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衣Z
原創不易,感恩相遇。
正在熱播的《清平樂》,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在追的?猶記得剛開播時,我可是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第一時間就去觀看了。
《清平樂》劇照
問我為什麼這麼激動?
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清平樂》的基礎配置:正午出品+大IP+芒果、騰訊平臺播出+全員演技派,看看,爆款熱劇的元素全都有,劇方的野心可見一斑。
&34;這可是國產電視劇圈裡的基本通識了,正午陽光之前出品的《歡樂頌》《琅琊榜》《都挺好》《大江大河》等電視劇,無一例外,都是口碑與流量齊豐收的精良之作,基於對正午的信任,大家對《清平樂》也懷有一份天然的期待。
《清平樂》的原著,是一部網文,名為《孤城閉》,在網文屆也是口碑甚高,有非常多的原著粉擁躉。現如今改編成電視劇,便自帶原著粉絲基礎。
《清平樂》從4月7日開始,在芒果臺黃金時段播出,而它的網播平臺是在騰訊視頻。眾所周知芒果和騰訊這兩個平臺,不僅僅是實力雄厚,對於製造熱點的能力更是一流。《清平樂》憑藉這兩個平臺的保駕護航,絕對是還要再創一波流量的。
加之,這部劇的主演是王凱、江疏影,在同代青年演員中,二人的粉絲基礎、路人緣、演技,相對來說都很出色,容易吸引到觀眾。除了主演,一眾配角中,像喻恩泰、吳越等,都是有口皆碑的實力演員,更是為這部劇增添了實力砝碼。
就憑這個配置,也值得我們期待一波吧!
除此之外,《清平樂》的服化道也受到了眾多網友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誇讚劇組有心,還原度高,服化道貼合真實歷史。
綜合以上幾點,《清平樂》的播出自然備受期待,真的是未播先火。
而《清平樂》也果然不負眾望,開播後的豆瓣評分即為8.2分,要知道,網友們對國產電視劇一向嚴苛,能夠評分過8的真的是不多,8.2分真的已經是個很好的成績了。
然而慢慢播放下來,這部劇並沒有如大家預想中的大爆,播放量平平也就算了,還遭到了網友們的瘋狂吐槽。
相應地,這部劇的豆瓣評分也開始下降,現在的豆瓣評分已經降到了7.2分,不斷下降的評分,也從側面反映了大家的心聲和不滿情緒。
為何播出後,《清平樂》就從未播先火的高光聖地,走入了熱度和口碑的雙雙滑鐵盧呢?
想知道答案的我,堅持追完了目前播出的每一集劇情。結合網友們的各種吐槽,總結如下,我們一起來看:
《清平樂》這部劇宣傳時,說它是一部歷史劇,通過描繪宋仁宗和曹皇后的&34;,來表達宋仁宗的家國情懷,來展現大宋王朝的盛世芳華。
可是就目前播出來看,我是很疑惑的。
首先,這部劇的題材讓我疑惑。既然說是歷史劇,想必就是要尊重史實,著力刻畫時代洪流下的君臣景象,民生百態。
可是呢,《清平樂》硬是把歷史劇拍成了一鍋大雜燴,尤其是開頭,各方人物紛紛粉墨登場,又匆匆忙忙謝幕下線,平鋪直述的一個個故事沒頭沒腦,看得人云裡霧裡,不知道這些劇情主要想表達些啥。
說是歷史正劇,又偏偏太多鶯鶯燕燕,勾心鬥角,沒有那麼高深的內涵;說是言情劇,又半真半假特寫歷史,顯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想看正劇,《大明王朝1566》夠不夠正?那才是正劇水準,絕不偏離主題。想看言情劇,網劇的各種&34;它不甜麼?專注談一場甜甜蜜蜜的戀愛,觀眾也願意貢獻出&34;&34;啊。
偏偏《清平樂》什麼都想要,又什麼都沒表達好,有野心是好事,但也要明白「貪多嚼不爛」。
這些最終造成了《清平樂》在觀眾心中不倫不類的感情基調,讓大家覺得這個劇沒有明確的主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找不到觀看的&34;。
看到評論:追劇《清平樂》時,剛開始是老老實實正常1倍速觀看的,後來慢慢變成1.25倍速、1.5倍速,看到最後更是想要直接2倍速了,要不是覺得2倍速太浪費精美的服化道,我早開了。
對此,我也深有同感。
再看看彈幕和豆瓣上,大家也都在紛紛吐槽:
&34;
&34;
&34;
《清平樂》前幾集劇情,年輕的宋仁宗因為一心想要找出自己的親娘,就一直作天作地,不滿撫養自己長大的太后,也不滿新娶進宮的皇后,最後作到太后去世,馬上就廢了皇后。可憐的皇后成了炮灰,這段故事也隨之平平淡淡收場了。
像&34;、&34;、&34;這種戲份,一看就是很容易製造戲劇衝突感的橋段,結果就這樣,在這部劇中淪為了一個平淡無奇的小插曲。
而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作為主角之一,在前面鋪墊了一堆有的沒的之後,終於在第八集上線了。結果上線之後,劇情仍是不溫不火的進度,帝後之間毫無CP感,各自按照自己的節奏著自己的事情。(替他倆捉急,你們可是官配CP啊,這麼溫吞可怎麼行!)
後面出場的公主徽柔和太監懷吉的故事,也是拖沓得不行,看得人十分焦躁。
一看簡介,一共70集!天啊,怪不得劇情這麼拖沓,要沒這麼拖沓,可能也湊不夠集數不是?
宋仁宗所處的時代,是政治風雲詭譎的北宋,許多優秀的歷史人物都生活在這個時期,比如支配我們整個學生時代的&34;:歐陽修、晏殊、範仲淹、王安石、蘇軾、蘇轍、司馬光等。(是不是立馬腦海裡就自然浮現出了一大堆背默詩、詞、文章?)
宋仁宗時期的&34;可不只是後世被稱讚的文壇大家,他們還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各個以治理天下為己任,在政治舞臺上發光發熱。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些青史留名的人物都太過耀眼太能幹,反而顯得宋仁宗有些軟弱無能,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
整部劇,宋仁宗一直在各種鶯鶯燕燕中徘徊流連。對於編劇試圖打造的宋仁宗的&34;人設,我可是一點都沒感受到,相反,我只感受到了他的濫情。
作為帝王,其實風流些也沒啥,畢竟哪個皇帝都有三宮六院,這些大房子空著多浪費。
但是,宋仁宗的人設崩就崩在這裡,既要打深情牌,貌美小娘子一個接一個地寵幸,還要心懷天下江山,一腔治國熱血,妄想江山美人比翼雙雙飛。
為什麼要吐槽他妄想,因為他是真的沒有那個能力,而歷史也已經證明,他確實就是沒有那個能力。
《清平樂》就這樣,一步步從熱度巔峰往下跌。手握一堆王炸,最後卻打出了一副爛牌。
國內影視劇有這樣毛病的,並不在少數。
《清平樂》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但我們看了那麼多劇,也還是會心懷期待:下部劇製作時會吸取經驗,一定會拍出來好劇的!
說實話,我還是一直在期待。
希望國產劇,也能真的不負我們千千萬萬觀眾的期待~
END
歡迎關注作者,一起共享更多精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