都會烹製很大一鍋,整個春節,都需要用到它,幾乎每頓飯它都要上檯面。可見工程之浩大、勞心費神。因此,八寶菜作為家宴「鎮家之寶」也是有其道理的。
丨八寶飯
丨代表地:福建 上海
八寶飯」如今寓意著「聚寶盆」,在新的一年裡,全家財源滾滾。其實古代民間認為八寶飯來源於古代的八寶圖,各百科全書也是採用了這種說法。除夕晚上,八寶飯放在八仙桌正中,蒸得半透明的糯米,晶瑩剔透顆顆飽滿,筷子一戳,豆沙就滿溢出來。一口下肚,頗感油膩的腸胃,在這道甜點的撫慰下,得以安穩地休整。
丨排骨藕湯
丨代表地:湖北
不愛喝排骨藕湯的人,不能叫作湖北人。那一大吊子煨到排骨在鍋裡微微發顫、蓮藕的粉紅色和清香撲面而出、一層薄薄的粉白色湯衣蒙在面上、油花兒輕輕飄動的藕湯,在幼年時就植入了幾乎每個湖北人的味覺裡。它關乎美味,也關乎溫暖親情,和每個人的成長相伴隨。過年時排骨藕湯更是少不了!湖北人不僅拿排骨藕湯招待客人,更從簡單的做法中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私人風味,滋養家人脾胃。裡面除了藕的粉糯、肉的鮮香,更盛滿了家人般的殷殷關懷。
丨糖醋鯉魚
丨代表地:山東
「糖醋鯉魚」是魯菜的經典名菜、山東濟南傳統名菜。濟南北臨黃河,黃河鯉魚不僅肥嫩鮮美,肉質細嫩。而且金鱗赤尾,形態可愛,是宴會上的佳餚。《濟南府志》上早有「黃河之鯉,南陽之蟹,且入食譜」的記載。據說「糖醋鯉魚」最早始於黃河重鎮——洛口鎮。再加上魚又含有「年年有餘」的含義,春節期間更是大江南北家家都必備的菜。
丨殺豬菜
丨代表地:東北地區
殺豬菜,起源於東北的農村,每年秋收農忙之後,人們為了慶祝豐收,或過年前把家中的肥豬宰殺,製成各種菜餚,招待鄉鄰,這就是原始的東北地方殺豬菜。黑龍江人特別喜歡吃殺豬菜。「殺年豬」,一般多在臘八之後殺,故又有「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的民諺。過去鄉下一到「臘八」,過年的大幕就徐徐拉開了:殺年豬、做豆腐、蒸豆包、辦年貨……十裡八村、家家戶戶,就連清冷的空氣中,也洋溢著一股濃濃的喜慶氣息。現在在東北許多地方常年開設殺豬菜,形成東北飲食一大特色。除夕當晚,殺豬菜出鍋,熱氣騰騰,喜氣滿屋。
丨獅子頭
丨代表地:揚州
獅子頭是江蘇省揚州等地淮揚菜系中的一道漢族傳統菜餚。在很多人的記憶中,獅子頭絕對佔有重量級的地位。它是除夕飯桌上,最令人垂涎的一道年菜;是家裡宴客時,父母會一同下廚做的宴客菜;也是歷史劇或章回小說中,滿漢全席必備的宮廷菜。美味、富貴、喜氣,它集一切美好的食物於一體,可以說是家業興旺最好的代言。
丨炸糕
丨代表地:山西
山西炸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麵,由黃米麵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素糕」是不經過油炸這一道工序,做好後蘸上肉菜相當可口,即所謂「黃糕泡肉,吃個沒夠」。油炸糕則比較講究,大同的油炸糕具有個兒小、皮兒薄、花樣多三個特點,其花樣品種分豆餡、糖餡、菜餡三種。無論是哪種餡的油糕,吃進來都是裡香外脆,美味可口。山西省內雁門關以北的地區,蓋房要吃上梁糕,喬遷要吃搬家糕,婚嫁要吃鑼鼓糕,逢年過節要吃節日糕,用黃米麵做出來的炸糕,一般人是不會做的,有的地方作為結婚,慶典的必備糕點。
丨糊羹
丨代表地:江西
糊羹,也叫福羹。在江西人過年時,糊羹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有家庭團圓和睦相處的寓意。「糊羹」實際上是一鍋大雜燴,把雞胗、雞腸、臘肉、荸薺、冬筍、香菇、腐竹、醬幹以及紅蘿蔔、白豆乾等切成小丁,放進油鍋翻炒。然後倒入雞湯、雞血,撒上辣椒末和些許佐料煮沸,最後加薯粉調濃成糊狀。食材並不昂貴,但豐富美味,有著家鄉人難以割捨的情懷。
丨大盆菜
丨代表地:廣東 香港
你知道香港明星的聚餐、喜宴、慶功、年夜飯首選吃什麼嗎?當然是象徵著「團聚」和「盆滿缽滿」的港式大盆菜。盆菜乃廣東、香港元朗圍村的地方風味特色菜,象徵合家團圓,滿堂吉慶,加上盆菜盤滿缽滿的形態,盡顯繁榮興旺之寓意。吃盆菜宴是廣東以及香港人民在除夕夜裡必不可少的環節,以大、香、全著稱的盆菜,延續的是濃濃溫情。過年時,一家人圍在一起,一邊品嘗豐盛的盆菜,一邊閒話家常,其樂融融。
傳統的盆菜用銻盆盛載,經過煎、炸、燒、煮、燜、滷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工序十分複雜。更別提還有要提前燜軟稔的鮑魚,要花一日一夜時間去浸泡至回軟的花膠、遼參,就連冬菇和蠔豉都要提前處理妥帖燜入味,每一樣都是極為細緻的功夫活。至於盆菜的層數,比較多見的是六層,象徵著「六六大順」。難度高一點的如九層菜,寓意「長長久久」,再加一道,就是「十全十美」了。
丨陝北四大碗
丨代表地:陝西
一進入臘月就開始忙活新年飯菜的陝北人家,在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會作出各種各樣的新年美食。陝北四大碗是陝北傳統的美食,是陝北人家過年必不可少的菜品,包括丸子、燒肉、酥雞、酥排骨。這四種食物各有其味,丸子香而脆、燒肉肥而不膩、酥雞酥軟而鮮美、酥排骨酥爛而入味。一菜四味,相得益彰,吃在嘴裡,餘香滿口,讓人真正享受到了「年」的味道。
丨餌塊
丨代表地:雲南
餌塊在雲南昆明民俗中是過年必吃的,平時也或炒或煮或燒無不宜,邊陲百姓熱衷於「餌食」,執傳統而不墮,已數千年。從前的昆明又是「子間」人的餌塊最受歡迎,年節時往往被搶購一空。餌塊系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滷、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