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一個超級IP的消亡史

2020-12-25 娛樂硬糖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當《盜墓筆記》終於拍出了一部合格的影視化作品,卻也正因此證明了這個曾經的超級IP真的芳華不再,不能不令人有幾分唏噓。

爺的青春回來了,還是爺的青春結束了,是重啟的《盜墓筆記》必須面對的問題。儘管胖子依舊堵著吳邪和張起靈的「櫃門」,但冥冥中的變化卻是實打實的。

劇裡,重啟是一場終極之旅。吳邪只剩下幾個月的命,他想要死在路上,那條重拾勇氣的路上;胖子已經不再靈活,但他願意陪吳邪再瘋一次,然後口嫌體正直的抱著明器不撒手;張起靈走出了「青銅門」,擺脫了宿命枷鎖的他,終於不用背負這個作者也無法解釋的巨坑。

劇外,重啟是一場囚徒困境。獨家內容變雙平臺聯播,曾為愛奇藝付費會員(也讓整個長視頻市場看到付費的希望)立下開創之功的超級IP,曾為優酷力扛黑馬爆劇的頂流演員,誰不會寄予厚望?但誰又應該分走最大的蛋糕呢?

除此外,還有粉絲要為明星貢獻小作文,維護口碑;路人則想要靠譜的影評,避免踩雷。

然而《重啟之極海聽雷》OST的上架,充分說明了:這場合格的終極之旅,並沒有掀起足夠的水花。網易雲一廂情願地給OST捆綁了朱一龍粉絲的解鎖任務,對方卻看透了招數。

被罵吃相難看,被懟到刪除微博,被迫改了售賣方式。放棄解鎖,開放單曲售賣。這就是一場阿克塞爾羅德博弈遊戲的實戰演繹。演員粉不再傻傻被宰,原著粉無力劇透,路人粉自說自話。

演員粉和原著粉的大戰沒了,路人夾在中間的觀戰沒了,廣為流傳的吐槽梗沒了,《盜墓筆記》IP呼風喚雨的熱度也沒了。默默在公眾號更新《重啟》修訂稿試讀的南派三叔,好像一個終於開始認真答題的學生,交卷的時候愕然地發現「閱卷老師們」溜了。

從之前的「叫座不叫好」,到如今的「叫好不叫座」,《盜墓筆記》失去了讓多方「扯頭花」的魔力。這其中固然有長期的粗糙影視化對觀眾耐心的消磨,初代粉絲的退場和話語權減弱也不無關係,更重要的還是原著影響力的衰退。

三角老矣,漸行無聲。盜墓重啟,尚能聽雷?

極海聽雷,戰場消亡

「我爺爺有一本筆記,叫做盜墓筆記。」是的,這筆記的坑就像月球表面,拿著盜墓生還率老高了。《重啟之極海聽雷》的開場介紹太卑微,用靜姐的話說:「那我這麼多年的鬥白下了!」

吳山居訂單稀少,胖子就給吳邪接了一個「葬愛樂隊」的活兒。每個樂師的棺材下面都擺著碗接綠瑩瑩的「棺露」,嘴裡的抹茶牛乳它忽然就不香了。遭遇毒氣洩漏的吳邪被醫生告訴大限將至,同時他收到了失蹤已久的三叔發的簡訊。

結果剛開手機就沒電了,急的吳邪趕快讓胖子找充電線。找我要嘛,關機之前我截圖了。破譯了簡訊的吳邪,找Tony老師換了帥氣髮型。本以為的「鐵三角重啟」,變成了《爸爸去哪兒》的續集《叔叔在哪兒》。

《重啟之極海聽雷》採取了經典的雙線敘事:主線是鐵三角尋找三叔下落,副線是黑瞎子探尋南海文明的更多線索,給主角團提供新副本。朱一龍的線,很快進入了南海王地宮,情節緊張險象環生。黑瞎子的線,加入愛情元素後相對溫吞。

朱一龍的表現可圈可點,與《沙海》秦昊版老謀深算的吳邪對比,更多的是脆弱背後的韌勁。在氣象站發現屍體,誤以為三叔已死後的表演層次分明。從開始的「自我安撫」,到中段的「嘗試接受」,再到最後的「歇斯底裡」,是情緒不斷壓抑醞釀的過程。

墓中幻象,朱一龍在失去胖子之後的痛苦悔恨,是做了加法的飽滿。而在小哥受傷倒地後,是做了減法的驚慌失措。因為在吳邪這個角色的印象裡,張起靈永遠是拯救者的角色,所以他無法接受對方的離去。打擊之後再加一層打擊,哀莫大於心死的分寸感被朱一龍拿捏精準。

當然,也正是由於朱一龍對吳邪的勝任,讓原著黨與演員粉的戰場消亡了,話題性也隨之消失。此前的常態是,不用等到開播,官宣演員時雙方就會因為「愛豆是否貼合角色」而開戰。雞蛋裡挑骨頭固然有,但更多的論據還是「吳邪們」本身的演技瑕疵。

於是,長期走「黑紅路線」的《盜墓筆記》只剩下「走紅」一條路了。朱一龍版吳邪要想黑,得找特別刁鑽清奇的角度。因為就連眼紋顯老這種外貌PUA,也可以用中年吳邪得到化解。

黃俊捷版張起靈,初看總覺得撞臉楊洋,後來發現想錯了。應該是三叔心裡的小哥,大概都是這一類疏淡鬱氣的長相。有人說這版小哥比較瘦,三叔還回護:「有很多肌肉的,我見過。」

一個「入戲」的吳邪,配上不「出戲」的胖子和張起靈,這鐵三角為何不能爆紅呢?或許還要從《盜墓筆記》的影視化進程裡找原因。

明珠亂投,體系之殤

5年前,李易峰、楊洋版網劇《盜墓筆記》在愛奇藝上線。儘管豆瓣評分只有4.9,但該劇創造的紀錄卻是現象級的。

上線22小時網絡播放量破億,微博話題#盜墓筆記#閱讀量三小時增長1億。全集上線當晚,超過260萬次開通VIP的訂單請求,甚至讓愛奇藝宕機。與此同時,「上交給國家」等爆梗迅速流行,穩坐2015年度網劇冠軍。

如今,吳邪對文物的保護意識更強,甚至都成考古所顧問了。但《重啟》卻再也造不出「上交國」這樣的熱搜,只能蹭《浪姐》流量,搞了尬裡尬氣的「乘風破浪的鐵三角」和「無價之邪」。

宣發借勢我們懂,但作為曾經的頂級IP,也應該是別人來借《盜筆》的勢,硬糖君這個出坑老粉都要哭了。

「重啟的工作室」和「重啟特化」這種製作層面的宣傳,更是讓李易峰版《盜墓筆記》汗顏。和那版哆啦A夢的道具相比,《重啟》在特效製作和場景實拍上優秀太多,南海王地宮打造了一個充滿視覺奇觀的非日常空間。但粗製濫造時還有人罵兩句,製作精良了,卻是笑漸不聞聲漸悄。

《盜墓筆記》的影視化,按照三叔的參與度可以分為「自改」和「他改」。自改的有參與編劇的2016電影版《盜墓筆記》(鹿晗版)、擔任監製的《老九門》。他改的有歡瑞的《盜墓筆記之七星魯王宮》(李易峰版)、《盜墓筆記之怒海潛沙&秦嶺神樹》(侯明昊版)。

兩者的差別,只是「自毀」和「他毀」的破壞方式而已。李仁港執導的電影版,試圖用偶像的力量驅動票房,除去鹿晗和井柏然的個人秀,敘事邏輯並不為書粉和觀眾所接受。吹笛子趕屍蟞,跳舞躲刀陣的無釐頭情節,破壞了盜墓應有的情緒。

而作為前傳的《老九門》,其實只有二月紅(張藝興)和張大佛爺(陳偉霆)這兩門。劇集注水嚴重,讓「二月紅前來求藥」一度成為彈幕玩梗。

歡瑞對《盜墓筆記》的影視化,基本抱著「向錢看」的心態。說來嘲諷,2018年的歡瑞財報顯示,正是侯明昊版《怒海潛沙》的售賣,才讓前三個季度扭虧為盈。而賣給騰訊視頻的《雲頂天宮》(秦俊傑版),雪藏至今沒有定檔。

開局即是熱度巔峰,隨後就是「體系混亂,相互拆臺」的系列改編。2018年的《沙海》和影版《愛情公寓》更是亂象的兩極,前者是虎頭蛇尾後期注水,後者是錯誤混血下場慘烈。

五個吳邪五張臉,《盜墓》壞帳算不清。一個版本配一個製作班底,時間一會兒現代一會兒民國。除了原著粉,普通觀眾哪有耐心去做區分?更具破壞力的是,原著粉也在時間推移中悄然離場。

三角仍在,粉絲離場

時也命也,回看2015是一個特別的交叉年份。它既是視頻網站勃興,觀眾付費習慣建立的「網劇元年」;也是《盜墓筆記》原著中小哥和吳邪從2005年定下的長白山「十年之約」。

視頻市場的浪潮翻湧,與粉絲情懷的成熟相互成就了《盜墓筆記》的IP傳奇,給了我們它會越來越增值的錯覺。但事實證明,影視IP如果不能在岔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結局只能是「夏天滾雪球越滾越沒」。

從2006年在貼吧連載,到2011年《盜墓筆記:大結局》上市,作為網文的《盜墓筆記》至2015已有「十年底蘊」。而《重啟》的小說是2017年開的坑,到2020也不過「三年薄底」,整體的聲勢已不能和主線IP同日而語。

在《盜墓筆記》影視化之前,書粉的同人創作形成了明顯的亞文化圈層。如果說南派三叔的原著,對於同性關係的界定依舊是模糊的英雄相惜的話。那麼同人創作,則拋棄了內斂的表達轉而生成情感明確的「新文本」。

《盜墓筆記》原著粉有一種普遍現象:他們快樂地接受原著向的二次創作內容,而對於大眾傳媒生產的《盜墓筆記》同名季播劇或電影卻保持高警惕性。

從小說文本到劇文本的轉換中,符號的多樣性被畫面的單一性所取代,封殺了稻米們的審美想像空間。而劣質的影視化,將帶來的更強的對抗性。在原著粉與演員粉的大戰中,抵抗流量演員所代表的的大眾文化符號,是原著粉獲得社群認同的重要方式。

而以2015為分界,《盜墓筆記》的同人創作在質與量上都呈明顯下滑趨勢。老粉絲隨著年齡增長,漸次退場;原耽的強勢崛起,則讓新用戶推選出了新的超級IP,比如《魔道祖師》。自2011年結局後,《盜墓筆記》原著沒能再培養出下一代受眾,也終於不再有人激烈地跳出來對影視化進行「對抗性解讀」。

一本小說成為IP,關鍵是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凝結一個想像的共同體。《盜墓筆記》IP中最暴烈的部分無疑是粉絲的亞文化屬性。而當這種屬性逐漸剝離,《盜墓筆記》便不再是一個超級IP。當「瓶邪」在社交網站隱身,也意味著核心粉群已經退場。

遺憾的是,當《重啟》把自己從裡到外都「改成了你喜歡的樣子」,你卻不再喜歡。你沒錯,《重啟》更沒錯,只是時機已錯過。三叔這次的謹慎,像極了小心翼翼的張東升。他終於交出了誠摯的作品,問上一句:「我還有機會嗎?」

我們卻只能再次感慨:原來世界結束時,真的不是轟的一響,而是噓的一聲。沒人罵的《盜墓筆記》,走到了自己的盡頭。

相關焦點

  • 《盜墓筆記》又開拍,兩個主演都不出名,盜墓的IP越來越廉價了
    近年來,關於《盜墓筆記》是一部接一部的不斷的開拍,而最新的一部《盜墓筆記之雲頂天宮》現如今已經確定選角了,但是兩個主演很多人真的一個都不認識。白澍飾演吳邪,趙東澤飾演張起靈,《盜墓筆記》本身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ip,但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翻拍,演員不停的更換,導致《盜墓筆記》現如今給很多原著粉的觀感真的越來越廉價了,很多觀眾都紛紛表示,已經麻木了,好像已經到了人人都可以是吳邪,人人都可以是張起靈的程度,觀眾越來越不買帳了。
  • 盜墓筆記的IP"重啟"之路,終於迎來了曙光
    前幾年,在小說改編影視劇的風口浪尖,南派三叔的強大影響力,使《盜墓筆記》的超級IP自帶流量,不缺投資方的大力支持,另邀明星坐鎮,幾乎每一部《盜墓筆記》的影視作品,都伴隨著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你們盜墓筆記一部能打的劇都沒有。
  • 盜墓筆記的IP「重啟」之路,終於迎來了曙光
    前幾年,在小說改編影視劇的風口浪尖,南派三叔的強大影響力,使《盜墓筆記》的超級IP自帶流量,不缺投資方的大力支持,另邀明星坐鎮,幾乎每一部《盜墓筆記》的影視作品,都伴隨著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但令人失望的是,前幾部改編作品,原本滿載群眾期待播出後卻呈現出了「熱度共吐槽齊飛,鮮肉共硬傷一色」的尷尬局面。
  • 為了保護IP,請饒了《盜墓筆記》第二季
    因為現象級網劇《盜墓筆記》的一句臺詞「把這個牛頭上交國家」而被觀眾調侃「把編劇也上交國家」的白一驄,最近表示《盜墓筆記》第二季還要拍。可其中大多是追看小說7-8年對原著不離不棄的稻米。作為一名資深稻米,我時常在想,是什麼力量讓筆者這樣的資深稻米,突然對吳邪王胖子厭煩透頂,就連原著小說也不願多看一眼?答案是,對超級IP的一次糟糕演繹,尤其是第一次糟糕演繹。而與我有相似經歷的稻米實在很多。  最早的超級IP是金庸小說。而TVB與超級IP相得益彰。其中代表是TVB對《射鵰英雄傳》的經典演繹。超
  • 新版《盜墓筆記》開播不順,網友群嘲選角失敗,只有張起靈能看
    南派三叔的小說《盜墓筆記》作為大ip,被翻拍改編的電視劇就有不少版本,但是基本良莠不齊,口碑好的也不多,最近,又一部《盜墓筆記只終極筆記》開播了,一上線就遭遇網友瘋狂吐槽。很多網友表示真的最多給個及格分,在盜墓筆記系列裡,就是倒數了,最主要的問題,劇中選角跟原著人物大部分都不符合,能看的也只有張起靈。《盜墓筆記》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鐵三角,這三個人是作品的靈魂,所以選角非常重要,主還原度不高會讓觀眾出戲,比如曾舜晞飾演的吳邪,演技沒多大問題,但形象太小鮮肉,而且跟前版本的幾任吳邪比起來,並沒有演出吳邪的味道。
  • 重啟打響盜墓筆記系列影視化翻身仗,超級IP開發找準門路了?
    《重啟之極海聽雷》改編自南派三叔同名小說,是超級IP《盜墓筆記》系列故事的「副本」,講述了吳邪、張起靈、王胖子組成的鐵三角在十年之約結束後,因一條神秘的簡訊而踏上疑竇叢生、荊棘密布的探險之旅,終於破解雷聲的秘密。
  • 【獨家劇析】超級網劇《盜墓筆記》首日驗身報告
    《盜墓筆記》由歡瑞世紀、大道行知、南派投資、光線傳媒、尚眾影視、愛奇藝等公司聯合出品、歡瑞世紀承制,共分5季,第一季共12集,由鄭保瑞和羅永昌導演,白一驄擔綱編劇,片方更力邀了當紅藝人李易峰、唐嫣、楊洋等人主演。總投資8000萬,開創目前播出網劇的投資新紀錄。原作既是超級IP,製作方又如此大手筆投入,可謂備受關注。到底超級網劇《盜墓筆記》的超級亮相該打幾分?
  • 從《魔獸》到《盜墓筆記》 影遊聯動帶動IP迎「瘋狂年」
    無論是即將在六月上映的史詩級IP《魔獸》電影,還是超級IP《盜墓筆記》電影與同名頁遊的推出,都勢必將影遊聯動這一模式提升到新的高度,從而帶動IP進入「瘋狂之年」。以另一個熱門IP《盜墓筆記》為例,擁有過兩億點擊的小說改編成《盜墓筆記》網劇後,22小時點擊量破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破億的網劇,創下當前網劇首曝最高記錄。隨後,《盜墓筆記》又宣布開拍電影,並將與遊族合作開發同名頁遊,與小米合作開發同名手遊,進軍VR的小米還宣稱將會比手遊更快推出《盜墓筆記》VR版本。
  • 《盜墓筆記》電視劇再次更新,帶你領略真實的盜墓
    盜墓題材一直都是電視劇和小說經久不衰的熱門題材,也有很多人喜歡看這種緊張刺激的情節,這不前幾天,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系列小說的最新網劇
  • 盜墓筆記pk鬼吹燈,兩大盜墓IP誰更強?
    2014年,《盜墓筆記》首度影視化,改編為季播劇《盜墓筆記》,男主吳邪由李易峰扮演。同年,《鬼吹燈》也被改編為電影《鬼吹燈之尋龍訣》,男主胡八一由陳坤扮演。自此之後,幾乎每年都會有這兩大IP 不同的影視化作品出現。
  • 《盜墓筆記重啟》將襲,男主朱一龍超級滿意,看到張起靈:追定了
    《盜墓筆記重啟》將襲,男主朱一龍超級滿意,看到張起靈:追定了最近有一部非常不錯的懸疑劇在熱播中,那就是潘粵明、張雨綺、姜超領銜主演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這部劇上映之後,就備受網友們歡迎,畢竟這種類型的劇,劇情高能有意思,讓人非常喜歡。
  • 《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發布「鐵三角」海報
    1月4日,由南派三叔原著改編的《盜墓筆記重啟之極海聽雷》發布「鐵三角」海報,除早已官宣的朱一龍飾演吳邪之外,此次王胖子和張起靈的飾演者也終於浮出水面。戲骨陳明昊在《沙海》之後「接檔」重啟繼續飾演王胖子,而備受關注的張起靈一角則由新人演員黃俊捷飾演。
  • 《盜墓筆記》要做成超級產品,「千萬級大V」操盤手的思路夠奇特!
    2016年,「盜墓」系列IP成為年度亮點:由李仁港執導的《盜墓筆記》電影票房破10億,《老九門》更以破110億的點擊量獲封「年度劇王」。如今,《盜墓筆記》的IP價值正在逐步兌現,隨著這一大熱IP的重啟、以及周邊新興IP的開發,一個圍繞《盜墓筆記》的真實IP架構正在打開。
  • 超級網劇《盜墓筆記》第二季開機 再啟冒險之旅
    今日,超級季播劇《盜墓筆記》第二季舉行了開機發布會,主演李曼、侯明昊、張博宇等悉數到場,其中實力小花李曼一身紅衣長裙驚豔亮相,吸睛十足。
  • 「盜墓筆記IP」終於出好劇,《終極筆記》「真香」了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作為最知名的兩部盜墓探險類小說,《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的影視化改編讓原著粉絲操碎了心,院線、網大、網劇作品都出過,廣受好評的不多。2020年上半年,「鬼吹燈IP」終於出現了一部稱得上精品的《龍嶺迷窟》,豆瓣評分達到同題材影視劇作品的歷史最高分8.3分;與其分庭抗禮的「盜墓筆記IP」,終於在近期推出了一部出人意料的「真香劇」——《終極筆記》。粗糙網劇贏在還原單看劇名、海報和陣容,讓人懷疑這又是一部山寨小糊劇。
  • 盜墓筆記電視劇或被禁播 只因盜墓違法
    近日,有圈內人士在微博中爆料稱,之前一直備受關注的《盜墓筆記》很可能會被禁播,根據廣電總局發布的相關文件的規定,禁止發布封建迷信、非法暴力等影視作品
  • 從6部《盜墓筆記》看IP改編:不統一,是IP系列化的硬傷
    以今年影視化動作頻繁《盜墓筆記》系列劇為例,自其改編以來共拍攝了6部電視劇衍生作品,卻似乎依舊沒能完成南派三叔的影視化野心。《盜墓筆記》的IP改編和出品,版權期內都是由歡瑞世紀主導,但第一步《盜墓筆記》折戟之後,失望的三叔的南派泛娛已然開始自己籌備《盜墓筆記》的影視化。這就導致了兩個版權方和出品方之下,兩個《盜墓筆記》系列在明爭暗鬥,「一劇兩姓」的局面最終令該IP改變作品格局混亂。
  • 優酷定義「超級劇集」,南派三叔終於主控《盜墓筆記重啟》與《藏海戲麟》影視化
    至此,南派三叔的文學地位不再贅述,由他而起的「盜墓」品牌早已深入人心。 2017年,本應乘勢而起加速影視化的南派IP好似偃旗息鼓,年尾將至仍不見蹤影,直至10月25日,南派三叔帶著兩個超級網劇項目《盜墓筆記重啟》《藏海戲麟》亮相優酷秋集,僅五分鐘的簡短介紹,卻透露出了「要搞大事」的端倪。
  • 《盜墓筆記》重啟?南派三叔的下一步,來了!
    《盜墓筆記》的人氣有多高,不必多言,僅說一點。百度初代燃王(2011年)是《盜墓筆記》裡的男主之一張起靈。產業生命力的強大在於:第一隻要有充分的創作力存在,第二隻要超級IP母體永生不死,其實它裡面可以長出無數的花朵,這些花朵都可以成為下一個超級IP,而《老九門》已經成為了南派泛娛第二個超級IP。
  • 細數《鬼吹燈》《盜墓筆記》兩大盜墓IP背後的版權糾紛
    很厲害的是之前有個盜墓團夥按照他書裡分金定穴之術,竟然真的找到了某個朝代一個大太監的墓還搞了不少寶貝出來…說到盜墓題材,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座大山——《盜墓筆記》。《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的作品,最初連載在起點中文網上的小說,後由中國友誼、時代文藝、上海文化於2007年-2011年陸續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