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村莊丨熱炕頭兒上聽大頂子山下的故事

2020-12-22 央視新聞

烏蘇里江長又長

藍藍的江水起波浪

白雲飄過大頂子山

金色的陽光照船帆

耳熟能詳的《烏蘇里船歌》中唱到的大頂子山下有一個小南河村。

多年前,小南河村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村。村裡一片凋敝,垃圾遍地,不少村民住著土坯房。村裡的泥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

如今,村裡不僅實現了摘帽脫貧,同時蓋起了新房,硬化了道路,建起了辣椒加工廠、旅遊影視基地。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12月19日

央視新聞

「你好新時代」系列融媒體直播

《我和我的村莊》收官之站

(點擊連結觀看直播回放)

走進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

小南河村

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季

上大東北的熱炕頭兒

聽大頂子山下的兒女嘮嘮改變

冰與火

冬天的小南河是攝影人眼中的網紅村

厚厚的積雪覆蓋著黑土地

炊煙嫋嫋 霧凇成林

家家掛著紅燈籠 戶戶晾著玉米掛

總臺央視記者走進村莊

體驗了大東北冰雪季的獨特歡樂

打雪仗 堆雪人

感受嚴寒中的「名場面」

潑水成冰

「赫哲人撒開千張網

船兒滿江魚滿倉」

在小南河村的《黑金部落》旅遊基地

看木刻楞老房、雙耳鍋、柴火架

一窺赫哲族古老悠長的生活風俗

砍柴生火起鍋灶

聞著鐵鍋燉江魚的香味兒

總臺央視記者進村嘗到了

熱氣騰騰的酸菜餡兒大餃子

天然大冰箱 萬物皆可凍

凍梨 凍棗 凍柿子

冰糖的辣椒和水果

記者在這裡看到了

花樣繁多的地道吃法

走進村民的家中

老奶奶坐在熱炕頭上納鞋墊

一針一線繡掛念

原汁原味的東北鄉村風情

也變身暢銷旅遊紀念品

品農家菜

看民俗表演

拍特色景色

如今的小南河

靠著原汁原味的東北鄉村風貌

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走進村裡投建的辣椒廠

記者嘗到了別具風味的東北味兒

自有品牌的「南河冷菊」辣椒醬

熬製長達4小時

與水果一同釀製

微甜 辛香

配上熱氣騰騰的大饅頭

「笨」碴子粥 「笨」黃豆

在冬天吃得暖呼呼 直冒汗

網絡達人盧小開也來為村裡帶貨

辣椒紅了 日子火了

統種統銷 節資增效

從土地到超市

有了產業鏈 腰包更鼓了

種植生產 鄉村旅遊

齊發展

村民過上了喜上眉梢的好日子

這一切的變化

要從冷菊貞說起

守護家鄉

關於第一書記

冷菊貞是小南河村的第一書記,她是土生土長的饒河人,工作以外最大的愛好是攝影。她說通過攝影,展現著眼中最美的風景——家鄉。

在她的第一本攝影集裡,有一張照片是站在大頂子山上往下拍,有個村子,早晨霧散的時候,炊煙嫋嫋,特別美。

後來她知道,這就是小南河村。

申請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的時候,她義無返顧來了這裡。她和鄉親們聊起當時的行李,裡面有一件特殊的物件,就是一臺相機。

直播中,冷書記坐在熱炕頭兒上,和鄉裡鄉親嘮起了家常。

來村之前,她做了研究。小南河村祖祖輩輩靠種田為生。村裡土地大多是「薄啦地」,還有山地「小氣候」,作物品種單一,廣種薄收。冬天大雪封山,小南河村幾乎與世隔絕。

雖然窮,但是美。冷書記利用愛好攝影的獨特視角發現了小南河村獨特的民俗旅遊資源。

一些村民不認同冷書記發展旅遊的想法,她便挨家挨戶動員。

村民坐炕上和冷書記嘮著嗑,董連營回憶起對她的第一印象,「背個攝影包,打扮得漂漂亮亮。當時就尋思,她來了就是為了鍍鍍金,走個形式,時間一到就調走了。」

但冷書記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已經開始了,有沒有路都得往前走。裱花布、掛燈籠、編苞米串、大鍋灶,小南河村的面貌很快有了改變。

為吸引遊客,冷書記在除夕夜冒著嚴寒登上山頭,拍攝了一張全村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照片,並將其發到攝影群、朋友圈。受照片吸引,遊客紛至沓來。「冰封」多年的黑土地開始「解凍」,村民的心熱了。

「笨辦法就怕努力的人」。二月二開耕節、五一三天樂、端午一日遊,冷書記帶領村子裡的老老少少從零起步,才讓小南河走上了鄉村旅遊的新路子,從深度貧困走進了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行列。

小南河在一張張照片中火了起來。駐村5年,冷書記用相機拍下小南河四季更迭的風景,拍出小南河村的新產業,也拍了一個特別的攝影展。

「全家福」是小南河村年三十兒一道特殊的「大菜」。五年來,每到年三十兒,冷書記就走家串戶拍下了一戶戶變化、一張張笑臉。現在的小南河村自然、自足、自養、自樂,小南河人越來越有精氣神兒,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冬日短 長歌慢

「我站在大頂子山上想你

因為這裡可以看得最遠

縮短我與家鄉的距離

那歡動的風車是我輕搖的手臂」

從「文藝女青年」變身皮膚黝黑的扶貧帶頭人,冷書記為村民付出了很多。

在節目的最後,用一首歌的時間,小南河的村民彈唱起書記當年寫下的詩《大頂子山上的思念》,願她做回那個當初的文藝女青年。

央視新聞

「你好新時代」

系列融媒體直播

《我和我的村莊》特別直播

走過雲南丙中洛霧裡村

半山花語

遇見四川阿土列爾村

幸福生活

看到江西高布村的日子

節節高

逛了安徽朱集村

「雙12」大市集

體驗了黑龍江小南河村

貓冬的快樂

目前

在中國現行標準下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共有20餘萬第一書記

參與到扶貧建設工作中

曾經的貧困村

一個個舊貌換新顏

改變一個地方

最重要的是改變人

一張張幸福笑臉

就是一個個堅持付出的

「村裡人」

前行的動力

總監製丨駱紅秉 王姍姍

監製丨張鷗 陳憶多

製片人丨王穎 蔡建元 丁沂

主播丨顧國寧

主編丨龐帥 李雪溦 陳江彬

記者丨王海樵 何曉藝 孫愷 陳治銅 董良 崔毅

導演丨譚學仕 梁晶 趙娜 張璐 何貴松 朱婧 方昕蕾 孔德婧 王聰 胡俊偉 李璐萱

攝像丨劉旭 康毅 侯丕東 王陽昊 周義

技術丨薛昊鋒 高維 劉旭 李大偉 劉啟佳

航拍丨馬慶柯

編輯丨李文燕 蔡珊珊

製片丨王晶

導播丨王世琢 常曜 胡桃夾子 陳萍萍 楊晶 曹瑩 包爽

舞美丨劉永 孫書會

視頻丨南喜明 王翰卿 陳凱強

音頻丨張瀟 賈鳳瑞

沙畫丨張慶恆(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東站)

鳴謝丨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雙鴨山市廣播電視臺 饒河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難忘熱炕頭
    天凍了,小孫女下午一放學就偎在地板上不起來,說地上熱乎乎的真舒服。我用手摸摸,可不是嗎,煲熱煲熱的。屋內燒地暖,地板就像一個大熱炕,整個屋內都是暖烘烘的。現時代的人真享福,可是我還是十分懷念農村的熱炕頭。
  • 我和我的村莊丨有志回鄉記
    △微視頻:我和我的村莊丨有志回鄉記  「在我們貧困山區,父母都希望孩子走得越遠越好,回來就等於貧困。我在外地打工創業整整二十年,開的公司一年產值有三千萬。最終,我還是選擇回來了。當時做決定的時候,很痛苦。」42歲的姚有志,說起6年前選擇的「痛苦」時,臉上閃過一絲笑意。
  • 我和我的村莊丨走進利辛縣朱集村 與第一書記話脫貧
    我和我的村莊丨走進利辛縣朱集村 與第一書記話脫貧 原標題: 今天(12日)央視新聞《我和我的村莊》特別直播報導,來到了安徽省利辛縣朱集村,以駐村第一書記的主題演講為切入口,聚焦村莊脫貧前後的巨大變化。
  • 九站至大頂子山航線通航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訊(記者 劉希陽)日前,哈爾濱交通集團輪渡旅遊公司九站至大頂子山航線已開通。航線7時30分從九站碼頭出發前往大頂子山航電樞紐,當日18時左右返回九站碼頭。航線票價為158元/人,包括往返船票、午餐、知識科普等項目。  另外,今年輪渡旅遊公司還計劃開通江南至「一湖三島」航線及濱江民主溼地航線,進一步豐富市民水上休閒方式。
  • 老婆孩子熱炕頭by水千丞
    文案:帶LOLI的灰大叔撿到混血王子的故事,叔受VS美人攻丁小偉這輩子胸無大志,無非希望賺倆小錢兒,給他閨女找個稱心的後媽,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就不算白活。不想一時財迷心竅,撿了個身上鑲鑽的「鴨子」回家。這「鑽石鴨」貌美知趣廚藝好,還會哄孩子,這要下邊兒不多那讓丁小偉鬧心的二兩肉,他的小日子就算齊活了。
  • 「老婆孩子熱炕頭」到底哪裡不對?| 觀點
    最近這一周,「房子」成了全民熱議的話題關於生活成本,關於在哪裡生活這樣的問題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又到了周一了,打了雞血的人們又開始鼓吹「工作使我開心」的話了這廂的花花,在本周一[觀點]中想跟小豹們一起聊聊一個話題「老婆孩子熱炕頭」到底有哪裡不對?
  • 名師風範丨鄭賢章:讓老師的「冷板凳」變成「熱炕頭」
    紅網時刻記者 陳奧男 攝影 陳杰 長沙報導走進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一位學生正迎著夕陽在公共黑板上謄寫著文學的知識分享,這個畫面恬靜中帶著與這個學院一脈相承的書香韻味。文學院所屬的中文專業是湖南師大的傳統優勢專業之一,歷史悠久,名家薈萃,實力雄厚。
  •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20:獵戶座的傳說(下)
    作為西方文化的重要源頭,希臘神話故事幾乎是歐洲一切文學和藝術活動的基本素材。而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希臘神話不僅文學、雕塑、繪畫等藝術形式有深遠影響,對世界文學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文學中,幾乎每本重要的西方經典文學作品,都涉及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和情節,有些甚至直接取材於希臘神話。
  • 清德讀書丨炕頭或屋頂上的貓
    我是說,純純的白貓黑狗,沒有一絲雜毛。老人說:「白貓黑狗,越過越有。」我仔細觀察過,真的少有,幾乎沒見過一色的白貓黑狗,便愈發相信老人的話了。我家糧倉以前是一個土房,有兩間房那麼大。小時候,經常看見父親用水泥堵牆角的老鼠洞。父親堵得快,老鼠打得快,好像老鼠在與父親競賽。父親是比不過老鼠的。莊稼在地裡時,老鼠也在地裡;莊稼一進倉,老鼠便浩浩蕩蕩地拖兒帶女把家也搬進了村子。
  • 聽故事丨《希臘神話》19:獵戶座的傳說(上)
    大家知道《哈利波特》裡面的馬頭人身怪和蛇怪是哪裡來的嗎?銀河為什麼要叫milkyway呀?想看懂那些奇怪的世界名畫嗎?那就一定要聽這個有趣又有料的希臘神話!《小魯講故事之中國歷史》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世界歷史》聽故事丨《小魯講故事之偉人故事》聽故事丨《中華上下五千年》聽故事丨《三國演義》少兒版聽故事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聽故事丨《水滸傳》少兒版……聽故事丨《希臘神話》01:最初的天神之王
  • 聽故事丨綠鸚鵡
    劉思勁的眼圈也潮溼了,連忙說:「媽,看您說的,我怎麼能忘了家,怎麼能忘了媽呢?」隨即把送給母親的禮物呈上——一隻精緻的鳥籠,裡面養著一隻綠鸚鵡。此鳥頭部圓,嘴呈鉤狀,羽毛十分漂亮,像披了一身翡翠。這隻綠鸚鵡買來已有數月,劉思勁帶在身邊悉心調教過了。劉母聽兒子說買這隻鳥花了9000元,便嗔怪兒子不懂得珍惜錢財。「你呀,你賺錢不容易,這麼大的破費,就不妥當了。」
  • 我和學習強國的故事丨小水滴裡的大世界
    我和學習強國的故事丨小水滴裡的大世界 2020-09-03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聽我吹牛
    我一直好奇,這吹牛一詞的由來。我也觀察過牛,總感覺想吹,就是無處下嘴。看來,真的吹牛和吹真的牛都可能性不大,那只能借著吹牛而「吹牛」。
  • 我和我的村莊
    我在外地打工創業整整二十年,開的公司一年產值有三千萬。最終,我還是選擇回來了。當時做決定的時候,很痛苦。」42歲的姚有志,說起6年前選擇的「痛苦」時,臉上閃過一絲笑意。憑著能吃苦的勁頭和精明的頭腦,2006年,他擁有了自己的裝修公司,在無錫買了車子、房子,安了家。當「老闆」的生活,在2014年發生了變化。毛畈村的鄉親們委託曾經當過老師的村民張世忠執筆,給姚有志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回村帶領大家致富。在這一年的村支書換屆選舉中,姚有志被大家推舉為村支書人選。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姚有志選擇回到了家鄉,這個他從小長大的大山深處的小村莊。
  • 側耳傾聽丨我想和你一起聽
    ,但那時候的她只想以高考為重,因此我和她之間就保持著一種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   不再聯繫 – 夏天Alex初中時有個他,明明都彼此喜歡,卻因為害怕而錯過,年少時的青澀回憶,三年的不知是暗戀還是相戀的悸動,謝謝那個他,給我留下一段回憶。那時懵懂的我們終究沒能向對方伸出那雙手。畢業典禮上的話,不是大冒險,而是真心話。
  • 童話故事《小狗圍脖兒》——媽媽,我需要跑多快呀
    小狗圍脖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草地上玩,媽媽說:「再遠一點、再快一點。」圍脖兒說:「我已經是最快的了,我比小花貓快,我比鄰居家的那幾隻小黃狗也快。」媽媽反問道:「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只狗嗎?」圍脖兒搖了搖頭。
  • 擂臺賽045號作品‖家鄉的熱炕頭(外二首)『作者:高尚儒』
    在擁堵喧囂的塵世路上,力求行走一方詩的淨土,用文字述說一顆善良純潔的心和命運多舛的人生。傳承古風,弘揚時代精神,養浩然正氣,惜所遇風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在各種報紙刊物和網絡媒體發表詩、散文近千首(篇),有獲獎作品,亦有詩文結集出書發行。
  • 我和我的村莊丨村兒裡來了建築系博士
    如今脫了貧的村莊,期待有新的模樣。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鎮初家村,來了一位清華博士,叫李久太,初家村的男女老少都親切地喚他為「久太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李久太,是唐山地震遺址公園的設計者。
  •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我和我的家鄉故事裡有家鄉人,也有異鄉客,有你也有我從離開家鄉到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也見證著家鄉的變化我們聽海大同學們敘說自己與家鄉的好故事我和我的家鄉丨航天小城煥新顏 海南省文昌市那片我愛的深沉的土地,煥發著航天城的青春力量,這股力量激發了文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正是這股力量使我的家鄉文昌更好的助力著海南自貿港的蓬勃發展!我和我的家鄉丨大山深處苦變甜 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
  • 【慈妹兒劇樂部】屬於你的童年專利,與慈妹兒一起追憶那些年嘗過的「甜」
    這不,前天馬朝陽剛退出,老婆孩子熱炕頭去了,原以為陸若文和張利軍100%會在一起了,結果昨天又加入了一位選手:大梁。 在學校門口的攤位上買一包,藍白的糖紙裡包裹的是放學後的晚霞,是一顆糖掰成兩半兒吃的友情,還是春節的熱鬧和喜慶,啊~好想回到小時候。